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汗让我向安定公主赔个不是。”势不如人,李初咄咄逼人,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不断地朝李初赔罪。
“赔一个不是就想把这件事情抹去,你们打的如意好算盘。想要平定这场战事,想要让我们大周的兵马退兵好啊,先把赔偿拿出来。”进贡什么的,那是东突厥和大周之间的事情。
可是李初出一回兵,仗就算不打,也绝没有空手而归的道理,好处先拿来,让李初满意,这件事就可以商量。
清单李初早准备好了,赔偿款什么的,他们总得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想要攻打别人的国家,因为发现自己实力不够,就想收手,认一个怂就想把事情抹掉,想得挺好。
“我们已经向大周表示进贡,公主殿下这份清单何意?”前来的使臣接过李初的清单一看,不解。
“难道你们认为你们想攻打我大周,因为发现不情况不对,所以立刻向我们表示认输,希望我们既往不咎,就不需要付出代价了?”李初既然敢把清单写出来,就是早早想好了说辞,不管这些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要按照李初说的来做。
“安定公主,此事,你们陛下知道吗?”李初可是狮子大开口,这上面清单所要的赔偿数额不小,比起他们答应给大周的供品只多不少。
李初听到他们的话冷笑地问道:“难道你们在洛阳的使臣没有告诉你们,我们陛下将此事交给我全权处理,只有让我满意,我们大周才会退兵,如果不能,那么我会等着你们东突厥自己斗得鱼死网破,随后我再一举灭掉你们东突厥。”
望着对面的人眼中只有冷漠和残酷,李初可不觉得这些人有什么值得可怜的,如果不是他们大周有本事,就东突厥、契丹、吐蕃三国一道进犯大周,大周绝对危矣。
必须要给他们一点教训,他们还以为自己只要认一个错,就能够把所有的事情抹去。想得倒是挺美!
这些人一定要让他们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也正好给天下各国人,一个警告,想要进犯大周可以,只要他们可以承担后果。
反过来,如果他们自问做不到,同样也得付出代价。也就是说,无论仅仅是他们起了的心思,一旦有想对大周不利的举动。最后都要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就算认输,就算向大周表示称臣,就算一辈子对大周进贡。那也远远不够。
“公主殿下如此咄咄逼人,难道就不怕我东突厥举一国之力和大周抗衡?到时候大周确定是我们的对手。要知道,大周的敌人并不是只有我们东突厥,契丹也在蠢蠢欲动,就连吐蕃也在准备对大周出兵,这个时候的大周如果想让予一己之力抗衡三国,当真能够做到。”
使臣把所有的利弊和李初分析清楚,希望李初可以慎重考虑,不要在这个时候和东突厥僵持不下。
毕竟大周的敌人可不仅仅只有突厥一个。李初应该要空出更多的时间来对付其他的敌人,否则的话,大周或者会被其他国家吞噬。
“在我对付你们的时候,契丹和吐蕃都没闲着,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我现在依然能让你们站在我的面前求和。”想要威胁李初,他们倒是可以威胁,早就知道三国之间有什么交易的李初,又怎么会允许东突厥的人在这个时候依然拿这件事来威胁她。
东突厥的使臣死死的盯着李初,李初坦然面对,“你来此之前难道你们可汗没有告诉过你,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睚眦必报。犯我者不管是什么人,我都会让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当年我能扶起你们贺着可汗,你说我要不要考虑再换一个可汗?”
其实李初确实有这个念头,因为贺着这些年羽翼丰满,来者不善。就算这一次给过他一个教训,也不见得他会记住,倒不如扶持一个羽翼不满的可汗。
东突厥的使臣怎么都想不到,李初会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好像把东突厥全部掌握在自己手掌之中的李初,更让东突厥的使臣由衷的发寒。
“此事,此事外臣城得回去请视可汗再做决定。”事情没有办法按照原本他们商议的解决,而且这样大的一笔所谓赔偿也不是使臣可以决定的,必须要回到东突厥的国中,由东突厥的可汗带领朝臣一同商议才能决定。
“好!”李初提出自己的要求,仅仅不过希望眼前的人回去提上一句。
不过李初可以确信聪明人绝对会同意李初这份要求的。
“只是可惜了,没能一鼓作气灭了你们东突厥。”李初同意让东突厥的使臣回去请示之后再来商议,然而这样一声感叹落在东突厥使臣的耳朵里。本来退下去的动作一下子僵持住,又很快恢复,“外臣告退。”
“慢走。”感叹归感叹,依然客客气气的送人离开。
李初相信,今天他们在帐中说的所有话,这位定然会一五一十的回去告诉贺着。
这也就意味着李初很快就能如愿以偿,虽然那么大一笔赔偿款确实是狮子大开口。但有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一定会想尽办法平息李初的怒火。
东突厥的事情解决得七七八八,接下来该到契丹。
敌人就得一个个分崩瓦解。东突厥不再有能力出兵大周,契丹同大周打得热火朝天,之前没有和契丹交过手,李初真不知道契丹的情况,如今知道了。
几次交手之后,探明契丹的行军布阵的风格,李初开始反击了,在东突厥的使臣回去讨问东突厥的贺着可汗是否要按李初的要求给出这样巨额的赔偿时,李初和契丹打了一场漂亮的仗,全歼契丹的三万主力。
契丹败得一脸莫名,根本不清楚自己和大周本来打的旗鼓相当的,怎么忽然之间自己完全居于下风,被大周的兵马追着打,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一胜后,李初更是再接再厉,契丹和东突厥一样,都是游牧民族,而且因为契丹是刚起的国,虽然生机勃勃,其实管理层非常有问题,李初就抓住他们这些问题,一击而中,就有了一胜再胜。
就算再知道李初提出苛刻的要求之后,心生不满,想着能不能找到机会扳回一成的东突厥,在知道契丹既然也被李初打的溃不成军之后,二话不说的同意了李初提出的所有要求。
比起他们答应给大周进贡的贡品,这一笔赔偿款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李初的手里。
不费一弓一刀,李初为大周讨到一大笔巨额的赔偿款,李初把银子赏给军中的将士,剩下的才送回洛阳。
当然,李初赏下这些钱,完全是征得武媚娘的同意,都在政事堂里过了明路的。
按照李初的行事风格,没道理敲了东突厥一笔就会放过契丹。
如此一来,契丹想要迅速平定战事,不让李初灭了他们契丹一国,也只能按照李初要求的赔偿,给李初恭恭敬敬的送上来。
同时,吐蕃那里也传来捷报,所谓的三国联手瓜分大周,计划被完全粉碎。
第171章 太子之位该给谁?
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李初拿着东突厥和契丹的赔偿回京。
这一次随李初出征,表现最让人瞩目的正是大周的女兵们。
杀敌在前,屡建奇功,论功行赏,得赏的人不少,其中最是惹眼的就是女兵。
不过女官都有了,女兵女将什么的都是靠功劳说话的,谁也不敢否认,就算他们再想否认,李初能让他们否认?
算了算了,看在李初平乱不错的份上,政事堂的宰相们都不想在这个时候和李初扛。
三国密谋联手瓜分大周,怎么听起来都让人觉得害怕。可是李初有条不紊,逐个瓦解各国,一波操作,谁人不得称赞一声好。
只是,谁人武媚娘都论功行赏了,独独李初却没有赏赐,连夸赞的话都没有给李初半句,这样的举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大家都想,但凡李初没有问武媚娘讨要功劳,他们这些人只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千万别掺和她们母女之间的事情。
一致同意这一点,随着李初回朝,战事平定,大家心中的大石也都放下了。
没想到李初回到洛阳,同样叫武媚娘送了一份大礼,李哲被武媚娘从房州接回来了。
只当了两个月的皇帝就被武媚娘赶下台的李哲,一别十来年再次见面,李哲变成一个苍老的男人。
两鬓白发,神色之间尽是对于人的畏惧,见着李初的时候眼中闪过光芒,又极快的收敛,恭敬地朝李初作一揖道:“见过姐姐。”
李初想像过李哲这么多年在房州过的会是什么样的日子,就算她让人守在左右,然而武媚娘给人的恐惧,那不是李初派人去守着就能为李哲解决的。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李初很开心李哲能够回来,就算变了一个模样,不复当年,能在洛阳看到他,李初万分欢喜。
“既然哲儿回来了,今天就宴请李武两家的人,也算是一道为你们接风洗尘。”李哲刚回来,李初何尝不是打了一场胜仗,刚刚抵达洛阳。这个时候,一起把这场接风洗尘的宴会办了,武媚娘说来,没有人认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