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奉天九里 (奉小满)


  到了腊月二十九当天傍晚,老帅带着七姨太回来了。
  他是特意从帅府这三进四合院的一进院正门进来的,看着庄严的黑漆大门上勾画着的红色屏面边框中间,两尊门神神情威武、一脸正气地矗立在五彩锦地纹饰上,不禁很是得意:别人家门神都是过年时现贴的,他家不一样,是盖房子时找画师在大门上直接画好的,这也是老帅一个与众不同之处。
  这两尊门神是清朝流传至今最得到认可的两位——唐朝开国元勋秦琼和尉迟敬德,保家护宅,全年无休。自打请了两尊全天候门神,他这心里可是安稳多了。
  进了一道门,他又回头望了望内侧匾额上“治国护民”四个大字——普通的字他一般还是识得的,心里一阵感慨。
  继续往里走,二进院正门是一道垂花拱门,平时只有真正的贵客光临时才开,这眼瞅着过年,老帅干脆把自己当成贵客,让上差开了这道门,自己拄着文明棍,昂首挺胸地走了进来;不过他没让七姨太走二道门——姨太太自然只能走偏门。
  七姨太撇撇嘴,没当回事地听话走偏门去了。
  老帅又停在二道门正房槛墙下,看着上面石刻的题额,写的是:“四时吉庆福稔稔 五世同堂寿绵绵”,左边四只狮子,右边五只。
  出身贫寒的人,因为从未拥有,所以对于“朱门望族”的追求反而格外的强烈。
  当家人一回来,老夫人大喜,寿夫人大喜,全家来请安,一派喜气洋洋,自不必多言。
  腊月三十儿下午,奉九坐在梳妆镜前,正准备参加第一次宁府年夜饭晚宴。
  她身上穿着一件绢纺玛瑙色香云纱夹棉袄,上面隐着如意福字纹,袖口领口滚着一圈溜光水滑的黑色水貂毛边,下身一条黑色百褶夹棉裙,衬得肤色愈显白腻。
  她正用一只玛瑙色的“上海”牌口红抹了抹双唇,原本就不描而朱的唇色更加潋滟。
  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关内关外来回穿梭的宁诤也回来了,穿了一件石青色团寿长袍,施施然走过来,饶有兴致地打开一个放在梳妆台上的大锦盒,从上个月拿回来也没见奉九打开看过,里面是一水儿的玉器和金吊坠。
  他看看奉九,又比量比量她的衣裳,随后捡出一副浓绿的平安扣,又拿了同色的玉如意,一个小金锁,一个金花生,都串在一个金项圈上,再到她身后,撩开她厚重的头发,细心地扣好。
  最后拿起一个长长的配着南珠的苏绣押襟,挂在她夹袄右衽的盘扣上。
  奉九默不作声地让他替自己装扮,甫一成亲,奉九就发现了宁铮这一大嗜好,反正无伤大雅,品位也还不错,可以满足。
  秋声赶紧过来,给奉九先编了一个蜈蚣辫,又盘了一个发髻,发髻低低的,显得奉九有些微的成熟,但与身上已婚妇人风格的服饰很相配。
  宁铮和奉九穿戴好御寒的衣服,后面跟着秋声和吴妈、宝瓶,一行人就一起往荣寿堂去了。
  奉九手上拎着一个布包,走起路来叮咚作响,宁铮看了她一眼,奉九一笑,也没打算给他释疑。
  到得大青楼那个挑梁高达三层楼的宴客厅,里面早已是一派喜兴和美,其乐融融的气氛。
  老的小的都到齐了,老帅多年辛勤耕耘,成果喜人,虽然没有正头夫人,但在年纪不大但管理能力极强的五夫人的带领下,后院还算和乐安宁。
  宁家男男女女大多穿着喜庆的颜色,年纪小的孩子们则都是大红的衣衫裙褂,跟满地滚动的小火球一样可爱。
  奉九和宁铮给各位长辈问过好,随后哗啦啦摇动手中的布袋子,小孩子们都给吸引了过来,有宁铮二嫂家的两个孩子,还有老帅和姨太太们生的小孩子们。
  奉九解开布袋,按照数好的数,给出去一人一串“五帝钱”——钱串底下是用红色绒绳打的一个平安结,上方依次拴着五个擦得锃亮的大铜钱,各个外圆内方,代表的是天圆地方,做人则需外表圆滑内心刚正有气节。
  宁诤的庶出弟弟,老帅和六姨太生的儿子小名龙尾的,仰着头问着:“三嫂,什么是‘五帝钱’?”
  奉九耐心地给小孩子们扫盲:“五帝,就是五个皇帝的意思;五帝钱,就是五个皇帝在位时发行的铜钱;又分为大五帝,和小五帝。”
  “今天给你们发的,是小五帝钱,指的是清朝的五个皇帝,从顺治开始,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到嘉庆,都是黄铜做的,经万人之手流传下来,汇集百家阳气,可以辟邪、除祟、驱魔。给你们小孩子过年发,能保你们一年平安喜乐。”奉九一向觉得在过年时给小孩子发五帝钱最是应景,这些五帝钱,都是以往自己小时候过年时收到的,现在拿出来给宁家的孩子发,也是一片心意。
  “那大五帝钱呢?”鸿允是二哥二嫂的儿子,从小就是个小学究,最喜欢考古论今,听得入了心,吴妈的拿手绝活——夹豆沙的糖梨膏都顾不上吃了,糖浆化开了流到了手上都不觉得,一门心思问着。
  “大五帝钱,指的是秦始皇的半两钱、汉武帝的五铢钱、唐太宗的开元通宝和宋太宗的宋元通宝和永乐帝的永乐通宝,用青铜做的,因为年代久远,所以很不好凑齐。婶婶也没见过真正的大五帝钱呢。”奉九想起来就觉得惆怅,不禁微微叹了口气。
  “唉,看来,三婶婶也穷呢。”鸿允只觉得既然是钱,如果没有的话,只能用穷来解释了,也学着像模像样地叹了口气。
  奉九看着他皱着鼻子的小模样,不禁笑了起来。
  宁老帅心情还不错,毕竟过年了,种种不快,也只能等着年后再发泄了。
  他招呼着奉九和宁铮赶紧入座,一桌子上,坐着宁老夫人、老帅、大嫂、二哥夫妇和宁铮、奉九、巧稚,另一桌坐着巧心和姨太太们,鸿司虽年纪比奉九还大一岁,不过毕竟属于小辈,只能和鸿允他们坐在一桌。
  下人们和警卫队的人其实也开了很多桌,只不过隔着屏风在外面。
  宁家主子们今年的年夜饭照样是十个大菜和一道热汤,由明湖春主厨王庆棠掌勺:大菜有蟹黄鱼翅、汆鸽蛋银果、火腿龙须、一品莲子、太极熊掌、烤填鸭、汆蛤什蟆油、鲍鱼菜花、松子鹿筋、桂皮鸽子,汤则是一品燕菜汤,由一个一品锅盛着端出来。
  可大帅这桌上,还有别的桌上没有的一道菜,据说是老帅格外喜欢的——干煸蚕蛹,奉九就很喜欢吃,可惜未出阁时,唐家除了自己没一个爱这一道菜的,没想到居然在出嫁后碰到老公公这个同道中人。当然为了配合春节年夜饭不能出单的习俗,这一桌又多上了一道“绣球大虾”。
  大家都站起身,等着老帅说话,待老帅举杯祝大家“阖府安康、鸿运当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后,这才落座吃年夜饭。
  奉九早发现其实老帅不像传说中那么文盲,听说他最大的业余爱好是练书法,怎么可能只认识一只手数得过来的几个字,可见人的偏见有多根深蒂固。
  老帅给奉九夹的茧蛹她全吃掉了,反倒是宁铮,抗拒到底,还木无表情地把一个个扁哈哈黄褐色黑色相间的茧蛹儿夹到奉九的碟子里:“来,都给你,吃个够。”
  宁铮小时候就因为父亲总给自己夹他自己最偏爱的茧蛹子而深受其害,每每表达不满就会被筷子敲头,虽说到后来锻炼得闻着味儿不至于再吐了,但不吃就是不吃。
  现在他人都这么大了,老帅自然不能再敲儿子脑袋,可他还是非常执着地坚持给宁铮夹茧蛹子,宁铮一脸无奈。
  老帅看得很乐,还不忘埋汰自己儿子:“晨钟儿啊,你还是赶不上你媳妇儿,连这个好东西都不知道吃。晨钟媳妇儿,喜不喜欢吃臭鸭蛋啊?”
  奉九眼睛一亮,刚想说话,被宁铮夹起一只虾球塞到嘴里,“别跟父亲一唱一和的了,啊——”
  宁铮对于去年刚成亲时,奉九的臭嘴大招可是记忆犹新,也是奇了怪了,这丫头怎么这么爱吃这些口味奇特的东西呢?
  老帅看着奉九和宁铮的亲近,笑得这个开怀,忍不住对宁铮说:“怪不得我觉得跟九丫头性情相投,你看,爱吃的东西都一样。”
  宁铮嘴上没说,心里想着:那是您不知道,她跟谁都能吃一块儿去,我看这天底下就没她不吃的东西。
  其他人估计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也一样忍着笑,都没说出口来。
  奉九虽然不大满意老帅和宁铮先后用自己的筷子给她夹菜,但转念一想……偶尔一次,还是忍了吧。
  忽然间想到,宁铮颇有些挑食的坏毛病,别是老帅从小给折磨出来的吧?
  待吃得差不多了,又上了饺子:原本除夕夜子午交接时才吃的“更岁饺子”,鉴于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所以这饺子也改到现在一起吃上了。
  说到饺子,奉九也是叹为观止。
  奉九偶然有一次看到府里小青楼厨房附带的几间平房里,都被好几架子的冻饺子塞得满满的,每个架子上贴着字条写着什么时候包的、什么馅儿的,专供冬天赶回来“报军情”的军官士兵们垫肚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