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美食帝国 完结+番外 (迷路的龙)


  苏曼很快收回视线,注意起了粥品人生的厨师们的工作情况。粥在传统主食里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南方,晚饭必然有粥。
  粥是一种很独特的主食,包括所有的米饭面食在内,只有粥被公认为有养生的苏效。所以说起来也实在有趣,明明是一样的东西,由于添加水量的不同却造就了两种食物,一曰米饭,一曰粥。
那么,粥和米饭的成分应该差不多,为什么粥会比米饭更有营养呢?
首先要明白粥是什么。并不是米饭多加了水就成了粥,而是要熬煮得恰到好处,不能太浓,太浓那是汤大的干饭;也不能太稀,太稀了就是稀饭了。
那熬煮到什么时候最好?
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煮好了粥,放着凉上一会,粥的上面会形成一层油皮,这就是煮好的粥。
换句话说,煮粥,就是要把米里的油给熬煮出来。
熬煮出米油的粥才是有营养的。白粥性味甘平,可滋阴养身,配合其他食材效果更佳。比较常见的补充食材包括枸杞子、桂圆、红枣、花生等。
放了什么东西就可以叫什么粥,比如猪肝粥、牛肉粥,百无禁忌几乎所有食材都可以放到折粥里,如果用时装来形容,那白粥就是一款百搭的小牛皮鞋,配长裤、配裙子都很赞。
而且由于白粥无味,很容易把加入的食材本身的味道衬托得越发鲜明,像是鱼肉粥,喝起来就格外的鲜美。
煮粥容易,粥铺却不是那么好开的。要在粥熬煮得恰到好处的时候把其他食材投放进去,比如芹菜粥,芹菜属于青菜,就要粥煮好了再放;可若是牛肉粥,就要早一点把牛肉放进去。
火候一过,便会令人觉得是剩粥。
而北京饭店的粥品人生名气丝毫不亚于沪上风情等特色场馆的主要原因,就是食材百搭,可以任由食客点选自己喜欢的种类。只要今天厨房有这种菜,就可以为客人熬煮出来,保证每一碗都是新鲜火热。
其实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因为不乏客人,所以炉灶上总是做着热腾腾的新粥,而客人们觉得美味,又会再来。如此,菜肴才能保持新鲜。
举凡生意兴隆的餐馆,尤其是小餐馆,大抵都是如此。
苏曼留意到,粥品人生的食材处理有些像是西餐馆的处理方式:只有客人点了粥,才会进行削皮摘叶的处理。其实也很好理解,通常来讲,菜过一遍油,新鲜度就会降低一些,就算不新鲜,因为裹了油盐,不新鲜的口感也会被淡化很多。
而白粥的味道实在鲜明,如果不是最新鲜的菜,很容易就会吃出来。
熬粥实在没什么技术难度,只要耐得住性子,慢慢守着锅,注意点火候,不会差到哪里去。苏曼很快就失去了兴趣,视线再次落到了角落里的那个邋遢的男人身上。
当别人都在做着同一件事的时候,哪怕只是站着也会变得异常醒目,这个男人就是如此,厨房里每一个人都忙碌无比,只有他仍旧懒洋洋地缩在角落里,而其他人也熟视无虎,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苏曼不禁起了满腹的疑惑,这个男人到底是干嘛的?

第2卷 第146章 无所不能的神

就在这时,一个服务生皱眉走了进来,到了一个年纪稍长的二厨旁边,轻声说了几句。仿佛会传染一样,那个二厨的眉立刻也跟着皱了起来。两个人交谈了几句,二厨的视线自然地落到了角落里的男人身上。
仿佛一阵清风拂过,看似无声却有形,苏曼敏感地注意到,粥品人生的绝大部分厨师都停止了动作,一双双眼睛有意无意地向着角落里去,似乎都在期待着什么。
她下意识地往前走了两步,离那个角落更近了些,那个二厨已经走到了男人身边,她隐约听到了几个词,客人、面条、做寿。
那个男人一动不动,离他这么近,他身上的酒气一阵阵地熏了过来。苏曼忍不住举起右掌,轻轻扇了扇。
二厨连说了几句,那人都没什么反应,周围看到了二人互动的厨师们的脸上自然地露出了失望之情。
进来通告的服务生也走了过来,弯腰说道:“那个人是特意给他的妻子点的长寿面,两个老人都八十多岁了,实在不容易。”
他的声音比较大,苏曼听了一清二楚,视线所及,男人的手微微动了动,随即他的头朝上抬起,酒气瞬间变得更加浓郁,周围的厨师们的眼睛却全部一亮。
男人伸出右手,离他最近的二厨慌忙地伸出手搀扶住了他,男人歪歪斜斜地站了起来,睁开了一双浑浊的眼睛,苏曼一怔,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眼睛周围衰老得厉害,似乎很久没有好好睡过一觉了。
他摇摇摆摆地到了一个炉灶前,那个炉灶前的厨师自动让了开,他身边的二厨小心提醒道:“冯师傅,案板在这边。”
冯子期顺着他的手指去,摇摇摆摆地走了过去,双手将要按到案板时猛然顿住,他又向着旁边走去,一路上碰到的厨师莫不小心翼翼地给他让路。
待他走到了水槽前,苏曼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洗手去了。
她在心底给这个不知名的邋遢厨师的分数又拔高了些。明明连意识都几乎失去,却还记得厨师本能,可见他清醒的时候,是一位多么强大的厨师。
冯子期洗完手,又晃晃悠悠地到了案板前。苏曼屏住呼吸,从刚才二厨和服务生的话里,她也猜出了大概,应是一对八十刚的老夫妇到粥店里庆生,老先生想为老太太点一份长寿面。
一般来说,特色饭店只提供特定的餐饮,如果客人点了餐单以外的,饭店是不供应的,比如跑到火锅店,却非要点上一份烤羊腿,那就纯属为难人了。
像是粥店里供应的主食就是没有面条的,只有饼或者带馅的包子、烧卖一类,为的是和粥相配。
但是有时候客人们点一些并不难做的,又情有可原的,饭店也会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
厨房里静寂无声,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冯子期的两只手上,他随手在旁边的面盆里抓了两把,在案板上堆出了一个冒尖的面粉堆,大手成拳,在面堆里一推一转,面粉堆就成了一个火山的模样,山峰的山顶部分成了一个凹陷。
接着他接过旁边二厨递过来的温水,在火山口随手一扬,另外一只手已经忙活了起来,两只大手来回抓揉,而原本散逸的面粉也成了乖乖听话的士兵,随着他的心意揉捏。
面团搓好后,被他放置一旁。他本人则再次懒洋洋地回到了角落里,高大的身体往后一靠,整个人登时缩小不见。
不时有人向着面团瞄上一眼,这是做面食的必须过程,因为单靠揉搓是无法令蛋白质和水更好地结合的,时间却可以,这样可以增加面食的柔韧性。
时间大概过去了三十分钟,冯子期一跃而起,到了面团旁边,两只大手再次忙碌起来。
做面条有几种常见手法,可以擀制成一大块面皮,再层层地叠起来,用也切成粗细均一的面条。平时说的手擀面就是这样做的。也可以做一个大面团,单手架在肩膀上,手里拿着削尖的竹片,一片片地片下来,就成了著名的刀削面。
   其中,最考验厨师技术的,还是完全靠手抻和拉的制作方法。这种手法制作出来的面条,都十分地有名,像是开遍全国的兰州拉面,以及同样有名的龙须面,都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其中龙须面几乎成了衡量面点厨师水准的标准,把一根面拉长到双臂极限,对扣,再镒抻拉,如此反复,要拉上14扣,一共16384根面条才算合格,而优秀的厨师能够拉出20扣,足足上百万根面条。
  冯子期制作这碗寿面用的就是抻拉的手法,那一团面在他手里仿佛有了生命一般,随着他双手的闭合不断地跳跃舞动,场景动人之至。
  一扣,两扣,苏曼默默地数着,最后一共七扣,这已经非常难得。要知道,他制作的是寿面,寿面只有一个要求,从头到尾一根面条,在保证面条少数民族的情况下,越长越好,越长,代表着食用人的寿命会越长。
  如果折的扣数太多,一个面碗盛放不下,那也不叫寿面了。
  冯子期把面条往煮沸的锅里一丢,拿起根筷子搅了几下后,因为面条本身已经很细,很快就熟透,筷子在锅里卷了几下,面条被他如同毛线团一样缠了出来,放到了碗里后,撒上一点葱花,再舀起一勺面汤往上一浇,清水飘绿葱,简简单单,却得人食指大动。
  那个二厨瞬间笑逐颜开,赶紧招了服务生过来,把面条端了上去。冯子期又晃荡回了角落里,一下瘫软了下去。
  片刻之后,又有一个服务生进来,凑到了另外一个二厨身边说了几句。那个二厨连连摇头,末了,在服务生的恳求下,叹了口气,到了冯子期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苏曼早有经验地站在了距离不远处,耳尖地听到了他的话:“有一家人带着小孩子一起来,孩子不懂事,非要吃蛋糕,您看?”
  冯子期翻了个身,理也不理。
  二厨摊开双手,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那个服务生怏怏地退了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