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下第二美 完结+番外 (桂仁)



  这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葛大娘心里挺感动的。

  殿下什么身份,她什么身份?

  说穿了,不过是仗着一点交情,跟着秋大姑蹭吃蹭喝的一个乡下老太太罢了。得美娘照拂也就罢了,如今还得殿下这样看重,略说重了几句话,都还记着特意道歉,实在是让她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殿下快别如此,老婆子我还怕折了福。你能这么关心美娘,大娘高兴还来不及,有什么好见怪的?”

  人生就是如此,一些小事,虽不起眼,但把话说开,只会让双方感情更融洽。

  所以殿下可以继续去料理正事,葛大娘也越发卖力的帮着招呼。

  连秋大姑拉她进去看孩子,她也不去了。

  反正孩子就在那儿,又跑不了。让她好生睡觉,回头再去瞧她就是。

  而这边,心情愉悦的殿下,听说展玉琅包的送戏原本是一天,他爽快表示,包下他们连演三天的费用,只当庆贺他长女的平安出生了。

  也不止是看戏,从今儿起,他还要摆上三天流水席。

  让全城百姓都来吃吃喝喝,免费看大戏!

  好哇!

  叫好声,巴掌声,简直都要冲破天际。

  说来汉王殿下虽以相貌闻名于世,但实际见过他的人并不多。今儿来看戏的百姓们只觉大饱眼福,就算是没有戏看,能看一眼殿下,那都值了!

  那些封州名伶们,更觉不虚此行。一个个拿出生平绝技,务必要演出圆满成功。

  而常俊常公公,常公公简直快要忙死了!

  流水席啊,还整整三天。

  芜城可不是什么小地方,光一座军营就上万人。

  全城百姓少说五六万,更别提那些来做生意的商人小贩了。

  哪怕日日只来一小半,也是数万人哪,还要供应流水席。这,这是多大的事啊!

  要说,还是葛大娘这样的老人家有经验。

  “你傻呀,真摆全城的流水席,一天就能给你**光!且全靠府上这些人,累死也做不来。象咱们乡下,摆流水席也不过是按八席,十八席,这样的定数来的。有位子就吃,没位子就得等着。你赶紧去找城中的酒楼,一家分几桌,连桌椅带盘碗做饭一并包给他们。算一算总价,心里就有数了。”

  常公公如梦初醒,干脆带着葛大娘一起去谈酒楼点菜了。

  葛大娘这些年也算养出了眼界,那些又贵又不实用的菜式,一概不要。

  只挑比百姓家常略精致些,又热闹实惠的菜,点了十道。然后当晚就在林府门前,摆了七十六桌流水席。

  这个数目也是葛大娘定的,就按丫头的重量来,太过隆重,一是摆不下,二也怕孩子压不住。

  如此算来,一桌一天大概也就十几两银子的花费,三天再加上酒水点心,大概一共三四千两,就好承受得多了。

  可即便如此,徐贤妃也被儿子的大手笔,震惊到了。

  丫头才生,不算包戏那些,光摆流水席就花了三千两银子。

  这,这哪里是生了个千金,是生了个几千金!

  虽说孩子长得比较那啥,她也不好说别的。但如此花费,是不是太过了些?

  等晚上美娘醒来,也吓了一跳。

  尤其听说殿下原先还嫌不够气派,想请全城的百姓来赴宴时,美娘都来不及去看看女儿,先把殿下狠骂了一顿。

  “……我倒不是心疼那些银子,只你哪来这么多粮食?别忘了皇上叫你去青州定州是干什么的?万一回头真的打饥荒,你还得指着在这边借粮呢。这一次吃得热闹,将来怎么办?

  我听家里买菜的人说,就因你要办这流水席,如今城中的米价菜价都开始上涨。卖东西的固然高兴,可买东西的都觉费钱。有些家境一般的,就盘算着要带全家来吃席。

  今天听说就几千人,倒也好办。明天若是来上几万人,可你只有七十六桌,坐不下的怎么办?等太久肯定会吵架闹事,这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第475章 象谁

  到底还是枕头风犀利。

  也是为母则强。

  美娘自产女后,可是当娘脾气长。人家闹产后抑郁什么的,她半点没有。倒是有女万事足了,底气大盛,连殿下都不怎么看在眼里,该说就说。

  于是乎,殿下被生女的巨大喜悦,冲昏的头脑,如今才算彻底冷静下来。

  他是大事干惯的,这些细枝末节,还真不如美娘精细。

  于是,于是他就机智的把怀抱中的女儿,塞到美娘跟前当挡箭牌啦。

  “你看咱们丫头,竟然长得象谁?”

  美娘已经听说了,再瞅一眼,不想发表评论。

  特么她辛辛苦苦怀胎十月,生个女儿竟然长得不象自己,也就罢了,居然也好意思不象她爹!

  倒是跟她祖母,徐贤妃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就算闭着眼睛,酣然甜睡,瞧那小鼻子小嘴,半点不走形。

  好的不学,挑着全家最丑的那个去学,这当真是她的女儿吗?

  这智商,感人滴哟!

  不过到底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管她美丑,都是她的心肝儿宝贝。所以美娘小心的把挡箭牌女儿接过,塞到自己身后,让她继续安稳去睡,依旧不肯放过殿下。

  “少拿女儿说事!这事你办得确实有欠考量,要不是葛大娘帮忙撑着,非出大乱子不可。去把常公公和杨公公叫来,我来安排!”

  殿下等的就是夫人出手。

  于是甚是乖巧的去当传话小厮了。

  很快常公公杨公公过来,美娘主意已定。

  说好七十六桌,就是七十六桌。

  但想要入席,必须排队。

  等不得的,自然就走了。

  但在林府门前,还得支两个摊子,一边蒸馒头,一边熬粥。

  馒头蒸小一点,但要掺点糖,或做出花色,让人吃出精细来。

  粥也是一样。

  不能光煮白粥,又不是赈灾施舍,大热的天,得搁些红枣绿豆莲子,才显得好看。

  到时有些肚子饿的,没时间等那流水席,过去领个小馒头,喝一碗清甜去火的甜粥,人家就能少些火气,走时也不算没吃过东西。

  她这一说,杨公公就明白了。

  “粥和馒头的事情,少夫人就交给我了,包管办得体面妥当。”

  那排队入席之事,就交给常公公了。

  都是精明人,一点就透。

  等到次日,芜城百姓们再来相约看戏吃大餐,就发现现场有些细微的改动。

  戏台是不变的。

  但那七十六桌流水席,却是安排在了稍远些的地方。听得到,却看不到戏台的表演。

  于是想要吃酒席和好生看戏,就只能选一样。

  而不论看戏,还是吃酒席的入口,皆用长长的绳索隔成了回形通道。还有提着刀枪的王府侍卫,在那里维持秩序。

  想加塞,想插队,全都没门。

  且入酒席一次,最长不能超过半个时辰。

  而唱戏也分了上午下午及晚上三场,各演出一个时辰。休息时间不允许占位,得回去重新排队。

  这就避免了有些不自觉的人,霸着不走,也能让更多的人来看戏吃酒。

  反正要演出的剧目,都会提前公布,贴在外头,也能让百姓们按自己喜好,过来听戏。

  若是有人看了戏,嫌酒席难等,便可去旁边领一碗甜粥和小馒头。

  粥是必须立即喝完,将碗还给人家,馒头可以揣回家去。

  而且分时段不同,林府供应的馒头和粥还常换常新。

  这一锅是绿豆甜粥,下一锅可能是莲子粥,再下一锅就是红豆粥了,有年纪大的和怀抱幼儿的,还可领一小碗红枣藕粉羹。香香甜甜,十分好喝。

  至于发放的小馒头也是。

  第一天早上来的人,领的是红豆沙馅的,下午来的就是花瓣红枣的,晚上却换了葱油小花卷了。

  有人就为了这个小馒头,分时段过来排队,那也随你。

  反正一个个只有小孩巴掌大,肯定吃不饱,但胜在精细啊。

  带回家给老人孩子,都当个稀罕物,宝贝得都不舍得吃。

  自然有那贪心的,嫌弃不够大,顿时被百姓群嘲。

  “这可是宫中厨子做的,你当是街边摆摊做生意呢。人家又不收你半文钱,白给你吃还嫌弃。你嫌小,倒是给我呀!”

  于是这点子小小龌龊,很快湮灭在人海里。

  百姓们还纷纷赞扬,觉得林府组织得当。

  虽然一开始有些小小的不适应,但看着那样人山人海的来人,反而觉得这样最好。

  真心来看戏的,就不要想着吃了。真心来吃喝的,就不要想着看戏了。

  尤其所有的队伍,都分了两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