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元令对老太爷跟太夫人感情也很复杂,既厌恶他们梦中的自私自利,但是有感于如今二人对自己的支持。
她现在整体来说还是希望二人能安度晚年,享享清福,儿孙们的事情就不要操心了,毕竟府里到今天这步境地,当初他们没有阻拦傅宣祎做侧妃时就注定的。
但是,太夫人没有要求傅元宪夫妻搬回府这一点来看,傅元令又觉得此事有很大的可能性,总之不好说,还是得问过之后才知道。
等到晚上肖九岐回来,傅元令跟他说起此事,肖九岐就不怎么在乎的说道:“走不走的也没区别,反正肖霆这事儿善了不了。”
傅元令听出一点花头,看着肖九岐问道:“怎么回事?”
肖九岐一言难尽的看着媳妇,“我跟你说,我早就知道肖霆那性子阴不阴阳不阳的,总想当老好人早晚要出事。”
这一点傅元令还真是要承认肖九岐说的有道理,在梦中肖霆的耳根子就有点软,自己跟他定亲之后没什么感情也是因为俩人脾性不投,碍于婚约而已。而他蓄养私兵,也是受幕僚蛊惑跟谭贵妃的劝说。
“小时候,我打他一顿,他不敢打回来,只能去找谭贵妃哭诉。谭贵妃再去父皇那里告我的状,我跟你说我就聪明了,谭贵妃一告状,我就闹得更厉害,如此一来老头就不好训我了,只能转过头安抚谭贵妃母子,一来二去的,谭贵妃知道告状没用,就只能咬牙让肖霆绕着我走。”
傅元令:……
难怪肖翀小心眼那么多,都是像父亲。
“这人啊有时候不能退让,你退一步,敌人就能逼三步。你要是摆出跟他同归于尽的架势,他自己惜命就不敢逼你了。肖霆这人好面子,又想做出个礼贤下士的模样,这下好了,底下的官员看清楚他的本性,借着他的名头在西北干尽坏事,现在还不是肖霆来还债,活该。”
傅元令:……
她发现了,只要肖霆一倒霉,她家这位就特别爱吐槽,滔滔不绝。
“所以,西北的事情吴王不知道?”
“哪能啊,知道是知道的,就是知道那么一点点。”肖九岐幸灾乐祸的比了个指甲盖,说着说着自己哈哈笑起来,“你说这样的人还想做储君,我也就是不喜欢那位置,我坐上去都比他强。让下头的一群官员戏弄的团团转,身处漩涡不知情不说,居然还替那些蠢官背书,我可真是服气。”
傅元令虽然吃惊,但是细细一想也觉得此时不是不可能。
做臣子的都不喜欢强势果决的君王,这样做臣子的不舒坦。就好比她也不喜欢太过强势的管事,不服从调派的管事很容易惹事生非。
所以吴王这样的性子,其实是很多大臣都喜欢的皇帝,好拿捏,好商量,好糊弄。
追随吴王的人多,细细一看,多是利欲熏心之辈。
以前吴王这样的表象能哄得很多人对他很有好感,现在把这层皮揭下来,想来陛下也能看得更清楚自己这个儿子到底是个什么人才。
看着媳妇无语的样子,肖九岐就差拍着大腿嘲笑对方了,他乐的说道:“今天在御书房看到老头那张脸,五彩斑斓的,要不是给他点面子,我都要笑的喘不上气。他大概没想到自己以前看中的儿子这么蠢,当初四哥身体没调养好的时候,父皇可是把肖霆当储君养的,打脸了吧?哼,有谭贵妃那样一个生母,能养出什么好儿子。”
傅元令捂脸,但是肖九岐这话实在是太可乐了,她没忍住也跟着笑了。
说实话,对于陛下她心里还是挺感激的,虽然他老人家利用傅家多,但是傅家的产业扩充也多亏陛下的扶持跟默许。
很多时候,她做出的事情未必就那么周全跟妥当,但是陛下也会退让一二,大约是想肖九岐这个没有财运的儿子后半辈子能躺在金山银山上享福。
而且,傅元令发现一个很奇妙的事情,肖霆出了这样的大事儿之后,肖九岐提起他的语气跟以前有些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提起肖霆,他是恨不能一脚踩在脚底下,使使劲儿弄死算了的架势。
现在提起肖霆那是看乐子多,以前那股狠劲少了很多。
不知道肖九岐自己发现没有。
只是,听着肖九岐的话,现在有点明白为何陛下以前那么护着肖霆,细细一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以前楚王的身体没调养好,谁也无法断定他的寿数,自然不能作为储君的人选,肖九岐又有不存财的命格,自然也不合适做储君。
剩下的儿子里,肖霆是谭贵妃所出,陛下当时爱屋及乌,对这个儿子肯定比别的儿子更看重,有意培养也是有的。
傅元令突然也有点明白肖九岐对肖霆态度改变的原因了,以前他是以为陛下对吴王的偏宠是偏心,现在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自然也就放开了。
所以,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在梦中肖霆能那么顺风顺水的原因。
因为,在梦中肖九岐没有因为自己的事情去云州,也就没有楚王一展本领的机会,自然没能让陛下发现这个儿子的天分可以作为储君培养。
兜兜转转,还是因为那一场梦啊。
第1257章:那我媳妇该哭了
时隔这么久,商盟里商队终于能伸冤,当初被抢走的货物大多已经追不回来,损失的钱财也等于白扔了,但是至少人命的公道能讨回来,西北这条线的生意又可以平安做了。
虽然损失无法弥补,毕竟当初被抢走的货物马匪已经霍霍干净了,但是现在尘埃已定,傅元令既然是皇家的媳妇,又是商盟的会长,现在总是要给大家表个态。
正好傅家商铺跟工坊重新开业,傅元令就跟商盟的商户协定重开西北商线的问题,在这其中,傅元令做出了些让步,让利给其他的商户,也算是平一平大家的怨气。
乔安易去了西北,乔家在上京的生意也收了很多,这次商盟的会面,乔家的管事只来跟傅元令道了一声歉,“我们少爷说日后王妃去西北,一定请您喝茶,尝一尝西北的风味。”
傅元令认得这管事,她就问道:“魏太太也回去了吗?”
管事点点头,“太太走之前原想跟您道个别,只是西北那边出了点岔子,太太连夜就走了,后来您又闭门谢客,小人也没能把消息及时转达,还请王妃恕罪。”
“这不关你的事情,有劳你了。”傅元令没想到乔安易把乔家在上京的生意收了这么多。
就在这个时候,官司递上一封书信,“这是太太临走前让我交给王妃的。”
仲春上前一步接过来,转身递给王妃。
傅元令看着这封信,又抬头看着那管事,“魏太太虽然走了,但是乔家在上京遇到什么事情,你来找我就是。”
那管事连忙应下,但是他知道自己不会来的,剩下的这些生意也会慢慢的收起来,不久乔家还是全都再回到西北去。
管事告辞后,傅元令这才打开信,没想到除了信件之外,里头还有几张契书。
傅元令拿出来扫了一眼,心里叹口气,这是当初自己跟乔家合伙的生意,乔安易全都转给了她。
如此,两家的生意算是彻底分开了。
傅元令不由就想起当初自己刚来上京时的情景,虽然自己并不需要乔家帮助,但是那种情况下乔家母子毫不迟疑得对自己伸出援手,足以让她感激在心。
如今,大家各自有了家室,又因为她让乔安易夫妻心生罅隙,傅元令知道,乔安易之所以把生意切割的这么干净,甚至于又回到了西北,并不只是因为赵芸娘跟乔家根基在西北的缘故,大约也是不想以后再被人拿着这一点诟病。
傅元令又想起留在上京的乔尔玉,不免又想起在宫里的德妃,也着实有点令人头疼。
不管怎么样,乔家回了西北,乔尔玉这边她是一定要照看好的。
傅家重新开张那天十分低调,并没有大肆宣扬,也是巧了,傅元令在这一天发动了。
肖九岐当时就在他身边,连忙让人往宫里送信,自己把媳妇送进产房,想了想又给伯府那边送了消息。
皇后娘娘来得比伯府的人还快,身后跟着萨月珠,萨月珠今日正好进宫给皇后娘娘调理身体,得了消息就跟皇后娘娘一起来了。一来,她就进了产房。
皇后看着抓耳挠腮的儿子,哭笑不得的说道:“你先坐着吧,要生还早着呢。”
肖九岐幽幽的看了他母后一眼,并不想说话。
皇后娘娘抿唇浅笑,“你在这里等着,本宫进去看看元令。”
肖九岐也想进去,皇后推他一把,“你现在进去做什么,没得让元令紧张,在外头好好呆着吧,用到你时再进去。”
被嫌弃的肖九岐:……
不咋服气。
但是也不敢跟母后犟嘴,怏怏的坐在外头。
伯府的人来的也很快,大夫人跟三夫人一起来的,俩人行色匆匆的,没想到进来先看到了王爷,唬了二人一跳,忙上前见礼。
肖九岐摆摆手,“大伯母跟三婶坐吧,母后在里面。”
皇后娘娘来得这么快?
大夫人跟三夫人有点紧张的落了座,太夫人跟老太爷去了别院,这回来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