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两旁的店铺,如今都已开业,正在热闹的招揽生意。
赵青昭留意,宁城中做得最多的生意便是毛线生意。
这些做毛线生意的店铺里,间或还夹杂着不同地方的口音。
赵青早猜想,这应该是外地商家,前来进货的。
宁城这里的长官确实把宁城发展的很好。
赵青昭十分欣慰。
“赵大人回来了,随着这一句话的口耳相传。大街上正在忙碌的掌柜或是行人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开始热情的给赵大人打招呼,
“赵大人要来宁城任职了吗?”
“赵大人这次要呆几天啊?”
“赵大人,这是我们家特意给织的羊毛毯……”
“赵大人这是咱家新结的瓜果……”
“赵大人这是咱家新养的羊羔……”
“赵大人……”
“赵大人……”
“赵大人……”
之前,赵青昭在凌晨的时候就没什么官架子,跟宁城的百姓妇孺们都相处的很好。
羊毛这个东西刚出来的时候也是赵青昭不错眼的一直盯着。
日夜不休的和他们一起琢磨,经过大家的不断地努力,最后才把这个东西做出来的。
刚开始毛线没有名声,没有销路,那个时候,大家都怕砸自己手里了,还是赵大人自掏腰包给他们垫付的。
等毛线卖的出价格了,赵大人却死活不愿意在接手,占他们便宜。
他们宁城的百姓不是那起白眼狼。赵大人的所作所为他们都记在心里的。
大家现在仍然能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冬天有多冷。所以他们也不敢忘记,现在他们日子这么好过的原因。
宁城百姓将赵青昭团团围住,
尽管有两千精兵相随,他们竟然也不得前进寸步。
赵青昭,见状也只好停下来。
第136章
“好了,乡亲们。请大家听我一言,在下很感激乡亲们对在下的这份心意。在下也十分的珍惜,和大家一起相处的时间。这次在下来边境,是有皇命在身。所以不便多停留。但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会一直留在边境。咱们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叙旧。今日就先散了,好不好?”
大家闻言虽热情仍未消退,却变得稍许理智些了。
“竟然照赵人都这么说了。往后再相处也就是了,赵大人舟车劳顿,先去休息。我等日后再来拜访。”
“说的极是”
“此言有理,”
“是啊,赵大人先休息,我等就不多打扰了。”
百姓们虽这么说着,却也没忘手里拎着的东西,拼命的往那些人高马大的士兵们手里塞。
赵青朝虽然不是武将,但之前在突厥战场上也管理过士兵,所以也制定了军规军纪。
在来的路程之中,赵青昭也在潜移默化的训练着这些精兵。不求他们忠于他一人,只求他们能令行禁止,牢守规矩。
在赵青昭等人日复一日的洗脑之下,精兵们也知道了,在赵大人手下做事,一定要守纪律,而这军规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不能拿百姓的东西。
其实他们能做到周锦钦精兵这个位置,家世也不可小觑。
自然是没有把这些三瓜两枣放在眼里。所以此刻他们正在拼命的推拒着,但是宁城的大妈们可不是吃素的,在这反复的推推攘攘之下,东西还是没能还回去。
精兵的脸色说不上多好看。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竟然敌不过这一群妇孺,甚至因为这群妇孺他们还犯错误了。
这……找谁说理去,精兵校尉上前苦着脸说道:“将军,你看这……这如何是好啊?”
此时的校尉头上的发髻有些松散,脸上还灰灰扑扑的,像是被人摸了一把。衣服也不规整,像是推攘之间造成的结果。
这副样子看起来真是狼狈极了,赵青昭。压了压唇,没让自己笑出来。
宁城百姓们的战斗力一如往初啊!
“既然是百姓们的心意,那我们就收下吧,之后咱们留些银两。挨家挨户给他们送过去。”
校尉困惑的摸了摸头:“这?赵大人,可我们并不知道此前来送东西的有何人呢?”
赵青昭笑了笑:“这个你们就用操心了,我自有办法。”
这些来送东西的人,很多都是熟面孔。就算不是熟面孔,赵青昭也能记个七七八八。
毕竟要没这个本事,赵青昭也不能走到现在。
校尉点松了一口气,“那那就麻烦大人了。”
赵青昭:“好说,好说。”
进了宁城之后,赵青昭一行人就去驿站休息了。
待估摸着赵青昭等人已经用完膳之后,
宁城的长官便也去他那里拜访了。
宁城主事和赵青昭平级,按理来说应该是赵青昭前去拜访,毕竟这是人家的地盘。
但这位方大人可不敢拿到大。毕竟他接手的宁城之前还是从赵青昭手里盘活的。
更遑论人家简在帝心,他这个边境的正四品跟他可没得比,再加上他听说这位赵大人手里还有陛下钦赐的尚方宝剑,是可以便宜行事的。
到这个份上了,他哪里还敢怠慢人家,这不,一听说人家到驿站了,便马不停蹄的赶过来拜访了。
“赵大人好啊,在下冒昧来访,还请赵大人多多见谅,这个时辰没有打扰到您吧。”
赵青昭惊讶:“方大人,真是客气了,怎能劳动方大人来拜访,应当是在下去拜访方大人才对。”
方大人摆了摆手:“不,不,赵大人言重了。赵大人旅途劳顿,如何能让赵大人前去拜访。再加上咱们也算熟识。就不需多拘泥于这些规矩行事了,赵大人你说是不是啊?”
“方大人通透,说的极是。”
赵青昭闻言笑着说道。
“这次在下匆匆过来,也没有准备什么好的东西,听说赵大人喜欢玉石,对玉石古玩之类颇有心得,恰巧在下的前几日寻摸到了一块玉石,不知赵大人可否帮忙品鉴一二。”
方大人说完,往赵青昭前面推了推,意思不言而喻。
赵青昭掀开盒子看了一眼,里面的东西之前价值一千两,真是大手笔。
他和下盖子,还回到方大人面前:“只是个人爱好罢了,算不得多精通。”
拒绝的意思十分明显。
方大人闻言擦了擦额头的汗。难道之前传言有误吗?赵大人并不喜爱的玉石?该死,被坑了。
赵青昭不紧不慢的说道:”方大人可能有所不知。陛下上位之后有心要整顿吏治,最厌恶那些送礼蔚然成风之势。当然,方大人,我并不是在说你。”
说完,还看了方大人一眼。
方大人吓得脸都白了,竟有此事。
完了,
方大人心中浮现这个字。
在来此之前他曾打听过,知道赵青昭是一个,会办实事的官员。
赵青昭在百姓口中所说中,不是贪财之人。
但是,身处官场这个名利场,谁会真的不爱钱财呢。
况且赵青昭平日出手那么大方,一年前就敢一人包揽整城的毛线。
这么大手笔,丝毫不掩饰,单靠他家那些微薄的家产支撑吗?
方大人觉得未必。
所以他还是再见赵青昭之前准备了一份礼物。
这是官员交际的时候都会做的事情,方大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对,不过是平常人情来往罢了,虽然这个东西比较贵重吧。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赵青昭的反应这么大。
此前并未听说过,周锦钦要整顿吏治啊。
这是赵青昭故意漏的口风。
周锦钦很早以前其实就表现了讨厌结党营私这一点。
不过因为没有严抓严惩,所以大家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赵青昭觉得,周锦钦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应该是有自己的计划的。这不此次出来,给赵青昭的任务就对上了。
赵青昭是因为方大人把宁城管理得这么好,才会透露一二的。
不过方大人能不能懂,就不是赵青昭操心的了。毕竟在官场做官,察言观色,小心谨慎是第一要务,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还不如回家种田算了,免得祸害家人。
赵青昭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方大人便顺着他的话收回了这个礼物。
“是,是,陛下深谋远虑,令我等拜服”方大人擦了擦脖子上的汗。
“最近宁城来了一个江南的富商,富商带了几个厨子,听说大人要来,便整治了几桌饭时还请赵大人赏脸。”
这这个江南厨子也是方大人特意备下的。
他想着若是礼物送上去了,这江南厨子就是锦上添花。
但是如今东西没有送上去,那这个江南厨子便就是第二套备选方案了。
招呼赵大人都是要做吃食的。
换换口味也不会显得特殊,说出去也不会让人说嘴,挑不出理来。还能让人尝个新奇。
这吃的好了,心情自然就好了,心情好了……
钱财这一道通不了,那我们就来走心意这条路了,礼轻情意重啊。
方大人的这一番好意,赵青昭接下了。
其实他也能明白,方大人如此这般的原因,并非是有事相求,而是希望让赵青昭对宁城事务不要那么苛求。
相似小说推荐
-
摄政王逼我披好马甲 (诗瓷) 2021-04-03完结248 740江洛儿与当朝皇帝灵魂互穿了。每日战战兢兢活在皇宫里,唯恐被那权倾朝野,狠戾至极的摄...
-
皇家儿媳 (女王不在家) 2021-04-10完结9398 24829顾玉磬,婚事泡汤,性子骄纵,燕京城人人等着看她笑话,嫁不出去了。萧湛初,天家第九子,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