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巍嘴角抽了抽,“傻?我就没见过比瑾王妃更精明的人,别人觉得她傻,不过是因为自己赚钱困难,手里就那么多银子,送出去一两就少一两。但是瑾王妃是别人吗?赚钱对她来说太容易了,她这可不是傻。”
“老爷此话何意?”吉夫人也不太明白瑾王妃到底怎么想的,反正这事儿换到她身上,她自己是不舍的,有这么多银子,分给儿孙不好吗?
给太子带走的就算了,但是两大海港的份额全都还给朝廷,这一年得多少银子?
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她就这么送出去了,自然是遭人恨的。
“李太后要回宫了。”
“这么早?”吉夫人惊讶的说道,算算日子应该到年底才能回来。
“李太后病了,陛下总不能视而不见,自然是要把人接回来养病。但是你知道,李太后对瑾王妃可没多少情分,再加上陛下立了瑾王的儿子为太子,你说李太后回来后会怎么做?”
吉夫人一时说不出话来,想了想才说道:“老爷的意思是瑾王妃这样做,就是为了不给李太后发作的机会?”
吉巍点点头,“瑾王府倒也罢了,并没有太多的产业,但是傅家不同。尤其是傅家进入上京后,这么多年置下这么多的产业,每年入账的银子何止是令人眼红。瑾王世子做了太子,最令人诟病的就是傅家的财力,现在瑾王妃将所有明面上最赚钱的产业大部分给了太子带走,最令人眼馋的海港的收益还给朝廷,你说李太后回来后怎么借机发挥?”
没机会!
吉夫人这些女眷可想不到这么深的问题,她们只看到瑾王妃傻,但是此时听丈夫这么一说,吉夫人竟是惊出一身冷汗。
看着夫人的模样,吉巍轻轻一笑,“再说狡兔三窟,瑾王妃送出来的只是傅家到了上京后置办的产业,可你想想,当年傅家在潞阳府称霸,那家底本就厚实,瑾王妃又善经商,这么多年只怕傅家原本的产业在她手中少说也得翻个一番,别人只盯着上京这点东西,却不知道冰山浮于水面的不过一角罢了。”
吉夫人深深地吸口气,看着丈夫说道:“真是令人想不到,瑾王妃的确是有大才。”
吉巍深以为然,又稳又狠,能舍能弃,关键是自己有本事将送出去的东西还能再赚回来。
最令吉巍佩服的是瑾王妃心中有大仁大义,若不是心有乾坤,又怎么能做出这样的壮举,既能替太子造势又能替瑾王府与傅家解危,别人觉得瑾王妃吃了大亏,却不知道这对瑾王妃而言不过是区区而已。
吉夫人心里欢喜,瑾王夫妻好,这对他们而言也是好事,毕竟自己的孙子还跟着太子呢,太子的地位越稳固,他们家获利越深。
现在想想当初老爷在朝堂上保持中立,只怕心里也存了这个念头。
吉夫人长舒一口气,幸亏当年没拼命阻止孙子去给瑾王世子做伴读,不然哪有今日的风光。
另一边,傅元令也在盘账,看看自己还有多少家底,主要是这些年几个大管事在外头放飞自我,买山置地开商铺,个顶个的厉害,她多数只看最终收益,很少去仔细盘算各地产业扩展了多少。
肖九岐是个没钱的,他的手就不能过银子,只要有点银子出门不是遇到乞丐就是遭遇小偷,看到食不果腹破衣烂衫的人,他就忍不住接济。
傅元令也知道他这诡异的运气,寻常出门,身上的顶多让他带个十两八两的碎银子,再多是没有了。
当年父皇临终前将他的小私库给了自己,肖九岐自己挺感动的,但是他四哥初登基处处要用钱,他就从里头挑了两样做纪念,其他的都给他四哥填了朝廷这个大缸。
除此之外,还有父皇母后在世时给他置办的产业,这个早就落到他媳妇手里了,还有封地的收入都在媳妇手里。
现在肖九岐想要拿出点私房银子安慰媳妇,他都发现自己的兜比脸都干净,哎。
只是这口叹息忧愁声还没咽下去,就看着梨花桂花荷花几个丫头一人抱了一摞账册进来,挨个的放在室内的八仙桌上,诺大的桌子,转瞬就摆满了。
“王妃,库房里还有一箱,现在抬来,还是稍候再送来?”梨花笑着问道。
傅元令也跟着笑,“稍后再说,你们先去库房整一下,对着册子把东西重新造册分类。”
她的库房很多年没收拾过了,里头的东西有些早年的册子也模糊了。
这可是个大工程,没个十天半月的干不完,荷花就道:“那奴婢们请尤嬷嬷她们搭把手吧,不然咱们这几个人得忙很久呢。”
傅元令笑道:“行,去西城傅宅那边把窦妈妈跟宋大娘也叫来热闹热闹,她们就喜欢替我盘点库房。”
“哎,奴婢这就叫人去请窦妈妈和宋大娘。”梨花笑着转身出去了。
荷花跟桂花把账册简单地归顺一遍也退下了,只剩下肖九岐盯着一桌子的账册发呆。
第1435章:高居榜首
傅元令看着肖九岐的神色,特别豪气的说道:“咱家有钱,你别听外头人胡说八道。”
“这些账册怎么回事?”肖九岐定下神来,挨着媳妇坐下问道。
“这些啊都是傅家原本的生意,以前在潞阳府时的家底。借着在上京的东风,傅家原本的产业至少也翻了三倍。”傅元令看着这一堆账册,“这些是上半年入库的账目,我只看了大概,具体的没怎么看,你陪我看看?”
肖九岐木着脸随手拿起一本账册,也是巧了,是三连山那边的,他瞧了几眼就惊讶的看着媳妇,“仇行这是买地买到隔壁府县去了?”
傅元令接过肖九岐手中的账册翻看一遍,这才开口说道:“当年三连山那边出现废弃铁矿的事情你还记得吗?”
肖九岐当然记得,父皇还特意让人去查。
“因为傅家有功,父皇赏了傅家一片山头。”
“一片是多少?”
“那边山不大,有十来座吧,挖矿是不成的,里头没东西,就是土山。所以仇行就把山上栽了果树,山下开垦荒田种了桑麻药草粮食,当年你出战南疆,后来粮草被谭贵妃母子做了手脚,傅家送往南疆的粮食虽然是打了寻求商户募集的名号,其实有一部分是赊欠的。为了还粮仇行那几年不停地开荒种地,所以咱们家不缺粮,因为粮多还因此在大干各地多开了不少的米面行。”
肖九岐:……
“还记得你当初去三连山想要买的那几座山吗?”
肖九岐点头,当然记得,要不是那几座山,他怎么能娶到傅元令呢。
“那三座山是煤山你也知道的,前几年挖的浅,后来越挖越深,煤的产量也越来越大,就这几座煤山咱们都吃喝不愁,进账极多。”
肖九岐:……
“哦,还有这个,这个你不知道,咱们家在西北还有几座玉矿。家里孩子们佩戴的玉,还有你身上的都是自家产的。”
“除了这些,还有咱们家开在大干各地的商铺,米粮行就不说了,其他的还因为当初贩卖舶来货开的金银楼,绸缎行,茶行药铺,这些就更多了。”
傅元令说到这里又笑着开口,“你还记得当年跟着戚若重的许多银、蔡十三还有贺朋举吗?当初只是个小管事,现在早已经放出去在各地做大管事了,个顶个的会赚钱。”
肖九岐:……
傅元令又继续翻了翻其他的账册,“哦,还有这个。早年朝廷是允许商户开采金银矿的,后来父皇收回了这项权利。咱们傅家原本是有金矿的,因为要还给朝廷,朝廷拿了两座锡矿来补偿。虽然锡比金贱,但是薄利多销,老百姓用锡器可比金器多多了。”
肖九岐就觉得自己担心了个寂寞,他媳妇的家底依旧这么深不可测。
“你别说了。”肖九岐看着那一摞账册,他媳妇只翻了一小部分,“我知道了,咱们还很有钱这就行了。”
傅元令轻笑一声,“那是,我们傅家真正的家底都没动呢,咱们送出的,不过是我来上京后自己打拼出来的产业而已。”
肖九岐正要说什么,就听着傅元令又说道:“你的封地本就是富庶之地,每年的税收都是一笔不少的银钱,这笔银子我一直没动,都给熙玥留着呢。肖翼定亲我是打算拿出一笔银子的,但是这孩子说什么都不要,荣王府的家底很厚实,当初他父亲给他留下了不少产业,都在大管事龙蒿手中,后来他成年后这些产业就到他手里了,这你知道的。”
肖九岐知道啊,还是他带着肖翼去查看的,“孩子是孩子的,咱们做长辈的该添还是要添的。”
“肖翼的性子你知道的,他绝对不会要的。我打算等他成亲后有了孩子,咱们就以给侄孙的名义给他好了。”
肖九岐想起肖翼的性子,咬咬牙,熊孩子欠收拾,“也行吧。”
孩子们长大了,就有自己的想法了,做长辈的也不好强求。
傅元令笑着又说道:“其余的也没什么别的事情了,只等着将来咱们回封地就好了。”
说起回封地的事情,肖九岐就道:“你有没有想过提前回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