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下第二美 完结+番外 (桂仁)



  你不作主,儿子就要闹了!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凭什么他们师徒一走就欺负人?

  哦,是听说汉王殿下染病,就开始作夭了吧?

  那这种居心的臣子,还能用么?

  闵柏只听得眼界大开,却略犹豫,“陈家,陈家有个女儿在宫中呢,听说还有了身孕……”

  到底算是他的庶母,可能还替他生了弟弟妹妹。

  总算是亲戚,不好做得太绝吧?

  上官令冷笑,“你当人家是亲戚,人家当你是什么?趁你有事,就痛打你这个大皇子的家里人,是在给谁铺路么?你还不上去大耳光子抽死陈家,让人当你是万家生佛呀!”

  皇权之争,从来就没有温情脉脉的时候。

  当你有实力的时候,可以退让,可以谦和大度。

  但闵柏现在有个屁啊。

  母妃家里就一帮穷光蛋亲戚,自己要还不立起来,是让世人都来欺他好性子,打他的脸么?

  之前大皇子懂事明理,心地仁厚,乐善好施的名声已经刷够了。眼下就该刷一刷汉王威严,不容侵犯的名声了!

  恩威并重,才是上位者应有的姿态。

  所以这会子,闵柏就应该立即去写信,告状!

  当然,关于芜城与玉城军政权的比较,也可以一并写在信中,给燕成帝参考。但要怎么做,就是帝王的事了。

  想着还在受苦受难的“家里人”,闵柏顿时挺直了腰杆。

  汉王殿下撸起袖子,这就去写信!

  此时,还发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平安带来的针线太监小梭子,披着件闵柏的袍子匆匆进来,左袖处破了一块,他手上还抓着一支箭。

  “方才小薛大人回来,说在咱们门外,瞧见有人鬼鬼祟祟的,似不怀好意。他见奴婢正在给殿下缝补衣裳,便让奴婢披上袍子,假扮殿下,出门看他带回来的东西。

  谁知忽地就放了一枝冷箭,好在奴婢反应快,挥袖挡住,把箭收了。小薛大人叫奴婢进来报信,自带人追出去了。殿下请看,这箭头好似还淬了毒。”

  平安先一步接过,定睛细看,失声惊叫,“见血封喉?”

  这毒药产自极南之处的密林之中,历来是宫廷珍品,民间极其罕见。

  再看那枝箭,虽然已经磨去铭文,分明也是宫制式样。

  闵柏不由得寒毛直竖,如今才真切感受到,上官令所说的,宫廷之争的残酷。

  自从他染病,他的身边是外松内紧。

  不仅是身边这些人,官员军队都把他看得跟眼珠子一般,轻易下不了手。这些刺客却不知哪来的本事,还是摸到他这里来了。

  要不是薛慎警醒,还真说不好就出事了。

  但此时,上官先生却是想起一件更重要的事。

  “不好,厨房!”

  小郭子已经气急败坏,挥舞着锅勺追出来大骂,“薛良哥你讲点面子行不行?怎么又来抢东西!还骗我说有刺客,让我去查水源菜地。昨儿刚收的泡菜坛子,今儿就抱走了。早知道我全炒出来,也不便宜你们!”

  “收徒不慎,收徒不慎!”上官令已经没法看了,转而喝斥小弟子,“赶紧把你师兄弄走,弄走!”

  汉王殿下深有此意。

  弄走,必须弄走!

  第216章 搞事

  京城。宫中。

  在收到汉王殿下的破袍子,和义愤填膺的告状书信时,已然入夏。

  这日恰逢夏至,民间宫中,皆要吃夏至面。

  尤其小孩子家,吃了辟邪驱恶,快快长大。

  宫中几位太妃兴致颇高,办了个家宴,请了出嫁的长公主们,和宫中有子嗣有脸面的妃嫔们,皆来赴宴。

  燕成帝本来都收拾好了,准备过去。可临时收到儿子家书,便说不去了。

  “大海啊,你把那西域进贡的蜜瓜,给太妃们送去。再把大殿下这件袍子和箭头,拿去给众人传阅一番。看谁见多识广,能认出些蛛丝马迹。”

  李大海一想,明白了。

  东西一送去,宴会自然办不成了。

  皇上不开心,大家都得一起不开心。

  徐贤妃更是大哭大闹,问是谁要害她儿子。

  众人皆不敢答。

  连徐皇后,都不敢劝半个字。

  等李大海回来的时候,便悄悄告诉皇上。

  “众人皆惊。老奴瞧着汝阳长公主几个,脸都白了……”

  燕成帝唇角勾起一抹冷意。

  见血封喉,这是完全没打算留活口啊。

  她们就这么恨毒他的大皇子么?那倒不如——

  次日,燕成帝上朝,把汉王殿下遇刺的事情揭过不提。

  因为那边也没抓着凶手。

  两个刺客,一个当场自尽,死前把脸都毁了,另一个逃往草原。

  皇上只提了几项正常的官员调动。

  湖州那儿不是办了个造船厂么?汉王殿下虽不在,但何知府打理得很好啊,如今已经初具雏形了。

  皇上觉得,大燕朝的水师力量很薄弱啊。以后不如这块,就交到湖州那儿去办吧。

  反正汉王殿下修了个码头,民间跑货是够了。那官办码头就收回来,专门给官兵停靠训练吧。

  当然军事力量不能轻易交给藩王,得派官员前去。

  训练新军这种事,就交给年轻人吧。一开始也没多大规模,就让薛慎薛千户过去好了。

  嗯,皇上要用人,还是挺大方的。给薛慎薛百户直接又升了一级,从江州调去湖州封地了。名义上还是在严大将军名下,但实际上,却是他管控不到了。

  再说江州知府,听说纵容族人行凶,闹出人命啊。你们这些御史实在是不称职,怎么能朕都听说了,你们倒是一问三不知?

  郑御史,朕知你素来刚直不阿。当初湖州出了两个有情义的民间女子之事,就是你上报的。朕就赐你尚方宝剑,到江州去巡查一番吧。

  当然,湖州也要查。

  别看是朕的长子封地,他要是干不好,老子一样削他!

  至于汉王?

  他才生了场大病,弱得可怜,经不起奔波了,便下道特旨,命他在玉城所在代州,好好养病吧。

  一应开销,自然由宫中供应。

  朕自己养儿子,众爱卿没意见吧?没意见就行。

  啊,朕的儿子,还是得注意安全。代州就在边关呢,万一给异族捉去,多不象样。

  那个谁,顾瓒,你就领上三千京城禁卫军,去护卫汉王殿下吧。

  哎,众爱卿不要觉得不合规矩。朕也知道不合规矩,可怎么办呢?

  谁家有个病孩子,当爹的能不操心?

  怎么说,我家孩子还刚替朝廷立功了不是?

  但他是汉王殿下,理应为国效力,就不封赏他了。

  只他身边的长春真人啊,上官令啊,可以赏赐些东西。

  再底下那些鸡毛蒜皮的小鱼小虾们,可以赏几个出身嘛。

  几个最早赶赴边关的道士,可以赏身官袍,吃个虚衔。还有几个读书人和忠诚之士,也可以赐个好出身嘛。

  秀才出身的赐举人出身,举人出身的,就赐同进士出身。

  没有出身的,就赐一个相当于秀才的监生。

  官职也是最低等的。

  象最有学问的,不过给个八品助教之职。

  底下这些人,不过授个九品将仕、登仕、通仕郎而已,全是虚衔。不过是奖励这些人,悍不畏死的最早跟着汉王殿下去到边关,救治时疫的勇气而已。

  一年也费不了多少俸禄,芝麻绿豆点的小官,众爱卿没有异议吧?

  没有就好。

  燕成帝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打得群臣目眩神迷。待反应过来之后,不得了!

  皇上这是要搞大事情哪。

  虽说燕成帝没说汉王遇刺之事,但消息灵通之人,都知道了。跟后宫有牵连的,都怕惹祸上身,不敢反驳。

  但是谁都知道芜城是块大肥肉,皇上这是以水军为引子,打算拿芜城开刀,分一分了?

  那还等什么,赶紧上啊!

  看情势,江州知府肯定是要被罢黜的,那吴通判被罢了官,不还空着缺么?

  还有那新建的水师,皇上搁湖州了。

  湖州封地之主,汉王殿下又搁代州了。还专门派了三千人的禁卫军。

  几年相处下来,情份总会有一点吧,根基总要留一点吧?

  皇上这是在给汉王自保的力量,让他壮胆啊。

  那是不是也可以适当的,往汉王殿下身上投点资了?

  横竖大家族,都不会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不如派几个年轻人,过去跟一跟吧。

  只是那陈家,到底做啥了?

  惹得皇上这样生气?

  他家不还有女儿,在宫中颇为得宠,还生了双生子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