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氏一走,王夫人就气呼呼地直奔宝玉那里。
此刻正值清晨,宝玉昨日又不曾得机会见黛玉,心中伤感,袭人温言相劝。宝玉感激袭人,抱着袭人诉苦,后来夜深了,俩人不知怎么又折腾了一遭儿。宝玉因乏了,今日起得迟些。袭人早起了,梳洗完毕就来叫宝玉起床。宝玉不愿意,赖床不起,还要拉着袭人一起睡。就这么拉扯的功夫,王夫人没用通报就进来了,瞧见这一幕,王夫人二话不说,先劈头盖脸把袭人骂了一通。
“我当你怎么贤惠忠心的,原来是个狐媚子,就知道整日魅惑主子。我说这几日,他怎么不上学去,原是房里有你了。”王夫人气道。
袭人忙哭着跪地赔错,澄清自己的委屈。
王夫人那肯听,当即叫身边的婆子给袭人掌嘴。
宝玉看着流泪,意欲求情。王夫人瞪他一眼,呵斥两句。宝玉再不敢了,没脾气的缩着脖子,老实的在一边站着默默流泪。
王夫人撒完火了,才听肿着脸的袭人阐述经过。王夫人扬眉:“就只是叫他起床?可真稀罕了,头次见着丫鬟在床上打滚儿叫主子起床的。”
这时候晴雯站出来替其说话道:“二爷耍赖不起,搔她的痒了。”
王夫人瞪眼晴雯,转即瞪向宝玉。默了会儿,她才松口叫袭人起来,转而把宝玉训了一顿,并嘱咐她明日一定要上学去。宝玉缩着脖子,边哭边应。
王夫人一走,袭人忙要去给晴雯跪下谢恩。“好妹妹,得亏你刚才那一句话,不然我此刻都不知被丢了哪里去。”
晴雯轻笑一声:“叫你不舍得管他,可知教训了。”
袭人被噎得没话说,低头默默不语。
晌午刚过,宫里头便来人下旨了,皇帝准了贤德妃的省亲,日子就定在明年的阳春三月。
荣府上下大喜,特别是王夫人贾政,终觉得再一次扬眉吐气了。
王夫人琢磨这次机会不能错失,既是省亲就一定要建造行宫。这宫殿建造可是费钱的大工程,油水很多。王夫人决定一定要趁此捞一笔,填满了二房的荷包。待以后提分家,二房再也不必惧于大房了。
☆、第47章
王夫人心里头算盘打得精,回头就跟贾母提及行宫建造的事儿。
贾母特意瞥一眼王夫人,犹豫着没吭声。两房前两天才闹腾完,她这好容易安生点了,又来事儿了。贾母这回学精了,可不敢随便答应王夫人。
王夫人见贾母犹豫,有些着急:“母亲,娘娘省亲可是圣上御笔亲自批准的。可不是每个进宫的妃子都有此等荣耀的,您瞧瞧这些年宫中最受宠的婉贵妃,连她都不得这种机会呢。娘娘刚册封,就得了圣上的格外恩宠,咱们怎可随意怠慢了圣恩?”
贾母点点头,觉得王夫人说的有道理。大孙女儿进宫封妃,还能得机会回来,确实十分难得。妃子省亲回家,在本朝她家可是头一遭了,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王夫人见贾母为之所动,连忙道:“您看这事儿……”
贾母瞥一眼王夫人,叹口气:“唉,如今老了哟。这事儿你还得跟你大嫂商量,她管得家,我哪能做得了主。”
王夫人赔笑:“母亲,瞧您说的。纵然这家是大嫂子在管,最后还不是您说的算,你才是我们府里的老祖宗啊。”
贾母对于王夫人的赞美很受用,呵呵的笑起来,心满意足。
这功夫薛姨妈携宝钗来了,带着礼物来给贾母、王夫人道喜。
贾母笑呵呵跟薛姨妈道谢,嘴上客气地拒绝她的礼。
薛姨妈客气道:“您再不收,我当您嫌弃我送的东西不好了。”
贾母闻得此言,才叫人收了东西,笑着跟薛姨妈道:“你跟二儿媳是亲姐妹,也是一家人了,何必这样客气,以后常来瞧瞧我就好,可万万不好再带礼物来,再不许跟我们这般客气。”
薛姨妈笑着应承,知道贾母说的不过是场面话,也没过心。薛姨妈特意看向王夫人,给她使眼色。如今正逢贾大姑娘封妃省亲,二房的风头正盛,这时候正式后王夫人开口提亲。
王夫人为难的看眼薛姨妈,转而暗暗观察贾母的神态,心下犹豫了半晌,没有开口。
不多时,贾母觉得累了。薛姨妈不满地拉着王夫人回去商量,一遭儿出门往梨香院去。宝钗才出来没多一会儿,不想回去,再说她也知道姨妈和母亲有话要说,她不方便在场。宝钗便笑着跟俩人告别,去找姊妹们玩。宝钗踱步快到了探春的房外,犹豫了下,转而转路去了荣禧堂找黛玉。
黛玉正在迎春的屋内,与其切磋画技,忽见宝钗来了,笑着放下笔,叫人上茶点迎接她。
宝钗笑了笑,心想这黛玉果然变了。以前黛玉去别的姑娘的屋子里的时候,从来都是小心谨慎,不敢随便开口指使人家房里的人做什么。如今她在迎春的房里,倒敢不客气的指使迎春的丫鬟去干活了,颇有反客为主的架势。
迎春舍不得落笔,还在埋头画。
宝钗没见迎春跟她打招呼,心里有些不开心。她尴尬的笑了笑,凑到迎春的跟前问她画什么。
黛玉忙跟宝钗道:“你快来和我一块坐,别理她。她正画在兴头上呢,谁都不理。”
宝钗迟疑的看眼迎春,笑着坐到黛玉身边,问她为何。
黛玉俏皮的勾嘴,笑了笑:“那画她画了多少幅了,今儿个这幅最得心意,等着瞧吧。”
宝钗纳闷:“难道着画要送什么重要的人?”
黛玉眼睛弯成了月牙,对宝钗道:“不愧是薛大姑娘,聪明。那画将来是用来孝敬仇府老太太的,前些日子大舅母打听着得,迎春姐姐大婚第二日,正是她家老太太的寿辰,虽然不是整寿,可也要备好了寿礼才妥当。”
宝钗恍然大悟,点头笑道:“得亏大太太想得周到。”
“是啊,比亲娘还亲呢。”黛玉浅笑着感慨。
宝钗一愣,也不知黛玉她那话是替她自己说的,还是替迎春说的。宝钗再观黛玉,见她面容挂着淡淡喜气,从容沉静,心中微微惊讶。
黛玉没再说话,安静的拨弄盘子里的瓜子儿,无聊的一颗一颗用手剥开。半晌,她才抬头问宝钗:“你来可有事?”
宝钗笑:“哪有什么事儿,不过路过来瞧瞧你们。”
黛玉俏皮的眨眨眼:“路过?那你不是特意来瞧我们的?知道了,你这是去瞧探春妹妹?”
宝钗尴尬的点点头。
“那正好呢,我这正有一盒子点心要捎给她,也有一盒给你的,不过你这盒等会儿你回来再来拿也方便。”黛玉说罢,叫人来,打开盒子给宝钗瞧瞧。
宝钗一看,精致的檀木盒子里,端端正正的放着八枚样式各异的精巧的点心,皮儿透亮的,颜色各有不同。盒子一开,单闻那扑鼻的香气,便知道这点心的难得了。
“父亲在京留任武英殿大学士了,今儿个上午前去谢恩的时候,赶巧皇上在太后那儿尝点心。太后许是瞧着父亲有眼缘,说他为官辛苦,故才特意赏了几盒点心来。每盒各有不同的味道,没重样的,个个好吃。你也拿回去一盒尝尝。不过这东西要是当天吃得,隔夜就不是味儿了。”
“皇上好容易赏你们的,我们哪好意思吃。”宝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就算那点心再诱人,她也想推拒了。
“好几盒呢,哪吃的完?再说好东西不该独享的。你就别客气,再说探春、惜春妹妹那儿,还要劳烦姐姐去的时候带过去呢。正好你顺路,我这就犯懒了,不叫人去了。”黛玉伶牙俐齿道。
宝钗特意探究的观察黛玉,心想她是不是故意的。刚才她不过是随口敷衍,这黛玉就叫她捎东西给探春。这回她不想去探春那里,也非得去了。
宝钗见天色不早了,怎么也要走。她起身的时候,迎春才放下笔,笑着过来给她赔罪。
宝钗哪能因为这种事儿当面计较,笑着叫迎春不要客气。
迎春还真不客气,转头跟黛玉道:“我就说宝姐姐素来是大方的人儿,就她不跟我计较这些,才刚我才敢继续下笔画。若换成别人了,八成这幅画我又完不成。前后作画的心境不同,画出来的就不够有意境,我便又要重画了。”
宝钗听了迎春这话,心里更加不舒服了。什么叫她是个大方的人?大方的人就要被怠慢?心里纵然再不舒服,宝钗也不好在别人家发火。她隐忍住心里的不高兴,笑着跟迎春客气道:“我这没关系,妹妹忙活好自己的事儿要紧。也不怪妹妹如此上心,任谁要嫁给不相熟的人家,心里不担心?”
迎春微微蹙眉,不大喜欢宝钗这样说话。她也不想去跟外人计较,尴尬的笑了笑,不再言语。
“我回来时估摸时候也不早了,不好再叨扰你们,索性两盒子东西都拿着吧。”
黛玉带点头。于是宝钗带着两盒子的东西就此告辞了。
出了荣禧堂,宝钗抬头瞧了瞧午后的天空中的大太阳,皱眉。她往探春的住处的方向走了两步,突然顿住脚,手扶着额头跟身边的丫鬟道:“我突然觉得不舒服,就不去三姑娘那里了。你去吧这盒子东西送过去,回头去林姑娘那里回报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