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君 (寻找失落的爱情)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 入库:04.11
几年过去了,冯公公还是这般年轻,真让人羡慕。
冯少君见了熟人,心落了回去,淡淡道:“义父现在在何处?你立刻带我去见义父。”
第五百五十四章 回宫(二)
杨公公在信中只说在宫中养病,到底在何处,冯少君却不知晓。
她进宫后,一路到太和殿来,就是想迅速找到一个熟悉的人,问出杨公公的行踪下落。
那个内侍忙答道:“杨公公就在太和殿里养病。小的立刻进去通传,请冯公公稍候。”
冯少君也是一怔。
宫中规矩严苛。伺候主子的内侍宫人生了病,就不能再留在主子身边,多是打发到偏僻之处养病。病重的,直接就会送出宫。
将杨公公留在宫中养病,令太医为杨公公看诊,这都是天子恩典。不过,冯少君怎么也想不到,庆安帝直接将杨公公留在太和殿里。
内侍麻溜地转身,绕过长廊,走到太和殿的后殿里。这里有几排屋子,是内侍们居住的地方,离天子日常起居之处有一段距离。
杨公公住的屋子当然是位置最好也最宽敞的。
一推开门,就飘出了浓烈的药味。
躺在床榻上的杨公公正在昏睡。两个小内侍守在一旁,一个点着头打瞌睡,另一个睁着眼。一见内侍进来,小内侍忙迎过来:“公公睡下了。有什么事?”
传信的内侍,压抑不住兴奋激动:“快些叫醒公公,就说冯公公回宫了。”
内侍不同于天子亲卫。天子亲卫几年换一批,不认识离宫几年的冯公公也是难免。内侍们都是自少净身进宫,至少要调教个七八年,才堪大用。这个小内侍,也有十七八岁了,怎么会不知道冯公公?
小内侍也是精神一振,轻手轻脚地走到床榻边,正要张口,床榻上昏睡的杨公公忽然睁开眼,有气无力地问道:“谁回来了?”
他半梦半醒地,怎么听到了一个绝不可能出现的人的名字?
一定是他听错了!
“冯三儿”远在边城,怎么会回宫?
他这是病久了,有癔症了。
小内侍欢快的声音响起:“杨公公,是冯公公回来了!”
杨公公愣住了,看向传信的内侍。传信的内侍一脸激动地上前:“公公没有听错,真的是冯公公回来了。现在就在殿外等着。”
杨公公有些头晕目眩,无意识地说了一句:“你们没骗咱家吧!”
这些日子,杨公公身体越来越差,每日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且头痛剧烈,饭食难进。伺候杨公公的内侍们愁得不行。眼见着杨公公骤然有了精神,他们心里也欢喜。
“小的这就去将冯公公请进来。”
传信内侍飞快地出去了。
杨公公愣愣地看着门口,半晌又问一句:“咱家没听错吧!”
小内侍用手抹了一把眼睛,低声道:“是不是冯公公,公公见一眼,就知道了。”
杨公公还是难以置信,令小内侍将自己扶着坐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门口。不知等了多久,脚步声传进耳中,一个身量不高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此时过了午后,下午的阳光依旧明亮炽烈。那个久别的人,被阳光照出一道长长的身影。一时间,脸孔有些模糊不清。
杨公公鼻间酸涩,嗓子像被什么堵住了,挤出的声音干涩无力:“三儿,是你吗?”
那个身影,逆着光走进来,久违的清秀脸孔清晰地映在杨公公眼里,在床榻边跪了下来:“义父,是我回来了。”
杨公公想说话,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想笑,扯不动嘴角。想哭,又没那个脸。一时间,表情扭曲,神色十分奇怪。
冯少君磕了三个头,抬起头的时候,眼眶通红。
杨公公和她四目相对,浑浊的老泪忽然涌了出来。
一旁伺候的小内侍,悄悄退了出去,门也被轻巧地关上了。
杨公公活了几十年,从没在人前落过泪。此时老泪纵横,泪水在脸上奔涌,连鼻涕也流了出来,颇有些狼狈可笑。
冯少君起身,坐到床榻边,拿出帕子为杨公公擦拭眼泪鼻涕。
杨公公到底非常人,情绪失控了一会儿,很快就克制住了。
“你怎么来了?”杨公公声音沙哑,语气中透着一丝责备:“边城路途遥远,你有夫有子有女儿,还有年迈的外祖母要照顾。你怎么能不管不顾地跑到京城进宫来。”
“我都这一把年纪了,早就活够本了。再者,我病成这样,太医都治不好,你来了能治好我不成……”
“义父,你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当年你收我为义子,我就是你的亲人。”冯少君轻声打断杨公公:“你病了,我来照顾你,陪你到闭眼西去的那一刻,替你办好身后事。义父,你安心养病,我一直陪着你。”
杨公公眼睛红了,再度哽咽失声。
他病倒之后,整个人迅速消瘦憔悴,脸孔枯黄,头发在短短几个月间都白了,快瘦得脱了相。
这副模样,哭起来当然不好看,甚至很狼狈。
帕子是不顶用了。冯少君目光一掠,起身去桌边,倒些热水,拧一条湿热的毛巾,为杨公公擦拭脸孔。
这些的,小内侍们也会做。不过,哪里及得上义子在身边伺候孝敬?
冯杨公公脸上温热,心里更是热乎乎的。心情骤然好了起来。
来都来了,也不能撵回去吧!
杨公公口是心非别别扭扭地说道:“也罢,你既是回来了,就待些日子。也别等太久……过四五天就回去。”
冯少君也不和他争辩,将毛巾放了回去,又坐回榻边。扶着杨公公躺下来。
杨公公瘦得很,轻飘飘的,冯少君没费什么力气。
前世,杨公公弥留前的一段日子,她也是这般陪在义父身边,直至他合眼。
重活一世,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身边许多人的命运。义父比前世多活了五年。
这样想来,也不必太过伤心。
冯少君咽下喉间的哽咽,竭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些:“义父,你睡一会儿吧!我在这儿守着你。”
杨公公确实倦了,嗯了一声,闭上双目。被病痛折磨了许久,吃不下也睡不安稳,此时竟十分安心踏实。眼睛闭上没多久,就沉沉睡去。
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宫(三)
“什么?”
太和殿的正殿里,骤然响起天子惊愕的声音:“谁回来了?”
宫中内侍众多,杨公公病后,庆安帝又提任了两个伺候了数年的内侍。此时前来回禀消息的,正是其中一个。
年约四旬的王公公在宫中也有二十多年了,同样是庆安帝身边的老人。杨公公生病后,举荐了王公公接替自己。
如今宫中内外的密探暗卫,都由王公公掌管。另外一个姓邵的内侍,则负责天子近身伺候的事宜。
王公公很清楚杨公公在天子心里的分量,有关杨公公的事,都是亲自来回禀。
今日,消失了五年多踪迹的冯三儿忽然回了宫。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王公公没敢惊扰天子和众臣议事,在殿外等候了一个多时辰,直至群臣散去,才进殿禀报。
饶是王公公也没料到,庆安帝会这般失态。
这是庆安帝登基的第七年。天子掌控朝堂,威仪日重,喜怒不形于色。像此时这般震惊失色的,几乎从未有过。
王公公心里一惊,忙低下头:“回禀皇上,杨公公的义子冯三儿回来了。是在两个时辰前进的宫,现在就在杨公公身边。”
冯三儿曾是宫中炽手可热的红人。当年众内侍都以为,等杨公公退下来,定是冯三儿接替杨公公,成为下一任天子内侍总管。
想当年,王公公也得排在冯公公之后。
后来,冯公公忽然离宫,王公公才有了出头的机会,渐渐被重用。这都五年多了,谁能想到,冯公公会忽然回来?
话说回来了。以庆安帝的城府,怎么会为了一个内侍这般失仪?
王公公心里暗自揣摩,面上半点不敢流露出来。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他比杨公公可差得远了。好不容易爬到这等高位,行事说话得慎之又慎,绝不能触怒主子。
冯三儿回来了。
冯少君,她竟然就这么回了京城,进了宫!
庆安帝僵立了片刻,思绪纷乱,压在心底数年的愧疚自责忽然涌了出来。
当年,冯少君一怒离宫,走之前连他的面都不肯见。这几年里,冯少君和杨公公时有书信来往,对他这个天子却从无表示,别说书信了,连句问候都没有……由此可见,冯少君心中一直气愤难消。
王公公等了许久,没等来主子的吩咐。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张口问道:“皇上可要传召冯三儿一见?”
过了许久,庆安帝才张口:“暂且不急。先让冯三儿好好陪着杨景和……”过了片刻,又补了一句:“如果他要见朕,你立刻来回禀。”
这道命令,又很值得琢磨回味了。
什么叫想见皇上?
做奴才的,难道还有不见主子的权利?
按理来说,领了差事出宫几年的冯三儿今日回宫,第一时间应该是来求见庆安帝才对。偏偏冯三儿直接就去了杨公公的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