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陪伴,鞠个躬~~
第110章 110、弟弟(修)
梁家要同时准备两场丧事, 其中繁琐自不必说。
秦莞年纪轻轻便一力承担起来, 将各项事宜打理得井井有条, 各府娘子拿眼瞅着没有不夸奖的。
“梁大将军”没了亲母,又痛失爱子, 着实令人唏嘘。前来吊唁的宾客匆匆来匆匆去, 不忍多待。
这一天就像做梦似的, 直到夜深人静, 宾客们离开的离开, 休息的休息,只留下秦莞和梁桢守在灵堂, 夫妻两个才有了说话的机会。
“多亏你提醒,我才留心叫人去查,这才发现了夏国的阴谋……”
梁桢揽过秦莞疲惫的身子, 叫她倚在自己身上,低声诉说起来。
原来, 梁大将军早在三个月前便去世了,起因是两年前的一场突袭。
那夜,一小支夏军突然闯进汉人村落, 稚儿的啼哭划破夜空。梁大将军刚好经过,便带人杀了过去。他并不知道这是夏人设下的陷阱, 更不知道自己手下出了叛徒,有意将他引至此处。村落中早就埋伏着上千夏人,就是为了捉拿他。
梁大将军带着数十名手下殊死搏斗,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最后只剩下他和一位姓刘的副将。
梁大将军受伤过重昏迷不醒,刘副将为了医治他,只能乔装改扮混进最近的城池——夏国治下的夏州城。
夏国密探一路追踪,刘副将带着昏迷的梁大将军无法出城,也不敢大张旗鼓地联系西北军,只能沿途留下一些暗号。
这也是为什么梁桢的人一直找不到梁大将军。
就这么辗转躲藏了一年多,直到半年前被夏国密探抓住。刘副将抵不住夏人的威胁,答应了他们的条件。
他按照夏人的要求写了一封信,举报梁大将军谋反。只是,没等信递到大昭就被梁桢的人拦下了。
后来梁大将军醒了,拼着虚弱的身体杀了上百名看守,最终还是被夏人团团围住。梁大将军宁死不肯投降,在杀了最后一个夏人之后引颈自戕。
夏人只得改变策略,又让刘副将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梁大将军不满大昭帝王的猜疑,投靠了夏国君主,刘副将忍辱负重一年多,终于找机会杀了梁大将军,逃出夏国。
刘副将带着这封信和梁大将军的尸身回到庆州,秘密求见梁桦,把信和梁大将军的尸身一并交到了他手上。
夏人之所以铺下这张大网,为的就是让梁桢父子失去西北兵权。他们很清楚,没了梁桢父子的西北军势必会成为一盘散沙,再也抵挡不住夏人的铁骑。
刘副将的父母妻儿都被夏人捉了去,不得不按照他们说的做。他跟随梁大将军多年,素来知道梁家大房和二房之间的嫌隙,所以才会利用梁桦。
梁桦就像一头没有脑子的白眼狼,傻乎乎地撞进了夏人布下的大网。他根本不计较刘副将话里的真假,迫不及待地往汴京送了一封信。
好在他还不算太傻,没敢在信里说梁大将军“投靠”夏国的事,只说他已经战死了,京城里那个是梁桢假扮的。
这才有了后来的金明池对峙。
幸运的是,夏国内部也不团结。
负责梁大将军这条线的是夏国大王子的人,眼瞅着他们就要挣下一份天大的功劳,二王子坐不住了,千方百计求得兵符,带兵挺进中原。
这样一来,恰好给了梁桢翻盘的机会。
只是,梁大将军叛国的消息却已在西北军中传扬开来。
梁桢一脸沉痛,“我父一生忠义,为大昭镇守边疆,为百姓出生入死,我不能让他背负叛国的骂名,更不能让他死得不明不白。只有我代替他活下去,谣言才能不攻自破。”
秦莞心疼地握住他的手,“不能说服那个刘副将,让他出来作证吗?”
梁桢摇了摇头,“他一家老小都在夏人手里,他不敢冒这个险。”
秦莞皱眉,“别人就那么信他的话?”
“不用所有人都信,只要有一部分人信就足够了。”梁桢咬了咬牙,“刘净自十三岁入行伍就为父亲牵马,后一步步升为副将。父亲待他如亲子,刘净也敬父亲若神明,没人相信他会背叛。”
单是从梁桢的声音里,秦莞就能听出他有多恨。
“你有没有杀了他?”
“杀了。”
“该杀。”秦莞平静地说。
梁桢叹息一声,将她搂住,“只是委屈了你。若不是我将你牵扯进来,你本可安乐一生。”
秦莞看着他,说:“你若后悔了,我现在就走。”
“晚了。”梁桢将她的手紧紧攥住。
秦莞抚了抚他新长出来的胡子,缓缓言道:“这些话我只说一次,也请你记在心里——从湖中救我的是你,和我拜堂成亲的是你,一路坎坷陪着我的也是你,不管你是梁大将军还是梁小将军,我都是你的妻。”
梁桢哑声道:“娘子的话我记下了。只是未来还有更多坎坷,你怕不怕?”
秦莞摇摇头,“我只怕不能和你并肩走。”
梁桢说:“我活着一天,便会护你一天。”
秦莞也说:“我虽不如将军勇武,却也会竭尽所能去护你。”
梁桢看着她,不由湿了眼眶。他克制地碰了碰她娇软的唇瓣,没有更进一步。
他带着她走到梁大将军的棺椁前,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头。
“父亲,儿子、媳妇给您磕头了。原本还想给您敬杯茶来着,如今您就隔着棺材瞧一眼吧!”
梁桢说完,久久伏在地上,肩膀控制不住地颤抖。
秦莞亦是泣不成声。
梁大将军是顶着“梁桢”的名义下葬的。
梁桢尚未娶妻,依宗法只需停灵七日,且不能葬入祖坟。梁桢在城南寻了一块风水宝地,将父亲的棺椁暂时安葬。
回程的路上,他红着眼睛对秦莞说:“总有一天我会堂堂正正地让他迁入祖坟,与母亲合葬。”
秦莞重重点头。
这些日子她听梁桢说了不少梁大将军的事。
在梁桢的讲述中,梁大将军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却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他的生命中只有两件事:练兵、杀敌。
他和兵士们同吃同睡,高兴了就来二两小酒;他记得每一个小兵的名字,每天都会亲自巡逻。
他为了救下一名孩童敢于单挑上百个夏贼,他为保下一个村落不惜追敌几十里。
他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夏军彻底赶到长城以北,叫他们再也不敢进犯中原。
这样一个人,不该不明不白地死去。
无论梁桢打算怎么做,秦莞都会全力支持。
梁老夫人的灵堂在府中设了七日,又搬至城郊家庙中停够了七七四十九天,这才葬入梁家祖坟。
梁老夫人下葬的那日,秦莞给丹大娘子烧了一包纸钱,当着众人的面给她磕了个头,并悄悄地告诉她自己会照顾好梁桢,也会和梁桢一起把梁大将军交给她。
梁桢远远地看见了,只觉窝心。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
梁桢借着为母守孝的由头谢绝了官家的赏赐,赋闲在家。
为母守孝,简直是送上门的机会。贤妃不止一次吹枕头风,让官家夺了梁家的兵权。
然而官家被这次的事吓到了,深知除了梁家再也没人能镇住西北,是以再也不敢打梁家的主意。
还有一个原因,他病了。
病重的人总会有一些莫名的感应,不管御医如何宽慰,他都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不愿意再搞事。
他不想留下鸟尽功藏的恶名,让后人唾骂。至于梁家会不会功高震主,就留给儿孙去烦心吧!
因此,即使梁桢丁忧在家兵符依旧握在他手里。
梁桦疯了。
说疯其实有些夸张,只是整天神神叨叨的,每天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不肯见人,吃饭也是让人从门缝里塞进去。
房间里时而传出慷慨激昂的读书声,时而响起嚎啕大哭,时而是凄厉的尖叫,说什么“不要打我,钱都给你”。
下人们都在猜,二郎君定然在西北吓疯了。
崔氏接受不了自己优秀傲气的儿子变成这般模样,一时气结,就这么病倒了,日日喝汤灌药也不见好,眼瞅着就失了生机,只用一口药吊着。
秦莞也停了一切外出活动,只在侄子满月的时候回了一趟娘家。
这小子是个沉得住气的,愣是赖在宋丹青肚子里,一直等到秦耀从边关回来才降生,定远侯高兴,大笔一挥定下了秦家嫡长孙的名字——秦熙。
这件事在汴京城中传开了,都说定远侯的嫡长孙是转世的仙人,接了玉皇大帝的仙旨来人间扶困解厄。
官家听说了这件事,觉得挺吉利,破格将他封为世子,连带着把定远侯调进了枢密院,补的是梁大将军先前的缺,官居从一品。
定远侯无论从能力还是人品来看都是最合适的。
秦耀也因战功获封威远将军,赏赐无数。
一年前还夹在贵胄圈里不上不下的定远侯府,眼瞅着就起来了。
秦家得了嫡子,别说秦莞这个正经姑姑,就连她身边的丫鬟们都高兴得不得了,回来就跟小姐妹们念叨。
相似小说推荐
-
嫁给前夫他哥[重生] (长安墨色) 2019-12-24完结382 2055唐国公的嫡亲孙女苏颜嫁入东宫那日,十里红妆,满城欢腾,风光得很。可直到苏颜从太子妃熬...
-
痞子相公 [金推] (瓜子和茶) 2019-12-08完结2926 12033晋王府赏荷宴,赵瑀稀里糊涂从假山上摔下来,幸得王府小厮拼死相救,才捡回一条命。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