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前世的缘分,妙玉极喜黛玉,哪怕黛玉年幼,姐妹二人说话,竟能对得上,惹得林智十分不悦,亦步亦趋地跟在黛玉身后,唯恐被抢了去。
苏夫人带着妙玉在林家住了些日子,见状,遂重提前事。
贾敏素疼黛玉,见她们母女两个执意如此,林如海又不在意,便答应了让黛玉拜在苏夫人名下,又择了八月二十八的日子,正式拜干亲。
妙玉还俗后,住在林家,唯同黛玉一处,日渐开怀,余者皆看不上眼,可惜苏夫人不能久留江南,又留月余,只得别过贾敏等人,随之回京。
闲言少叙,苏夫人和妙玉母女两个一路疾行,刚刚回到京城,转眼已进腊月,林睿便在长安送赵安出阁,赵夫人所出之子年纪尚小,赵旭是读书迂腐了的人,又是万事不管,反倒是林睿帮衬了许多,代替贾敏亦添了极重的嫁妆。那日,他在东宫见到九皇子,言谈之间倒是十分投契,办事更加用心,赵安和九皇子心里亦暗暗感激他。
好容易料理完,林睿只觉得筋疲力尽,又不耐烦应付旁人,他本性聪颖,哪能不知别人家打的主意,遂躲在自家清静,连荣国府都没有过去,近来荣国府常有酒戏,总有各家女眷带着和林睿年纪相仿的姑娘频繁往来。
张大虎走过来笑道:“怎么?这就累了?”
林睿忍不住道:“你去试试,瞧瞧累是不累。大哥别笑话我,明儿大哥成亲,那才是累呢!怎么,宅子收拾好了?不必当差了?倒有空过来这里。”
张大虎早在数月前凯旋,封了四品,从军中进宫当差,身居要职,极得宣康帝青睐,宣康帝闻得他无家无业,赐了他一座三进的宅子,又赏了几户下人,约共二三十个,如今都是张母看着收拾,林睿又命鼓瑟等人帮衬。因此忽然见到张大虎过来,林睿甚感诧异。那宅子乃是旧年抄家所得,只离林家不过两街之隔,修缮起来并不费事,但因是要做张大虎成婚的新房,少不得里里外外细细打理,重新采买了许多木石砖瓦。
张大虎笑道:“难道我当差,竟没有休沐日了?今儿来,送东西给大爷,请大爷带回南去,收拾了几个月才收拾齐全。”他原是林家出身,虽然非林家之奴,但是感激林如海的恩德,仍称林如海贾敏为老爷太太,称呼林睿黛玉等为大爷姑娘,并未因自己升官发财便忘了旧恩。何况,因林家,他方能同母亲团聚,其景其心自是难以尽述。
林睿道:“什么好东西,值得你亲自送来。”
张大虎身后数名亲兵抬了四口箱子,沉甸甸的,不知道都装了些什么,张大虎走近林睿,道:“在北疆打仗几年,扫荡敌营的时候得了不少东西,一个箱子里装了上等的皮子,大爷年下回乡时带给老爷太太姑娘二爷做冬衣,另外三口箱子里,一个装着些古玩字画,两个装了些金银器皿,都是我孝敬老爷太太的。”
林睿打开一看,如张大虎所言,他略一沉吟,道:“皮子和字画我拿走,剩下的都给大哥留着用罢,大哥才收拾新居,明年又要成亲,少不得都用得上。”
张大虎摇摇头,道:“是我的孝心,留给我做什么?当年我定亲时,一应事务都是老爷料理,连聘礼聘金亦是,若没有老爷,哪里有我母子今日?我打仗几年,得了这么些东西,好容易能尽我的孝心,大爷竟是别推辞才是。何况,我自己还留了些,足够成亲所用。”
林睿听了,只得作罢,命人收下,只待回南带走,又笑道:“你们打仗,得的东西倒多。”他瞧了瞧,这么几口箱子里的东西,总得值上万金呢。
张大虎轻轻一笑,说道:“我得的才有多少?正经将帅们得的才多呢。大爷想,我们打胜了仗,夺下敌营,所有东西尽入囊中,自然是先请将帅首领们挑,剩下的才层层递下,寻常士兵有摸到一两件的,也有一件没得的。”
林睿叹道:“这是人之常情。”
比之张大虎所得,史鼐兄弟二人得的更多十倍,他们趁机还了亏空的银子,下剩的才挑拣了,分送各人。闻听林睿来京,少不得将最好的给他,反倒是荣国府的略次一等。
史鼐和史鼎兄弟极敬佩林如海,远着贾家,这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这回北疆平乱史鼐立下大功,因宣康帝慈和,感念老臣,史鼐的爵位竟升为保龄侯了,而史鼎亦功劳非小,也封了官儿。他们想起林如海曾经说他们一门双侯,顿时激动非常,看来将来史鼎也能封侯,因此送礼更加用心,林如海夫妇不在京城,便托林睿带回江南,连带黛玉林智亦有。礼物才送出去,史鼐回到卧室,听夫人苗氏说史湘云现今住在荣国府,去接两次都不愿意回来,倒有些乐不思蜀,不禁皱眉道:“难道咱们家竟苛待了她不成?常住荣国府是什么道理?”
苗氏低头道:“云丫头年纪小,咱们家又没有和她年纪相仿的姊妹,难免想留在荣国府。”
史湘云天真烂漫,苗氏亦颇喜她的性子,这样的女儿不妨碍自己丈夫儿子的爵位,将来还能为家中联姻,她早和史鼐商量好了,衣食起居不能怠慢史湘云丝毫,毕竟她是长兄所留,苛待了她,于自己阖府名声都不好。她都已经打算好了,等到史湘云五岁后,请先生教导她读书认字,再请教养嬷嬷教导针黹女工,等她大些就带她出门应酬交际。
史鼐听了这话,道:“打发人去接云丫头回来,咱们史家的女儿住在荣国府里像什么?我回来几个月不见,传出去,倒像是咱们苛待了她似的。”
苗氏心有戚戚焉,叹道:“我何尝不知?只是姑妈她老人家极疼云丫头,只比宝玉差些,迎春姐妹们反不如她,那里又是锦衣玉食花团锦簇的,云丫头如何舍得回来?每回姑妈她老人家打发人来接,云丫头就吵着要去找宝玉等人顽,我又不能不依。”
史鼐亲自下令,趁送礼之时,接史湘云回来。
贾母眼前还有林睿即将启程回南,又是收拾行李,又是准备礼物,繁琐非常,一时顾不得湘云,便送她回家。湘云素日和宝玉等人相伴,何等乐业,如何舍得离开?但史鼐凯旋,她只能回去,临走前扯着宝玉的衣角道:“二哥哥,明儿再请老祖宗打发人接我去。”
这些姐妹们,独湘云和宝玉都是住在贾母房中,比旁人亲密些,宝玉忙应了。
林睿接到史家送礼,皆是极贵重之物,他记得林如海说过的事情,亦有心和史家来往,亲自上门谢过,史鼐和史鼎同时见他,而后对外人提起林睿时,总是赞叹不绝,旁人犹在想方设法和林家结亲之际,林睿早已收拾行囊,拜别各处,同俞家祖母回南了。
林睿自觉在京城一年,当真是见识到了许多,不枉此行,回去好好用功读书方是上策。
太子妃已在今年春日平安产下一女,林睿和俞恒进东宫与九皇子相会时,太子妃业已出了月子,若不是因林睿须得送赵安出阁,须得等到年下,俞家祖母早已回南了,他们在京城里,前来奉承的人极多,烦不胜烦,俞老太太寻了好些借口闭门谢客。
待一应妥当,一干人等便启程南下。
却说那日妙玉离开扬州后,黛玉不舍,大哭了一场,她现在已经懂得别离之苦了,再不像从前那样浑浑噩噩,只记得提醒哥哥让他别忘了自己,却不知离别为何物。
林如海和贾敏心疼得不得了,好生安慰一番方好。
林如海公务上并没有繁琐之事,依旧处理得得心应手,但他却十分留意林智的状况。
上辈子林智便是今年满了三岁后没几日,忽然一病夭折,林如海今生今世和贾敏身体胜过从前,又调理得谨慎,家中也没有姬妾丫鬟心怀不轨,因而林智竟平平安安地度过了这场大劫,林如海用早饭时,他正扭着身子不肯吃饭。
贾敏亲自端着碗,又调羹舀了粥喂他,他吃了一口,便一溜烟跑去外面了。
黛玉蹙了蹙眉,对贾敏道:“妈,让我喂弟弟吃饭。”
贾敏放下粥碗,笑道:“你才多大?就充大人喂你兄弟吃饭了?你竟是老老实实吃你的燕窝粥,我叫奶娘抱你兄弟回来。”
虽然薛姨妈母女待黛玉并非真心实意,但是宝钗所提之燕窝粥,却是滋阴补气的好东西,林如海又常常研究医理,自从黛玉会吃饭后,便不曾断过此粥,果然黛玉咳嗽得不如以往厉害,贾敏也常吃此粥,今早亦是。
林如海含笑看着妻女为了幼子吃饭一事操心,他吃了半碗粥,林智被奶娘从外面抱了回来,他一阵挣扎,又踢又打,叫嚷着要下去,奶娘一脸苦相。
黛玉横了林智一眼,端过贾敏跟前的粥碗,道:“林丑儿,快过来吃饭,趁热吃!”
林智不过三岁,淘气惯了,不听别人的话,有时候林如海和贾敏的话他都不听,夫妇二人不依着他,他没少哭闹,但唯独对黛玉奉若神明,听了黛玉的话,立刻命奶娘放下自己,跑到黛玉跟前,仰脸张嘴,一口吃下调羹中的粥。
黛玉满意地点头,握着调羹又舀了一勺,轻轻吹凉,道:“林丑儿,再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