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城二代VS村二代 番外完结 (宅女逆时针)


  尤晓莺觉得话题有些沉重,很多事情都不是她能左右的。即使重生,她也一直很渺小无力,她曾尝试着改变身边亲友的境遇,却发现很多事情的发展都不在自己控制之内,就如陶姜和冯露的被迫离开一样……
  她转头看着身旁的青年,方远也一样,人的思想更是难以左右的。尤晓莺曾满心以为在自己坚决地提出分手后,以他的自尊心绝不会再想见到自己,他只会努力抓住每一个机会用事实证明离开她尤晓莺,他会过得更好。
  年初的时候,方远在医院的走廊里向自己表明心迹,尤晓莺是不敢去面对他心意的,即使再见面自己都是满心胆怯,没有直视他的勇气。但此刻,昏暗的灯光下方远眉目清晰,尤晓莺仔细打量才发现他的变化之巨,让人吃惊。
  三年多前,方远还面带稚嫩的有少年人的冲动和朝气,他的眼睛里盛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像一簇燃烧的火焰。而现在的他,情绪内敛,语气里的通透像一位阅历丰富的中年人,一双眼睛更是如深海般看不见波澜。
  突然记起了蒋薇离开前说过的话,原来在蒋薇眼里方远和自己是合适的一对。这就更让尤晓莺好奇,方远这三年来的际遇,到底是什么给他带来了如此深刻的改变?又是什么让蒋薇认为自己和他合适呢?
  “方远,你现在算是到水库实习吗?”大概是心态的改变,尤晓莺面对方远也随意了起来。
  方远放缓语气,尽量详细的解释道:“恩,跟着学校的教授来明桥实地考察,下个月就回省城。”
  “你刚才是故意的吧,知道我也在房间里才进的屋。”她之前在房间就听得明白,父亲没有说自己在宿舍里之前,他并不想进屋。
  “这都被你发现了!”方远勾了勾嘴角,表情生动了许多,“那你怎么不觉得我接近尤叔叔也是刻意。”
  “真的吗,那我可不可以拜托你帮我注意下我爸的身体,他一忙起来就经常忘记吃饭。”尤晓莺发现只要不去纠结自己对方远的亏欠,她也可以像朋友一般和他正常聊天。
  “既然你都放心将伯父交给我了,那可不可以再给我一个机会吗?”
  “什么机会?”
  “重新了解你的机会。你难道不觉得我是在刻意地接近尤叔叔,了解你的家庭和生活。现在的你和我,相比起三年前都有很大不同。”尤晓莺从方远的眼睛里读出了真诚,“我一直相信只要我肯努力,家庭间的差距不会再是你我之间的障碍!”
  “尤晓莺,可不可以给我,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我会向你证明,我、方远,一定会让你得到幸福。”
  尤晓莺要说不震撼那都是假的,从没有一个人这样把自己最大的诚意和真心都摆在了她的面前,承诺让她一生幸福。
  朦胧间,尤晓莺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她轻轻地回答道:“好……”

  ☆、第43章 迁坟

  经过通宵达旦的协商,第二天管理处就下达了县领导和库区代表的初步协商出的决定。
  从内容上看,这些和昨晚方远分析的分毫不差,库区老乡看重的也主要是搬迁后的出路和迁坟两点上。
  第一,关于库区群众的安置问题,县里商议出的结果是,此次搬迁的近三千户村民,将集中迁移到最近的长宁镇和县郊的五里铺这两个移民安置点。但地方财政困难,没办法给搬迁户一定的补贴,只能给五口人以上的村户分配一个非农业指标,也就是城镇户口,安排工作。
  光是这一点都让几个库区代表连连点头的了。这时候哪家有一个非农业指标,就意味着家里有一人可以不用靠山靠水刨食,能进厂矿当工人、领皇粮。
  再者就是关于迁坟,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也为了“不让祖先泡在水里”,由地方和村民共同出资出力,将库区内低于现有水面一百米的坟墓,集体往明桥水库四周的高山上迁移。
  当天中午就有一位代表自发地决定,将自己祖父的坟茔迁走。这人尤晓莺也认识,他是在库区小学教书的魏老师。
  庄稼户很敬重读书人,魏老师选择第一个站出来也算起到了表率作用。
  迁坟的日子是在某一天的清晨,没有事先看黄历、请风水先生择一个好地方,也没有多隆重的仪式,但很多人都去见证了明桥库区第一座坟墓的迁移,尤晓莺也在其列。
  魏老师家的祖坟没有一块墓碑,只是个简单的黄土石堆。魏老师却显得特别郑重,在墓前拜了又拜,才在一旁的树枝上挂了一长串鞭炮,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石土被一层层挖去,打开坟冢,魏老师亲自将祖父骨骸请入“简壳”(小型棺材)中。最后再给这个一米长、30厘米宽的长方形木匣罩上红布,由众人抬起,穿过山林湖面,走出即将淹没的水库库底,将简壳安葬到通往库区路上的最近的一座山上……
  围观的人群散去后,魏老师面朝水库,孤零零的一个人在那蹲着,尤晓莺想上前和他告个别,却听他幽幽道:“小尤老师,能和我聊聊天吗?”
  尤晓莺一愣,她和魏老师交情不算深,平时聊天的内容也只会涉及库区小学的孩子,他怎么会找自己?
  “没事,我就是想找一个认识又不太熟的人唠唠嗑。”
  毕竟刚迁了家里长辈的坟茔,魏老师的心里肯定很复杂吧!尤晓莺点点头,也在他旁边蹲下。
  “以后库区的乡亲都搬出去了,学校也将被水淹没,你也不用经常从城里跑来看这些小萝卜头啦!”
  尤晓莺这时才想起明桥小学也将不复存在的事实,她心里有些难受,短短的几个月相处,这些孩子们的纯真朴实,让人难以忘怀。
  “其实这也是好事,孩子可以到镇上、县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过我这个代课老师也算是做到头了。”
  所以,魏老师是在为他们夫妻两未来的生计,在这发愁感伤吗?
  仿佛是明白了尤晓莺眼神中的疑惑,魏老师眯眼笑了笑:“不是这样的,即使我们夫妻两不在学校教书,我一个大老爷们有这双手,饿不了肚子,也养得活婆娘的。”
  “我可是有手艺的人!”魏老师向尤晓莺晃了晃他的手掌,语气里颇为自豪,“你年纪轻可能不知道吧,我们老魏家可是祖传三代的石匠,这立在库区管理处正门的那块石碑都是我祖父一锤一凿刻上去的”
  那块石碑只要进库区一眼就能看见,两米多高的巨石刻着“明桥水库”的四个大字,据库区的工作人员说,那碑都立了一二十年了,。
  尤晓莺也不插话只是安静地做个听众,听魏老师追忆往事。
  “当年我祖父可是安县城里出了名的石匠,靠着一身手艺才娶到了祖母,生了我爹,养活一大家子。可到了我,他就不再让我学手艺了。”
  “我爹在我刚出生的时候就不在了,是给人做工的时候被石头砸死的。可能是伤了心吧,从那以后我爷爷就改了主意,花钱把我送去城里读书,当个文化人,能洗掉一身的泥味,不用再去卖力气!”
  “那年我十六岁,还不太懂事,满心羡慕祖父的石匠手艺,十里八村的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求你帮着雕石刻碑的,都得好酒好菜的招待,有时还能给家里人捎带点回来。自己就偷偷地辍了学,想跟他学手艺。”
  “结果还是被祖父知道了气得大半年都没给我个好脸看,那时他都有六十多岁了吧,每次一想起我辍学的事情都拼命打我,谁也拦不住,我就跑出家门在岛上乱窜,有时候还会站在船上,隔着湖水看见他在岸边气急败坏的样子……”
  “祖父常说手艺人用不着攒钱,那双手就是他吃饭的家伙。可他走的时候,家里连给他打块石头立碑的钱都拿不出。他打了一辈子的碑,临终前却拉着我的手说:他不要什么形式的东西,只要有个位置,让他即使躺在下面也能看到明桥的山山水水就够啦”
  “这个好位置是我特意为我祖父选的,他老人家应该会很高兴了。”魏老师又笑了,“这一次,他应该不会再想打我啦!”
  新的坟头前视野开阔,澄澈的湖水和四周青山都能尽收眼底。
  这一刻,尤晓莺才真正地明白了土地对农民的意义,它像方远说得是庄稼人的根,但更多的是他们情感上的寄托,迁坟是为了死者,但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生者。现在,生者必须再次挖开坟墓,也撕开心中埋藏已久的感情。
  也许多年后,后代人已经不能准确地理解“迁坟”对于这些库区老乡的特殊意义了,但生于斯、长于斯、欢乐与痛苦于斯的人们依然会时常回想它,思考它,因为它曾触及记忆中最敏感与深刻的地方。
  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
  “六几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困难也没人找我打石头了,刚好地方张罗着在库区建个小学,不能让这里的孩子以后都是睁眼瞎。初二肄业的我竟然成了村里的文化人,为了填饱肚子我就在库区学校当代课老师,没想到一当就是二十年。”
  魏老师将放在湖面上的目光移回来,对着尤晓莺自嘲地笑,“很可笑吧,明明我年轻时候是最不喜欢读书的,哭着闹着辍了学,转过头却大半辈子都在学校里,还在那认识了媳妇,成了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