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师爷而已,县令让我做什么,我便照做,其余的我实在一概不知啊!”柳师爷摇着光亮的脑袋,哭丧着脸。
他承认他造的孽也不少,可他尚与湖州百姓没有区分,皆将吴知府看作了打着灯笼没处找的清官啊!
他是不堪,可这也不妨碍他跟风崇拜,更加不能妨碍他得知知府大人原来这般表里不一时而感到痛心疾首啊……!
说到底,他也是受骗者!
邱掌柜心目中的偶像形象在摇摇欲坠,殊不知,他为知府大人高举的偶像大旗也举不动了好吗?
邱掌柜站在原处,紧紧攥着拳头。
“吴知府既做好了全身而退的准备,想来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祝又樘眼中似有光芒在闪动,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张眉寿隐约猜出了一些。
约是……上一世他与刘大人所谈到的那些“蹊跷”之处吧?
这些蹊跷,随着吴怀敏这个关键人物的败露,大约不久就要真相大白了。
而前世此案的细节,此时唯独祝又樘最为清楚。
故而,兴许在他心中,所有的一切已经真相大白了。
“全身而退?”张敬皱着眉道:“他们倒卖赈灾粮资,不知多少灾民因此枉死,做得此般明目张胆——如邱掌柜这般有所察觉之人,必已数不胜数,即便没有证据,可悠悠众口之下,钦差大人将到,必然要有所查实处置!”
“这等抄家灭族的重罪之下,如若吴知府当真是幕后主使的话,难道那些县令们会对此事只字不提?会将吴知府包庇到底吗?”
到了那个时候,横竖都是一死,谁还愿意做替罪羊!
祝又樘点头:“张三伯分析得极细致透彻,不愧是一桐书院最负盛名的辩师。”
张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愚见而已。真要说起来,朱小公子小小年纪,便如此处事不惊,见解不凡,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来日必成大器。”
“……”张眉寿听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可是,殿下,三叔,眼下真的不是互相吹捧的时候,都收收神通吧。
接收到小皇后无奈的眼神,祝又樘轻咳了一声。
“那便借张三伯吉言了。”
他将话题重新掰正,顺着张敬方才的话往下说道:“可吴怀敏一路做到知府的位置,必然也非蠢笨之人,既知此事十之八九必会败露,又岂会没有防备?”
顾头不顾尾,不是聪明人所为。
张敬顺着他的话往下思索,忍不住下意识地问道:“朱公子此言何意?”
“在钦差来之前,他必会选择灭口。”
祝又樘语气笃定。
灭口?
张敬眉头一跳。
钦差就要来了,若此时三名县令同时出事,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可灭口的方式……似乎有许多种。
直接杀人,是最笨的一种。
张敬一时陷入了沉思当中。
而经祝又樘这般分析,张眉寿此时心中也已经了然了。
只是这种了然,让她不寒而栗。
她想到了那场极可怕的灾民暴动。
发生暴动的,正是赈灾不力的各县。
数县县衙血流成河,所有与倒卖赈灾粮一案有关的知情人,几乎都死在了那场暴动之中——
不是灾民们个个目光如炬,直察真凶,偏偏挑了有牵扯的人去杀,而是因为……有人要他们非死不可!
可此时怎会发生暴乱?
前世她远在京城,年幼无知,眼下身处此地,却觉得极为困惑。
雨水已休,朝廷的赈灾粮今日已经到了,而钦差大人也即将抵达,在这样希望丛生的境况之下,好不容易支撑到了今日的灾民们,何以会突然爆发了暴乱?
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这场暴乱,并非偶然,而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煽动灾民!
有人想借着这场暴乱,将一切于他不利的人和物,光明正大地抹灭干净!
而在此之前,以次粮搪塞灾民,数县县令大肆镇压如邱掌柜这般出头的百姓,这些可谓明目张胆的恶行……无形之中必然已经激起了无数民愤。
想将民愤推至高点,只需要再添一把火而已。
这一切都是有人早已预谋好的。
以无数条无辜的性命为代价,铺了一条血淋淋的路。
短短瞬息间,张眉寿额上已经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若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背后的人……哪怕是凌迟上一万遍也不足以抵其罪!
而此中猜测,这般可怕惨痛的后果,此时此刻只有她与祝又樘两个人知晓。
张眉寿垂下眼睛,竭力掩饰着波动的情绪。
祝又樘看向张敬几人,说道:“要想证实吴知府究竟是不是幕后主使,其实很简单。”
“怎么证实?”问话的人是邱掌柜。
他从屏风后走了出来,目光深沉地看向祝又樘。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从京城来的孩子都这么不一般,个个人精一般,但眼下显然不是细究这个的时候。
“今日的赈灾粮已经陆续拨至各县了,只需派人紧盯着那些粮食究竟会被暗中运向何处,便会有答案了。”祝又樘说道。
他的前岳父大人如今正在湖州府衙,已将诸县县令在赈灾粮资上做手脚的罪状如实上报给了吴怀敏。如若此番吴怀敏装聋作哑,对此仍半点动作都没有,等同是默许此事,那真相也将不言而喻了。
“……”邱掌柜听懂了。
“你的意思是,他们连眼下这批朝廷刚押送到的赈灾粮也敢动手?!”张敬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钦差就要到了,即便是做样子,也不该再在这种时候冒险了。
灾民们苦苦等了这么久,只盼着这批赈灾粮一到,能吃上一口饱饭,若是眼睁睁瞧着再被官府贪了……那还不得暴乱!
暴乱……
张敬的眼神倏然一变。
“敢不敢,去看看就知道了。”祝又樘道。
只需紧盯着其中一个县衙的动作,便能知道结果了。
祝又樘曲起食指,在小几上不急不缓地叩了两下。
房门轻响,一名黑衣随从自门外闪身进来。
“主子。”
祝又樘吩咐道:“盯紧那批刚拨到归安县衙的赈灾粮。”
“我也一同去!”
邱掌柜堪堪将视线从这名突然出现的黑衣随从身上移开,神情坚定地道。
“邱掌柜……”
“张兄不必多劝,即便此行凶险,我也要亲眼去看一看!”
眼见那名随从竟等也不等他,邱掌柜连忙疾步追了出去。
“哎,邱掌柜!”张敬到底没能拦住,只能叹气道:“……我是怕你拖后腿啊。”
……
时值深夜,张峦的窗户再次被石子砸响。
张峦匆匆起床披衣,朝着窗边走去。
“就不能换手敲吗?窗户都快被你砸烂了!”
若被细心之人看到,是要起疑心的。
“怎么那么多话?将窗子打开,有东西给你——”
“什么东西?”张峦动作小心地将窗户支开了一道细缝。
第216章 商议对策
对方将一只包袱塞了进来。
“自己看。”
于定波扔下三个字,转身便要离去。
“等等!”
张峦连忙低声将人喊住。
“劳烦将此信交予我三弟。”张峦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
于定波收入自己怀中,心中忍不住犯了句嘀咕。
他这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净给人传信了,来回地跑,都快要成信鸽了!
“对了,你再等等……”
于定波正要离去时,又听张峦叫住了他。
“还有什么话一次说完!”他是个天生的急脾气。
却见昏暗中,张峦折身跑回了床边,从床尾处也取出了一只小包袱,从窗户递了出去。
“这是给我女儿的,你可不能偷吃!”张峦低声交待道。
今日用饭时,他特地偷偷留下来了许多可口的点心,还藏了半只烧鸡——如今湖州不比从前,在外头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女儿定然受委屈了。
于定波听得眉头一皱。
偷吃个屁,他是那种人吗!
不过……女儿?
难道那个小公子打扮模样的,竟是个姑娘家不成?
孩子尚且太小,他还真当是个长相过于秀气的小公子来着——毕竟寻常的小姑娘家,哪里有胆量闯到这湖州之地来,且待人接物半点不见怵得慌。
不过是个姑娘家他也就放心了。
太子殿下这个年纪,正是一切充满可能,还未定性的时候,若是不慎被引入歧途……
这可关乎江山社稷,由不得他不去操心。
于定波将东西收好便离去了。
张峦关好窗,回到床上连忙将包袱打开。
三弟一个大男人必然不会那么细心,这一定是女儿给他准备的。
他的小棉袄都给他送了些什么呢?
真是令人期待呢。
哦,一只匕首、两瓶……?
张峦借着房外廊下透进来的昏暗光线,细细看着瓶身上的小字签。
一瓶是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