每家公司都想发展壮大,奥罗公司自然也有一番宏图大志,可是在一等阶层的几大巨头的压制下,要想再往上一步,是非常困难的,奥罗公司在国内抢不到好书好作者,自然想到要发展国外的资源,可是以奥罗公司的资本,又不足以支撑奥罗公司像几大巨头那般在世界各国遍地开花的开设分公司及办事机构,只能在几个经济发达国家开设分公司,然后尽可能地向外扩展,在世界各地搜集好故事好漫画。
这次意外发现中国有一个好漫画,奥罗公司就派了一个专员飞来中国商谈购买版权的事宜,事先专员已经联系丹尼尔了解了与他通信的中国小姑娘的地址,就直接乘机飞来了F市,到了F市,专员就从汽车公司租下一辆的士,直奔L区。
当齐远看到办公室门口出现一个棕发蓝眼的外国小伙,听他说他来自美国奥罗出版公司时,齐远整个人都呆住了。
天哪,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
齐远磕磕巴巴地与文森进行着英语交流,硬撑着等待杜君琦放学来救场,说实话,书面交流他还有点底,但口语交流,他还真是心里发虚啊。
当杜君琦背着书包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时,齐远一下觉得全身都轻松了,终于有人顶上了,聊到后面无话可聊,都冷场了。
杜君琦看着文森微笑,伸出手,流利的英语随口而出,她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并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
文森礼貌地起身,起身时顺手拉直了西装上装的下摆,微笑着伸手与杜君琦交握,礼貌地寒喧。
接下来的交谈就完全是杜君琦和文森的交谈了,文森本以为杜君琦也和齐远一样,虽然能交流,但也只是简单交流的程度,没想到杜君琦的英文会那么好,与她交流起来,几乎是完全没障碍,谈着谈着,文森的话题越来越深入,到了谈价的阶段。
“自从中国愿意向国际开放文化市场后,美国出版商向中国作者购买版权的价格一直是6%,我们这次也是出6%的价格,你们可以接受吗?”文森一点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地问道。
杜君琦向齐远进行了翻译,齐远小声地和杜君琦说了齐馆长打听来的消息,6%的价格的确是常价,既然是常价,两人觉得可以接受。
杜君琦看向文森:“我们商量过,可以接受。”
文森紧张的眉头顿时松开了:“真是太好了,价格是最难的环节,我本以为要花上许多天的时间才能说服你们呢。”
杜君琦耸肩:“没办法,我们很明白,我们不是著名作家,没有多少谈判的余地,所以我们接受市场价。”
文森这回笑得更轻松更自然了:“如果这个故事出版后很受市场欢迎的话,我们公司会适当提高价格的,我们公司很有诚信的。”
杜君琦点点头,对此不作评价。
文森从公务包中拿出一份比较厚的装订好的文件:“这是合同,你们可以仔细查看,有任何问题,可以找我。”
杜君琦接过合同,正想开口提一提老刘的事,想问清楚这事会不会影响版权的出售。
文森又从公务包中拿出一份文件:“因为这个故事,呃,tingtao?”
杜君琦纠正他的发音:“tingdao。”美式发音能差不多听出是天道就行了。
文森反复念了几遍才确定了发音:“好,tingdao被购买后,我们公司会对tingdao重新定名,剧情也需要进行改编,这是附加合同。”
文森又详加解释了几句:“因为这个名字实在是不好翻译,我们用字典查过,这个dao的翻译实在太多,在英文中找不到相近的单词,只能另外起个名字,而剧情方面,有些方面与我们国家的文化有些差异,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这个故事,公司认为进行适当的改编会比较合适。”
杜君琦点头表示理解:“我明白,可以改编,不过我希望我们作为原作者,可以拥有一部分的审核权,我们不愿意这个故事被改编成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故事。”
“可以举些例子吗?可以改编到什么样的程度呢?”
“比如主角,他是一个对爱情很认真很执着的人,他对爱人忠贞,我不想看到他被改编成与多个女性有亲密关系的花花公子似的人物。”杜君琦第一个就提出爱情忠贞的要求,在美国,杰克苏的男主角可不要太多。
文森不自在地揉了揉鼻头:“啊哈,我就知道,中国人对于爱情是很保守的。还有呢?”文森并没有做出保证,这个也很正常,他还没有这个权限,他只能把原作者的意思转达给公司,由公司来做出决定。
“比如政府的设定,因为中国的封建制度与西方完全不同,在这文中,有牵扯到皇帝、臣子、将军之类的人物设定时,请与我们进行联系,我们不希望在改漫后的漫画中看到皇帝继位要先接受宗教首领的册封的场景。”这个是绝逼不能忍的设定,如果这帮美国佬直接按西方传统来进行设定,那中国原作者,也就是她和齐远,肯定会受到华裔读者的臭鸡蛋招呼。
“明白,明白。”文森点头点头。
接下来杜君琦又提了几个不能忍的改动,文森一一记录下来,这些他要整理成报告递交给公司。
记完了杜君琦的要点后,文森又提了一个问题:“因为美国和中国的绘画风格不一样,呃,老实说,原画中的人物身体比例有些失调,或许中国读者觉得这样比较,怎么说呢,可爱?但是美国市场却并不喜欢。所以改编后会按照美国市场喜爱的风格进行重新绘制,这点可以接受吗?也就是说,公司购买的是剧情,而不是画面。”
杜君琦看向齐远,齐远看向杜君琦,眼神快速交流之后,杜君琦看向文森,重重的点了点头:“可以,没问题。”
太好了,这下就完全没老刘的事啦。
第73章 纠结的文理科
与文森的初次见面十分愉快,大致的谈妥了主要问题后,杜君琦又当起了甩手掌柜,把两份合同扔给齐远就不管了,齐远拿着两份合同回了家,准备翻翻字典仔细研究研究。
齐馆长没想到小儿子没声没息地就和杜君琦一起把事情给谈了下来,错愕了半天,脸色很不好看,一会儿觉得两个晚辈一点儿也不尊重他这个长辈,托他问了那么多人打听了那么多事,问完就把他甩一边,和美国人谈事都没叫上他,一会儿觉得小儿子已经是个大人了,而且大小也是个领导,做事果断有魄力是应该的,他要是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事到临头还要回来找他主持大局,那才是丢脸丢份的事。
两种想法互相搏击,互相说服,齐馆长的脸色跟着交错变化,挣扎了好半天,齐馆长最终还是来到齐远的房间,用烟斗狠狠敲了齐远一个头栗,哼了一声平息怨气。
齐远一头雾水呲牙裂嘴的搓着自己的脑袋:“爸,你干嘛呀?”
齐馆长头也没回,只给了齐远一个冷酷的背影。
齐远翻了三天字典,最终还是败给了艰深的法律条文,其实不要说是齐远这个英文水平半吊子的中国人了,就是本土的美国人,也不一定能读懂法律条文,英美法条的艰深是出了名的,齐远最后还是只能拿着两份合同去了F市最大的律师事务所,花钱请律师研读合同细则。
合同的事怎么麻烦杜君琦就不管了,她就接了齐远几次电话,听他各种抱怨,说她太不负责了,把事情丢给他就不管了,说英美法条太艰深了,他觉得他的英语全白学了,说律师事务所太坑钱了,收费好高啊,一开口就算咨询,咨询还按小时来收钱,他又要给咨询费,又要给代理费,总之,齐远很烦躁,杜君琦只能口头安慰安慰,然后挂了电话,该干嘛干嘛。
会考成绩已经出来了,杜君琦的成绩很不错,总分仍是年段第一。
因为会考的时间本来就临近期末考的时间,以前的L区一中,现在的F市十八中,一贯是直接以会考成绩来作为期末考成绩的,也就是说,会考科目不再进行考试,期末考只需要考语数英三门就可以了,这对于高二生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
会考成绩出来了,高二就要开始文理分班了,作为榜样学生的杜君琦,她的选择自然成了陈校长眼中的大事。
“君琦啊,你想选文还是选理啊?”陈校长和蔼地问道。
杜君琦纠结着眉头,她也选不定啊,以前她读的是万金油专业,工商管理,当年这个专业可是热门专业,家长和考生都很看好,可是没过几年这个专业就成了十大难就业专业之一,后来她恋爱失败跑去留学,专业挑的是环境设计,也算与自家生意对口,这两个专业,一个是时代的印迹,一个是家庭发展的必然,可是现在这两个专业都还不存在啊,啊,也不对,同名专业是存在的,但是这时候的两个专业,与21世纪的两个专业,虽然同名,但是内容却差了十万八千里,专业深度也差了十万八千里,根本不能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啊。
现在是90年代,专业划分并不细致,好处是不会遇到可有可无的专业,或是万金油专业,造成专业水平不高,学历掺水的情况,也不会遇到只管收钱不管学生就业的坑钱学校,坏处是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非常多,课程紧凑,学生自由时间不多,杜君琦要是想在课外时间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那可是很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