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最后一位大少爷 (凡间之过客)


  一、邱祖“玄”字岔派分支。
  1.金山派
  创派祖师孙玄静,字元玉,号金山,系山东莱州府即墨县崂山人。明嘉靖敕封“护国天师”。
  玄至一无上天元妙理生体性浮空坐自然是全真常怀清静意合目得金丹……
  二、邱祖“本”字岔派分支。
  1.金辉派
  开派人齐本守,字金辉,谱传:
  本合教中理智时悟我机远近从和起阳子结金辉……
  三、邱祖“复”字岔派分支。
  1.茅山乾元观,阎祖派:复本合教永圆明寄象先修成龙绪业历代嗣宗传
  2.崂山派:复驾云龙去至教延七真中元通玄理福泽自德春马处钰祖师岔派分支。
  3.遇山派(此派原本二十字系说,后同治十二年有房山县城隍庙的道人来前往白云观,同众公议,重续八十字)
  上面的“玄”“本”“复”三个字是指道人龙门派的系谱取出来的道名道号,有意者可以参考本人在前面发表的道家之四(北)七真门派里面龙门派的系谱: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
  上面这些岔派分支中,我们可以看出,金山派和崂山派其实都是在山东崂山,只是时间有先后,这在元朝之际,山东省做为全真教的发家之地,这是可以想像的,不难理解。
  元朝是道教的鼎盛期,也是全真教的鼎盛时期,并对之前的道教进行了归络。
  元朝过后,失去统治者的扶持,全真教从此一蹶不振、江河日下,最主要的因为是在元朝末年,全真教第18任掌教主完颜德明曾经发布教令,要求全真教全体教众护卫元帝撤退,与明太祖结下了生死大仇。
  明朝创立之后,朱元璋依此下令要求全真教不能再立掌教,从此本来就明争暗斗、派系极多的全真教顿时四分五裂,辉煌不再,而随着(龙虎山)天师府和(武当山)玄武真武教的兴起,龙门派(或者是全真教)从而落入凡尘。
  全真教的资料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支持。
  神道圈虽然是神道,但发现圈友们对道门似乎不太上心,接连发表了四五篇,顶贴者屈指可数,这样说来,本人以后不再发表和分享单纯的道,不再按计划介绍道门相关门派,比如正一派、清微派、玉皇派和真大真道……等等。
  ()


第209章 管母明察秋毫
  时间一天天的继续,苦难在不断的煎熬。
  从春耕插秧之后,到五月底六月初的夏收,足足有两个多月,而这二个月的时间里,以前有冬天栽种的豆类和油菜,而如今因为旱情影响,去年底没有种成,只能生生的挺过去。
  这一天,郭郎中前来给管清心号脉,检查孕情,正值月初,光裕堂的小学堂经费预算、总结,谢先生来也来到了院子里。
  诊治过后,依旧是留客用茶,前厅里主宾落座,朱学休陪着谢先生和郭郎中闲聊,只是聊了一会儿,郭郎中就开始摇头晃脑。
  “太惨了,太惨了,如今外面根本没有粮食,要不是我们早就储了粮,这个春天不一定能度过去。”
  郭郎中摇着头,为朱学休和谢先生介绍自己的出诊情况。“吃糠啃麸,已经算是好的了,吃树皮的都有,要是家里还能有稀粥、番薯,或者是捡到了雷公屎,那简直就是过年,全村都眼红。”
  雷公屎就是地耳,别名地木耳、地皮菜、地软、地踏菜,或者叫雨菌子等。它是一种普通念珠的藻类,因为它喜欢在雷雨时间、潮湿的地面上生长,所以仙霞贯的百姓都称它为雷公屎,说它是打雷的时候才会生长。
  虽然雷公屎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氨基酸的含量也比较高,但是仙霞贯的人们很少去吃它,因为它粘粘的贴在地面上,而且深色比较深,很让民众不喜。
  百姓们平常的一般时候根本不愿意多看地耳一眼,只有极少数贫困的家庭才会采摘回来煮食。而如今灾情之下,老百姓没有的更好的选择,雷公屎已经成了一种‘奢华’的享受。
  “这些天我出诊,尽是些吃错东西的病人,吃了树皮、糠麸大解不出来的(人)大把,捅不出来,用油也不行,着实耗费了我的心思。”
  “就是你们这邻村,岭子坑下面,一家三口阀门都者塞了,大解出不来,好惨。”
  郭郎中胡子花白、胡须发白,面容憔悴、面色惨淡。“更有的肠子都塞了,那肚子就像浮肿的死尸一般!”
  郭郎中唉声叹气,描述着自己看到的景象。
  他身为医者看见这样的病情,眼前却无计可施,无法救治、无法预防,不可谓不让人心痛。一时之间,前厅里一片落寞,悄然无声。
  朱学休、谢先生、郭郎中皆是停止了说话,停止了动作,默然无声,他们都是仙霞贯的一份子,甚至可以说是仙霞贯的精英人物,但是此时此刻皆是束手无策。
  管清心安排了大量的人员走村串户,到镇外、到邻县,但是收回来的粮食少的可怜,有的时候人工的开支不算,连饭钱都的赚不回来,收到一滴米一粒粮。
  仙霞贯是连续两年的灾害,但周边的乡镇和雩县也经历了整整一年,大家都缺钱,粮价飞涨,而且还买不到粮食,赣县的粮价已经炒到了天价,而且还囤积居奇,有价无市。
  三个人皆是面色沉重,但是无计可施,光裕堂本身的粮食也只能解决温饱,手里虽然还有一些余粮,但是需要在什么时候救济,将他们拿出来,这需要文姚公拿主意,并经过族老们的同意。
  好钢需要用在刀刃上,这人们的共识,然而仙霞贯显然已经技手撑不住。
  谢先生一直居在小学堂,而光裕堂从不缺粮食,先生和孩子们也一直没有减粮,为此两位本地的先生经常把饭堂里的米饭吃一半,留一半带回去,给一家人享用。
  郭郎中与谢先生不同,他出门在外,到常出去诊断、治疗,对此深有体会,看到朱学休拧着一对眉,却是始终不作声、不回应他的话语,他不由得轻叹一口气,问道:“大少爷,贵堂还没有发济粮食的打算么,仙霞贯支撑不下去了!”
  “说不定明天就会死人!……不,它已经死人了,从去看春天开始到现在,一天比一天多,少说也死了百多个。”
  “大少爷,想想办法吧!”郭郎中道。
  郭郎中语重心长,眼看着朱学休,两眼盯着他。虽然文姚公对朱学休下了禁令,但时过境迁,早稻已经插下,希望就在田野上,郭郎中不希望仙霞贯的百姓倒在希望的路途中,而如今眼看着就要进入青黄不接的时刻,正是赈灾的最佳时间,郭郎中相信文姚公也能看到这一点。
  只是眼前的朱学休默不作声,先前还谈笑风生,如今说到灾情便三缄其口,始终不接话,这不由得让郭郎中的心思往下沉。
  “大少爷,没粮了吗?”
  郭郎中一颗心思沉到底,整个仙霞贯早就没有余粮,哪怕是刘方几个大家,仙霞贯的顶天柱钟家也没有存粮,族民们面色饥黄,多有饿死,其它的小族小姓更是不用多说。而钟家有粮,但只够自己糊口,并没有多余的粮食赈灾。
  光裕堂有粮这是全乡皆知,不用看米缸,不用看面容,只看光裕堂族民的走路姿势,就晓得光裕堂不缺粮,族人们骄傲的像一只孔雀。
  文姚公不是一位心肠狭隘之人,更不是一位缺少恩德的长者,郭郎中相信他会出粮,而朱学休更是被郭郎中看着长大,晓得他性子虽然有此跳脱,却是重情重义,在大事上从不含糊。
  如今光裕堂这样做,朱学休不吭声,到了青黄不接之际还不见动作,那么想来想去,郭解中想到了这一点,面色一下子就变得惨白,惨兮兮的看着坐椅上的朱学休,问着他心里的话。
  “是不是一滴粮食的都没有了,没有一粒谷米?前些天插秧的时候把粮食全部散出去了?”郭郎中紧张兮兮的看着朱学休。
  他晓得前些天乡民们吃的粮食是仙霞贯的大户们捐出来的,而且光裕堂捐的是大头,但是谁也不希望名垂雩北的光裕堂只有这么‘一点’粮食,如果仙霞贯再得不粮食,后果不堪设想,而光裕堂就是有能力弄到粮食的一家。
  郭郎中没有想过光裕堂不赈灾,只关心光裕堂还有没有粮食能拿出来。
  “没有。”朱学休摇头说话。
  既然郭郎中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两家又是相熟,他没也必要去隐瞒,郭郎中听到这话面色剧变,谢先生也是惊的张大了嘴巴。
  “这……”郭郎中急了,坐立不安。
  难而还没有等到他把嘴里话说出来,朱学休又接着说道:“我没有把粮食一下子散出去,族里还有一些……”
  听到这样,郭郎中和谢先生才晓得自己是虚惊一场,赶紧的拿眼看着朱学休,看看能不能听到什么好消息,然而接下来的话让他们两位又是面色大变。
  “虽然有,但是已经不多了,根本不可能支持全乡的百姓生活,救济不了那边多人。”朱学休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