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还有太多的机会,太多有潜力的企业值得投资,她的计划太过庞大,非倾一家族之力不能完成。
她开始写信游说父亲和老太爷,劝他们将眼光放到国际市场,与时局不稳的华夏相比,在国外的投资反而更易被保护,外国人尊重契约精神,一旦订立契约,便不会轻易背弃,政府更不会做出强行征收这样的事来。
原以为和保守的老太爷相比,在国外留学过作风西式洋派的乔绍曾会更加支持她的想法,却没想到结果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乔绍曾认为向来只有洋人赚华人的钱,或是华人和洋人合伙赚钱,在金融市场上华人还是初学者,根本斗不过以资本起家,在金融市场上打滚积累经验多年的精明洋人,哪里有实力去赚洋人的钱,乔霏的想法太过于天真了。
何况乔霏虽然是个政治理论家,也学过经济,但是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过,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看得并不准,他根本无法相信她说的,所以他对乔霏所勾勒出来的前景完全不看好。
但是作为一个开明的父亲,他还是鼓励乔霏用自己的钱在金融市场上多多尝试,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有亏钱就当做付学费,尽管放手去做。
接到信的乔霏一脸苦恼,她的确没有太好的理由来说服父亲,这些企业在众人眼中本来也就是不被看好的,否则早就有美国人捧着大把钞票过去了,要不是她有着这段历史的记忆,她也绝对不可能在这种时候捡漏的。
乔绍曾的顾虑很具有代表性,这个时代的华人在洋人眼中属于蒙昧初开的物种,在那些华尔街金融家眼里也是最好戏弄的,如果他们敢涉足金融领域,绝对会被他们啃得体无完肤,与其这样,惹不起还躲不起么?乔绍曾们采取的策略就是绝不奉陪他们过招。
虽然乔绍曾是华夏首屈一指的银行家,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绝对是个小学生,乔家之所以能成为华夏最富有的家族,并不是他们资本运作的手段有多高明,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华夏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人脉资源和垄断。
第一百四十八章财团
乔家在大华王朝倾覆之前,世代在朝内为官,当时国内兴办西洋商业、工业,朝廷也投入了大笔资金,作为朝廷之中最为坚定的自强派官员,乔家两代人始终不懈推进西式工商业的发展,这些工商业几乎都是官办产业,而主持这些官办产业的就是乔家。
换句话说,整个国家的垄断国企全都在乔家掌控之中,当年重农轻商,从商被认为是贱业,正统官员根本不屑为之,因此并未出现能与乔家抗衡的竞争对手。
大华王朝被推翻后,这些国有资产一夜之间转为私有,而几乎所有的新式工商业都成为了乔家的私产,毫不客气地说,乔家是把大半个国库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去了。
虽说国人爱用洋货,但并不代表国货就毫无竞争力,国货价格低廉,可以满足很大一部分人的需求,走的就是薄利多销的路线,所以乔家在全国的工商业中处于首屈一指的垄断地位。
无论一个国家是贫是富,只要有垄断就必定是绝对赚钱的生意,乔家多年的财富就是靠这样积累下来的。
乔老太爷的几个儿子除了长房乔伊这一支之外,个个都是不争气的,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一个个好吃懒做地使劲儿花钱败家,自他老人家不管事以来,偌大一个乔家竟渐渐败了下去,若不是老太爷还在这个家恐怕就要散了。
好在乔绍曾还算是个精明能干的,虽然和乔老太爷关系不睦,也没有太多往来,但那些被他叔叔们败掉的家产,还是一点一点地落入他的掌控,虽然不复当年乔家的盛况,但好歹还是维护了名门大族的脸面。
而最厉害的是如今戴国瑛已经统一了最富庶的江南一代,作为大舅子,又是戴国瑛当初去的好友,别的好处暂且不说,华夏联合政府辖内多项产业的垄断权又重新到了乔绍曾的手里,再加上他手上那个让人眼红的大华银行,的的确确可以算得上是富可敌国了。
所以乔家人和国际银行家们不同,他们靠的不是自己的商业嗅觉发家,而是靠着祖荫,靠着人脉关系,含着金汤匙出生,温室里的花朵自然不可能和荒野上的狼匹敌。
乔霏失望的同时,也能理解乔绍曾。
不过她却万万没有料到,那个做派老旧的保皇党乔老太爷,竟然爽快地听从了她的意见,给了她可以随意动用一百万美元资金的权力。
接到信的那一瞬间,乔霏简直傻眼了,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要知道当时她根本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给老太爷的家信中随意提及的,完全就没指望他会答应,可是他竟然一句也没多问,就爽快地拨给了她这么一大笔资金。
看来乔家本家并没有像外界所想的那样渐渐衰落,又或者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但是至少让她看清一点,乔老太爷并非真正的不管事,整个乔家的核心权力始终紧紧被他握在手心之中,所以他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任那些子孙胡闹,却丝毫不着急上火。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一百万美元绝对是一笔让人震惊的巨款啊,只因为她信笔一提,他便大笔一挥爽快地给了她这么一笔钱,实在让她琢磨不透。
乔霏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这位老太爷了,他看似思想老旧,可是有的时候又似乎极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无论怎么说,最让她感动的就是他对自己的纵容。
对于这件事,他老人家轻描淡写地只用了一句“初生牛犊不怕虎,尽管放手一试”轻轻带过,仿佛毫不在意这笔巨款会莫名其妙地打了水漂。
没有得到父亲和乔老太爷对于美国市场的任何允诺,他们也明确表示了对此丝毫不感兴趣,除了老太爷给的她一大笔钱,她几乎没有争取到其他任何家族对她的支持。
但无论如何手里毕竟有了大笔资金,虽然此时她也找不到太多可以投资的公司和产业,目前是美国经济的上升期,大多数公司的股票都被高估了,这个时候不可能大量入手,于是她将余钱全都交托给了格雷,由这位天才型的专业人士负责帮她投资管理,只要在经济大崩盘前将资金尽数撤回,那这样的投资就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接下来的她只需要坐等美国经济崩盘即刻,她这才将注意力放在了校园生活之中,哈佛大学是常春藤名校,她的同学有不少都是来自各国的上流社会,更不乏什么王公贵族这样眼高于顶的人物。
初到一个新鲜的环境除了学校的课程之外,大家更喜欢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以此联络感情,拓展人脉。
乔新伟对这个妹妹还是看得很准的,她根本不可能老老实实在学校做个书呆子,她对这种社交活动更感兴趣,因此迅速融入了这些小团体中。
除了美国的政商大亨之外,英法德意俄日各国也有许多贵族成为她的同学,这些人对待她的态度并不因为她的国家孱弱而有任何轻视,在这些团体中就算是一个流亡公主也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反倒是那些根基浅薄的暴发户是无论如何也融不进来的,这就是贵族们身上的劣根性,有的时候他们更看重的是血缘和祖谱。
她需要一个庞大的,覆盖全美甚至欧洲的社交网络,而根据前世的“六度分隔理论”,陌生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只隔着六个人,所以她在学校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可能为她带来出乎意料的人脉资源财富。
尤其是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学生几乎是拥有了一张进入上流社会的通行证,他们不似理工科的学生必须终日埋首于实验室之中才能出成就,他们对社会关系更加渴望。
乔霏身上没有高人一等的盛气凌人,因此在任何一个小圈子里都混得如鱼得水,很少人会抗拒一个活泼漂亮又温柔亲切的女孩儿,尤其当她精通各国语言,擅长乐器、舞蹈这些社交必备基本技能的时候,她很快成为学校的社交女王,是男人们梦想约会的对象。
通过宴会、派对她结识了不少美国军、政两界和商界的人物,只可惜她对历史并没有太深入的研究,除了少数名人和公司,大部分人今后的成就她都无法准确估计。
不过好在她不需要给他们算命,只需要同他们保持良好关系即可,比起政界她对军界的动向更为关心,包括美国军队的一些武器制造商。
可是随着几次接触,她越来越接近事情的真相,这些武器制造商的身后几乎都有一个华尔街财团,可以说美国的华尔街不仅控制了总统还控制了武器和军队,简而言之就是资本为王。
无论是美国参加战争,还是买卖军火,这幕后的影子绝对是那些财团,这一项认知更加坚定了乔霏通过资本运作分一杯羹的决心。
虽然远隔大洋,隔着战争的硝烟和战火,却丝毫没有阻断乔霏与沈绍隽的联系,不过除了儿女情长之外,乔霏同样关注着国内的时局战况和国内的军火配备,落后的武器是不可能在接下来与倭国的战斗中取得胜利的,她知道就在此时此刻倭国也在不断地向美国购买着军工设备、钢铁、石油和枪炮弹药。
相似小说推荐
-
特工有情 (高调A) 起点VIP2013-09-02完结这是一场,交织着重生、新生与涅盘的故事。 或许不是一个故事, 但是承自远古的呼唤, 残忍...
-
强势霸爱:恶魔总裁百日宠 (寂静深深) 腾讯VIP2013-08-16完结要怎么做,你才肯放过他?”她跪在他的脚下卑微的问。“跪着的人是没有资格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