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血染江山离人歌 完结+番外 (南风音)


  濮阳青不会知道,慕谦的心早在得知柴素一死讯的那一天便已随亡妻而去,今生今世,他的心里不会再容得下别人。
  而他之所以留下她,只是为了不让这个亡族公主落得为妾为奴、甚至被贬为官妓卖入青楼的下场。
  而他之所以不近任何女色,也是为了亡妻。
  慕荣是亡妻留给他的唯一念想,他绝不会给慕荣将来的路制造任何阻碍,他要让慕荣顺顺利利地继承这大周的江山!
  他之所以选择负重前行的路,除了那些赎罪的理由之外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待他百年之后,他要把一个太平安定的江山交到慕荣手里!
  而让慕荣难以名正言顺成为继承人的阻碍,除了上述血统这个最大的问题外,最要害的便是人心了。
  裴清的原话是:“陛下,恕老臣斗胆,您可能还认为白枢相是您的老部下、忠实战友、兄弟,但是陛下,人心都是会变的,尤其是在绝对的权力和荣华富贵面前,您不要低估了人的欲望和贪念。”
  “长平候即便不是陛下亲生,但他如今确确实实是我大周名正言顺且唯一的皇子,只要有权力高下之分,便会有利益多少之争,此理千百年来从未变过。”
  “如今大周虽新立,却已有人担忧君侯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和利益,而君侯一旦回京,则势必会牵动朝堂局势,文武百官就会自成队形,终难免派系之争。说白了,其实都不过是权利之争!”
  俗话说,外患既除,内忧必生。前朝就是因权臣勾心斗角、大行党派之争而断送了江山,而今大周新立依然跳不出这个怪圈。
  慕谦从前虽知白崇的确有些小心眼,有点爱贪小便宜,有点权欲熏心,但他一直都觉得这些无伤大雅,不想苦尽甘来的如今竟成了老大难问题。
  放眼大周上下,如今大约也只有慕荣能威胁到他的权势,故而他会极力反对慕荣回京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慕谦充分意识到,将慕荣调回京城的心愿短时间内怕是很难达成了,且他也不希望让慕荣过早地卷进这些尔虞我诈里。
  再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他更不希望慕荣这么早就成为众矢之的。
  此外,他也存有锻炼慕荣的心思,趁现在他还镇得住这帮老臣旧将,让儿子多成长一点也好,免得将来他驾鹤西归,留下这一堆能臣干将威胁儿子的帝位。
  说到底,慕荣年轻是事实,且到目前为止,除了长河谷一役,他尚未有过令满朝文武侧目的功绩也是事实,慕谦会怕他镇不住这些老臣悍将也无可厚非。
  不过,于情于理,慕荣也都是他慕谦名正言顺的长子,自然也不可能不给予他任何的地位和尊荣,于是这才有了升任一藩主帅和赐爵的旨意。
  他没有给慕荣任何在京实权,并且也只赐了他一个郡侯爵位,以他唯一的皇子身份,慕谦已经做出了足够的让步,如此就算是白崇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第183章 相知(下)
  慕谦在即位之初便对朝廷要员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好在大多边关重镇都是慕谦的心腹旧将,除了一些动不了也灭不了、在自己地盘上做着无冕之王的强府,大多数军府都还比较安分,服从朝廷任免调遣。
  军事方面,京外重镇比较重要的调动主要在北境。
  其一,羲庭军主帅白崇奉旨调回京城,任枢密使,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天下兵马大权,位高权重,几乎就是曾经的慕谦。
  另外,其副将曹盛亦随之回京,同在枢密府任职。
  其二,原紫耀军主帅郑淳调往锦州任羲庭军主帅,其副将郭诚擢升为羲庭军副帅。
  长河谷一役,中原损失惨重,羲庭军兵力严重短缺,故而羲庭军府重建和北境边防巩固任务艰巨,非老资历不能胜任。
  其三,封皇子慕荣为长平郡侯,并升任紫耀军主帅,兼任鄢州刺史,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副将明剑擢升为紫耀军副帅。
  鄢都乃大梁陪都,世人习称北都,与帝都大梁、西都洛城并称三京,可见其地位之重要,让慕荣任于此地,也是一种变相的信任和倚重。
  这次慕荣回京,明剑和陆羽都没有跟来。明剑如今已是紫耀军副帅,慕荣离开驻地进京朝贺,他自然就要留下来看家,陆羽也随他一道留下了。
  这一批老部将中,唯有廖寒英没有挪动地方,而是原地直接升任乾宁军主帅,其副将隋靖擢升为乾宁军副帅。只因澶州是距离京城最近的军府,称其为大梁的门户都不为过,故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小觑,较之北都一点也不逊色,故此自然也是要慕谦信得过的老将心腹才行。
  禁军方面,经过两年的休养,基本上已经补足了中央禁军长河谷一役中的损失,人员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侍卫亲军系统,原羽林左军将军秦苍调任玄甲军大将军,补仇正的空缺;原羽林右军将军伍尚调任羽林左军将军,羽林右军将军则提拔新的青年将领充任。
  戍卫禁军系统,原骁骑左军将军兰宁升任骁骑军大将军,原鸿明左军将军璩华升任鸿明军大将军,原乾阳左军将军杨慎升任乾阳军大将军,各军左右军将领同样另提拔新的青年将领充任。
  至于京畿驻军则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
  而在庙堂中枢,也主要提拔了一批新人,填补改朝换代中或死或罪或贬的官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裴清仍为中书令,拜太师,加封燕国公,可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仍位居政事堂之首,与枢密府分掌文武大权。
  擢升原兵部侍郎林修为枢密副使,补林煊的空缺。
  擢升原户部侍郎柳长青为三司使,掌全国财政大权,补吴启的空缺。
  除去他们,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较大动作:
  定南王、司徒兼参知政事符文彦加同平章事,正式参与政事堂决策。
  符文彦,字冠侯,乃天启帝之原配——孝仁皇后符氏的兄长,且与天启帝乃布衣之交,因功勋及外戚身份获封异姓王,号定南,拜司徒,任参知政事,同时兼领一方军府。
  符家原是靠军功起家,乃楚魏开国功勋,后来更是依凭孝仁皇后巩固了家族地位。可惜的是符氏早亡,嫡长子楚斌也早夭,符家因此失去了在朝堂的权力依凭,渐渐远离了中枢决策层。
  因此,楚魏时,符文彦虽任参知政事,可参与政事堂合议,却并无决策权。
  是故,当初癸酉之乱时,既无财政大权又无兵权还左右不了政事堂决策的他只能选择明哲保身。
  这老头为人极其圆滑,深谙中庸之道,朝堂之事他很少掺和,大多时候都在和稀泥,一心只扎根军中。
  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光是他本家兄弟就有五人在地方军府任主帅,各掌一方兵权,此外还有数多宗族兄弟亦在各地军府任要职,其中任一方主帅、掌一方大权者亦不在少数。
  他们与其他军府通过联姻、结盟、利害相关等相互联系,造就了一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如今符家在军方的势力早已根深蒂固,且不容小觑。
  所以,慕谦这一旨任状将符文彦重新拉回中枢决策层,完全可以看作是拉拢新贵,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对抗贼心不死的前朝旧势力,以及巩固慕家的皇权。
  另外,关于武德司这个特殊的存在,慕谦并没有裁撤,而是大规模削减,只留了不足原先三分之一的部门和相关人员,以应对必要的情报搜集和其他机动秘务,毕竟他再宽厚仁德,到底也是一国之君,需要自己的眼耳喉舌。
  而对大周臣民来说,如今这规模和人数皆不足原先的三分之一的武德司是为了保护家国和百姓而存在的对外情报搜集最高机关,而不再是从前对内监视臣民的、带有贬义的“察子”。就算有监视,鉴于慕谦登基以来有目共睹的作为,百姓和大多数臣子也愿意相信他是出于公心。
  当然,少不得还是有部分人暗中诋毁,毕竟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一小股人兴风作浪是动摇不了大势、扭转不了民心的。
  原本慕谦是打算把慕荣调回京城的,谁料他只在政事堂诸位宰相面前提了一下,便立刻遭到反对,并且还是白崇带的头。
  白崇身为慕谦死忠旧部,比慕谦虚长两岁,在军中资历老,而今更是在朝任枢密使,掌全国军事大权,有权任免地方军府,又兼着宰相身份,其位之高、其权之重简直就是慕谦当年的翻版,权势之大令人生畏。
  然而不同的是,白崇这个人的心胸没有慕谦那么豁达,眼界也没有慕谦那么开阔。
  起初,他被调回京城掌权枢密府,成为大周首屈一指的功勋重臣之后,在辅佐慕谦方面那是相当认真勤勉,夙兴夜寐,任劳任怨,更替慕谦平定了两次地方军府的叛乱,其中就包括南境赤月族联合宿方军府的叛乱,在新旧交替的时期为大周政权的稳定又立下了不世功勋。
  大约是功勋太著,加之慕谦对他极为宠信,甚至在大周建国后还一直当他是兄弟,从来都是以字相称,从未拿至尊的身份压过他,他便自恃功高骄横起来,不仅对慕谦给予的宠信和尊重丝毫不知感恩,还蛮横无理地要慕谦事事迁就他,只要不按他的意思办,他就耍脾气、甩脸子甚至撂挑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