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作者:白鹤凌)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作者:白鹤凌
- 入库:04.11
上天让她重活一世,她怎么可能还会只上一个中专学校?只要父亲没有发生车祸,家里一切都好好的,她完全有可能顺利完成高中三年学业,然后考上大学。
如果是小弟赵国智上大学,母亲肯定不会阻止,因为在她心里,儿子远比女儿重要多了。小弟和她只差一年,先后都要参加高考,按小弟现在的成绩,也是有希望考上一中,再考大学的。如果到时候小弟的高中成绩不错,母亲看到家里负担不起两个大学生的费用,绝对会先牺牲她的。
赵菲决定了,等中考完,她就该想个赚钱的门路,利用自已的先知先觉,为未来的大学生活攒上一笔学费,免得到时候拿不出钱,母亲又阻挠自已上学。
今晚黄老师来家访,对自已未来生活的走向十分重要,赵菲在电光火石间,想了这么多,此时见母亲让她出去接待客人,便赶紧放下筷子起身。
厨房门外,夜色之中,雨还在哗哗地下着,黄老师举着伞,清瘦的身影一如往昔,一付和他瘦长面庞相比显得有些大的黑框眼镜端端正正地架在他的鼻梁上,还是印象中那个严肃而又端方的样子。
“黄老师,您找我吗?”
赵菲乍见故人,不禁有些激动,嗓音也有些变形。不过,听在黄老师耳里,却只觉得是学生看到老师紧张的正常表现,便宽厚地笑道:
“我和曾老师一起来家访,方便谈谈吗?”
赵菲才看到,在黄老师身后站的,可不是数学老师曾老师吗?两个主科老师都来了,这次家访十分郑重啊!
赵菲正要说话,刘桂珍却从厨房里钻了出来,显然是听到赵菲对黄老师的称呼,知道是老师家访来了。她站到赵菲跟前,热情地笑着对两位老师道:“黄老师啊,曾老师,这边屋里坐吧!”又转身对赵菲道,“你去吃饭!”
呃,母亲这是要把她赶开的节奏啊?什么情况?
赵菲正犹豫间,赵民生从厨房里也出来了,正好听到刘桂珍对赵菲说的话,便也顺口接嘴道:
“你感冒刚好,别饿着肚子,快去吃饭吧!”
父亲也这么说,赵菲也不好再坚持,只好和两位老师抱歉地笑了一一下,目送着父母将老师迎进对面的客厅里。
看这情形,好象母亲早就知道黄老师他们来家访的目的?不过也难怪,这几天初三年段的老师都在家访,家长们互相之间闲聊间难免透露出一些讯息,刘桂珍肯定是有了心理准备了。
赵菲一下子好奇起来,母亲打算和老师谈什么呢?而且还把她赶走?
进到厨房里,赵菲随手提起烧开水的铝水壶,打开水龙头接了小半壶水,然后掀开煤炉盖,将水壶坐了上去,自已则坐下来吃饭。
“姐,谁来了?”
赵国智塞了一嘴的土豆,含糊不清地问她。
“黄老师和曾老师,来家访了。”
“哎哟,是那个白头翁啊,他可严厉了,保佑我上初三时别让他做班主任。”
赵国智把土豆吞了下去,调皮地伸了下舌头。
“别给老师乱取外号好不好,老师现在在家里呢,听到了有你好看。”
赵兰埋怨地对二哥道,她胆小怕事,这给老师取外号的事,要是传出去,那她也会被株连的。
“给老师取外号是不好,黄老师的头发呀,那也是为了学生操心白的。别人这么叫咱们也管不了,你可不能这样乱叫。”
赵菲心里是很尊重黄老师的,他人虽然严肃,但教学十分认真,对一些差生,还经常叫他们晚自习后到宿舍里补课。也正因为如此辛劳,才30多岁的人,头顶上就白了一片。所以,听到赵国智说黄老师的外号,心里很不爽。
“姐,你啥时候也变得这么严肃了?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之前我和你说的时候,你不也觉得很形象吗?还笑了!”
赵国智被姐姐一批,有点不满了,直揭赵菲的老底。
赵菲一阵汗,自已以前是这样的吗?也会跟着弟弟起哄老师的外号?
哎,再世为人,果然心态就不一样了,站在成人的角度和心理,十分能理解老师的辛劳和付出。而作为学生,毕竟年少无知,老师付出得再多,也只有日后才能体会了。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这时,好象是不约而同似的,家属楼排里,大家都把电视机音量开大了,里面传出了大家期待的“正剧”的主题歌。
赵菲一听,不由莞尔失笑,原来妈说的“正剧”,便是著名的《西游记》啊!
这也是部神剧了,一直到赵菲重生回来前的年代,还经常播放。和《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一起,被人称为电视台的暑假档镇台之宝。只要暑假一到,准能在电视频道里找到这三部剧的身影。
“唉,老师在,不能看正剧了。”赵国智遗憾地“吧哒”着嘴,心早就飞到了电视机前,“哎,对了,我去隔壁邱叔家看。”
赵国智回过神来,扔下碗三步两蹿地就跑没影了,赵菲拉都拉不住。
“阿兰,你去屋里做作业吧?”
赵菲见妹妹也吃完了,便对她道。
“不了,老师在,我怕。我在这里做吧!”
赵兰和大多数性格怯懦胆小的学生一样,最怕看到老师了,哪怕这个老师不是她的课任老师。
赵菲无奈,派妹妹去当间谍的任务失败,赵兰的性格,其实和她上辈子的差不多,把怯懦和服从,深深埋在骨子里了。既然妹妹不想和老师碰面,只能依原计划行动了。
“咕咕咕”,坐在煤炉上的水壶发出了响声,水开了。
赵菲也吃完了,她把水壶提起,盖好煤炉盖,在煤灶上坐上里面装满清水的土钵,这钵水闷到明天早上开了,正好能用来做早饭。然后,赵菲便提着开水往屋里去。赵兰一看姐姐那架势,知道是去送水给老师泡茶的,但她不想跟去,便把餐桌收拾了下,拿出今天的作业做了起来。
赵菲提着水壶,站在自家的客厅屋檐外,却并不马上进去。她知道,如果马上进去的话,母亲没准就不会表达出她的真实想法了。
果然,屋里此时的对话很清晰地传到了屋外赵菲的耳朵里,满满的都是刘桂珍的声音,而且,正好说到关键的时候:
“黄老师,我们家阿菲学习成绩是好,只是考高中不太划算啊。你想想,高中三年,要在学校住宿,那得多花多少钱?而且,如果最后考不上大学,我这三年钱不就白花了?
考中专多好,以阿菲的成绩,现在应该能考得上吧?那你说,中专念个三、四年的,出来国家就包分配,那可是正式的干部啊!马上就能领工资了。
你别和我说大学出来工资更高,差的那一级工资,中专早毕业出来工作,那工龄就可以抵大学文凭的差额了。而且,大学四年,还得多花一笔钱,我们如果念了中专,早就出来赚钱了。这两相比较,当然是上中专好!”
果然,赵菲担心的事情出现了,母亲还是觉得她上中专好。
现在填报考志愿,老师只会交给家长,因为她们年纪还小,老师更尊重家长的意见。如果母亲坚持,赵菲也只能读中专了!
☆、5.第5章 不让她上高中的内幕
黄老师并没有放弃努力,当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他自然见过不少短视的家长。赵菲的学习成绩这么好,这么稳定,他真是舍不得让赵菲随便读个中专,那真是太浪费人材了。
现在的老师,大部份一心扑在工作上,以教书育人、培养人材为已任,所以刘桂珍要让赵菲考中专,黄老师是真心地感觉到惋惜,夸张点说,心如刀割也不过如此啊!
“赵菲妈妈,象赵菲这么优秀的学生,班级里统共也只有三、五个,这三、五个也是我和曾老师他们今后两个月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你别小看了这两个月的努力,不说别的吧,去年我做毕业班的班主任的时候,几个尖子生,经过这两个月的重点辅导,成绩都提高了一截,全部顺利地考上了一中。”
“黄老师,我知道你们很辛苦,你书也教得好,我经常听到阿菲夸你们呢!”刘桂珍还真是懂得说话,别看她只有小学文化,情商却是颇高的,要抑之前,总要先扬一下,对说服别人,刘桂珍总是那么自信,“不过,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家里两个领固定工资的,她爸和她哥,都是临时工,一个月百把块钱,工资实在太低了。家里连上阿菲,三个都在读书,也不能帮我们干活赚钱。
阿菲的哥哥,眼看着也到了说对象的年纪了,这又是一笔大开支,我还在为这发愁呢!阿菲如果考一中,就算考上了,我也负担不起。我都打听过了,如果考农校的话,国家一个月有30块钱的奖学金,还有40斤大米的补贴。
以我们阿菲的成绩,这30块奖学金肯定跑不了,再加上40斤大米的补贴,她一个人都吃不完呢!这学费可就算解决了。我们家等于少负担了一个人。
而且,上了中专,她户口就能转居民,我们家现在可都是农户呢!
另外,她毕业后马上就能分配工作,农校生毕业分配,都是干部编制,这可是我们家想都不敢想的正式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