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十年后我死了 完结+番外 (渲洇)


  “我不在意的,舅父不必紧张。”常昀安抚道:“我倒很想知道母亲真实的性情。”
  朱十五犹豫了片刻,与常昀一同在一处清静的六角亭内坐下,“我实话实说,你可别生气。十七娘打小就……有些与众不同。那时族中的人,其实没多少喜欢她。她不乖巧,不识时务,就连作画的天分——”
  常昀以平静的眼神注视着舅父,意思是他可以继续说下去,无需顾忌什么。
  “我是个俗人,少年的时候也不觉得这个堂妹的画有什么惊人的地方,而族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与我一样是俗人。之所以为她请来老师教她丹青,其实是因为,她是那一辈中模样生得最好的女孩。”
  世家能有几个男子不爱美人皮囊?最美丽的女孩应当被嫁入最显贵的世家,为了让她能配得上未来的丈夫,长辈自然得对这个孩子悉心教导。
  当时世人品评画作,多重视人物而轻视山水,年轻的朱十七娘却认为应当将人与山水融为一体,风景与人相互映衬。
  时人作画,喜欢用简单的线条勾描,再用清雅的色调铺陈,可她却喜欢明艳绚丽的色彩层层晕染。
  但她的想法并没有多少人会去听,她只是孩子罢了,还是个女孩,女孩是不需要张嘴说话的。
  长辈们嫌恶她,同辈们更是讨厌她,尤其是她的姊妹们。她们不懂,同样是女子,她们可以做到乖巧温顺讨人喜欢,为什么偏偏这个家伙总是与她们格格不入。
  总而言之,朱十七娘是个不被人喜欢、不被这个世道所容忍的女孩。
  “可是后来,她到了洛阳,很快名气扬遍京都。”朱十五欣慰的一笑,“那时我们暂住于丞相,见识到了许多人与事,她的画技与日俱增。”
  画者的丹青、文人的诗词、乐师的琴谱,都能反应某一阶段他们的心境与际遇。若是朱霓没有在死前烧毁自己的作品,那么现在他应当可以从她的画中猜出她当时都见了哪些人,是怎样的心情。
  不过很快,常昀遇到了一个很可能最了解他母亲的人。
  他之前只从朱家的亲人那里打探,却忘了平日里跟在朱霓这种世家千金身边的人,应当是侍女仆从才对。
  遗憾的是,朱霓生前旧奴,不是死了便是被发买。常昀费了一番功夫,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年事已高的仆妇。
  据说这人曾是他母亲身边的一位管事嬷嬷,今年大概也有五六十岁了,一头白发,在他母亲死后因为种种缘故又回到了建邺朱家老宅。
  这位老妇人的精神已经不是很好了,似乎都有些神志不清,在见到常昀后,不等他开口,先笑着问他,“小郎君可是姓卫?”
  常昀觉着有些莫名其妙,“我不姓卫。”
  “我听人说,你是十七娘的孩子。难道不是么?”老人疑惑的皱着花白的眉。
  “我是她的儿子,但我姓常。”
  老人这才如梦初醒,“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十七娘没能嫁给卫郎君。唉,也是作孽哟。”
  常昀隐约猜到了什么,但还是不死心的问道:“卫郎君是谁?”
  老人抬眸,幽幽的盯着常昀瞧了会,吐出两个字:“卫贤。”
  ***
  朱家十七娘从小就不讨人喜欢。
  不被人喜欢的人,是很可怜的。但朱霓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被人喜欢。她只能隐约的意识到,自己和身边的姊妹们不一样,她总是会做出和她们不会做的事,说出她们不会说的话。
  有时候朱霓会怀疑自己脑子不好使,为什么许多东西,姊妹们轻而易举就能想到并做到,可她就是不行呢?不被人喜欢的朱霓一直被排斥在同族姊妹中,好在她也不是个害怕寂寞的人。只要拿起笔,她就能自得其乐。
  她喜欢用笔其描画她所见到的世界,用色彩去表达她的心境。她小心的观察着她所见到的一切,藤萝是妩媚的碧色、桃花初绽时艳丽之中透着纯净的白、春来柳絮随风扬起像是一场不合时宜的雪、四月间的雨明明无色,却被春生的万物染成了鲜活的翠绿。
  她用她的眼睛容纳这世间的一切,再用柔软的笔触使她所见到的景物在她的纸上“活”过来。
  这一过程让她十分快乐,周遭人的喜恶,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她在孤独中慢慢长大,不知不觉就到了十八岁。
  十八岁还未定亲,算是有些迟了。其中缘由一部分是因为家中长辈奇货可居,认为她足够美貌不能轻易许人,另一部分原因是她的古怪之名已由朱氏一族繁茂的亲族传遍了建邺城。
  她十八岁那年,朱家遇上了一桩麻烦,因为侵占官田而与丹阳郡官府起了冲突。族中有人想起了朱氏与千里之外丞相似乎沾亲带故,又刚好希望族中子弟入京以谋求官职,于是便让年轻一辈中最为出色的九郎、十五郎前往洛阳。
  同时,长辈们还让他们带上朱霓。
  那是冬末春初,梅花绽放的时节。她听说建邺城外牛首山上的朱砂梅开得鲜妍,于是独自带着画笔与纸就出发了。倚在一块石头上大致勾勒好了那片绵延无尽的花海,被冻得浑身僵硬。回去后打算细细调出朱砂梅浓艳的颜色,父亲却将她叫去了族中尊长面前。
  长辈们细细叮嘱了她很多,然而她都听得糊里糊涂。谁让她本来就不是什么聪明人呢。
  准备了许多东西,终于是在梅花差不多凋谢的时候动身出发了。她跟着堂兄们踏上了北去道路,心中既有远行的欢喜,又满怀恐惧。
  她知道自己北去,是为了找一个丈夫。别的女孩说起出嫁便满心欢喜娇羞,唯有她总觉得不安,好像一旦成为某人的妻子,就要被束缚住了。
  在欢喜与恐惧中,她离洛阳越来越近。
  到达琅琊之后,天气早已回暖,东风正盛,于是兄长等人改走水路。她在从故乡动身前就悄悄带了一套画具,正好利用舟船上平稳宽阔的环境作画。
  某天她一如往常那般在清晨时早早醒来,没有惊动侍女,轻声轻脚的来到了甲板上。
  晨光熹微的时候,甲板上几乎没有人,她可以不被打扰的勾勒眼前风景。这一路上她早就发现了,晨曦的江面十分美丽。这条河是洛水,他们已经很靠近洛阳了。
  夜露结成了霜,雾气氤氲如薄纱,水天近乎一色,一切仿佛是静止的,而在这份静谧中却又透出勃勃生机。
  她喜欢清晨时分这份独属于她的安静。
  然而这天,当她往岸边远眺时,她见到了行人。
  在重重晨雾之后,有一骑一人穿梭于岸边稀疏的柳林之中。在近乎静谧无声的清晨,那一人一骑是寂静中唯一的生命。
  那应当是个少年吧,若不是少年,哪来那般纤细笔直的侧影。她想。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起了她搁在小案上的未完成的画作。
  没有那个画者不爱自己的心血,她不犹低呼。那那张薄纸却仿佛有神鬼庇佑一般,轻飘飘的飞过了江面,然后——
  恰好被岸上那少年接了个正着。


第122章
  到达丞相府中后, 两位堂兄与丞相交谈, 而她就负责规规矩矩的坐在一边。
  他们说的什么, 她都不懂,索性不听,只哀戚的想着她丢失的那幅画。
  不同的心境画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她大概是画不出那样的江景图了。兄长们同丞相说着江左的赋税、官制、士人, 她百无聊赖用手指在衣摆上悄悄勾描丞相的容颜。
  丞相是个精神矍铄的中年人,看着和蔼可亲却又高高在上,既像是市井中随处可见的贩夫走卒,又仿佛是世外仙山上神秘莫测的得到高人。
  朱十七娘手痒,实在想要将这人画入自己的画中。
  就在这时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亲昵的坐到了她身边。那是个女孩,虽说年幼,但不难从稚嫩的轮廓中看出这未来将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她不请自来直接坐到了朱十七娘的席上, 还放肆的抓住了她半幅衣袖,若是旁人这样无礼只怕会使人恼火, 可这样一个漂亮的孩子,做什么都会被原谅。
  孩子眨着明亮的眼睛打量着她, 眼中是对朱十七娘这个客人的好奇与善意。
  “你是我家的客人么?”女孩笑着说,眼睛完成月牙的形状,“你长得好漂亮。”
  朱霓面上一热,“你是?”
  褚相正在同朱氏兄弟专注的说着些什么, 没有注意到从偏门悄悄溜进来的孩子。女孩得意的朝褚相扬了扬下巴,“他是我父亲。”
  她曾听兄长无不惋惜的说过褚相的三个女儿,感慨说褚相耗尽半生挣得富贵, 到头来不也一切成空,又叹息,说褚家的若不是女儿而是儿子,朱霓的婚事说不定就有了着落。
  可女孩有什么不好,女孩能够陪她说话,男孩却不行。朱霓心想。
  分食了几块糕点后,这两个女孩差不多熟络了起来。女孩说自己叫明月,是褚相最小的女儿。
  “我听说你还有两个阿姊?”
  一边是男人们在议论时政,另一边是两个小女孩在低声闲聊。
  “是啊,不过在褚家你只能见到我一个人了。满月进宫做了皇后,总不见回来,弦月……”她明亮的眼睛闪烁了下,“弦月身体不好,一直在外地住着养病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