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妹偏心!
薛慎急了,“那是我不想练么?没有皇上圣旨,我能随便挪窝么?要不,你让那谁,给我出张王府诏令也行啊!”
再横旁边汉王殿下一眼,就跟看祸国妖妃差不多。
要不是仗着这张脸,师妹能偏心他?
薛大人重重冷哼。
这回轮到汉王殿下吃瘪了。
别说父皇正半软禁他,就算爷俩关系再好,一个王爷,也不可能随便指挥军队。
不过拉偏架的师妹,却早有了个主意。
“要说打仗,肯定要等皇上圣旨。但若是沿途清理下沉船行么?今年秋天,我孟姑父家来送枣子核桃时,就在江上遇到为争沉船,打起来的。可那船上,也没寻出什么要紧东西。倒是一堆烂桅杆,也没人清理,还堵塞河道,很不安全。”
这竟是让他去打扫卫生?
薛师兄一双绿眸都快气红了。
谁知汉王殿下忽地停笔,却是若有所思,“那争沉船的事情,孤也听何知府说起过。已不是一般的百姓,颇有点拉帮结派的意思。虽还不算水匪,但若其坐大,也是扰民得很。这年底近了,来往的生意人多,若派支军队前去震慑一下,亦属应当。当然,这种小事,用不着水师,要不回头派些衙役吧。”
别啊!
薛慎闲得都快长草了。
一听可能有疑似水匪,蚊子再小也是肉,他不嫌弃的。
“那年底了,官府衙役不也忙得很吗?再怎样,也不是谁都会凫水的吧?”
看他矜持端着架子,只那双绿眸往自己这儿瞟啊瞟的,美娘识趣。
“若是可以,就派师兄去练练手呗。顺便清理下河道,回头我让人联系江州湖州的船老大们,给师兄敲锣打鼓,送大肥猪去!”
这个可以有!
可汉王殿下还自犹豫,“这样不妥吧?你们隶属军中,就算是清理河道,也得严大将军同意。”
“这个不劳你操心,我自会搞定。只不过我们这次外出的口粮需要你出,就借口试船好了。就这么说定了!”
闵柏悄悄跟美娘对个眼神,二人相视垂眸,皆掩去眼中狡黠。
美娘可是知道师弟家底的,穷啊!
本来孟姑父想顺手做些好事,可一打听,那清理河道若是雇人,着实要花不少钱的。如今只费些口粮,就找了免费的帮手,可是省了一大笔。
殿下心中更加高兴。
本来何知府跟他说起这事时,也是苦于无钱。
湖州封地这几年的税收,大半被何知府拿去造船了。
说是组织衙役,哪里抽得出来人手?
没看他如今还时常找百户苏,劳务外包么?
于是二人本就暗搓搓的商议,是不是寻个借口,叫严大将军同意,让薛慎出兵。
如今当事人自己愿往坑里跳,这真是皆大欢喜。
汉王殿下解决一桩麻烦事,开始跟师姐聊湖州了。
他们虽是小儿女,可哪有那么多时间吟风弄月,伤春悲秋。
情意搁心间,谈正事要紧。
情虽不知所起,但若能持久,必有迹可寻。
若跟美娘在一起,也跟那些贵女似的,只能谈些吃食珠宝,殿下又何以会对她情有独钟?
薛师兄嘴巴是挺讨厌,但有件事没说错。
他数年不在封地,确实对本地百姓没做太大贡献。
画眉石矿是靠美娘发展起来的,造船业是何知府在打理。除了渡口村,他还真没干啥。
这次父皇把他赶回来,他也想趁便为当地百姓做点什么。可千头万绪,从何下手?
“这个简单,去渡口村啊!”
薛师兄挺看不上这种故意示弱的小套路,主动戳破了。
如今的渡口村可是客似云来,很挣钱的。
去那儿一查,不就知道各地送来的货物有哪些,特产是什么,就好有针对的去发展了么?
殿下沉了眼。
他不过想跟师姐搭个话,这个讨厌的来插什么嘴?
不过美娘还是忍笑,指点了几句。
主要,是把孟姑父家这些年贩枣子核桃,还有薛大表哥从前卖桃脯杏脯的故事说了。
不过薛家如今早不往江州贩这些了,路太远,运费太费,没必要。
但这门生意薛家还是坚持做了下来,但跟卖刺绣一样,并不盯着京城,只往京城周边热闹市镇下功夫,反倒是更好卖些。
至于孟老爷子,自从枣子核桃卖出甜头,如今可是在定州附近又找出不少合适的农副产品,如今生意越做越大,老爷子也越活越精神。
于是美娘觉得,若湖州能找着合适的好东西,也是不愁做不起来的。
所谓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象那南边的桔子,遇到丰年,听说烂在枝头都没人吃。可若是贩到北边,就是天价了。
许多本地常见之物,并非就真的不值钱,都要看你怎么卖,往哪儿卖了。
闵柏摸着下巴,深以为然。
薛慎忍不住,也多说了几句。
挣钱要紧,但种地更要紧。
毕竟这时代,有粮在手,才心中不慌。
这是正理。
殿下认真听他说下去。
第337章 触动
农耕,是每朝每代,也是每地封王的立足之本。
据薛慎观察,湖州地质一般,大多不算肥沃。许多百姓耕种还挺粗放,于是产量就更低了。
好比他们如今驻军在湖州,也划了几块荒地,让士兵开垦耕种,种菜喂鸡,补贴伙食。
薛慎因自幼家贫,精打细算惯了,很快就发现问题了。
有些士兵挺会种地,还细心堆肥,出产就高。
但有些士兵就懒得操心,或是不懂怎么伺弄,出产就低得多。
后来薛慎干脆在军营里立了规矩,菜要怎么种,鸡要怎么喂,全都一项一项,列得明明白白。
让士兵按着流程操作,这样一样,整体产量就能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
闵柏明白他的意思了,这是要他推广科学种地。
闵柏皱眉,“要说这些农事,朝廷历来重视。每年春耕,都会派官吏下乡视察。那堆肥之术,我打小在宫中听得耳朵都要起茧了,怎还有人不知?”
这事美娘就有发言权了,“再怎样的官员,也管不了懒汉。从前我爹还在衙门里时,春耕时时常下乡,常被些村民气个半死。有些好法子,你说了一百倍,他就是不做,有什么法子?”
薛慎道,“要说士兵算听话的,但饶是如此,我起初让他们按流程种地,也费老鼻子劲了。何况百姓?这事光靠官员督促是没用的,除非让他们不得不做,或是不敢不做。”
晓之以理,不如大棒子伺候。
就如前朝以法立国的大秦,虽也带来很多负面问题,但在推行一些事情上,确有成效。
但美娘不赞成,“铁腕虽能一时见效,但若不是真心,也长久不了。万一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难道还日日派人去盯?”
这也是个问题。
怎么办?
三人正都琢磨着,忽地江婉婉领着白龙观的道士过来。
一年时光,长春道长的卫生防疫小画册,已经印出在京城募捐的前六册。
燕成帝觉得,可以开始逐步推行了。
因长春道长居首功,所以特意给白龙观发来了三百套。
如今的观中主持,云鹤道长跟道长们一商议,就想趁着过年,四散到各个乡里去宣扬一番。
毕竟大多数百姓字都不识得,看图也不一定明白。
但这事得跟闵柏打个招呼,也省得重复发放浪费了。
汉王殿下眼珠一转,忽地对推广科学种地,有了个绝好的主意。
听他说完,美娘乌眸晶亮,毫不掩饰夸耀之情,“好主意!那我倒有一人,可以推荐给你。”
而薛慎,绿眸一瞪,“还不快抄完经书,干正经事去?”
他才不会夸奖某殿下。
特么的,太奸诈了!
不夸没关系,但美娘却硬是拉着薛师兄一起,帮着把闵柏的计划完善一番。
薛慎也就勉为其难,挑了点刺。
等墙上的《道德经》抄写完成,师兄弟就要离开了。
到底皇上的命令不好违拗,留得太久,就是讨打了。
重新粉得雪白的墙上,三个人的笔迹,旗帜鲜明,各不相同。
最弱的自然是美娘。
她的基础不比师兄弟,且还要兼顾营生,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练习?
但也是三人对比,要是单独拿出来看,美娘的字在女孩子当中,已经很能打了。
只薛慎这么个看似风流倜傥的人,笔迹却端谨凝肃。
正如他的为人,外冷内热。
反观闵柏,表面规矩极严,一举一动堪称典范。一笔字却洒脱不羁,风流肆意。
相似小说推荐
-
名门嫡女:权宠娇妃 (清檀) 双世双洁,宠顾家有女,如珠似玉她生而尊贵,七窍玲珑,助寒门密友成名门闺秀,扶腿疾竹马登太子高位岂料,她痴心错负&h...
-
卧底王妃的反水日常 (离人话) 晋江2019-5-24完结男人满是暴戾地看着她。湘凝:王爷,我从来都没有背叛过你。轩王扬起那记录他生活的一叠纸: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