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松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不断的点头。“果然不孬,像我!”
赵青昭咳嗽了两次声。“既然父亲还有事,那孩儿就先行告退了。”
赵长松回过神来“行,昭哥儿,你且回去休息吧。这件事情交给父亲吧。”
如今赵长松和孙如玉两人已经是心照不宣了。
之前相看活动自然也被迫中途夭折。
两人又如打了鸡血一般,投身在赚钱大业中。毕竟大儿媳是世家贵女,小儿媳又是金枝玉叶。没有点家产,那真的还是养不起呀。
时间很快就到了周锦钦登基的那一天。
大魏皇帝登基是自有一套惯用的流程,在这一天,除了周锦钦这个皇帝,皇后也要出席。两人都需要接受大臣的参拜。
这个过程极为繁琐。
赵青昭早上离开前特意吃了两个饽饽掂了掂肚子。
这个仪式,从早上六点开始一直要持续到下午四点。
过程十分的长久,虽然中间有留给大家吃饭更衣的空隙,但时间也比较紧。
在登基大典之后还有晚宴。
晚宴皇后也出席了,随之出席的,还有周景钦的四个皇子。
这四个孩子,年纪最大的如今已经有十岁。最小的不过才三岁。
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是正宫皇后所出。两人年纪相差不过三岁。
从这里也能看出,周锦钦应该是十分重视嫡出的,要不然不会头两个孩子都是嫡子。
不过这样也好,只要这两位殿下资质不差。那这后继之人怎么着,也应当稳当了。
周锦钦不像之前的安正帝。
安正帝平庸,却极善权谋之术。
大魏吏治在安正帝的执政期间十分的混乱不堪。
要不是朝中阁老力挽狂澜,如今的大魏就是一个烂摊子。
周锦钦与安正帝不同。周锦钦是胸中自有沟壑,也很能审时度势。
之后行事如何虽然还不知道,但在之前这段时间,大魏确实是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这点不可否认。
周锦钦登基之后改了年号,年号为“正和”。
从明年新春之日才开始算起,为正和元年。
周锦钦登基之后,愈加的气势磅礴。整个人也比之前更加威严端正。
登基之日已过,马上就到了,赵青昭离开京都的日子了。
他此次前去是为了主持的边境贸易,这个事务是独立城中事务之外的。
为了让赵青昭更加名正言顺的主事,周锦钦升了他两级。
封他为正四品钦差。
此前的人马行囊皆已备齐。只要时辰一道他就能出发。
赵青昭出发的日子是在天子登基的三天之后。
本来新王登基是个大事情,是要连庆十天的。
但是边境实在是不等人,之前在京城留了那么久,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这天一早赵青昭就带着人了,离开京都了。
因为此去事关两国贸易,轻忽不得,所以周锦钦地特拨了2000精兵,同时赐下尚方宝剑,嘱咐他可以便宜行事。
赵青昭带的人手,除了陛下赐的精兵之外,还带了风燕等人及护院十人。
随行的的行礼不多,只有一些口粮和基本药材。
赵青昭离开进京城,有很多的亲朋好友来相送,除了赵家父子和赵景行之外,还有谢家公子以及未婚妻谢姝华,华若等人,此外还有一些同事。
令赵青昭惊讶的是穆斯朝也来了
。
其实两人私交并不多,所以穆斯朝能来相送让赵青赵有点意外。
“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望你此次一路平安。千万多保重。”
赵长松说完拍了拍赵青昭的肩膀。差事能不能完成都不妨事,命才是最重要的。
赵青昭颔首:“父亲,孩儿知道的,您不必忧心。”
赵长松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了,
接下来一一道别的,就是赵青昭的朋友同事们了。
这一次没有严臻。
严臻早在安正帝彻底落败之时就离开京城了。
严臻父亲的所在的益伯府,如今也是衰败得可以。
之前益安伯作为安正帝的嫡系,可没少给周锦钦添乱。
在周锦钦上位之后,他们也没能讨的了好,被拼命打压。
这件事情严臻和他的外祖父也在后面推了一手。
如今,在京城之中,益安伯府已经排不上号了,听说严臻的父亲和他那个继母的日子并不好过。
到了这一步之后,严臻也就放开了。
决得没意思,就没有再折腾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过往身体不好的那些年,他一直被拘在家里,所以身体好了之后,他就一刻也呆不住,无时无刻不想着,想往外跑。
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逍遥快活呢!
“祝君此行一路平安!”
“多谢!”
略微寒暄之后,赵青昭便策马离开了。
此时的分离是为了来日的重逢。
赵青昭看的明白。
此去边境,得有一个月的路程。
这次赵青朝前往边关,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之前跟着押送粮草的大军刘云大将军等人去边关之时,他已经走过一遍了,如今有了经验,他们自然就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行驶的过程中,若遇到城镇,赵青昭就会交代手下的人留下来休息片刻的,顺便打听打听当地的消息。
这一次,周锦钦还给赵青昭交代了一项任务。并不强制赵青昭一定要完成,只是说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帮他留心一下,边境的经济状况,民生状况和吏治水平如何。
毕竟天子被困在京都轻易不能外出,不能亲眼查看。
虽然他可以让手底下的人,一月几次的给他汇报。
但就算如此他也不能把这颗心完全放下。
所以便有了这个任务。
对于赵青昭这个人。周锦钦还是比较放心的,此人嫉恶如仇。在他的眼里,天下百姓是比前世权势更吸引他的东西。
在他根基还没站稳之时,他就敢跟世家权贵敢跟阁老对着干。
要不是他一力护着。恐怕早就被那些人撕得粉碎了。
他很信任赵青昭,除了少时的情谊之外。他更明白,赵青昭只能靠他,要不然。他不会有活路的。
虽然周锦钦话是这么说,但是赵青昭可不会把这个话当真。
不收集信息这事,若是在周锦钦信任他的时候可能没什么,但是一旦两人之间出了点事情,没那么信任,那这就是大罪了。
周锦钦对赵青昭的这些许的看法。赵青昭不知道,若是知道的话,只能说这其中恐怕有什么误会。
赵青昭,之前敢那样子对世家权贵。也是因为他看到了周锦钦的决心。
当时周锦钦的赢面很大,就算失败了,也可以全身而退。他们俩也算是互相成就了。虽然他承认其中也确实有赌的成分。
不过说赵青昭不爱权势,那就真的是笑话了。
赵青昭爱权势,他清楚的明白在这个封建社会若没有权势,那就只能任人欺压,赵青昭不想遵守别人制定的条条框框,只能做这个规则的制定者。
不过与此同时,他更爱惜自己的羽毛,或者说他更爱好和平。
曾经生活在现代的赵青昭。是很享受这种民族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的。
他上一世是孤儿,是由国家和好心人抚养长大的。
之后通过拼搏当上了总裁,每年也都会斥巨资回馈社会。
不他这个人很矛盾,不能简单的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好人或坏人。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是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让这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好的。
虽然这一点赵青昭到现在也有可能还没发现。
赵青昭这一路走的急,只能大概的收集一些吏治消息,以及百姓们对此的评价,因为收集的消息不全,所以很是片面。
赵青昭拿着这些东西。草草的他们在心里面过了一遍,就没有急着去想它们了。
这些东西除了可以回去给周锦钦交差之外,他自然用得上。
若不是如此,赵青昭也不可能现在就这么急哄哄的去收集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他在回京城的路上搜集,便绰绰有余了。
边境主要分有7个城池。呈成山字形,向外排布的。
赵青昭此次前去的目的地便是此前和突厥交战的主战场辽东城。
这也是经过周锦钦和阁老等人深思熟虑之后才定下的。辽东城位于山字中间那横的。与突厥接壤的,位置便利。这是一大优势,有利于贸易。
其二便是因为辽东城处于七城中间,突厥若有异动,其他六城既可以呈包围之势攻打,也能迅速支援辽东城。
辽东城作为突厥大战的主战场,损失惨重,他们希望辽东城定为边境贸易区后,能带动辽东城经济的发展,以平战争留下的疮痍。
赵青昭要到辽东城,得先经过宁城。宁城是赵青昭之前呆过,主持过政务的地方。
宁城的百姓们收到赵青昭来城的消息之后,便自发自的来迎接他。
如今的宁城和赵青赵一年多以前看到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宁城里人口繁多,街道往来之间,有三三两两的儿童嬉闹,也有结伴的夫妻姊妹。大家,或言笑晏晏,或嬉笑怒骂,生动不已。
相似小说推荐
-
摄政王逼我披好马甲 (诗瓷) 2021-04-03完结248 740江洛儿与当朝皇帝灵魂互穿了。每日战战兢兢活在皇宫里,唯恐被那权倾朝野,狠戾至极的摄...
-
皇家儿媳 (女王不在家) 2021-04-10完结9398 24829顾玉磬,婚事泡汤,性子骄纵,燕京城人人等着看她笑话,嫁不出去了。萧湛初,天家第九子,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