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她资助了个皇上 (粟微)


  雨后的长安四处散发着略带潮湿但又清新的空气。
  石板路上的水洼清晰可见人, 宋乐舒走进学堂,院子里树叶被雨打落了不少,看着有些稀疏的槐树, 宋乐舒这才察觉到快到秋天了。
  元启跟着她的脚步走进学堂, 学堂内只有宣纸沙沙的写字声。
  厨房整齐的切菜声响在院子里,许是下雨天湿了柴, 那里还飘出了一阵阵的黑烟, 不过多时阿清便被熏得跑了出来, 站在院子里咳嗽。
  前仰后合的他余光看到了门口的两个人,顿时身影一怔。
  这两个人竟然这么快回来了。
  “宋姐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阿清问道。
  宋乐舒绕过水洼走近, 一边掩着口鼻:“刚回来,元启说要来学堂看看, 我就带他过来了。”
  阿清敏锐地注意到了宋乐舒称呼的变化, 他目光在元启身上流连一阵, 随后点点头:“可是不巧,这柴淋了雨,没法烧了。”话落, 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厨房里烟气缭绕,做饭的李婆也终于受不住这呛人的黑烟,几乎是小跑着出来, 骂道:“老娘就活该受这气, 你小子不收柴,看吧, 非熏死咱娘俩!”
  李婆年长些许,按年龄来算确实是能当阿清的娘了。
  她骂骂咧咧的话语声刚歇,眼前暗赤色锦履清晰地出现, 李婆怔了怔,倒是未来得及去看锦履的绣样,便先去瞧鞋子的主人。
  “先······先生!”李婆身子登时一抖,就差跪下。
  她倒是没有失去理智,忙行了个礼后便息了声,和平日里活泼的样子判若两人。
  李婆到底是元启送来的厨娘,对原先的主人心存敬畏很是正常。周围的人都没多想,只道是元启身份尊贵,治家有方叫仆人无法忘记。
  宋乐舒却是微微拧了下眉,显然还想着元启身份一事。
  “柴湿了就别烧了,”元启招招手,杨同上前,“去酒楼多买些菜,偶尔也给孩子们换些花样。”
  杨同得令,立马叫了两个人去办。
  学室里的学生早就听见了院子里的动静,今日下了一天的雨他们一直心不在焉,现在看到院子里乌泱立着一帮人,整颗心全都被拽了去。
  老先生愠怒些许,呵斥他们做学问不专心,要罚抄写。
  怒到此处,已经无法转圜,学生们不敢像对宋乐舒撒娇那般求这夫子,面面相觑之下认了这罚,现在不认,一会恐怕有他们好看的。
  到了时辰便下学,一群学生鱼贯而出,全都围着宋乐舒去,一个两个都叫着思念,先生去了哪里云云。
  宋乐舒被这群孩子包围起来,一脸无奈挂上了平日里的温柔,耐心解释了一番,孩子们七嘴八舌叫个没完,院子里瞬间吵闹起来。
  元启还被一边晾着。
  宋乐舒不由得板着脸咳了几声,打断了孩子们的兴奋,见孩子们稍稍冷静了下来,她这才对他们介绍道。
  “孩子们,这位是元先生,快问好。”
  “元先生好——”
  元启对孩子倒是喜欢得紧,脸上露出宠溺的笑,顺手摸了摸最近的那个男孩的头:“你们也好。”
  “这就是我常念的那个元先生,你们可要尊敬先生些,没有他,宋先生也要去和你们喝西北风。”宋乐舒笑笑。
  听起这位元先生的大名,孩子们纷纷侧过脸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目光看着元启。
  元启今日来此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看看这些孩子们,另一个件事则有些说头。他本想找机会和宋乐舒说,可看这些孩子们的热情模样,倒是让他一时分不出神。
  七嘴八舌的问什么的都有,元启蹲下身被孩子们团团围起来,全部精力都用来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他这模样倒是认真,毫无敷衍。
  “你们的问题太多了,让元先生喘口气,去。”宋乐舒出面解围。
  李婆见状,立马上前救主子于水火之中。阿清在一旁看足了热闹,见宋乐舒急得额头渗出薄汗后,才不情不愿上前帮忙。
  阿清平日和孩子们相处最多,他说的话孩子们是最愿意听的。
  将孩子们哄去一边玩,一行人才去会客厅坐下。
  李婆将最好的茶拿了出来,而后小心翼翼泡好端到了元启面前。阿清在一边看着一切,视线中难掩打量。
  “这些孩子们平时就是这样,粘人得很。”宋乐舒解释道。
  元启目光中没有半分不耐:“我倒是喜欢孩子,赤诚稚嫩,在他们眼中几乎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宋乐舒被他感染的一笑,见元启捧起热茶啜饮一口,她一颗心瞬间安了安,学堂被打理至此,看来元启很满意。
  他们一众人也算是没有辜负元启的期待。
  “我今日其实正是为学堂一事来的。”元启放下杯盏,看着宋乐舒道。
  宋乐舒见他目光中的严肃,自然不敢怠慢,忙道:“愿闻其详。”
  “宋乐舒,我准备以你的名义办个义学。”
  宋乐舒和阿清齐齐惊骇,义学可不是说办就能办起来的,既需要官家的许可,又需要旁人的资助。虽之前有卢家相助,可若是办起义学,那资助也是不够看的。
  “元启,我一介草民哪来的能力办义学?这学堂能做到现在这样已实属不易,多靠你和旁人的帮衬,我不过出了个力,怎可——”
  怎可揽这功劳?
  元启微微摇头,示意宋乐舒稍安勿躁,而后缓缓道:“有我在其中助你,你怕什么?”
  宋乐舒一怔,满腔的话语一下子卡在喉咙里,心微微热,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我以知黎名义相助,阿舒依旧是这义学名义上的主人,到时城中的名声是你和知黎二人的。你在这其中劳心劳力许久,休要推脱。”
  宋乐舒涨红了脸,若说起功劳,她不过是前几个月教了书,后来就跑去卢家了。真论起来的话,平时忙里忙外的阿清和做饭的李婆,以及那个操心到两鬓微霜的先生,哪个不比她功劳多?
  她怎么好意思?
  元启就像是看出了她的疑虑般,直言道:“你是这义学名义上的主人,多给他们开些银钱不就罢了。”
  一直看元启不顺眼的阿清,此刻才缓了缓面色,觉得平时说话端腔捏调的人现在才说了句中听的话。
  阿清不知是为了宋乐舒,还是为了那多涨的银钱,忙劝道:“宋姐姐,我可都仰仗你了,是你答应我苟富贵勿相忘的。”
  宋乐舒犹豫再三,元启好整以暇看着她,大有一副不答应就不走的架势。
  如果办成了义学,以后就能收更多无家可归的孩子读书识字,待他们有了学问,日后更能有一番作为,她算是积德。
  且······
  若是真以知黎的名义相助,城中对宋家的奚落和蔑视都会烟消云散。宋乐舒心善,可她也想为自己谋取利益。
  脑中浮现的这抹心思让她有些脸红。再看元启,一副超然物外的君子作派,助人为乐慷慨解囊,不取分毫利益,这人不是坐在金銮殿中的圣人,就是那世间少有的君子——
  她忍不住看了元启一眼,见对方眼眸中带着几分问询,终是点了点头。
  “也罢,我便厚着脸皮承下这恩情。”如果此时是她和元启初识,那宋乐舒绝对要行个大礼以示感谢。
  可现如今,她欠元启的绝对不是简单的一件两件,一时之间无法数清,亦无法还清。
  前去酒楼的侍卫打包了许多菜,院子里的烟散去许多,一群孩子在另一张桌子上坐下,大人便坐在另一张桌子上。
  众人大快朵颐时,元启却未动筷子。午时福明寺的斋饭并不能撑这么久,宋乐舒早已饥肠辘辘,她料定元启也是如此,可元启却摆出了几分仙人辟谷之势,只是坐在那里装装样子。
  宋乐舒觉得奇怪,元启称自己不饿。
  山间淡淡的血腥味重新出现在脑海之中,骤然间他仿佛回到了几年前尸横遍野的战场,再美味的菜肴都笼罩了一股血腥,他无法动筷。
  就如住持所说,他杀孽太重。
  若是平日里还好,可每当遇到刺杀时便会勾起一些心中最不堪的回忆,横尸遍野的战场和惨死在他手下的敌人——
  哪怕是现在遁入佛门撇下世俗,清心寡欲直至死,也洗刷不尽身上的杀孽。元启自嘲笑笑,忽然间,他白瓷透亮的碗里多了些东西。
  宋乐舒夹了一筷子酥炸里脊,放进了他的碗里。
  “多少吃一些吧,好吗?”宋乐舒看着他,元启清楚的从那眼眸中看到了担忧和关怀。
  里脊肉入口,是咸的。
  血腥味随着她的笑容消散,元启恍然回神,什么杀孽尸体全都如一阵雾般消散在脑海之中。
  纵情欢歌当下,死后之罪何须眼下忧?
  若是真有一日那些杀孽会全部报复在自己身上,那就让他在此之前,及时行乐,不虚此生。
  余生便去做未做的事,履行没有实现的诺言,护心爱的人直至身形消散的那一天。
  **
  元启的相助,让宋乐舒的不见天日的人生逐渐好转。他出资建了长安的义学,宋乐舒拿着银钱将学堂翻新扩大,又招收了一些人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