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城二代VS村二代 番外完结 (宅女逆时针)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宅女逆时针
- 入库:04.11
她自我感觉,他们学校提供的条件不说是最优越的,但足以打动不少人心了。到头来难道还是她太自信了?
“哎,尤姐,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学校教务处的李主任是出了名的与张副校长不对付。只要是张校长支持的,他就一定对反对。你们走了之后,李主任就在第二天的早课上宣扬,你们学校是民办的,绝对不正规。开出这么好的条件把学生骗过去,到时候我们想离开就难了。好多同学本来都被你们打动了,李主任这一说,又观望了起来。”刘尧笑容带点苦涩,“老实和你说吧,要不是为了孙利的工作,我也绝对不会想来你这碰碰运气。”
尤晓莺没成想,自己这一趟招聘老师还有这样的故事。看来他们这是成也张桥,败也张桥!
不过李主任不是口口声声说他们不正规,是骗人的吗?刘尧与学校连合同都签好了,只要把合同拿出来大家一看,就是最好的证据。
“小刘,我能托你件事吗?”
刘尧笑道:“尤姐,你说!我绝不含糊。”
尤晓莺道:“你能帮着把与我们学校签订合同的事,在你们学校宣传一下吗?”
刘尧笑容僵住了,眼神游移不定。
如果他在学校宣传这件事,就是明摆着和教务处的李主任作对。他还是一个没毕业的学生,李主任的肚量又小,在毕业前给他下点绊子容易得很……
孙利站在刘尧旁边,拉了拉男友的袖子,劝道:“尤姐她帮了我们不少忙,你在学校也就帮着在私底下宣传一下,又不是什么大事。”
刘尧郑重地点头,拍着胸口道:“尤姐,这件事你就放心交给我吧!”
刘尧的行动力不差,下午就又xx师范的学生找到旅馆来。
尤晓莺打了一个照面,又是熟人,那个学教育管理的女生,胆子小得跟兔子没两样,没说几句就红了脸。
听女生介绍她叫夏文文,x省平江人,今年才刚满十七岁。
平江这地名,听上去应该是既平坦又有大江大河流经的好地方。其实不然全省数得上好的贫困县一大半就在平江,出了名的深山老林,比青山还要偏远。
尤晓莺了解了夏文文的基本信息,她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从小由外婆抚养成人。上学是品学兼优,读书的学杂生活费全靠当地政府的资助。
夏文文甚是干脆,只要学校能兑现承诺的待遇,能让她把外婆一同接到安县落地生根,她就没二话。
学校既然提供这样优厚的待遇,当然是想把人材留下来。夏文文这样无太多羁绊的正合适留在明桥长期发展。
上午刘尧两人离开后,尤晓莺又折转回律师行。让律师再准备了几份工作合同,上面的条条款款与刘尧签订的分毫不差。当然对于孙利这个大专毕业,她的工资待遇还是要高一线的。为此魏海还打趣,刘尧这个安县女婿今后挣得还没有对象多。
招聘到学校的都是一个水平的中专毕业生,无论是先签合同的还是后签的,尤晓莺都尽量做到一视同仁,合同也是一样的。
尤晓莺见合同递给夏文文,她却没有立刻签字。反而,对尤晓莺说她想拿合同回学校,再考虑一个晚上,第二天再答复。
魏海嫌夏文文事多,当场虎了脸她,那模样都快把小姑娘吓哭了。
尤晓莺却对魏海的评价不以为然,相反她很欣赏这位没满十八岁小姑娘的行事谨慎。夏文文看着生性怯弱,但并不是没有主见的。她对签订合同一事表现出的慎重,反而说明了她对这份工作的重视。
尤晓莺也有信心明桥的工作环境、待遇不会让任何一位新聘教职工后悔。果然没有让尤晓莺失望,最终夏文文还是把签好的合同送来了。
有了刘尧与夏文文这样的榜样作用,接下来的几天尤晓莺两人也陆陆续续地接待了xx师专一茬又一茬的应届毕业生。
来应聘的人多了,即使都是来自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在个人素质方面也是参差不齐。在这过程中,也会混进来一些人浑水摸鱼。他们仅仅是冲着学校提供的待遇,和任职满五年就能到手一套房的福利,言谈间他们自视甚高,对明桥小学这所小县城的民办学校很是不屑,完全一副打定主意捞够本就走人的心态。
尤晓莺与魏海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在这件事上他们态度一致。这些人连身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素养都不具备,即使招进学校也不会好好开展教育工作,还不如趁早就刷下来。
到了第十天,也就是预定好启程回安县的那天。尤晓莺上火车是随身的挎包里装了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十一份已经签字盖章后具有法律效应的员工合同。
尤晓莺与魏海这趟省城之旅可谓不虚此行。来时是两个人,回程时是三个人,外加大包小包的行李。行李是孙利的,她办好了离职手续同他们一道回家乡。
魏海为了节约个三人买的是坐票,尤晓莺可不耐烦窝在那个人挤人的车厢。她为了犒劳一下大家,上车后就向乘务员提出补票到卧铺车厢。
这年头出门在外,国人还是很节俭的,卧铺在当时算得上后世的商务舱的价格。
因此,比起挤得密不透风的硬座车厢,卧铺车厢空荡荡的。魏海跟着列车员去中部车厢补票了,所以孙利那大包小包的行李,只有靠尤晓莺和孙利解决了。
废了老大功夫搬到车厢,两个弱女子却在行李架下犯了难。老式车厢的行李架设置得太高了,尤晓莺两人踮着脚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放上去。
正一筹莫展的时候,尤晓莺就听到身后传来有一道低沉的声音:“小姑娘,还是让我来吧!”
☆、第8章 .06
从省城回来一路转车折腾,尤晓莺风尘仆仆地进了家门。
上楼简单地洗漱了下,尤晓莺一沾带着熟悉气味的枕头,紧绷了大半个月的神经便自然松懈下来,倒头呼呼大睡。
睡意迷蒙间,尤晓莺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人进了卧室,坐在床边问了自己几句,她含糊地应对过去,那人又离开了。
再次睁开,窗户外昏黑的天色,尤晓莺从床铺半坐起身,意识到自己从上午一直睡到了晚上。
房间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进来的是方远。
他手上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大海碗,含笑道:“起来了?我就估摸着你差不多要醒了。饿了吧,这里给你下的面。”
“现在是几点了?”尤晓莺觉得自己的脑子都睡糊涂了。
“九点了,我上楼的时候,爸妈都准备休息了。”
揉揉错过了两顿饭的肚皮,别说还真的有点饿。尤晓莺没和方远客气,结果他手中的那个大海碗,呼哧呼哧吃起面来。
吃面的间隙,尤晓莺抽空问了一句:“这面谁煮的?”
“你舌头挺灵的。”方远笑道,“怎么我煮的,第一次下面条有什么不对的吗?”
尤晓莺有些意外,仔细打量着方远。她可是在方母那知道得很清楚,方家一贯是传统人家,讲究君子远庖厨。在尤家这些天,方远最多也就帮着在厨房里打打杂,这碗面怕是他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下厨。
她又夹了一大筷面条塞进嘴里才答道:“没啥味道,应该是忘了放盐。”
“那你还吃什么呀,赶紧把碗给我。我下楼重新去给你下一碗。”出师未捷,方远的脸上浮现一丝窘迫,伸出手试图接过尤晓莺端着的面碗,看样子是打算毁尸灭迹。
尤晓莺护着面碗,躲过方远伸过来的手,眯眼笑道:“没事,除了差点盐味,还挺好吃的。这可是你第一次给我煮面,意义重大!”
尤晓莺不给,方远也不好硬抢,只能面带无奈地坐在床边静静地注视着她吃面。
面碗很大,方远可能是第一次下面没把握住分寸,面煮得有点多,完全超出尤晓莺平时得饭量。但她还是选择一口一口地往嘴里送。
“哎,吃不完就算了,用不着硬塞,万一撑坏了怎么办?”方远也察觉出了不对,连连皱眉阻止。
即使胃里真的撑得有点难受,尤晓莺还是想把这碗面吃完,她很珍视眼前这个男人对自己的付出,他改变了从小到大父母教育的准则。
“没事,我这不是两顿没吃饭嘛,肯定吃得下的。”
尤晓莺把最后一根面条放进嘴里,又见碗里的面汤喝了个干净。
方远递上一条手绢让她擦嘴,顺手将碗接过去,“你在这坐一会啊,刚吃完饭别急着躺下,对胃不好。我下去把碗给洗了。”
“还是我洗吧!”说着,尤晓莺侧身准备下地。
“以前都是你一个人把所有事都包圆了,今天你也累了,就安安心心地在这好好坐着。也该在适当的时候,给我一个表现的机会嘛!”方远扶住尤晓莺的肩膀将她按回床上坐着,有贴心地在她背后垫了一个枕头。
尤晓莺乖乖地半躺在床头,看着方远为自己捻被角那细心的模样,嘴角绽开的笑容掩也掩不住……
小别胜新欢,这一夜夫妻两人都格外地热情。不过他还是顾虑到尤晓莺这两天旅途劳累,表现得很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