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下第二美 完结+番外 (桂仁)



  想想前几年,闵柏就算去到代州,都不忘交待了汉王府,每年做些菜干酸菜,给燕成帝送来的。

  难道今年就因为吵了一架,打了他一巴掌,连这个也不孝敬了吗?

  再想想底下人传来的消息,说大皇子过得滋润着呢。每天忙忙碌碌,连王府都呆不住,还私会了一回那林家丫头!

  燕成帝眸光微沉,更不高兴了。

  倒是李大海瞧出端倪,暗怨徐贤妃多事,低声回道,“汉王府送来的土仪,前几天一入宫,便被贤妃娘娘拿去送礼了。”

  闵柏没那么小鸡肚肠。

  但徐贤妃是。

  生怕儿子东西送到皇上跟前,惹他不快,硬是全劫下了。

  可富贵之后,她只爱人参燕窝,又不爱吃这些。这些土仪,便被她当垃圾一般,拿去赏了兄弟徐通。

  她还记得之前儿子怪罪她不如美娘,都不知道打点亲戚往来。于是今年就抖了个机灵,借花献佛,把这些全给徐家,让他分赠亲戚。

  可徐通家境寻常,自家也会做些菜干咸菜,用来下饭。

  就算是汉王殿下从遥远的南方送来,无非是些酸豌豆梅干菜之类。这大年下的,再拿去送给穷亲戚们,象话吗?

  实在不行,你多送点咸鱼腊肉也好啊。

  可徐贤妃倒好,那些实在东西,她自己嘴馋,全留下了。

  而之前美娘打点年礼,对寻常人家是专挑贵重吃食送,富贵人家才送这些开胃小菜。

  末了,倒是徐通赔了好几十两银子,按美娘之前送的礼,补了些好东西,才分送诸家。

  可到底他财力有限,送的档次比美娘之前可差远了。

  弄得亲戚们都不大满意,暗自嘀咕。

  要说这还是汉王殿下千里迢迢送来的,怎么就这水平?

  徐通真是有苦没处诉。

  而宫中的燕成帝,也十分不满。

  一年到头,就指着儿子一点小菜开开胃,还被不着调的糟糠胡乱送人了。

  吃不好,心情自然不好。偏偏此时,边关来了急报。

  由王公亲贵们领衔的征庆大军,大败!

  燕成帝惊得手中玉箸落到几上,都丝毫不觉。

  “战败了?怎可能会败?”

  派出一万精兵强将,比庆国青壮都多。粮草也是充足之极,怎么可能会败?

  待看过八百里加急的军情急报,皇上气得将面前的小几都给掀翻了!

  统帅无能,累死三军!

  这回因为是王公亲贵力主要战,所以得用之人,皆是王公子弟。

  主将萧旦,是德阳长公主的夫婿,副将方遂是汝阳长公主的家将。剩下一帮大大小小的将领们,不是王公子弟,就是他们家的亲戚。

  燕成帝原想着,反正实力强劲,拳头够硬,就算主将差一点,也能实力碾压。

  谁知这帮不成器的少爷兵,还没上战场呢,就被严寒的天气冻得叫苦连天。

  一路上折腾士兵们,砍树找柴,不够了甚至克扣士兵粮草,烧来取暖。

  这让士兵看到,是何等心情?

  就这么磨磨蹭蹭,走到边境,仗还没开始打,就为了争首功,内讧了一场。

  然后分了派系,各自领兵,乱哄哄不成体统。

  跟侄子争王位的庆国王叔,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带着不到三千人的队伍,便把大燕号称上万人的精锐,打得七零八落。

  副将方遂被俘,主将萧旦是一仗没打,就望风而逃。

  余下众将群龙无首,死伤大半,可怜半数士兵,无辜丧命。

  当日,燕成帝在宫中大发雷霆。

  偏偏德阳长公主还请了宗亲大臣来到宫中,哭哭啼啼,救皇上赶紧发兵,救她夫婿。

  那等混帐,活该让他去死!

  燕成帝凤眸冰冷,真是撒手不想管了。

  徐太师极力劝道,“如今势成骑虎,真要是大败,朝廷皇上,俱都脸面无光。为今之计,还得再派二路兵马,前去救援才是。”

  这话却也有理。

  就算这仗原本燕成帝不同意,可毕竟圣旨是他下的。

  如今输得这样难看,百姓们又不知其中究竟,只会骂皇上有眼无珠,用错了人。

  可如今就算要解围,派谁去呢?

  燕成帝心中第一属意的,还是闵柏和顾瓒。

  他们那五千人虽不多,却着实在代州吃了几年风沙。

  跟庆国虽是一个东一个西,到底都是苦寒之地,能适应这样恶劣的气候。

  再则他们刚在甘州打了胜仗,军心稳定,士气高昂。还有上官令那样的高人做参谋,怎么说,都更有把握些。

  第341章 大凶

  可皇上想到的,徐太师宗亲们也想到了。

  他们甚至想得更多。

  这一仗,要是再让汉王殿下打赢了,岂不是让他名声更盛?在军中民间更得人心?

  且也太打脸了!

  之前闵柏可是坚决不主战的,是他们非要打,如今输了就求人,如何拉不下脸?

  且万一闵柏趁机要求收回代州的煤矿开采权怎么办?那就是座黑色金矿啊,他们还没捞够,不愿收手。

  所以就算明知闵柏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他们出于自身种种利益考虑,还是第一个就将他摒弃在外了。

  “老臣举荐,江州严大将军!”

  徐太师理由也很充分。

  甘州平乱,严大将军也是立了功的。

  虽然小了点,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更沉稳不是?

  且江州知府虞亮精明强干,芜城又富庶,正好二次调兵所需的粮草物资,就由他来负责保障供给了。

  燕成帝原本因闵柏之前告状,对虞亮印象不大好,但如今确是用人之际。再要京城调上万人的粮草物资,也实在是出不起了。

  思之再三,便同意了这一方案。

  只不过为了保险起见,皇上又调了顾瓒的弟弟,顾琰从代州带一千士兵过来,协助严大将军作战。

  皇上是想着,让他们一老一少,沉稳的和有锐气的中合一下,更有保障。

  于是两道圣旨,分头顶风冒雪,急急送往江州与代州。

  江州虞亮收到,自觉是个立功的大好时机,自去与严大将军合计。

  但代州接到圣旨,顾瓒却是心神难安,顿时带弟弟顾琰,找到上官令求教。

  这仗看起来简单,大燕占尽优势。但到底是异国交战,天时地利人和均无,真要打起来,却也难说。

  上官令不好直说,只给了顾琰一句话,“将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别太老实。”

  顾瓒听懂了三分。

  这是说领头的太多,有啥事,先顾着自己小命要紧。别事事冒头,让人挑刺。

  可顾琰年轻,不知世事险恶,理解不了,“既然皇上让我去,自是要听从差遣。且为将者,不奋勇当先,如何带兵?”

  就算是至亲兄弟,可军营里耳目众多,又催着要走,顾瓒也无法跟弟弟细说。只能交待他凡事灵活机变,多动动脑筋,别把旁人都当成汉王殿下。

  顾琰却没往心里去。

  暗想再如何内讧,可出去了都是大燕的将士百姓,肯定目标一致,于是仍笑出一口白牙。

  “只要兄长把那羊油膏给我多备些,阿弟定然打个大胜仗。为国争光,为顾家争气!”

  顾瓒拍拍他的肩膀,眼神担忧,勉强一笑,“库存的都已给你带上。阿兄不求你立多少功劳,只求你平安归家就是。”

  “多谢兄长!等我好消息就是。”

  顾琰跨上战马,朝气蓬勃的年轻笑脸,与一千士兵,在风雪中远去。

  此时,另一间屋内的上官令,低头看着卦象,忧心忡忡。

  龙困浅水,大凶!

  但这些军国大事,寻常百姓却不甚清楚。

  譬如湖州,有一座王母村。

  村中后山有个王母洞,风景极佳,听说还是王母娘娘曾经大驾光临,下凡来游玩过的地方。可这儿的百姓,千百年来,仍是极穷。

  穷到村里几十户人家,竟是多半都吃不饱饭。

  但这也没什么,村中有名的懒汉牛大,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横竖吃不饱。多饿一点,和少饿一点,又有什么区别?不如省省力了。”

  虽是歪理,但听的人还挺多。

  如今秋收早完,村里除了极少数勤快人家,仍会做些零活,其余家家户户,都在猫冬。

  妇人们凑一起,说说家长里短,婆媳是非。男人们就赌些小钱,喝两口劣酒,倒也快活。

  只是这日,忽地听见叮当叮当,货郎摇铃声响,孩子们顿时一窝蜂的冲出去瞧热闹了。

  好吧,瞧瞧又不要钱。横竖他们也买不起,随孩子们去了。

  只没一时,却听孩子们又在外头大嚷,唤起各家的爹娘爷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