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母,何苦惹人注意。孙女哪里比得了吴贵妃和李贤妃,她们二人毕竟是老人了,孙女如何能与她们二人比肩,叫外人瞧见了总免不了是女儿轻狂。我瞧着能回来见见众人就好了,何苦大兴土木,浪费财力。”元春满心酸楚地瞧着好久没有见面的老祖母和母亲不免流下了几滴眼泪,又听家里竟是要建造省亲园子,忙出口阻止。“我的儿,可别受了什么苦楚。”王氏见了女儿哪里还有什么别的心思,只仔细看元春是不是瘦了,清减起来。再听听女儿这声口,堂堂国公府的嫡出孙女竟是得让那些原本身份不入自己的人,王氏一番慈母心肠如何能不难受。至于贾史氏自然不愿意孙女如此憋屈,这样人家岂不是认为荣国府是好欺负的,她又如何能叫子孙抬头,就是日后见了国公老爷只怕也羞愧万风。这婆媳俩难得达成一致,定要给元春好好撑撑腰,瞧着还有谁敢欺负元春。
贾元春虽然反复劝说贾史氏和贾王氏,反倒是越让二人打定了主意,定要把这省亲弄得风风光光不可。贾元春良久方感叹道:“祖母和母亲既然主意已定那便罢了,只是到底不可过分张扬。说到底还是孙女自己不争气,反倒要带累家里人。”“傻孩子,哪里是带累了?这本就是咱们该做的。老祖宗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定然叫你妥妥当当的。”贾史氏也不由地落了几滴眼泪,只可惜自己的女儿是个不中用的,当初就是不愿意听自己的话,非要嫁给那林如海,就是国公爷也跟着女儿胡闹。若是依了她的话,说不定如今就轮不到九皇子当这个皇帝了,以太上皇的性情,只怕自己都是皇帝的外祖母了。好在元春听话,虽说之前荒废了不少时候,可如今可不是扬眉吐气,连带着贾氏众人也受益。 她就说这个孩子福气大得很,才蒙宠幸不久,就跃到了妃位,还是唯一一个有着双封号的妃嫔,即可见圣上喜欢和荣宠,体面也是宫中头一份,却还要被吴贵妃等一干不过是不入流的人家的女儿压在头上,甚至连省亲也不愿意比肩,如何愿意忍得,自然满心里要为孙女(女儿)扬眉吐气一回,好叫后宫诸人瞧瞧。
王氏自然同意贾母所说,她心中早就有了一本帐,如今公中银钱宽裕得很,众人各自再凑些分子,大房自然不可少,就是宁国府少说也得给个数,贾母的私房丰厚得很,这次定然也会拿出些,至于园子里的摆设,库房那里的好东西可多着呢,就是不够些,拿些银钱出去买回来就是了。还有林家的家财也要从扬州运过来,四代列侯,书香门第,家底还少了吗?林丫头不过是个小人罢了,哪里用得了这么多,本就身体不好,只怕再有了这些福气更损了些。老太太为了孙女自然也同意自己挪用了去。再者,薛家,史家,甄家都是些姻亲,哪里有不出份子钱的道理,贾王氏早就算得清楚地很,如此一来三四百万两白银尽够了,如此一来定是能建个美轮美奂的园子,到时候谁人不夸荣国府,就是娘娘的腰杆子自然也硬气了。
妃嫔们的心思尽是在省亲上,徐皇后的心思却不在此。这些日子来,皇帝陆陆续续杖毙了不少伺候的宫女太监,虽然不是什么得用的,可是哪有因为那些轻微的理由就要了这些苦命人的性命?徐氏和皇帝乃是结发夫妻,自然把皇帝摸得透透的,只怕是因为那事情不了了之,皇帝只好拿无辜宫人出气。这些日子就是来她这里瞧瞧孩子,也是来去匆匆,竟是像有人在赶他似的,虽还去妃嫔们的去处,可是却越发喜欢宠幸宫女了,前儿竟是在御书房临幸了一个宫女,便抬为采女,生怕不叫别人知道似的。九皇子若是做个皇子,安心做事,得了王爵,日子倒是好些。如今,这男人往日的那些多疑,小心眼等尽是越发地暴露无疑。这次省亲打量她不知道这九皇子是什么主意,看看这些日子京中物价几何就知道了,连臣子的来路清正的家财也不放过,如此皇帝还能指望什么?
正当徐皇后思忖着之后该如何应对?要知道她的娘家不算显赫,只是到底因为自己和良儿而免不了被皇帝和朝臣关注。父亲有心外放,可是终究不放心自己母子在京中孤立无援,只好行事越发谨慎,连带着自己的兄长胞弟都收敛了平日的几分不羁洒脱,只埋头苦干。良儿也不好和外家太过亲近,自己虽有见识胆量可终究局限在后宅中,至于皇帝徐皇后可不指望良儿能从皇帝那里得到多少教导,教导不成可别带坏了。徐氏叹了口气,她还需要另寻一条途径,虽说皇子们都要大儒授课教导,可是终究还需要他人引导一番。皇帝前儿因和太上皇不快,撤了负责教习皇子的两位大儒,撤了也罢了,另寻好的补上就是,皇帝却顾首不顾尾,到现在空缺还不曾补上,只好先由其他大儒顶上,这么折腾下去,就是美玉良材也得废了。
“主子,小主子来了。”宜穗忙进屋禀告主子。“快叫良儿进来。”徐氏不再多想,忙叫人让良儿进来。待行礼完毕,徐氏忙问起儿子的功课来,见良儿将昨日的功课温习得很好,不由地笑了笑。“母后,今日我瞧见了五伯父,五伯父也说我功课不错。”齐良忙向母亲说些今日的琐事。“五伯父可还问你什么了?”徐氏突然间仿佛得到了另一片天空般,神思畅通,她怎么就忘记了宫中还有别人能够帮她们母子二人,只是徐氏面上丝毫不露,带着浅浅的笑容。“五伯父还问起了我的伴读。”齐良忙回答母亲。“良儿是怎么说的?”徐氏几乎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母后,你也太小瞧孩儿了。孩儿当然说如今还没有,日后定然会有。只是父皇日理万机,如今更是诸事繁杂,孩儿也进学不过一年有余,倒是不急在这一时。”齐良忙抬头看向自己的母亲,接着道,“母亲,儿臣说得可好。”
徐皇后放下心来,忙点了点儿子的脑袋,笑道:“瞧你得意的,应对得不错。”齐良得了母亲的夸奖自然高兴万分。“母后,儿子的肚子有些饿了,可有点心?”齐良忙趁机向母亲撒娇道。“宜蕊一大早就准备好了,快去收拾一下,我让宜蕊端上来就是了。”徐氏温柔道。齐良虽然天资聪慧,且早熟,可到底还有着孩童的性情,忙下去叫人给自己收拾了。徐氏看着儿子出去,嘴角微微翘起,她该好好和太后多聊聊,良儿怎么说也算是太后的嫡孙。
第91章 后宫争斗篇(七)
“主子,你怎么瞧?”雨竹有些小心翼翼地问着沉思良久的太后。“皇后的本事倒叫我小瞧了。不过那孩子也确实是个聪明的孩子。”太后昨天还见过五皇子,如今的忠顺王爷。“那主子?”雨竹又问道。“接,当然要接。难道让我儿一辈子受那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的气?”太后眯了眯眼睛,冷然道。“皇后信得过吗?”雨竹有些担忧道。“雨竹,后宫女子最为重要的是子嗣,为了齐良以及腹中的骨肉,皇后自然信得过。”太后一双眼睛泛出了凌厉的神色。“再者,她给本宫的这个承诺倒是得了本宫的心思。”太后轻轻地搅了搅的银耳燕窝羹。
“主子,你说太后这是答应没答应?”宜穗服侍徐皇后卸了头面,徐皇后将一对珍珠耳环摘下,又塞了两个白玉塞子。“我能为了良儿去寻太后,太后为了忠顺王爷自然能答应。圣上现在诸子都未长成,可只有良儿是嫡子。自古嫡子上位,那是礼法,虽然往往尽不如人意。我料想太后恐怕把后宫诸人的底子摸了清楚。更要紧的是为了忠顺王爷,太后定然也会寻找一个天然的联盟。”徐氏压低了声音,不过门窗倒是打开的,屋内又只有心腹在,自然不怕入旁人之耳。“主子,如今忧虑这些是不是太早了?”宜穗问道。“不早了,若是早知如此,我只怕还要早几年谋划。如今良儿年纪小,倒还尚可,若是再年长,圣上定要防范良儿。”徐氏微微一笑,若是先前,九皇子还只是一个不得宠的闲散王爷,以着徐家的家世,还有良儿嫡长子的身份,就是礼法也站在自己这里,上头还有天子压着,良儿的世子之位乃至王爵到手都是天经地义的,她自然不甚着急,只安安稳稳过日子就是了。如今九皇子成了天子,九五至尊,就是废后也是一句话的功夫,良儿的前途就更不用提了。
“宜穗,这些日子你多留意一下安寿宫。想必太后的答复就在这几日了。”徐氏轻声吩咐,方才缓缓起身。“是,主子。”宜穗连忙应道。徐氏喝下了安胎药,便去小睡片刻。“雨鸢,你把那盆连翘摆出去晒晒日头,如今天气暖和多了,日头也长了,这小家伙就喜欢光。”太后忙吩咐雨鸢把连翘搬出去。
“姐姐,安寿宫搬出了几盆连翘。”一个跑腿的小宫女忙来向宜穗禀告。“知道了,那是赏你的果子。”宜穗笑了笑,叫人领了小宫女去吃果子,自己却转身回了内室。“你说太后叫人搬出了几盆连翘。”徐皇后沉思道。连翘又叫一串金,乃是春季花卉,无有不妥。“主子,连翘花如今正是二次开花的时分,太后叫人搬出来恐怕没有那么大的意思吧。”宜穗也想不出来这有什么,只是近来太后宫中并无异常,就是和主子聊天的时候也没吐露任何一丝口风来。“花开二度。”徐氏倒是眼前一亮,“宜穗,你翻出那给我瞧瞧。”“果然。”徐氏看完了书,嘴角弯起一抹微笑。连翘微寒,苦,归肺,心,胆经,又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再加上花开二度,太后的回答可不是昭然若揭,已经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