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没出过永清县也罢,偏安一隅竟不觉自己无知,但见识过广阔天地后,三人心里不约而同的埋下了想要留下来,进入府学读书的想法。
“出来了,出来了!”
他们出发算早的,但是到达衙门口的时候,那里已经被人围的水泄不通了,毕竟,景安人口常驻有十万,是永清县的十倍。
这次就连贺青山也挤不进去了。
望着眼前密密麻麻人头攒动,沈长林拉了贺青山一把:“算了,让他们先看吧,这榜也不会跑了。”
万一发生踩踏事件,这十一岁的小身板被人踩上几脚,不死也得残废。
“倒也是,罢了罢了。”贺青山甩了甩袖子。
榜下除了学子及其家属外,还有一些专门帮人跑腿做杂活的汉子,今日便有不少收钱帮人看成绩的,扯着嗓子喊。
“万永珺,第七十二名,恭喜恭喜,中了。”
“宋朗羡,没见着呀,啊,不要急不要急,我再看一遍……”
中了的欢欣鼓舞,没中的黯然神伤,悲喜互不相通。
除了关注自己的成绩,本次府试的前十名自也是诸人关注的重点对象,更人高声议论起来。
“沈长林不是景安城人士吧?不知是哪个州县的,竟压大才子林月贤一头?!”
“什么?今年竟有比林大才子还厉害的人?”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圈子,景安城自然也有文人圈子,众人口中的林月贤可以说是景安新一代文化人的领头羊。
他出生书香世家,外祖是四品京官,父亲同进士出身,目前任景川府一上县的县令,即将考满,升迁在望。
而林月贤生在京城,自幼由名师教导,六年前其父外任,才随家人来到景川府,年十五,是府学考评的榜首常驻客。
本次府试开考前,很多学子都赌他会得案首,不想半路杀出程咬金,竟压了这位天之骄子一头。
“长林,长林!”
彼时沈长林还不知自己成了众人口中议论不休的神秘黑马,三人站在衙门口不远的树下,静静等待人潮散去。
白雪寻了好久才见到他:“你倒自在,小长林,你是又是案首!”
“案首,我?”沈长林犹如做梦一般难以置信,这可是府考,千余名学子之中,他竟又得了第一。
沈长林内心狂喜,但经过上次县案首的事情后,他有了应对大喜的经验,不骄不躁,情绪稳定,亦是一种修行。
“走,我们看看去。”
这时候看榜的人已经少了许多,那些凑热闹的几乎都走了,没中的也走了,剩下的都是上了榜的学子们,因此空间比较宽裕,由贺青山开道,他们得以轻松的站到榜下。
红底黑字,清楚明白的写着。
【甲榜首名沈长林】
这也意味着,沈长林可以直接食宿全免入读府学。
沈玉寿贺青山为兄弟高兴之余,也为自己的成绩担心,若自己没考上,便要和沈长林分开了。
“找到了,沈玉寿,乙榜十九名!”
本次府试的录取名单共分为三榜,甲榜十名,乙榜四十名,丙榜五十名,乙榜的还有考试入府学的机会。
至于贺青山,一直看到了丙榜的最末一名,才见到自己的名字。
【丙榜五十名贺青山】
接连两次擦线考过,实在不知该说他是不擅考试,还是擅长应考,贺青山整个人都松懈下来:“能过就好。”
能过,明年就能参加院试,只是今年考入府学的机会很渺茫了,一时间去哪里找保举的人。
永清县的十五位学子中,除了他们三位,还有三位也过了,分别是乙榜的三十名和丙榜的二十名、二十八名。
也就是说,本次府考,永清县出了六位童生,是近年院府考成绩最好的一次。
顾北安看着榜上名单,微微一笑,总算为永清县训导的生涯画了个完美的句号。
他已同意调任课税司大使一职,只是暂时没告诉学生们。知府衙门的吏房已经向永清县发送文书,估计过几日,永清县令也该接到信儿了。
“顾先生,若没您的教诲,长林不会走到今日。”六年前若不是顾北安下乡巡查私塾,他恐怕都没机会开始读书。
上次沈长林得县案首,顾北安狂喜不已,今日他再得府案首,顾北安欣喜之余,竟有几分淡淡的伤感,他这位老农,要离开自己的庄稼地了。
“长林,你只需保持灵台清明,一心向学向善,就不算辜负我。”
作者有话说:
开启新地图~感谢在2022-05-18 22:39:28~2022-05-19 23:29: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42745 8瓶;以何 2瓶;洛书、纤珏、上弦月 1瓶;
第40章 回永清
◎入学考启程归【合更】◎
“先生放心, 我一定铭记此言。”
经历过这么多事情,沈长林愈发明白一个人的德行有多重要,堪称海上灯塔, 没有好的德行,人迟早要迷失在欲望的丛林中。
“走, 我们先回住处。”白雪将候在一旁的马车唤来,送各位学子回凤翔巷。
这次赴考有六位考中,但也有九位落榜, 因此, 为了照顾落榜学生的心情,今日不宜庆贺。
并且回到住处以后,他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便是讲评本次的考卷,这十日里,诸位学子已陆续将自己的答卷默写出一份,如今排名也出了,正好坐下来集中讲评。
科举除了真才实学, 还讲究一点点运气, 这点运气指的是, 当次科考主考官的喜好。
有的人喜平和中正,好澹然之美, 有的人奋勇激进, 强调君子要殚见洽闻, 直抒己见。
孰是孰非,并无统一的答案。
为此, 很多考生都会提前了解主考官的性格及喜好, 并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答题风格。
但这种投其所好, 有时候是捷径,有时是自我断送。
比如去岁的案首,所答试卷便是偏平和的,但这并不能充分证明,知府宋槐程便是喜欢那一挂学子,因为评卷除了主考官的喜好,还有对比、词句评、证据考察、经义衡量等多重评价标准。
因此,顾北安时常同学生强调,要按照自身的真实想法答题,莫要为了讨巧而弄拙,反而失去本真,只要答题者优异,就算不符合考官口味,亦能上榜。
今年便有不少考生为去年案首的平和所误,偷鸡不成蚀把米。
“时辰不早了,都歇着去吧。”
一一将学子们的答卷讲评完,夜色已深。
诸人都睡去,顾北安和白雪却迟迟未眠,看着窗外的圆月,顾北安思绪万千,白雪亦是如此,留在景安城为官,前程是未知的,查抄地下钱庄,明显是一桩困难重重,甚至充满风险的任务。
“雪儿,苦了你了。”
诸人还要在景安城逗留三日,放榜后第二日,景安城府学便要举行乙等及丙等学子的入学考试。
贺青山原以为自己没有机会参考,但顾北安岂会让他的学生凭白失去这好机会,隔日就去知府衙门托了熟人做保。
等开考那日,沈玉寿和贺青山等五人进入考场,发现竟有六十多名学子参考,也就是说丙等学子中超五成都寻到了保举人。
六中取一,最终大概前十名能入读府学,但这名额并不固定,府学的学长、学谕、直学们会根据考生的资质斟酌,增额录取生源。
这场入学筛考只有一场,当日交卷。
沈玉寿屏息凝神,非常镇定,提笔蘸墨,下笔有神,薄唇微抿着,徐徐书写答卷。
监考的自都是府学的教职人员,其中有一位尹直学,正巧站在沈玉寿的侧后方监考,他生了一张满是络腮胡的脸,乍看不像书生,倒像武士,而尹直学确实是出身武学世家。
尹家上数三代,皆是武官,不过大干朝重文轻武,武官地位不高,因此尹家长辈一直期盼自家出个文化人,于是尹直学自小读书,朝着文化人的方向努力,只不过屡试不第,如今是秀才身,受雇为府学直学,主要掌管学生名册、考勤,兼“以武术训导诸生,强健体魄”。
简而言之,约等于后世的体育老师加教导主任。
他看着沈玉寿答卷,只见这学子字迹清隽,腰直肩平,落落大方,更重要的是,答题的过程中一气呵成,竟没有一处错字,不由的多看了几眼。
“那位学子答的不错。”尹直学巡考走动之时,悄声对擦肩而过的罗学训说道。
罗学训而立之年,亦是景安知府衙门雇来的饱学之士,罗学训目前也是秀才身,但他是为母守孝才没参加那年秋闱,孝满后便来到景安城受雇为学训,立誓效仿圣人,广开教学之路,因材施教,积累功德后才科举报国。
“哦?”罗学训听了点点头,指了指他身侧的一位学子:“这位叫万永珺的学子,答的亦不错。”
府学入学考的评卷时间非常紧凑,第二日上午便要公布录取名单,因此诸位考官在监考之时,就会默默关注考生的答题情况,这样评起试卷来,就方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