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家斗:素颜倾城 (沈如颜)


  
  大理石铺就的地板,凉而且滑,这就要求穿着木屐的宫女们得加倍小心。遂就算凉风有意逐美女,红颜无心戏东风。
  
  是啊,在这个家国受到威胁的存亡关头,她们哪里还有心思嬉戏游玩。
  
  她们只知道,近些日子来,宫中的主子们的脾气是越来越坏的,大家在担心什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将这话挑明了说,就连一直都备受圣宠,向来目中无人的明妃近来都安静了许多,也知道在圣上面前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每当前线传来一次消息,他们的心就紧了一分。都说慕容家富可敌国,这么多年,又不知道搜罗了多少能人异世为他们效命。可是年轻的王到现在都还无动于衷,升值有传言说他早就出京了。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成天嚷嚷着要见皇上,每当他们路过朝堂前,总会有人拦住她们,追问皇上的行踪。
  
  “皇上吉祥!”
  
  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事,知道走在最前面的玉姑姑停下来行礼了,她们才后知后觉,跟着姑姑微微屈身行礼。
  
  站在慈宁宫门前的男人,穿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金冠,脚踩金线勾边制成的重台履。就那样背光站在宫门前,他的脸色自然不会很好,但是也不见有丝毫的焦虑,站在那儿,瞬间就让人移不开视线。而他身后那些个太监侍卫,自然都成了摆设。被化作衬托他的背景了。
  
  这样年轻俊秀的皇帝,自然是有让人心动的资本。皇室出来的人,自然是与寻常人家的不同,就只站在那儿,俾睨天下的王者之气就逼得人臣服。
  
  “免礼。”
  
  他眼都不曾抬一下,就对站在宫门口守卫的太监吩咐道。
  
  “通报吧。”
  
  太监答应了一声,就弓着身子,退进宫中去了。没多久便带着太后的懿旨仍是弓着身子走出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皇上请。”
  
  刘宸辕点点头,只带了一位举着托盘的小太监,遂大步流星地踏入宫门,那玉姑姑也不是第一天在宫里呆了,知道皇帝此番来见太后,自然是有要事相商,遂带了自己的人守在门外,安心扥跟着皇帝出来之后,再给太后送衣服进去。
  
  慈宁宫虽然大,但却一点都不奢华,若是真要算起来,这儿算得上是皇宫里最朴素的地方了。太后尚佛,戒奢从简,所以只有真正走近宫门的人才会知道这里面是怎样的空旷。别说那些摆设了,能出现一两束鲜花做摆设,都是极为难得的事。
  
  淑宁太后此刻正着素裳,工工整整地坐在案前。她的确是母仪天下的典范,就算是贵为太后,也从不做多余的挥霍浪费。太上皇在辞世的那一年,亲自封给太后淑宁的封号,不是没有理由的,因此,对母后,刘宸辕向来是极为尊重的。
  
  “皇儿来我慈宁宫,可是为了那慕容反贼?”
  
  虽然已经年逾半百,但是太后的心思却是一点都不糊涂,天下大事在她心中,都有一把明帐。当初先皇攻陷黍国之时,本就师出无名,曾不止一次遭到史官的反对。先皇金戈铁马一生,若真有任何失误,也就只在这一件事情之上。
  
  传言黍国的财富多到数不清,当先皇攻陷黍国,却发现那笔财富不翼而飞之时,先皇就料到了会有今日,临走的时候,都还拉着她的手,千叮万嘱一定要找到那笔宝藏。
  
  可终究,还是牵引出了这场灾厄。
  
  在慕容家高举大书着‘黍’的国旗,扬言要复国的时候,她就在等,等皇儿来找自己。
  
  但是显然,这个孩子比她想象的要有主见,当他踏进慈宁宫,用一贯坚韧的眼神看着她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的皇儿没有让她失望,当初她历尽千辛万苦把他扶上帝位的心血,没有白费。
  
  “母后英明。”
  
  知子莫若母,不管外人怎么说自己的皇儿怎么不中用,淑宁太后还是愿意相信她他的。她一步步在这艰险的深宫中扎稳脚跟,她相信她的皇儿也一定能坐稳这个帝位。
  
  “皇儿可有良策?”
  
  “儿臣可记得青城程家。”
  
  程家?淑宁太后自然是知道的,程家时代都是忠烈之士,为皇朝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如果不是程家祖训有明示,凡是程家子孙,世代不许为官,他们程家现在一定早就已经是京城里的名门望族了,何至于守在那小小的青城,辛辛苦苦地经营生意过活。
  
  “那是自然,虽说饶安公主的事出在他程府,但慕容家的势力是你我都清楚的,这不是他们阻止得了的。皇儿心中要有个分寸才是。”
  
  刘宸辕颔首回道。
  
  “母后放心,儿臣会将他们囚起来,一来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二来也是想保护程家。现在他们已经进京,儿臣会安排妥当的。但是儿臣今日过来想征求母后意见的,不是程家一事。在青城,程家二公子为儿臣推荐了四位能人。”
  
  就在他说话的当儿,他身后的小太监收到了他的眼色,将手中的托盘递到太后面前。
  
  托盘里面,放着四副画卷,并四封书信,太后一一拆开。画上面画着的,是四位气宇轩昂的少年公子。而四封书信则分别是他们提给皇上的治国行军之策。无论是军情分析,还是治国方策,都一语中的,直中要害。而其中,尤以那位姓白名少卿的公子呈上来的良策为最佳。直看得淑宁太后就像当场拍案叫好。
  
  “国家居然有如此栋梁。皇儿以前却为发掘,是皇儿的漏误了。母后看着四人不仅文采斐然,更胸怀大志。能人这二字,的确是担得上的。只是这四人皆姓白,本宫怎么未曾听说过这白家有这番本事,有这样才高八斗的四位兄弟。”
  
  “这白氏一族习惯隐居,所以母后不曾听说。但是这四人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儿臣不得不说是天意为之。慕容承宣一事,母后也是知道的。当初他进了朝堂,早就已经弄得朝堂上下一片混论。以至于儿臣连个领兵打仗的人都找不出来。儿臣有意破格录取这四人,兹事体大,遂先来和母后商量。”
  
  淑宁太后将手中的画卷放下,朝堂一片混乱,皇帝这么做,的确会引起非议,但是也不是不得已为之,她自然是理解的。她一面对身边的宫女低声嘀咕了几句,一边直盯盯地望着皇帝,问道。
  
  “事关江山社稷,皇帝可信得过这几人?”
  
  刘宸辕一愣,露出了近几天的第一抹微笑,从容不迫地回答道。
  
  “儿臣信这四人。”
  
  望着这个自打生下来就带着面具过活的皇儿,淑宁太后心中是有些愧疚的。先皇驾崩得早,年轻的太子还来不及巩固自己的势力,就被推上了朝堂。从谦她对他说得最多的话是韬光养晦,到这个节骨眼,也是该让全天下重新认识一下带领他们的王的时候了。
  
  宫女捧出一个用黄布包着的四方盒子,在场的人心中都清楚,这便是太后的玉印了。
  
  玉印为历代太后所掌,为的便是督促皇帝。若是皇帝昏庸无能,太后甚至有权用这方玉印,代先皇废黜帝位,另立新君。所以这玉印一般是不会轻易用的。但若是真的用了,那就如先皇的遗诏一样,是绝对不容拒绝的。
  
  为此这玉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玉玺的效用还要大,但是历来被用到了,也只有在皇太后还只是王子妃,太皇太后用这枚玉印罢黜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昏庸无能的长贤皇帝,另立当时的永安王即后来闻名四方天下的长宗皇帝,才算是开创了皇朝的盛世之机。
  
  太皇太后的壮举被广为流传,成为史书上的一段佳话。而现在,淑宁太后将这枚玉印捧出来,多少是有些威慑作用在的。
  
  “皇儿,可有拟好圣旨?”
  
  刘宸辕没想到这样便说服了自己的母后,多少是有些惊讶的。
  
  “母后……?”
  
  他认识的母后,做事向来谨慎,单凭他一面之词,便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还是第一次。
  
  “母后相信皇儿,至于母后这一举是向太皇太后那样千古流芳,还是糟万世唾骂。就看上天的造化了,皇儿,时至如今,放手做你想做的事吧,记住,你才是一国之君。无论你做什么,母后都会支持你。”
  
  宫女将拟好的圣旨放在案台之上,淑宁太后从盒子中取出那通体晶莹,雕刻着玉凤的玉印,在圣旨的一角重重按下。
  
  
  
  刘宸辕走的时候,是心怀壮志,满脸微笑离开的。当守在门外的玉姑姑带着宫女走进门来的时候,丫鬟正在小心翼翼地将玉印放回盒中。动用了玉印,着实令这位宫中老人吃惊不已。但是也没敢多言,正想着给太后将锦绣坊新出的宫服给太后过目的时候,就听到正出神看着画卷的淑宁太后问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