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元令已经把庄子上收拾出来了,再把平常用的东西先送过去几车,然后跟肖翼还有肖翀知会一声,又跟皇后打个招呼,就决定带着女儿去休养了。
徐秀宁接到了傅元令的信哭笑不得,但是一想也知道她不愿意见李太后的原因,自然不会横加阻挠,反而大张旗鼓的派人去瑾王府探病,把瑾王妃生病的事情坐实了。
皇帝下了朝到了凤仪宫,就看到皇后正在看信,随口问了一句,“谁的信?”
徐秀宁听到皇帝的声音忙起身接驾,笑着说道:“您怎么如今也要学小九,都不让人通传的。”
皇帝看着皇后笑道:“朕也就能在这里放松些,没有别人,咱们夫妻自在一点不好吗?”
徐秀宁忙让人泡茶来,看着皇帝,“这些日子陛下受累了,坐下歇歇吧。”说着就看着放在桌上的信,“九弟妹的信,她明日就要带着熙玥去庄子上小住。”
皇帝闻言叹口气,“九弟妹到底是退了一步。”
“她本就是良善的性子,自然是不肯让我们为难的。”徐秀宁站在陛下身后,伸手给他按压额头两边的穴位,让他放轻松些,“母后回宫自然是好事,只是你也知道母后当初就对九弟妹多有不喜,大过年的图个好兆头,让九弟妹去庄子上也好,等翻过年,母后这边安置妥当了,九弟妹再进宫也是一样的。”
皇帝微闭着眸子,听着妻子的话,好一会儿才说道:“那你呢?”
“臣妾有什么好担心的,都有陛下在,我知道您会护着我的。”徐秀宁浅浅一笑。
皇帝嘴角微微一勾,慢慢睁开眼睛,侧头看着妻子,“后宫诸事还是你做主,母后若是有不合时宜的吩咐,你自可拿宫规约束。”
徐秀宁眼睛一亮,知道陛下这是在给她许诺,“我知道,您放心,母后是长辈,许是咱们想多了,毕竟在皇陵这几年,母后回来指不定就能心平气和呢。”
皇帝一哂,想起从皇陵回来的人回禀的事情,他看着妻子,郑重的说道:“你还是做好准备吧。”
徐秀宁:……
陛下,你可别吓我啊。
皇帝眉眼一弯,看着皇后,笑了笑,“为了让母后开心,等她回来你就说选秀的事情,一定要大办。”
徐秀宁脸上的笑容都要维持不住了,“陛下,您这又是何必呢。我怎么能拿您的伤口讨母后欢心,您把我当什么了?”
“跟你闹着玩呢。”皇帝乐了,“你还真信了?”
徐秀宁:……
都是被小九带坏了!
自从立了太子,皇帝就变得轻松起来,说话做事比以前乐呵多了。
正想着,就听陛下说道:“朕真想过个几年,等翀儿掌握了朝上的事情,我就退位让贤,带着你跟着小九夫妻去他们封地过几年轻松日子,你说好不好?”
徐秀宁这回真的傻了,她竟不知道陛下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您舍得?”徐秀宁一点也不想当这个皇后,太累了。
相比起来,夫君这个皇帝做的更累,她看着都心疼。
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还要因为国事操劳,这两年太医院的院正每隔三天就要给陛下请平安脉。
以陛下这年纪,哪里需要这么频繁的诊脉,还不是因为他的身体比正常人还是要虚弱些。
皇帝看着皇后眼眶都红了,伸手在她眼下轻轻一抹,“有什么舍不得的,当初争这个位置,不过是想我们都能好好的活着,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看大干的江山繁盛稳固。翀儿是个好孩子,他会比我做的更好,何况还有肖翼跟吉博年辅佐,等到明年春闱,朕会让翀儿参与殿试,届时选出来的官员便不是天子门生,而是太子门生,这些人,以后都会是太子的左膀右臂。”
徐秀宁听着这些话,有些恍恍惚惚的,她知道陛下安排的这么明白,肯定是心里想了很久了。
难怪急着立储,不只是因为太后要回宫,而是陛下要给太子选一届太子门生,襄助他治理天下。
徐秀宁下意识的握着丈夫的手,她想笑一下,但是她发现自己笑不出来,她只想哭。
努力眨着眼睛,可是眼泪还是止不住的落下来。
皇帝轻叹一声,伸手把妻子抱进怀中,自从她嫁给他就一直在受委屈,他心里都知道。
徐秀宁靠在丈夫的怀中,这一刻她不是皇后,他也不是皇帝,他们就好像还是在王府中,只是最平常不过的一对夫妻而已。
“我可真是太高兴了,要真有那日,我就觉得这日子有奔头了。”
“嗯,会有那日的。”
徐秀宁埋在丈夫的怀里不好意思抬头,索性伸手抱着他的腰,久久不愿松手。
她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他会愿意陪自己去过她一直想要的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闲云野鹤,轻松自在,没有这世间的烦忧。
有了这股力量,便是太后回宫带来的压力,徐秀宁都觉得自己瞬间充满力量,能跟太后斗个三百回合。
第1438章:肖九岐的手段
秋闱过去没多久,天气渐寒,夹棉的衣裳上身,就在这个时候太后的车驾进了上京城。
而此时,傅元令正带着女儿在庄子上吃螃蟹,自家水塘里养的大螃蟹,虽然已经过去吃螃蟹最好的时节,但是吃着就是个意思,心情好。
肖熙玥以前也来过庄子上,但是没有跟母亲单独来过,自从来了这里,母亲时常一身骑马装带上她母女二人早上骑马出去巡逻田地,中午就在外头随意找户庄户人家吃饭。
肖熙玥从来都不知道百姓们吃的饭是这样的粗糙,头一回吃的时候她都吃哭了,因为母亲说不能浪费粮食,她虽然不愿意吃但是还是咽了下去。
肖熙玥渐渐明白为什么母亲对自己的佃户这么善心,为什么母亲总是能在自己力所能及时去做善事。
因为不管她们去哪家用饭,佃户们总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她们,这样的热情跟善意让肖熙玥有很大的触动。
直到后来母亲带着她走得远了些,出了自家田庄的范围,再去别人家的佃户付钱吃饭的时候,顿时就感觉到了差别。
因为别人家的佃户吃的实在是太差了,即便是她们付了大价钱,入口的粥能照出人脸,手里拿着的不是雪白的大馒头,或者是家里早膳桌上花样百出的各色精细吃食,而是用野菜跟杂面整出来的菜饼子,入口就有一股涩味。
肖熙玥短短一个月的功夫性子就变了很多,以前她就是个不知人家疾苦的郡主,但是现在她看到田间地头劳作的百姓,就忍不住会去想他们家饭桌上吃什么,家里有没有存粮,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
等到肖九岐带着肖翼跟肖翀来探望母女二人时,见到晒黑了不少的熙玥都惊呆了。
“熙玥啊,你怎么这么黑了?”肖九岐心疼死了,怎么晒成这样?
肖熙玥:……
她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脸,就算是她懂得人家疾苦,可自己还是个爱漂亮的姑娘。
傅元令看着女儿的神色,又看着肖九岐说道:“没什么,我带着孩子这一个月把周遭都走了一趟,你们怎么来了?”
傅元令的眼睛落在儿子身上,看起来并没有瘦,但是整个人的气质有了很大的改变,更沉稳也更有气势了。
肖翀对上母亲打量的神色,笑着说道:“看来您跟妹妹在庄子上很开心,那儿子就放心了。”
傅元令招呼着大家往屋子里走,边走边说道:“进去说话吧,外头风大。”
肖九岐四处打量,笑着说道:“跟当年没多大的变化。”
“一个庄子还能怎么变,就是隔两年修葺一回。”傅元令笑着说道。
一进屋就暖和了,里头烧了暖炕,立刻就感觉到了暖意袭来,傅元令看着几个孩子嘀嘀咕咕的样子让他们坐下说话,自己转头让梨花去泡茶拿点心来。
“在东宫怎么样,适应的可好?”傅元令关切的看着儿子,又怕儿子报喜不报忧,于是又看向肖翼。
肖翼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您放心,一切都好。朝堂上有吉相相助对抗杜相,事情还在掌握之中。”
傅元令点点头,“前三脚难踢,这种事情别人帮扶不大,全要看自己。”说着就看着儿子,“你自己觉得如何?”
肖翀不想让母亲担心,便道:“虽然有些难处,但是儿子能应付,您说的对,万事开头难,儿子心里有准备。”
肖熙玥实在是忍不住问了一句,“那太后娘娘那边呢?”
她心里想着母亲避着李太后都到了庄子上,那李太后肯定是不好相与,二哥又住在东宫,势必会经常见面,她心里很是担心。
傅元令也看向俩孩子,不过最终还是看着丈夫。
肖九岐立刻就道:“李太后不是病了吗?回了宫当然是要好好养病啊,病人不宜折腾,再加上李太后年事已高,自然是静养为主。”
傅元令:……
她认真的看着肖九岐,“是你在朝堂上提出此议?”
肖九岐大义凛然的说道:“那是当然。”
傅元令给李太后点个蜡,本来太后回宫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自然是排场越大越好,才能显出太后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