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绍曾此时担任的是华夏联合政府的财政部长,同为一国财政部长,美国这位成功的财政部长经验很值得借鉴,因此身在美国的乔新伟对政府的财税政策格外重视,同时也对梅隆钦佩有加。
乔霏点点头,此时的美国正处在经济繁荣期,通货膨胀几乎为零,是历史上难得的好时光。
“小心!”乔新伟拉了她一把,一辆汽车从两人身边呼啸而过,“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汽车可没有现在这么多。”
美国经济的这轮繁荣主要是由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的,汽车工业几乎成了美国经济的发动机,也为华尔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就连汽车的辅助性行业,如燃油业、公路制造、维修业、玻璃制造业、钢铁业和橡胶业也急速发展。
“既然你对美国的经济这么感兴趣,光看书可没有用,一定要和他们好好聊聊才有收获,很多事书本是不会告诉你的,我带你去见一位我的好朋友,他可是一个天才。”乔新伟笑着带她走进一家精致奢华的饭店。
像所有大战之后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这个年代的美国也广泛出现了放纵现象,暴饮、豪宴、寻求刺激是生活的唯一目的。
华尔街向来都是美国上流社会最精致的缩影,尽管它算不上是美国社会完整和彻底的代表,但人们在这里疯狂地生活着,仿佛在以此庆祝他们在大战这样的人类大灾难中幸运逃过一劫。
因此这里高档的饭店鳞次栉比,而且生意极好,几乎夜夜爆满,装潢极尽奢侈之能事。
“哦,乔,好久不见了!”一个身形微胖,头顶微秃的中年男子热情地朝乔新伟招呼,“你上哪儿去了?”
“我妹妹刚到美国,我陪她到处走走。”乔新伟和他亲热地拥抱了一下,“这是我的妹妹霏乔,这位是格雷,格雷私人基金的负责人,我的好朋友。”
“霏乔小姐,幸会。”格雷艰难地发音,逗笑了两人。
“格雷,你还是喊她FIFI吧。”乔新伟无奈,外国人总是喊不清楚华人的名字,他们喊得拗口,华人听得也很难受,还是用英文名更方便一些。
格雷咧嘴一笑,从善如流地连连点头,那笑容让乔霏有一种微妙的熟悉感,却又丝毫不记得他是哪一位。
乔霏对乔新伟的介绍有些意外,所有的外国朋友都是习惯喊她“乔小姐”,乔新伟竟然让这位格雷喊她的小名FIFI,可见两人的交情匪浅。
“格雷是我的好友,也是长我几届的学长。”乔新伟向她解释道,“别看他又胖又秃,却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前一阵子大笔买进都邦公司的股票,又大笔卖出汽车公司的股票,结果你猜这么着,果然都邦公司股价一路攀升,汽车公司股票大跌,他让我们赚得盆满钵满,格雷基金运作两年了,每年的投资回报率都达到百分之一百以上,你说这家伙是不是一个天才?”
格雷憨厚地笑着,丝毫不介意乔新伟嘲笑他又胖又秃,看上去十分宽厚好相处,那淳朴的样子并不像一个精明的华尔街金融家,乔霏有些疑惑,这位格雷看起来很面熟,可是她又实在记不起他是哪一位,他的名字也丝毫没有特殊之处,整个华尔街叫格雷的人恐怕也有几十个吧。
乔霏也笑眯眯地冲他点点头,格雷基金她是没有听说过,应该是一家规模很小的私人基金,估计乔新伟就是格雷基金的大股东,否则势利的华尔街金融家又怎么会待他们兄妹俩热情如斯?
但她对乔新伟所谓的天才一说,却丝毫不以为然。
第一百四十五章 碰撞
这个年代的美国人处在一个股价不断飙升的股市中,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随处可见。
只需要支付百分之十的保证金,余额由经纪人垫支,每股一百美元的股票,如果以保证金的形式购买,只需要支付百分之十,也就是十美元。以每股一百二十美元的价格卖出,获得的利润是二十美元,利润率就是百分之两百,这种投资方式就是快速致富的捷径。
所以乔新伟所说的投资回报率百分之一百以上实在算不上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
华尔街的许多上市公司本身也是高度杠杆化的,只要公司的利润不断增加,超过当前债务的利息,每股收益就会以飞快的速度增加,这当然会进一步刺激投资者对这只股票的热情,这种做法助推了股市的繁荣,许多无知的投资者也头脑发热,冲进来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这几乎是一个傻子都能在股市里赚钱的时代。
不过如果有一天经济开始下滑,很多这样高度杠杆化的公司就会很快破产,最后导致股市大崩盘。
那个时候就是华尔街的末日,就算眼前这位格雷再天才,也无法逃过这个劫难。
格雷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口袋里取出名片,一脸歉意但很有礼貌地递给乔霏。
乔霏看着名片上他的英文全名“BenjaminGrey”,再次觉得有些眼熟,不过这名字很大众化……
等一等,她的脑子突然像闪过什么。
格雷?哥伦比亚大学大学的格雷?
乔霏的神色认真了起来,难怪自己方才有一种微妙的熟悉感,莫非眼前这位看起来憨厚的中年男子就是日后的华尔街一代宗师,享有华尔街教父美誉的那位格雷?
她咽了咽口水,自己的运气也太好了点儿,随便出来吃顿饭都能遇到这样的大人物,不过现在的他还在华尔街做着一个小小的基金负责人,任谁都看不出他今后的辉煌。
但是他高超娴熟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技巧,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前后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乔霏前世所处的年代几乎所有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他的信徒。
而他所拥有的财富多到令他厌倦,最后解散公司,走进大学教书育人,将他的理念思想播进每一个投资者的心里。
她仔细回想过去教科书那张黑白的照片,那年老的格雷与眼前这位的容貌渐渐重叠在了一块儿。
“FIFI也是到美国来读书的吗?”。乔霏发怔的样子引得格雷好奇地问道。
“对,她在哈佛读法律,过去学的也是经济,对华尔街很感兴趣,你在华尔街这么多年,正好给她讲讲。”乔新伟笑道。
“了不起,了不起,不过从哪里说起呢?”格雷憨憨笑了笑,“唔,这几年经济很好,华尔街正处在最赚钱的时候,当初我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才选择了这一份报酬较为优厚的工作。”
“那您觉得什么是金融投资市场最欠缺的呢?”见到了年轻时候的大师,乔霏心里痒痒地,忍不住直接就问到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逻辑,严密的逻辑,这种逻辑的理智对于以盲目和冲动为特色的金融投资市场来说,永远是最为欠缺的。”与乔氏兄妹这样受过正规商学院教育,但未经过市场打磨的人不同,格雷更多是的在实践中全面熟悉证券业的一整套经营管理知识,了解证券买卖程序、行情分析、进货与出货时机、股市环境与股市人心等在内的实际运作方法,这种源自亲身实践的经验,远远比书本上的描述更为深刻有力。
“逻辑?那您觉得如今的美国金融市场还有逻辑可言吗?”。
“当然是有的。”格雷并不认为如今的市场存在着多大的问题,就算有小问题,也可以经由市场之手做出检验,进行调整。
“恕我直言,虽然我来到美国的时间不长,但我觉得如今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严重缺乏理智,甚至是根本毫无逻辑可言,现在的市场看起来繁荣,无论是上市公司的种类,还是股票发行量都大幅度增加,但大多数投资都投在房地产方面,现在经济环境是很好,但这样的利好能够持续多久?如果房地产公司破产了,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却未对此引起足够的警觉,去关注风险,反而继续推荐房地产公司股票,那么最后这种失控的乐观就会导致经济的崩盘。”乔霏噼里啪啦地开火,让乔新伟都吓了一跳。
文弱的乔霏一开口就是毫不留情的尖锐评述,让一直未认真起来的格雷顿时对这个少女刮目相看,眼前的这个小姑娘绝对不是一个门外汉,但这并不等于他赞同乔霏的观点。
“以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购买房地产股票还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投资行为,也是经过市场认真分析研究,认为这个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安全性和满意的报酬率。当然,在金融市场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是在合理的条件下投资应该不至于亏本。如今战争结束,经济复苏,股市持续保持牛市的行情并不奇怪,我认为目前的情况并不是盲目的乐观,更不是失控。民众在过去也曾经一度认为购买股票是投机的行为,憎恨甚至诅咒股票投资,事实证明他们是错的,购买股票也是十分合适的一种投资。”格雷皱着眉头温和地说。
“关于这一点我不否认,但目前的金融市场是否存在着投资变成了投机的问题?历史性的乐观是难以抑制的,投资者往往容易受到股市持续的牛市行情所鼓舞,继而开始期望一个持续繁荣的投资时代,从而逐渐失去了对股票价值的理性判断,一味追风,在这样的市场上,股票可以值任何价格,人们根本不考虑什么数学期望,投资和投机的界限已然模糊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特工有情 (高调A) 起点VIP2013-09-02完结这是一场,交织着重生、新生与涅盘的故事。 或许不是一个故事, 但是承自远古的呼唤, 残忍...
-
强势霸爱:恶魔总裁百日宠 (寂静深深) 腾讯VIP2013-08-16完结要怎么做,你才肯放过他?”她跪在他的脚下卑微的问。“跪着的人是没有资格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