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作者:白鹤凌)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作者:白鹤凌
- 入库:04.11
“哎,你没看阿菲在复习功课吗?老师刚才不是说,还得继续努力吗?竞争很激烈啊!”
赵民生被黄老师的家访触动了,他其实也很少关注到女儿的学习情况,只是今晚黄老师和曾老师这么严肃郑重地来征求家长的意见,这让他忽然意识到,原来女儿的学习成绩这么好,以至于连]非亲非故的老师都要替女儿说话了。
赵民生对于女儿读中专还是考高中,也没有什么大的想法,刘桂珍提出的建议他觉得也挺好的,能有个捧上铁饭碗的捷径不好吗?既然中考在即,人家老师都那么重视,作为家长,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些好的学习条件。所以,瞥见女儿卧室的灯亮着,一片安静,他知道女儿肯定在温书,便把电视机关小声了。
赵民生可没想到妻子的反应这么大,便辩解了一句,他不习惯和刘桂珍对着干,对于妻子的强势,他早就习惯了。当然,这种顺从,还有别的意味在里面。
比如,他现在在农场里是临时工的身份。农场的正式的干部职工占了八成,还有二成,就是象他这样身份的临时工。虽然在农场治保科干了十几年,保卫工作也十分出色,受到了几任场长的肯定,但老实人也就是干活吃苦的料,享受的事是轮不到的。
眼睁睁地看着和他同时进来当临时工的几个老伙计都转正了,就他一直到现没能转正,刘桂珍虽然嘴上不说,但他总觉得心有歉疚。是他无能,让妻子在外人面前也抬不起头来。由于这点心思,所以赵民生一般不忍拂逆妻子。
“又不是今天才开始第一次读书,过去开着电视她不也读得好好的吗?”
刘桂珍听到赵民生这么解释,嘀咕了一句,上前把电视的音量又调高了,不过,这次好歹手下留情,没有刚才那么大声。
赵民生见妻子这样也算退让了一步,便没有再吭声。于是,客厅外又陷入《西游记》营造出来的精彩世界里。
父母在客厅外打嘴皮官司,赵菲听出他们是为自已读书闹了这么一小出,不禁莞尔。上一世,似乎谁都没有对她的学习加以重视过呀!直到中考那天,家里一切如常,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做工的做工,都没人叫她起床,害她差点睡过头迟到了。
还是有一些不同!
赵菲心想,或许过去,自已在家里的存在感太弱了吧,以至于父母似乎都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一般。在学校,考了好成绩,她永远也不懂得要拿出来和父母表现一番,在班级被人欺负了,她也是默默藏在心里,自已忍气吞声。
性格决定命运!
赵菲想到这句话,忽然有所领悟!
甩甩头,清空这些杂芫的小心思,赵菲继续埋头重温数理化。让她欣喜的是,也许是重生的遭遇让她体质有了一些改变,现在她读书,理解更快、更透彻,记忆力也强大了许多,颇有过目不忘之感。一个晚上,一直温书到夜里12点,赵菲居然把三学年的数理化都各看了一遍。
赵菲由此确信,初中三年的知识她不光没忘,并且在温习过后,还更加巩固了。
等她把看完的书都收拾好,准备好明天上学的材料,才发现,弟弟和妹妹早就各自呼呼入睡了。
他们看到赵菲认真温书,都没有吵她,这个年纪的孩子,精神好,入睡快,头一挨枕头,便睡沉了,也不在乎夜里灯光刺眼。
赵菲见弟弟的毛巾被被他踢到了床下,便捡起来替他盖上。妹妹倒是睡得很规矩,整个身子老老实实占了床里侧的一半,还留了一大半给她。她的睡相和她人一样规矩,仰面朝天,一床毛巾被盖得好好的,没象赵国智那么折腾。
《西游记》早就播完了,赵民生和刘桂珍也拉黑了灯,进入梦乡。赵菲听着父母轻轻的鼾声,轻手轻脚地穿过他们的卧室,来到厨房里,打了水刷牙洗脸。这都是后来养成的卫生习惯,从前她这个年纪的时候,累了就直接躺倒睡觉,哪还讲究这些啊!
不过,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养成,便再难更改,如果不刷牙洗脸,赵菲觉得自已肯定睡不着的。
把厨房的门锁好,外面的雨已经停了,夜空中竟然有了几颗闪烁的星星,半个月亮挂在天上。泥泞的地面上,小水洼星星点点,反射着月亮的银光。
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赵菲在赵兰身边躺下,扯过毛巾被盖好,头一挨着枕头,就迅速进入了梦乡。
今天一天,她实在太累了!
一夜无梦,赵菲不是在鸡鸣狗吠中醒来,而是在刘桂珍的骂声中被吵醒。
“昨晚上谁动了煤炉了?煤都烧过头了,炉火熄了,没火早上怎么做饭啊!”
刘桂珍气呼呼的喊声惊天动地,家里所有人都爬起床。赵菲一看时间,差不多七点,这个点钟,如果吃不上饭,那上学就会迟到了。难怪刘桂珍生气。
“姐,你昨晚上用用炉子烧开水了!”
赵兰也醒了,她听到妈妈的骂声,便捅了捅赵菲道。
啊?的确如此。赵菲想起昨晚上自已烧开水,然后打算借送水为借口,偷听老师和父母的谈话的事。
煤炉的炉膛可以装四块煤,往常都是大约吃晚饭的时候,添一块新煤,然后把炉子封死,上面炉盖留个小缝透氧气,这样就能让炉火一直不间断地保持烧到第二天早上。
赵菲烧了壶开水,把炉子的封盖全打开了,虽然后来又封上了,但那煤也不够烧到早上。赵菲一念及至,原来竟是自已害大家吃不上早饭的,不禁吐了下舌头。
赵兰看姐姐这样,赶紧安慰道:
“放心吧,我不会和妈说的。”
妹妹还真是善良,有些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里,兄弟姐妹也不一定见得亲合,但赵兰却一向和赵菲要好,弟弟赵国智调皮的时候,她也总是站在赵菲这边。这一次,她又一次坚定地支持了姐姐。
要知道,如果赵兰把这事捅出去,刘桂珍这火头上,能把赵菲骂个三佛出世,二佛升天。
赵兰不说,这煤炉熄火一事,就成了无头官司,刘桂珍也只能过过嘴瘾,骂个痛快,发泄下不满。
“好啦,别骂了,赶紧升炉子吧,趁现在手脚快一点还来得及。”
赵民生也被骂起床了,春天的早晨,南方的天气还是带着深深的凉意,他来不及披件外套,便穿着夜里套的短袖,帮刘桂珍生炉子去了。
还好,在赵民生的帮助下,炉子总算七手八脚地升了起来,凑合地炒了个空心菜,煎了两个鸡蛋,就着稀饭,大家都紧张地吃了起来。
“姐,你多吃点鸡蛋,昨天才感冒呢!好好补补。”
赵国智挺懂事的,把刘桂珍挟到他碗里的鸡蛋,又挟给了赵菲。
“你不是今天早上要单元考吗?吃蛋长脑子!”
刘桂珍瞪了眼儿子,但看赵菲感冒发烧后,一天里明显塌下来的小脸,也就没再说什么。
不过,虽然有点偏心,但赵家的炒鸡蛋,一向都是给孩子们留着的。这一点,赵民生和刘桂珍都颇有默契。
吃完饭,大伙就各自出门了。但是赵菲心里,却是一直惴惴的,因为今天,是前世父亲出车祸的日子,虽然昨晚上他没有熬夜,早上也显得挺精神的,但是赵菲却还是觉得心神不定,心惊肉跳。
☆、7.第7章 父亲的心思
不过,当年父亲是下午才出车祸的,这时候,时辰未到,担心也没有用吧?
赵菲这么想着,也不能耽误了上学,不然黄老师该批评了。她只能心神不定地背上书包,和弟弟妹妹结伴上学去了。
赵民生目送着孩子们上学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三个孩子都长大了,哎,还好阿菲要毕业了,不管是上中专还是读高中,她挪出的位置,都会让屋子里另两个孩子显得宽敞一些。
“老赵,你的炉子升好了没有?”
邻居吴丽梅也是大嗓门,她听到刘桂珍一早就在嚷嚷,不过,她还在生刘桂珍昨天骂她的气,所以装着没听见。此时,见刘桂珍收拾好去工地了,便隔着厨房问了一句。
他们两家的厨房挨在一起,赵民生听到吴丽梅问,知道她有了和解之意,便赶紧走出厨房,笑着对站在自家厨房门口的吴丽梅道:
“升好了,要不就吃不上早饭了。可能是昨晚上封炉子没封紧导致的。”
煤炉没封紧,导致煤球烧得过快,第二天熄了火,这是常有的事,吴丽梅也遇到过,她便道:
“以为你还没升好呢,要不我这可以过一块煤过去。”
她这是借机示好,昨天差点和刘桂珍打了起来,说起来,虽然刘桂珍骂得难听,但其实她没把自家的鸡关好,糟蹋了邻居的菜,也是她的不对。和刘桂珍她拉不下这个脸道歉,赵民生就比较好说话了。
看见吴丽梅真地要掏炉子,从里面扒一块烧得正旺的煤球给他,赵民生赶紧劝阻:
“真地升好了,不用了。太谢谢你了。”
吴丽梅人情做到了,见赵民生态度和往常一样没变,并没有因为菜园里的菜被糟蹋了而生气,这才放下心来。都是邻居,她也不想吵吵嚷嚷的难受死了,能不生气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