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公主喜嫁 完结+番外 (越人歌)


  这是她真心真意的想法。
  不是她对曹皇后有什么母女亲情,但是刘雨现在想通了不少事。
  以前她总钻牛角尖,觉得自己生母早亡一定是曹皇后迫害所致,自己不得父皇喜爱也肯定是曹皇后从中作梗。
  可现在她知道,她在宫里能过现在这样的日子,是因为曹皇后处事还算公正,从来没有房间打压、薄待她。
  只要曹皇后有那么一点儿这方面的意思,她肯定活不了这么大,没准儿早早就已经夭折了。
  如果曹皇后有点什么闪失,这后宫里会换成什么人来作主?
  刘雨不知道,但她知道,不管换成谁,也不会比曹皇后做得更好,她不可能还有现在这样安稳的好日子过。
  她在心里默默祝祷,祈求满天神佛保佑曹皇后长命百岁,一切宵小与暗算都伤不了她。
  第二日仍旧是个阴天,用过早膳之后不久,外头扬扬洒洒下起了雪。刘雨抄了一卷祈平安的经文,抄的时候她格外虔诚专注。
  这卷经是给曹皇后抄的。
  麓景轩的太监高二从外头回来,悄悄去找冯尚宫。
  “安和宫?”冯尚宫压低了声音也难掩话语中的意外:“安和宫能出什么事?”
  “豆羹那小子一直没露面,我暗暗打听了几句,他们的人说豆羹是病了。”
  “病了?”
  冯尚宫眉头微微皱起。
  这个时候,病的这么巧,确实让人难免猜度揣测。
  “昨天你见豆羹,象是生病的样子吗?”
  高二摇头:“没有,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奴婢们轻易是不会生病的,小病也咬牙忍着,硬撑着也要当差事。他们是奴婢,哪有躺下养病的福气?
  豆羹就更是这样了,一个小小的着凉,他肯定不当回事,更不会因此误事。


第二百九十章 轻狂
  冯尚宫深吸了口气:“这事儿你可别再打听了,知道吗?”
  高二现在也有些后悔,他真怕这一打听把自己给栽进去。
  他一开始打听也不是因为想知道昨天的事儿。
  东苑这边儿现在就住了俩公主,还有就是大皇子的一双儿女,自成一国似的,跟他们来往很少,不是一路人。
  所以麓景轩和安和宫的关系现在还是很微妙,高二平时就觉得豆羹张扬,觉得他其实没什么本事,就是运气好,当时拨到了安和宫里。要换成自己在安和宫当差,那肯定比他强十倍。
  既不服,又忌惮,毕竟安和宫就是比麓景轩底气硬。
  高二没看到豆羹露面,就想打听。
  结果现在后悔不来。
  他这么打听,会不会已经被人怀疑他别有用心?是不是已经有人去举发他了?
  这……他真的就是随便一问,如果说真有什么用心,那也是想看豆羹倒霉的小心思。
  他可真没什么别的用心。
  “那,我现在怎么办啊?”
  冯尚宫看他一眼:“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话说得好象不管他死活一样,但高二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不然还能如何?
  跳出去大喊大叫,说他与昨天宫里出的事儿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是躲起来瑟瑟发抖不再露头,生怕别人注意不到他?
  就象冯尚宫说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那么该干什么呢?
  今天还得去宜兰殿请安,今天曹夫人她们会进宫,公主们也照来。总之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就象昨天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
  如果因为昨天那点儿事,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所有年节该有的饮宴之类一概取消,也太给那些反贼涨脸了。
  最后这句话是四皇子说的。
  刘琰觉得小哥这句话说得够霸气。
  没错,刘琰也是这么想的。
  昨晚她想了半宿,投那点毒应该毒不死人,她这个外行都想得明白,下毒的人肯定比她更明白。
  不为毒死人,就为了吓唬人呗?
  真是要让他们这一手吓怕了,皇室宗室朝臣们全缩在家里不动弹,节不过了,亲戚不走了,宴会全不办了,这不就表示他们被吓坏了,认了怂,服了软,那些刺客不得乐死啊。
  所以今天宜兰殿里比昨天还要显得热闹。
  昨天来的人全是刘琰不喜欢的,今天不一样,来的人都是她喜欢的。
  说来奇怪,她姓刘,按理说她应该跟同样姓刘的人更亲近才对。
  也许是因为她小时候就没怎么在刘家生活,从刚能记事的时候就生活在了曹家,对她来说曹家人才象是她自家人。
  也不光为这个。
  主要是,刘家的亲戚们都太糟心了。
  连亲伯父,亲叔叔都那么糟心,更不要说再远一些的族人了。
  亲伯父就是溱王,刘芳的亲爹,人品性情嘛……不必多说,那是个只顾自己的人。如果还有多一分心力,那就只顾亲生儿子了,对别人,他从来都不闻不问。
  不闻不问也很伤人,比如刘芳的后妈折腾她,溱王知道也装不知道,懒得过问。
  亲叔父就是宣王,刘翠的亲爹,只有儿子是个宝,吹起牛皮来天都快让她吹破了。
  还在乡下时,宣王这个小叔子老和曹皇后过不去,后来还是曹家几个舅舅放话要收拾他他才老实。皇上才登基的时候,他还想对朝政指手划脚,对皇上说你这样不对,那样不妥,应该听我的我才是老刘家最有能为的人,见过的世面多懂的道理也多,惹得皇上直接问他,要不要朕这个皇位让给你坐?
  宣王当场吓跪了。
  他毕竟没有蠢到家,打那以后是再也不敢多说什么了,老老实实窝在王府里享乐。
  说到溱王一家子,还有件破事。当初皇上离家,几年后曹皇后也离开了,住在隔邻的溱王一家就看上了刘琰家的旧房子。
  先是院墙塌了,溱王家说是雨太大冲垮的,但是那墙好几年都没有修,后来终于修了墙,把刘琰家整个圈到溱王他们家去了。
  这占了弟弟家的房子之后溱王也没半点儿心虚,连皇上登基之后他们封了王来了京城,他也没有对过去的事情解释过一句。大概在他看来,反正刘琰一家不住,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他占了去天经地义啊。等弟弟成了皇帝,那乡下的几间旧房还有什么值得说的?皇上肯定不会在乎啊。
  皇上肯定不在乎两间旧房,但是溱王这么干就是不对。
  别人的东西,即使人家现在不用,那也是人家的,不能说你不用,我拿起来用那就是我的了,你这原主就该老老实实双手奉上。
  总之要让刘琰自己说,刘家的族人就没几个好东西。
  可曹家挺好的,她在曹家过得挺快活,还有吴小惠家,吴小惠是刘琰的姨表姐,吴家刘琰也挺喜欢的,而且吴家出了好些读书人,比曹家更多了一分书香气——唯一不大喜欢的就是吴家住得靠湖,夏天蚊子特别,特别的多,吃罢晚饭在外头乘凉,一会儿功夫腿上被咬了十几个疙瘩,十几个!吴家姨丈真是个好人,读过书,脾气好,前几年还曾经在户部做过事,众人都赞他心细又肯担责,是个好官。
  可惜就是身子不太好,现在只能在家里休养着,不能劳累。
  吴小惠也定下了亲事,她定的那人家姓华,是小儿子,名叫华彦,上头还有两个兄长,亲事就定在春末夏初的时候。
  吴小惠对刘琰一向直言不讳:“他这才出父孝,母亲也就这两年的事了,我们成了亲差不多就可以分家另过,不用和一帮子妯娌叔嫂的挤在一起。”
  刘琰赶紧看看左右:“你小声些,让人听到该说你对公婆不孝了。”
  吴小惠就笑:“怕什么,我对旁人才不说呢,就和你说两句。华彦是小儿子,他母亲今年都快七十了。我见过她两次,老得不成样儿了,靠在那儿只会喘气,耳背得很,跟她说话她也听不清,她还中过风,右半边身子不大听使唤。”
  那听起来是不大乐观。
  福玉公主听见了,先是狠狠剜了吴小惠一眼,才低声告诫她:“这样的话以后不能说。华夫人她也是命苦,生了八个孩子,最后只活了三个,对长辈怎么能这样轻慢?你要下次再这样轻狂,我一定不轻饶你。”
  吴小惠最怕她,赶紧缩头装鹌鹑。


第二百九十一章 懒人
  刘琰在一旁捂嘴笑。
  吴小惠就是这样,你说她坏?其实她也不坏,她也不会盼着旁人不好。但你要说她这人特别好吧……那倒也没有。
  她就是挺普通的一个姑娘。
  姨母吴夫人很担心这个女儿,从小时候就看出女儿心眼儿有那么点不大够使。吴小惠两个哥哥都挺能干的,一个现在在兵部,另一个在户部,都前途无量,偏吴小惠自己,从小是念书不行,女红不行,就连身子骨都不大行,一年起码要病一回,且不是小病。
  吴夫人早就说,给女儿寻婆家不求门第高,人品端正,能待她好就行,而且最好嫁得近一些,自己能时时看顾,帮衬着。
  刘琰记得当时曹皇后和吴夫人说起这件事,一起笑了。
  曹皇后还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你说这生儿育女是为了什么呢?真是要替他们操一辈子的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