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城二代VS村二代 番外完结 (宅女逆时针)


  尤晓莺是万万不能让尤父把房子修在那,她翻到县志的某一页,试图提醒尤父:“爸,农机局地底下可有暗河呀!”
  “我怎么把这是给忘了,小西河改过两次道,当初建农机局的时候,桩一打下去,坑里面全是水……”尤父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
  曾家是后来才迁来安县的,对这些老典故不清楚,二嫂开始为娘家把地选在农机局旁边暗自焦急,恨不得立马赶回家劝父母改变主意。
  尤晓莺靠着自己前世的记忆,旁敲侧击地诱导,终于让尤父将地址选在城西的纺织厂后面,未来在那会建一条商业街。
  现在城西除了几个工厂,一眼望过去全是农田,尤父嫌那荒凉,但每每他看中一个地方,尤晓莺都有一大堆理由打破,让他不得不作罢。就当是满足小女儿的小性子吧,尤父最后还是依了她,哥嫂心里虽然不情愿,但毕竟是尤晓莺出大头,更不好干涉尤父的决定。
  土地很快就批了下来,尤家除了尤晓莺和尤晓芬,其他人都有工作,尤晓芬说到底毕竟还是外人,盖房子的事只能靠尤晓莺一个人监工。
  说尤晓莺是监工,这修房子的工人还不知道上哪去找呢?
  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建筑施工队大多都是挂靠在地方企业名下,这时私人的自建房还没兴起,施工队接的活也大多是公家集体的办公楼、家属楼,还有厂房一类的建筑。这专门修私人自建房的建筑队一时间还真没地找。
  尤晓莺左右打听,好不容易拉到到一群散工能帮着盖屋,工人却不敢接活。她连张图纸都没有呀!两三层的楼房到底要修成什么样,几个房间,几个门面,要用多少工时,费多少方水泥砂石,这领头工人一问,尤晓莺全都抓瞎了。
  她还不信自己见过那么多房子,还画不出张居民房的图纸,尤晓莺拿着纸笔,抓耳挠腮了一晚上都没画出个结果。
  术业有专攻,尤家还真没人会这些,尤父学农出身,尤母是个会计,要是其他的事上还能出把力,这画图纸谁都不会呀!
  一想到批下来的地在那荒着长草,尤晓莺也急了,画图不会是吧,自己去学。她带着个笔记本,在县城的阅览室里找了本砖头厚的建筑大全,硬是泡了大半个月,把什么事结构图、建筑图、墙柱图、平面图……反正什么乱七八糟的制图理论都学了一遍。
  最后,尤晓莺地画了一张自己满意得不得了的图纸,喜滋滋地去找工头,人家还是说不行,这次的理由是:这图纸弄得太复杂了,他们这些在地里刨食出来的农民,没那么多文化,看不懂那些七扭八拐的符号!
  那一刻尤晓莺的内心别提有多荒凉了,她画出了图纸,别人却看不懂,就好像一个武林高手明明练成了绝世神功的,却连鸡都杀不死一样!
  好嘛,你们看不懂图纸是吧!尤晓莺撸起袖子决定自己上,驻守在工地上指挥,她就不信邪了,还盖不出自己的梦里家园!

  ☆、第36章 工头

  万丈高楼平地起,虽然只是两三层的小楼房,但自己一大家子要住几十年的房子,一定要足够的坚固,尤晓莺计划里第一步就是把地基打牢。
  可等尤晓莺大张旗鼓地从计量局批来了钢材、联系好水泥沙土,拉到工地上,准备让工人开始打地基的时候,又被人泼了冷水了。
  “为什么不能打地基?”尤晓莺就不明白了,怎么看人家把自建地打包出去找人帮着盖,都是轻轻松松的等着收房子,自己费心费力地守在工地上监工,怎么事事都行不通呢!
  工人里领头的是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尤晓莺称呼他作吴哥,安县本地人,年轻的时候在外面修过路桥,对建筑也算是经验丰富的,自己拉着一帮工人,小打小闹地在县城周边承包些农民的小工地。
  吴哥倒不敢因为东家年轻又是个姑娘而起轻视之心,很是耐心地对尤晓莺解释:“也不是不能打地基,就是你这钢筋水泥的打下去,太浪费了!”
  “我打给比方吧,这庄稼户建屋,是不会费时费力地打什么地基框架的,只要把地翻平整,就可以垒砖砌瓦,把房子盖起来。像你们城里这条件好些的呢,也就在地基上多扑一层条石,挖出下水道,撒些生石灰隔下潮。我们脚下这地以前就是农民耕田,地也平实,用不着打什么地基,直接砌砖就行。这钢筋水泥都是紧俏东西,你这一车车地拉来,用在这两三层的小房子上捣腾,也不划算……”
  尤晓莺将信将疑,怎么修房子还不用打地基,盖起来的房子能稳当吗?她记得尤父提过农机局的办公楼是打过桩的,她就径直把疑惑问了出来。
  吴哥倒不介意:“这农机局多高哇,我记得有六层楼吧,那地基打下去最多也就用掉四吨钢的样子,这还是有财政拨款的大手笔,自家住的屋子修成这样不划算!”
  这年头自己修楼比买集资房划算,地方把土地卖给个人,这一分地批下来,只要有钱在建设局交足够配套费,你想盖几层多大面积,就都没人会干涉。但毕竟有钱修房子的还是少数人,趁着这八十年代末房改春风,安县最先盖起来私人的楼房,最多也就两楼一底的规模,因为用工用料不足,质量很一般,这遇见几次大雨,地面反潮、天花板漏水都是普遍现象,到了零几年的推到重建的不在少数。
  尤晓莺可不想自家的房子建好没多久,就出现这些糟心事。她事先和吴哥声明,这工要用最好的,材料也一样,绝不能偷工减料。可不能修成后世的“塌塌楼”、“摇摇楼”那种豆腐渣工程,这洪水地震一来,就全完了!
  见尤晓莺坚持己见,吴哥也不好多劝,这主家都发话了,用最好的料、最好的工,也不是花他们的钱,他们这种卖力气赚钱的,老板手脚大方,也是喜闻乐见的。何况这小姑娘还见天在工地上盯着,也不敢懈怠。
  一番辛苦,到了十一月地基才终于打好了,尤晓莺估摸着照现在这个进度,遇到过年还得让工人停工休息,房子得修到明年四五月去。
  这可不行,现在正是机会稍纵即逝的黄金时期,自己蹲守在工地里和群工人混上大半年,等房子交接好,自己都和市场脱节了,什么黄花菜都凉了!
  尤晓莺尝试着和吴哥商量下能不能加快工期,争取在年前就把房子完工。话一出口,吴哥头就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连连叫苦。
  “这可不行,小尤啊,你天天的待在工地上,这里是什么情况你也清楚。我们这个施工队,大工小工加在一起,统共也就二十来个人,修房子都是力气活,你要工人加班加点地干活,时间长了,他们身体也遭不住啊!”
  吴哥说的也是事实,干建筑是辛苦。但尤晓莺旁观着时间久了,也看出来了他这施工队的人员配置并不合理,这挖沙运土的打杂小工太多了,真正有手艺的大工就那两个,砌砖放线的全靠他们俩,这工期怎么会不被拖慢?
  “吴哥,你看能不能多找几个瓦工、木工的,这多出的工钱我出!”
  这不是尤晓莺在充大款,实在是现在的工价太便宜。一个大工才两块一天,小工更便宜只有六七毛,开工一个多月了,账面上也才支出去万把块,这还包括土地审批所花的几千块钱,尤晓莺初步估计这修下来,花三四万块就顶天了,自己出两万,父母和三个哥哥分摊剩下的。
  “手艺好的人是有,我也认识几个,但我这小庙他们可看不上。我试着去说和说和,他们来不来还真不好说。”吴哥答应去找找人,但看他的神色其中的成算并不大。
  “我这工钱能适当涨点,不会亏待师傅们的,这些小事都好商量。关键是你找来的人手艺得好,不能耽误了工期。”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尤晓莺顿了顿,补充道,“我放句话在这里,只要能在年底完工,验收的时候,我给你们每个人都发个大红包!”
  “好勒!”吴哥保证这是肯定能成。
  没过几天,还真带来来了几个泥瓦工,盖房的速度快了许多。
  和尤晓莺在工地上闲聊时,吴哥就感叹道:“确实这队伍大了,工程就是干得快,这房子眼看就要封顶了。要是往年,修这样栋楼,还不得一年半载的。“
  “这趟帮你这东家盖屋,我也涨了些见识,以我们工程队现在的规模拉来出去,就是盖栋大楼、家属院什么也是妥妥的。不过就是一般的大工程怕是找不上我们这种临时搭起来的草台班子!”
  “吴哥,这话怎么说起,现在你手下的这些师傅手艺我是看得见,房子盖出来的质量,比那些挂靠在建委名下的建筑队只好不差。”
  吴哥望着院里的三四十个工人,语气唏嘘:“要不是你开的工钱高,这几个师傅我也留不住。你这工地结束了,我还不知道眼前这些人,还能剩下多少!”
  正所谓“路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工地里工人来来往往也是常事。
  “吴哥你怎么不把建筑队的规模再扩大点,接大工程也容易。”
  “谁不想把摊子做大呀,没本钱哪能玩得转大工程呢!这承包个工程不是像你现在这样,材料什么都是东家买好的,我只负责保证工人的生活就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