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宇文乔心中快速的转了几个念头之后,笑着点了点头。
长孙皇后对此一无所知,她入殿之后,分别为李承乾和李元吉各点上了一盏油灯,并捐上香火钱若干,又佛前闭目诵了几遍经文,随后去了法会现场,听方丈主持说经讲法去了。
因法会下午还有一场,香客大多都在庙里用午膳,长孙皇后也不例外,用完素斋,回到方丈拨给她的静室,准备小憩片刻。
却在这时候,候在外面的宫女来报:“娘娘,郢国公夫人携她的侄女过来给娘娘请安。”
郢国公夫人?宇文士及的妻子?宇文士及的继妻是李世民的一位远房族叔的女儿,长孙皇后见过她几回,彼此并不陌生,为此,听了宫女的禀报后便开口道:“请她们进来吧。”
李氏的侄女,长孙皇后下意识的以为是李家这边的人,可等李氏带着宇文乔走进来的时候,长孙皇后顿时愣了一愣,她着实没想到随李氏进来的会是宇文乔。
青岚和阿丑一看到她目中顿时浮出怒意,别人不清楚宇文乔和自家娘娘的恩怨,她们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宇文乔与长孙皇后的梁子可谓是自长孙皇后当年头一回回长安,彼此就结下了。
“郢国公李氏,携侄女宇文六娘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圣安。”李氏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些,她一进门,就拉着宇文乔躬身拜了下去,双手交合,头伏于手背,恭恭敬敬的朝长孙行礼。
长孙皇后因心里太过惊讶,一时竟忘了叫她们起身,直到李丽质这小姑娘轻轻伸手扯了扯她的衣袖,长孙才缓过神来:“起身吧,不必多礼,青岚,赐坐。”
“谢娘娘。”李氏抬目悄然看了长孙皇后一眼,发现她面色如常,并无什么不愉之色,悬着的一颗心终放了下来。
适才皇后半晌都没开口让她们起身的诡异沉寂让她心里很是不安。
“宇文六娘,一别多年,你一切可好?”待大家坐下之后,长孙皇后的目光落在宇文乔身上,微笑着开口问了一句。
一别经年,再见宇文乔,长孙皇后除了最初的惊讶之后,心里并无太多波澜。
昔日彼此间的斗争在她看来不过是女儿家的意气用事罢了,和真正的家国大事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李家连宇文士及都能重用,连阴德妃这样的仇人之女都能娶进门,封了妃,她和宇文乔之间年幼时的那些意气用事又算得了什么。
“劳烦娘娘挂念,民妇一切皆好。”宇文乔的心情显然没有长孙皇后这般平静,她极力忍耐,才敛下眼中汹涌的情绪,垂眉顺眼的接口道。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想当年,我们还都是懵懵不谙世事的少年,如今再行回首,青丝都快成白发了。”长孙皇后看着脸上已有了些许岁月痕迹的宇文乔,心生感慨。
“......”宇文乔。
“六娘,你当年和皇后娘娘?”从皇后那出来,李氏终于发现了她这个大侄女的不对头。
皇后除了初见她们时有些失神外,之后一直表现得很亲切随和,倒是宇文六娘,虽在极力隐忍,李氏也察觉到了她的情绪很是不妥。
“婶婶看得不错,我和皇后当年并无交情可言,不仅没有交情,彼此之间可以说是旧怨重重。”宇文乔在长孙面前极力隐忍才没有失态,现从长孙那里出来,心里的愤怒和不甘再也压抑不住,说话的语气颇有些冲。
李氏默默的看了她一眼,没有再言,心里却是打定主意,回去后就要和丈夫说清楚,如果宇文乔心里对皇后的怨气一直消不了,还总放在脸上的话,是否应该长期收留她一事就需从长计议了。
她性情温和不假,却也不是任人摆布,没有脾气的包子。
“娘娘,你虽不记宇文六娘当年的种种不是,可我看她对娘娘似乎不能完全释怀。”宇文乔离去之后,阿丑愤愤不平的道了一句。
“不能释怀又能怎样呢?人生于世,想要活得轻松点,凡事都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适可而止,不管她现在心里在想什么,也不可能对本宫造成威胁。”
“陛下连她的叔父都能重用,本宫身为一国之后,若还为当年那些小事计较,未免也太小家子气,阿丑啊,你年纪也不少了,这小心眼的毛病要改改了。”长孙皇后看了她一眼,笑着开口道。
第二百五十章 得子雉奴
宇文乔的出现对现在的长孙皇后而言,连半点生活的浪花都溅不起来,说起宇文乔和她之间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矛盾。
当年宇文乔一直找她麻烦,就是因为长孙头一回随父母回京的时候,从她们姐妹手里救下了一个无意冲撞了他们马车的丫环-阿丑。
之后,宇文家这对姐妹就和她扛上了,可当年长孙皇后和平阳昭公主一见如故。
而平阳公主文武全才,乃京都一众贵女之首,同龄人中根本找不出能与其相提并论之人。
有平阳公主护着,宇文乔姐妹想在长孙皇后手中讨得便宜自是不可能,一来二去的,她们在长孙皇后手里吃得憋多了,心里的怨气也就愈发的重了。
说白了,她们双方之间不过是小女儿间的意气之争,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若宇文乔想不开,一味的钻牛角尖,始终不能释怀,想继续找长孙皇后的麻烦,用不着长孙皇后出手,宇文乔身边的人就会处置她。
若她想得开,不再介怀往事,长孙皇后也不会打击报复,一国之后,就该有一国之后的胸怀和气度,更何况从头到尾,她都没有主动找过宇文乔的麻烦。
沐佛节过后,天气逐渐热了起来,长孙的肚子也一日大过一日,已经七岁有小姑娘李丽质有空就往会母亲宫殿里跑,说是要多和未来的弟弟处处,先把感情建立起来。
丽质小姑娘此时已被李世民封为长乐公主,食邑三千户,这份荣耀在李世民一众女儿中可谓是头一份。
长孙皇后瞧着她那搞怪的模样,忍不住点着她的鼻子打趣:“何以见得母后肚子里怀的就一定是弟弟,说不定是妹妹呢?”
“母后不是说,你以前生太子哥哥和四哥的时候,他们都很乖么?直到生我的时候,才被折腾得不得安宁,而你这一次怀的宝宝特别乖,几乎没有折腾过母后。”
“据此推断,母后肚子时怀的肯定是个弟弟嘛。”长孙公主瞪着一双漂亮的大眼接口道。
“哈哈,吾儿所言不错,你母后这一胎多半是个弟弟。”长孙皇后正和女儿逗趣的时候,李世民从外面走了进来。
“陛下来了。”长孙皇后看到他进来,下意识的就要起来行礼。
“都老夫老妻了,你又这么大个肚子,干嘛讲这些虚礼。”结果还没起来,就被李世民赶过来按了下去。
“儿臣见过父皇。”长孙公主站起来向他请安。
“在你母后这里,我便只是父亲,不是帝王,不必多礼。”李世民摆了摆手,指了指身边的位置,意示她坐下。
“陛下心情看起来不错,可是有什么喜事?”长孙皇后瞧着他脸上掩不住的笑容,不由问了一句。
“朕确实心情不错,今年三月中下旬的时候,关中各处都传来蝗灾和大悍,当时可把朕给急坏了,到了四月中,悍情有所缓解。”
“最近朕派下去统计灾情的人回来禀报,说今年的庄稼长势不错,到了秋天多半有个好收成,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喜事。”李世民一脸笑容的接口道。
“如此确是件大喜事,怪不得昨天晚上臣妾也做了个好梦。”长孙皇后一听,也跟着笑了起来。
对于一个新登基不久的帝王来说,确没有什么比丰产更值得让人高兴了。
新帝刚刚登基,国泰民安,粮食丰产,即表示上天对这个帝王很满意,在护佑这个帝王。
“你做了什么梦?说来听听。”李世民一听,顿时大感兴趣。
“我啊,梦到一个猎人抓了许多色彩斑斓的野鸡和斑鸠去集市上卖,集市上特别热闹,百姓脸上笑容如花,都在讨论今年粮食的种种丰产。”
“猎人也很高兴,大家丰衣足食,手里不缺钱,就会不时买些肉吃,而他今天运气不错,抓了不少活的野味。”
“这活的野味比死的好卖,因为更新鲜价格也就更高,他和几个熟悉的人打了声招呼,找了个空地坐下来,将背篓里活的野鸡和斑鸠都都摆了出来,这些东西一摆出来,立即就有人围来想买。”
“却在这时候,有个可爱的小郎君走了过来,他说这些野鸡和斑鸠都不是凡物,不能吃,他愿意出钱将其买下来放生,其它人客人一听,顿时散去。”
“那小郎君并没有食言,他当真出钱将这些山鸡和斑鸠都买了下来,当场就放生了,口中似乎还念了一句:雉奴,你们好生去吧。”长孙皇后将昨夜的梦境说了一遍。
“你临产在际,突然做这样的梦,怕确有些寓意,梦中的小郎君说那些野鸡和斑鸠都不是凡物。”
相似小说推荐
-
卿卿与我开太平 (大茶娓娓) 2019-04-24完结1740 6223世言,国有无双,谢有佳郎。谢家嫡系中,长女为后,二子为将,三子是个尚书郎。唯一幺女,玉石...
-
清宫宠妃 [金推] (小琉花)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9-06-22正文完结4382 14369钮祜禄绣玥被送进宫,只封个七品的答应。她家道中落,相貌平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