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老二和谭老三又叫了两个侄子,四人一块儿随小王出了门。
小王是个热情的话痨,边走边给他们介绍镇子上的情况:“现在镇上人还比较少,只有一家饭馆,你们若不想做饭,也可去那里吃饭。平日里,大家都是自己做饭,菜是自己种的,你们家院子后面那块地就可以种菜。至于粮食,今天的是免费,以后若还需要,得去库房拿钱买,谷子跟外面的价格差不多,四文钱一斤……”
谭家兄弟认真听着,记在心里。
等绕过一栋栋房子,来到库房前时,他们被眼前的一幕镇住了。
库房门口站着四个持刀的侍卫,一个个面色冷然,大刀在夕阳的余晖中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谁能告诉他们?一个大财主家的库房外竟还有手持武器的侍卫?
谭老二仔细辨认了一下,轻轻用胳膊肘推了推老三,示意他看侍卫的衣服。四个侍卫穿的都是软甲,一看就是朝廷军中的制式甲衣。
在四人震惊的眼神中,小王大剌剌地跟四个侍卫打了声招呼,然后冲里面喊道:“廖元来新人了,一麻袋稻谷,再来两捆柴火。”
很快,一个穿着长衫,有些文弱的中年人就出来了,拿了个本子,让小王画押,然后收起本子,让里面的人将东西拿了出来。
一袋稻谷一百斤,背着稻谷的伙计跨出门槛时差点绊倒,旁边的侍卫干脆伸手拽过了袋子,放到地上,然后瞥了谭老二他们瘦弱的身板一眼:“小王,他们能搬回去吗?”
“能的,能的,我,小的们抬回去。”谭老二连忙表示。
侍卫没说话,站回了门口。
谭家几人带着满腹的疑惑,两人抬着大米,另外两人各拿了一捆柴回去。
拐过一个弯,他们又看到一队穿着软甲的侍卫迎面走来。
谭家兄弟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怎么回事?这地方这么多侍卫。
谭老二实在是太好奇了,等人走后,忍不住小声问小王:“这……镇子上怎么这么多官爷?”
身为流放的犯人,他们实在是怕啊。
小王不解地看着他们:“这是殿下的侍卫啊,你们不知道?”
“不,不是,殿下,哪位殿下在这里?”谭老二说话都结巴了。
小王上下打量着他们:“不是殿下安排你们来这里的吗?”
这可是他们的大本营,没殿下的允许旁人可不能进来,就连广州的探子都被拦在半路上。
谭老二脑子里隐隐有道光亮闪过,他磕磕绊绊地说:“殿下,是不是行七?”
小王点头:“对啊,我家平王殿下排行第七,到了,我让人给你们送点菜过来,有事你们去前面叫我。”
谭老二兄弟几个压根儿没听清他说了什么,晕乎乎地进了院子,一个个像是魂丢了一般。
池氏见丈夫出去一趟回来竟是这样子,上前不解地拍了他一下:“想什么呢?娘叫了你好几声?”
谭老三回过神来,激动地抓起妻子的两只胳膊:“静娘,我们,我们遇上大贵人了!”
第36章
郭诚办完事回来发现谭家人都用古怪的眼神看着他,而且好像还挺激动的,尤其是年轻的那几个,眼底的兴奋都要溢出来了。
郭诚不解,扬了扬手里的契书:“你们这是怎么啦?”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想说又有些害怕的样子。
最后还是谭婆婆缓缓开了口:“郭大人,小子们不经事,听说这是平王的封地就吓到了。”
郭诚笑了:“我还以为是什么呢,这其实不算是殿下的封地,不过嘛,这些地都是陛下赐给殿下的,也差不多。”
从他口中得到了确切的答案,谭家人这才有了些真实感,一个个激动得面色通红。
平王殿下愿意庇护他们,他们以后也不担心遇到不好的事了。
郭诚没注意到他们的激烈情绪,翻开契书道:“谭婆婆,这是殿下为你准备的契书,你看看,若是还有其他要求,咱们可以商量。”
谭婆婆识一些字,接过契书翻开,入目一行黑字“棉纺织技术转移协议书”,很奇怪的名字,谭婆婆接着往下看便懂了。平王殿下要她的棉纺织技术,作为交换,给他们家这栋房子,还有一千两银子。
有一栋安身立命的房子,还有一笔不菲的银钱,已经很公道了。
谭婆婆对这两点并没有意见,她想的是其他:“郭大人,殿下这份契书很厚道,老身占便宜了。只是,老身这些儿子媳妇孙儿们……”
她看了一眼身后的子孙,苦笑道:“让他们坐吃山空,老身实不放心。”
她半只脚快入土的人了,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些子孙后代们。一千两是不少,可若是没有进项,总会有吃完的那一天,而且这么多年轻人无事可做,也很容易染上恶习,到时便是有万贯的家财也会败光。
郭诚明白了她的顾虑,笑了,指着外面说:“谭婆婆,我们这里缺人得很,殿下有万顷土地,才开垦了不到十分之一,还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开垦。此外,咱们这也需要会读书识字的账房文书,会做买卖的管事,而且我家殿下还准备建一个织坊,要招收大批的婶子、嫂子和大妹子们,咱们这里没有闲人,只要愿意干活,好好干活,都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技能谋个差事。而且殿下还说了,等织坊建成后,请你出面教大家织布,每月三两银子,每日只做半天。”
这主要是考虑谭婆婆年纪大了,劳动时间太长身体吃不消。
这下别说是谭家人了,就是谭婆婆也震惊了。
她指着自己说:“我……老身,老身也能拿三两银子一个月,而且只做半天工?”
在松州,她日日织布不停歇,有时候为了赶工还得熬夜,一个月也不过赚七八两银子,谭家更多的还是靠祖上留下来的地生活,现在当师傅指点指点便能挣三两银子,这么大年纪还能养活自己,她如何能不惊讶。
郭诚笑着点头:“没错,您只要负责教大家怎么织布,如何织好布就行了,到时候我会安排人给您打下手,照顾您的饮食生活。”
这是受人尊敬的老师傅才能有的待遇,一般都是东家比较得力的账房、掌柜或管事又或是老匠人才能有。
谭婆婆一个女人,能够出来挣钱,还能够享受这种待遇,对她而言无疑是种巨大的肯定。
而且更让她意外的是郭诚话里透露出来的另外一层意思:“殿下是让老身将织布的手艺无偿教给大家?”
郭诚肯定地说:“没错,殿下说,织布的手艺还有许多能改进的地方,越是多人会这门手艺,兴许改进的速度就越快,如此才能织出更好的布,提高织布的效率。具体的,等织坊建成后咱们会公布详细的细则,目前粗略的想法是举行织布大比拼,每个季度比一次,织得又好又快的女工有额外的奖励……”
他后面那些话已经没人听了。
就他现在透露出来的这些信息就足够震撼了。
首先最高兴的便是谭家的女儿们,其实她们也想学织布的手艺。祖母每年织几个月的布都够普通人家一年的嚼头了,而且还是过得不错的那种。若是有这门手艺,嫁去了夫家也会被高看一眼,而且还能织布攒点私房钱。
看家里几个婶子嫂子就知道了,谁手里的私房钱多,谁就过得最舒坦,尤其是三婶子,出身巨富的池家,听说光是嫁妆就有六十四担,每次回去,池家也会塞各种东西给她。府里的女人,除了祖母便是三婶子过得最舒服。
但谭家祖上怕手艺被人学了去,规定了传媳不传女,他们这些谭家女儿只能干瞪眼。
如今平王殿下将手艺买了去,让祖母传授给大家,这样她们都能学了,以后去织坊还能挣银子,给自己攒点私房钱,小姐妹出去玩的时候也不至于囊中羞涩了。
谭婆婆看到孙女们高兴的样子,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对郭诚说道:“殿下对我们谭家恩深似海,老身无以为报,若是这事急,从明日开始,老身可在院子里教授大家织布。”
“那最好不过,只是现在织布机还不够,明日我找些工匠来,比照着这两台织布机,先造一批织布机,到时候若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还需要请教婆婆。”郭诚客气地说。
谭婆婆连忙摆手:“请教谈不上,这是老身应该做的,老身等你们的好消息。”
次日,郭诚便带了三十多名匠人过来,先将织布机的构造搞清楚,大致需要哪些零部件,每一个部件的尺寸等等,都测量好,画图登记整理好。
然后便开始了制造织布机,这次他们采用了一个新的办法——分工!
每个匠人负责几个零件,先每个零件制造一个,然后拼凑,成功之后,再用这块零件作为模型,开始大批量制造,一次制造五十个零件,再制造下一个零件。
这样一来,生产的效率提高了许多,如此繁多的零配件,只用了五天就基本制成了,接下来便是组装。
只要组装完成,便可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谭婆婆也开始教镇子上的妇女们如何处理棉花。
相似小说推荐
-
惑君倾 (嗞咚) 2022年9月30日完结929 11808年龄差,养成【隐忍禁欲权臣X偏执娇柔小美人】季砚是当朝首辅,权倾朝野,傲岸高洁,温...
-
锦帐春 (深渊在侧) 2023-2-28完结185 957盛姝一直过得很好,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觉得的。住在一方精致的院落里,每日都有下人侍奉,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