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怒放 [封推] (米苔米苔处处开)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米苔米苔处处开
- 入库:04.11
这里的岩盐里凝聚了大海和火山的无穷力量,吃了能强身健体。普化寺的僧人长寿健康,最长寿的老寿星活到了200岁,不知是否和食用岩盐有关。
正道公子和二位大师分手时,明向大师对他说:“今天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我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就送你一把汤勺吧。”说着,从库房里拿出一个竹编的盒子,里面放着一把白底蓝花、画着一个中国古装小男孩的汤勺。
正道公子想到这里的餐具大都豁了口,不忍心收下。明向大师说:“我们每到春天都烧制一批餐具。你看到的餐具大都豁口,是因为我们不舍得丢弃。这把汤勺你带去不妨事的,就作为一个留念吧。”
正道公子这才收下。
明智大师在一旁提醒他说:“我们方丈好大方呀!这可是我们普化寺镇寺宝物之一哦。你看看汤勺下面写着什么。”
正道公子拿起汤勺翻转过来一看,只见勺子底部写着四个字:“北宋天宝”。这才知道这不是一把普通汤勺,而是有着一千年历史的文物。
“这是我们祖师爷明慈从家乡宁波带过来的。在经过二十多天的海上漂流后,很多东西破损了,丢失了,唯有一些随身的餐具和衣服被保留下来。祖师爷一直舍不得用这些东西,把它们保管在库房里。衣服是土布的,随着岁月流逝,化为尘土,只有餐具保存了下来。这把汤勺是其中保存状态比较完好的一把。”明向大师向正道公子做说明。
“这么贵重的东西我怎么可以拿走呢?”正道公子推却着。
“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我给你,自有我的道理,你不用再推辞了。”明向大师把汤勺放入正道公子行囊。
正道公子也就欣然接受了他的好意。
午饭后,正道公子辞别二位大师,向山下走去。
二位大师将他送到山门口,就此别过。
正道公子一个人在蔓蔓荒草丛中一点点往前挪。比起来时,路还是要好走多了,起码不用再斩草掐树枝了。
走了很长时间,正道公子一直没有走出那片林子。他知道坏了,在山里迷路了。
他想起来, 来的时候曾看见一个翘起的屋檐角,就是以它为标志走到普化寺的。现在往下走,自然不能再以它为标志,必须重新找一个标志,否则会一直在原地打转转,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桃花坞。
那么,以什么做标志呢?他想到的是大海。只要走到海边,就可以找到海滨大道,沿着海滨大道就可以回家了。
可是从这里往下看,哪里有大海的影子啊!除了树就是草,间或有些鲜花点缀其间,远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视线被重重的树木花草遮盖住,望不远,又是下坡路,视野很小,方向不易确认。
眼看着天气渐渐黑起来,按照正道公子的经验,一直这样呆在山里是很危险的,又没有手机,无法和外界联系。正道公子不由慌了起来。他想,或者干脆回到普化寺,请二位大师把他送下山去吧。
他顺着来路,又返回去。找来找去找不到那只翘起的屋檐角。他完全迷失了方向。
他在一些树枝和石头上做记号,凭感觉跌跌憧憧往回走,走了不知多长时间,终于看见了普化寺山门,不由一阵惊喜。
穿过山门,看见了熟悉的菜地、溪流及溪流里的小红鱼。可是奇怪的是,那两栋l型的小平房不见踪影了,他大喊明向、明智二位大师的名字也没有人回应。
他被迷障了。在山里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老人说,那是山妖在作怪。他告诫自己,做一下深呼吸,保持镇静,不要冒然离开。
正道公子在溪流旁坐下来,小红鱼认识他,纷纷跳出水面欢迎他。他看到在后面竹林入口处的矮竹子上,有一件似曾相识的白色汗衫在黄昏的暮霭里摇晃着。
☆、第二百八十二章 密林深处的神秘寺庙(五)
一切都安静地令人毛骨悚然。只有汗衫摇晃的轻微声响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动感。
正道公子大着胆子,走入竹林。他踮起脚尖,从竹子上取下了那件汗衫,拿在手里仔细端详。
在汗衫上找不到一个字、一点色彩、一块污渍、一个商标。它仿佛来自另一个空间,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它似乎在某一个时辰,被一阵龙卷风席卷着东游西荡,然后从时间隧道的缝隙里偶然掉落人寰,来到了这里。
它一定被穿过很长时间,布眼松垮,经纬线稀疏,握在手里软软的,像一沓小孩子的清水鼻涕。
它的颜色是暧/昧的,乍眼一看是白色,凑近了看成为灰色,看久了竟没有颜色,但它也决不是透明的,准确地说,它是有颜色的,只是实在找不出适当的词语来形容,因为地球上还没有产生这种颜色,它像大漠里袅娜升腾的炊烟,又像夏天傍晚闪电时天边云层那晦暗的边角。
正道公子有着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他确认,这就是第一天到达普化寺时看见的那件汗衫,当时在屋子的窗户洞里伸出一根竹竿,这件汗衫被挑在竹竿上。
为什么明向、明智二位大师神隐了?为什么那两间l型平房不见踪影了?为什么这里没有了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而汗衫却还留在这里,只是被挪了一个位置,从屋子里的竹竿上移到了竹林里。
所有的一切都透着古怪和蹊跷。正道公子的汗毛直竖起来。
小时候,曾听上了年纪的人说过,这是被迷障了。在山里有妖怪的,他们很调皮,不时出来作弄一下爬山的人。在这样情况下,什么都不要想,要在原地坐下,闭上眼睛。诵念大悲咒经。
正道公子调整一下呼吸后,在溪流旁坐下来。他想,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们还不了解,有无数的谜团还没有被人类解开。冥冥之中一定有许多神灵在看着我们,让我们保持一颗敬虔之心吧。
这么一想,他心情平静下来,不再害怕。
呼吸平稳后,他又想,这件汗衫见到两次,一定不同寻常。它兀然出现在此地此时,也许有着重大含义,或许是菩萨的指点,只不过我天性愚钝。一下子不能领会,我且把它收好吧。
由汗衫他又联想起明向大师送给他的那把汤勺。这把汤勺跟随普化寺开山祖师爷明慈大师历经二十多天的海上漂流而不破损,后来,又在普化寺库房里沉睡了1000年,它的体内凝聚了岁月的精华和佛祖的力量。不可等闲视之。明向大师把汤勺赠与他时说道“你收下,自有我的道理”,这句话玄机重重呀。
正道公子把汗衫整齐地摊放在膝盖上,然后从背囊里拿出明向大师赠送的那把汤勺,把它郑重地放在汗衫上,他面向东南方向,席地盘腿而坐。开始背诵大悲咒经。
他的眼睛是闭上的,但是能感到眼睛四周金光涌现,像云海一样缠绕着他,他身体里被注入了一种奇异的能量,他不再寒冷和孤独。就这样,他把大悲咒经诵念了三遍。才睁开眼睛。周围金光褪去,暮色更加深重了。
小红鱼们聚集在他身边的溪水里,有的欢快地跳出水面,有的用尾巴击打溪水,发出“哗哗”水响。
这些鱼难道真是仙逝的僧人们的化身吗?
他曾经在心里暗笑过明向大师。看来,该被嘲笑的应该是他自己。他太自以为是了。他为自己的幼稚、浅薄、没有见识深感羞愧。
他把汗衫套在身上,右手紧握汤勺,向小红鱼们鞠了一躬后,向山下走去。
这次,他非常顺利,没有再迷路。他脚尖触及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道路,待他走过以后,这条路又悄无声息地合上。
冥冥之中,仿佛得到神灵佑护,正道公子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下了山,他看到了大海,找到了海滨大道。他知道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他回转身去,遥望身后的山峰,山峰不高,最多海拔500米,但是层峦叠嶂,连绵起伏。那里面居住着许多神灵,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神秘世界。
正道公子满怀敬畏和感谢面向山峰双手合十再次诵读大悲咒经。最后挥挥手中的汤勺向山中的一切告别 。
他踩着坚实的步子,沿着海滨大道向桃花坞方向走去。
暮色四合,天边的晚霞眼看就要被黑暗吞没,在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远方的海面上有渔民在捕鱼,渔火像细小的火龙在海面上舞蹈。
“滴滴”,身后传来了汽车喇叭声,还没容正道公子看清楚,一辆橘黄色的汽车就已经在他身边猛地停了下来。
“这不是正道公子吗?这么晚了,您这里从哪儿来,要上哪儿去呀?一个人走夜路很危险的,我们送送您吧。”
汽车的窗户摇下来,里面坐着两位妙龄女郎。看打扮,听口音,应该是桃花岛本地人。岛上常住人口有两千,他们认得正道公子,正道公子却并不认识他们。
“你们好!我就是小林正道。我从那边山上来,要回桃花坞去。那就麻烦你们送送我吧。”眼看天色已晚,肚子咕咕直叫,正道公子不和她们客气,坐上了汽车。
看正道公子所指的后面山峰,两个女孩互望一眼,露出惊诧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