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创业时代 完结+番外 (水镜凌澜)



陈校长的电话成了真正的热线电话,新闻里只介绍了手工娃娃是L县一中的展品,想要娃娃的人找不到制作者,自然只能转而来找L县一中的校长了,这些来电的人里不乏市里的各级各局领导的秘书,陈校长的压力一下又重了几分。

也得亏了91年既没有家用个人电脑也没有后来无所不能的互联网,在这个信息全部由国家机构和官方媒体机构把控的年代,还没有玩具商零售商百货公司以及炒作公司找上陈校长,不然陈校长的电话真得打到爆了。

陈校长苦哈哈的来到杜家家访,他现在连办公室都不敢回了,电话全部由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轮流接听,家里也不敢回了,他家的电话现在也成热线电话了,在没完没了的电话摧残下,陈校长都快神经衰弱了。

“君琦,你的娃娃实在是太抢手了,没完没了的电话,我都快没地方躲了。”陈校长苦着脸说道。

杜君琦摊了摊手:“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才怪,她就是知道会大受欢迎才会做这么精致的娃娃的。

“君琦啊,真的不能多做几个吗?”一周才三个,真的不够用啊不够用,陈校长眼巴巴地看着杜君琦。

杜君琦很坚定地破灭了陈校长的希望:“不能。”

陈校长的眼神一下黯淡了下来。

杜广明在一旁挠头,他手头也有领导的单子,他也急啊,可是他不能催着女儿不学习光给他做娃娃吧,他开不了口,所以他只能在一边干着急。

宋惠兰闷不吭声地做着佩饰,大家都有压力,可是也没办法啊。

看大人们的神色都不好,杜君琦适时地开了口,提出了一个建议:“要不我们搞一个小作坊,请几个手艺好的人,我就专门负责设计娃娃,然后制定统一的标准,让他们来制作娃娃?”

三个大人的眼睛顿时亮了,这个主意当然好,其实他们早就想过这一点了,只是不好意思提出来,怕杜君琦听了不开心,认为他们不关心她,逼着她干活。

自从杜君琦上了初中后,几个大人们都不再把她当作小孩子来看待了,而是把她当成了可以平等交流的早慧儿童,早慧儿童都有个特点,那就是敏感,所以在对待杜君琦的态度上,几个大人都很慎重,对于她所提的建议,几个大人也很在意。

“不过有些细致活我不放心交给别人来做,还是由方谦益来做好,他的绣活很好,是我见过绣活最好的人了。”杜君琦着重提了这一点。

三个大人立刻看向边上正裁着布料的方谦益,方谦益回头笑了笑:“嗯。”被人认可能力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既然我们的娃娃是要做好做大的,那就不能随便办个小作坊,万一被工商查封了,说我们无照经营,那就太影响娃娃的名气了,所以我们得办个营业执照,还要有正式的地点,不能在自己家里办。”

“可是办证很麻烦,而且还得交钱,办了经营证还得办税务证,这个花的钱就更多了。”宋惠兰不同意。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有个合法的身份总比突击查封上报当典型来得好吧。”杜君琦说道。

这个没法反驳,大家都是老实人,不敢干违法犯纪的事,杜广明的包工队就是正而八经的注了册办了证,没道理在女儿的娃娃生意上就抠门了。

“既然是要正经做生意,那就要设立个公账,在设立公账之前,我们先得把历史账目清掉。参展之前,我们做娃娃的本金原有1113.2元,扣除掉这次参展娃娃的花费283.7元,还剩829.5元,这笔钱我们先分掉,一共四个人,每人分得207.3元。”杜君琦边说边把账目明细写在本子上。

对于杜君琦的分配,其他三人没有异议。

“好了,历史账目清完,接下来就是设立娃娃作坊的公账了,首先要有起步基金,也就是第一笔本金。”杜君琦转头问向杜广明,“爸爸,你知道有哪些单位有空房出租吗?租一个小仓库或办公室要多少钱?”

90年代初,绝大多数的城市以及乡镇上的办公场所和临街店面都是公家的,不是某个单位的,就是某个厂的,极少有私人的店面,所以租店面租办公室租仓库都得找公家,不过好在公家收的租金可比后来私人房东收的低多了。

杜广明对于这个自然是了解的,自从拉起了包工队,他就有心留意这方面的信息,因为他也想租个好的办公室装点下门面,现在他还是挂靠在电厂的下属单位里呢,办起事来多少有些不方便。

杜广明立即说了几个地点,价格都不贵,月租大多在200元上下,只是公家都要求先交半年的租金,半年起码是1200,这可是一笔大支出。

杜君琦把明细写到了本子上,然后又问了雇工的价钱,宋惠兰说裁缝店理发店的学徒一般是包吃包住另给100块钱,杜君琦就按现在的平均工资水平,暂定了200元的工资。

杜君琦打算先雇两个人,三个月的观察期,这样就需要1200元的预算,加上店租的1200元,就要2400元,还要预留1000元的材料费,起步基金最少得有3400元。

娃娃生意主要就是靠杜君琦的设计和方谦益的手艺,为了保持住娃娃一如既往的风格,不受外人的干扰,杜君琦打算与方谦益共同出资,一起建起娃娃小作坊。

第40章 包工队的发展方向

对于建立娃娃小作坊,杜君琦的意思是她和方谦益一人出一半,可是她的个人存款已经达到了2200元,而方谦益的零花钱却只攒到了1400元,还差800元,于是方谦益决定向父亲寻找帮助。

方旺达接到儿子的电话后立即汇了1500元过来,800元算是他支持儿子的兴趣爱好,另外700元是他追加的营养费,方旺达还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儿子,千万别把钱都省下来,一定要吃好吃饱穿暖穿好,别委屈了自己。

有了父亲的支持,方谦益拿出了2200元,与杜君琦一起设立了4400元的起步基金。

大框架说定了,小作坊的事由杜广明和宋惠兰出面办理了,首先租定经营场所,然后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同时招收两个有裁缝手艺的工人。

先是由杜广明通过熟人介绍租了两间公家的闲置办公室,一间做工作间,一间做材料堆放室,然后宋惠兰拿着租房合同去工商局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在等待审批的日子里又找了县里有名的裁缝店,通过店主老师傅的推荐,招收了两个可以出师的学徒,有了工作地点又有了工人,小作坊就算成形了。

对于个体户来说,办理营业执照等待的时间会比较久,不过杜广明之前有办理过,也算在工商局有自己的熟人了,一周之后营业执照就办理了下来,接着办理税务登记,按着税务局预估的营业额交了一年份的税收,手续就算办成了。

有了小作坊后,除杜君琦和方谦益之外,所有人的工作都解放了,只是苦了杜君琦和方谦益两个,一个忙着设计,一个忙着刺绣,两个技术核心人员不得歇息,不过比起之前来说,两人的工作量已经算是大大减轻了。

有了两个全职工人,娃娃的制作速度明显快了许多,而且他们的缝制技术也很不错,针脚线头都很仔细,杜君琦很满意他们的手艺。

现在一周能供应6个娃娃,杜广明宋惠兰陈校长的人情压力明显轻了许多,状态明显轻松了起来,江凯和杜君琬见了也开始缠了过来,让杜君琦匀几个娃娃给他们,他们也有人情单子呀。

时间很快到了12月下旬,一个惊天消息传遍了全国。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划上了句号。

虽然早已有了隐约的猜测,但是当消息真的确定后,人们的惊慌却是难以抑制的,老大哥都倒了,我们会怎么样?

对于前世的杜君琦来说,这段时间太无聊了,电视上全是苏联的新闻,没意思透了,可是重来一次的杜君琦却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气氛,紧张、不安、焦虑,各种小道消息充斥耳边,各种猜测纷纷上场,乱哄哄的让人心烦。

杜君琦没心思搭理这些,因为这些与她无关,苏联解体的震撼再大,也不如明年的工厂破产潮的震撼大,其实91年在南方某些经济改革强势的地方已经有公营工厂破产、私营经济发展的事了,只是在她所在的省还没有发生罢了,不过明年开始就会在南方各省大范围的发生公营工厂破产潮,那时的浪潮击荡才是真正的牵扯到千家万户,若能抓住这一次的机遇,就可以搭上时代的快班车了。

杜广明的生意减少了许多,忙完了先前定好的单子,杜广明手头就只剩一些小单子了,很多单位还处在苏联解体的震惊中,体制内的感受自然更加沉重,各个领导都没心思管别的,一些正在谈的单子都延后了。

生意淡了,加上充斥周围的人言杂乱,杜广明坐不住了,他一个人闷头喝了酒,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谈心的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