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倒也说圆了,怪不得上辈子威毅伯府被阖家抄斩前,在谨身殿前跪着求了成帝一夜无果的柳丽容,走投无路之下,想到的不是去求未央宫里的婉贵妃,而是来永寿宫跪钟情。
——钟情上辈子自然没有理会她,只是至此之后,柳家彻底败落,柳丽容在后宫里谨言慎行,过得跟个隐形人一般,钟情纵是心有余怒,前恨未消,却因着柳氏过得太为落魄,自己再去刁难,也无甚意思,故而悻悻然地罢手了。
是以重来一次,习惯了两年后深居简出素面简妆低调避人的柳氏的钟情,在长信宫偏殿外,还是通过好一番回忆,才想起了这是哪位。
钟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觉出感动,反而生出几分后背发凉感来。
钟情想,成帝他......终究不是自己这样的愚人可以看透的。
钟情缓缓地吸了一口气,忍了又忍,终还是开口问出了那句话:“那柳家......是罪有应得么?”
成帝微微愣了一下,须臾后,对着钟情绽出了一个怡然自得的微笑,施施然地反问她:“宝儿觉得呢?”
第11章 谈个心
钟情轻轻地吸了一口气,极缓地点了点头。
钟情艰涩地自问自答道:“陛下自登基来,以端肃为人所称,执政清明,举止合礼,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堪为后世明君之表率......想来,既陛下这般从不曾因私废公的,那威毅伯府若是被清查,必然是他罪有应得的了......”
钟情在方才话出口的瞬间就后悔了,这么要命的问题,自己方才装聋作哑混过去不好么,为何就非要那么沉不住气呢......如今怎么补救,都有卖弄聪明之嫌,平白弄巧成拙。
钟情想,那八九年漫长的幽闭生涯里,是成了十年隔阂不假,可成帝作为她当时每个月能接触到的唯一人,又何尝不是,被她情不自禁地,单方面倾注了近十年的不浅信任。
钟情从来不是求全责备、怨天尤人的性格,大约是因为得到的从不多,期待的也就并不高,同样的,最后心愿落空时,也并不会有那么深的怨尤之气。
钟情自懂事起,就一直在颠沛流离之间看着旁人的眉眼高低讨生活,后来入宫,艰难凶险的处境自然不少,温情脉脉的时候,却也并非没有......可以说,钟情上辈子那短短的二十五年里为数不多的欣喜快乐、开心雀跃,都是与一人息息相关的。
这样的成帝,在钟情死后的八九年间,能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每月准时按时按点地来永寿宫里坐上一坐,于钟情而言,已经是莫大的慰藉了。
事实上,钟情当时作为一缕冤魂强留在永寿宫里经年不散,怨气却实在不多,只不过是放心不下两个孩子罢了,实在是名不副实,对不上她冤死的名头,而在允僖的死讯传来之前,钟情其实已经隐隐约约有了预感:她快要消失了......
既然看开,怨气自消,寄托于那抹怨气之上而逃脱六道轮回的神魂,自然也到了魂飞魄散的时候了。
钟情当时在心里估摸着,最多再过两年,等着大儿子成了家,带着新妇来这里祭拜了自己,亲眼看过儿媳,再托个梦给儿子,叮嘱他好好照顾幼妹,这一切的一切,就该画个终止的句号了。
最多最多,不过是在彻底消失之前,再去给成帝显个灵,冲他哭上那么一哭,念上那么一念,再为儿女们挣上那么两分同情与怜爱,也就尽然够了。
——至于难产、冤死、复仇什么的......自己都这个样子了,又能做的了什么呢?只有自娱自乐地瞎想着:说不得,那些害我的人,现在早都已经死了,过得比我还惨呢不是......
钟情当时能做的有限,眼看报仇无望,索性就撂开手,随意地安慰了自己一句恶人终有恶人磨,就只把剩下为数不多的力气,全心全意地放在自己爱的人身上。
如果不是后来允僖的死......
钟情垂下头,神色隐藏在一片阴翳之下,自嘲地想着:看来自己的惯性心态不浅,怕是那些苦头和那些记性,既没有吃够,也没有长住。
成帝拉着钟情弯下腰来,与她耳鬓厮磨,轻笑着继续反问道:“若朕这次......就是‘因私废公’了一回呢?”
“爱妃是会\'好好地\'补偿朕一番,”成帝慢条斯理地扯下钟情腰间白色的寝衣带子,一边含着端蓄有礼的微笑,一边施施然地将自己的手从衣摆间探了进去,将触手的那片滑腻来来回回抚摸了好几遍,咬着钟情的耳垂调笑道,“......还是会替柳氏求情,向朕进一番铮铮谏言呢?”
钟情的脸猛地一下白了。
“臣妾不会,”钟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自忍住拂开成帝那只手的冲动,按捺着浑身上下的不舒服,艰涩道,“......不会替柳丽容求情......”
就如同她上辈子做的那般。
柳氏以往对钟情的种种冒犯,钟情俱可一笑而过,翩然置之,唯独当初在海棠丛后对允僖的那句讥言,砍在了钟情心尖上,让她记到了今天,横跨两世,仍是不能释怀。
孔圣人尚且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钟情自认不是一个心狠能成大事的女人,但她也不是,毫无原则和底线的。
但是......
“但......”钟情认真地盯着成帝的眼睛,过近的距离下,叫二人的五官在彼此的眼里都失了真形,于钟情来看,只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一片深渊之侧,恍惚间,就要深陷在成帝双目间的漩涡里。
钟情听到自己低低地笑了一声,那声笑里,藏着一股莫名的孤寂悲凉。
钟情对着成帝,巧笑倩兮,媚态百转:“不知陛下还记不记得......先帝年间,有位名唤袁休的老大人?”
成帝愣了一下,停住了动作,虽然不明白钟情为何在此时提起了一个毫无相干的前朝老臣,却还是在脑海里回忆搜索了一番,皱了皱眉,眯着眼睛反问钟情道:“会稽山阴人,四十二岁才考中了进士,主持修缮了《文景大典》,最后累官至紫金光禄大夫的那个袁休?”
成帝大概知道钟情想说什么了。
“不错,”钟情笑着点了点头,语笑嫣然地补充道,“......可惜这位袁大人不仅书读的艰难,官途也走的坎坷,光禄大夫做了没两年,就牵扯进了云台谋逆案里,先帝起复了谢尚书后,这些‘乱党贼子’,便俱都被打入大牢,发没边疆了。”
成帝自然明白,所谓的“云台谋逆案”,根本就是一场完全莫须有的冤假错案,说白了,不过是盖在上位者身上的一块遮羞布罢了——先孝帝与谢阔争权,鼓动自己的姑母庄秉大长公主,欲在朝堂之上围剿谢党,除之而后快。后来谢阔既然毫无无损地赢了那场博弈,重新被起复,输的那边,自然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来。
谢阔一不能直接杀了孝帝矫诏登基,二与庄秉大长公主之间的夫妻情谊更是微妙难言,自然只好拿孝帝身边的这群智囊团们开刀......袁休作为紫金光禄大夫,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来。
可以说,云台谋逆案,是大家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前朝第一大冤案。
袁休死的冤枉么?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说,成王败寇,于成帝来看,只能佩服于谢阔的手腕高超,同样是年幼登基,成帝自认,自己若是站在先孝帝当时的处境上,未必能做的比他更好了;但是于袁休这个人而言,成帝大概是赞同谢阔晚年自己在袁休墓前说的那三个字的——“可惜了”。
可惜对方站错了队,可惜以对方之才,不能于己所用、为国效力,就先被碾碎于这无情的皇权斗争之下。
谢阔当是不后悔杀袁休来以儆效尤、威壮声势的,而用一个袁休的死来缓解当时已经紧绷到极致的君臣关系、平复皇家颜面的孝帝,应当也不是不怎么觉得赔本的......但这并不代表着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一切就是该理所应当地发生了。
袁休是一个文官,也是一个文人,他虽然没有门生弟子三千,但流落天涯的同窗故旧却也不少,有那失意的文人叹息于袁休之死,更是从袁休身上看到了政党倾轧、官场黑暗之下自己这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影子,酒醉之后,笔走牢骚,将袁休之死的起因始末改头换面,婉转地编出了一折戏本来,后来搬上戏台,一经传唱,一炮而红,大江南北,再少有不知此故事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谢阔晚年自己亲口承认了“袁休之冤”的缘故。
成帝将手从钟情的衣襟内伸出来,摸了摸她的乌发,淡淡道:“......不是先说了不会替柳氏求情的么?”
这都扯上袁休了去。
钟情轻轻地摇了摇头,将头抵在成帝的肩膀上,缓缓道:“与柳氏无关......陛下大概是不知道的,我的母亲,是秦淮名妓,袁思思。”
成帝愣在池中。
他虽早知钟情既出身教坊司,身世必然坎坷,后来亲口问过对方,得知钟情父亲在其幼年早亡、母亲在一年前已过世,这等情况下,二人有志一同的,都回避了这个话题。
钟情不想提的原因很复杂,袁思思当年最红时,艳名满天下,无数官宦权贵为其争风吃醋、不尽的文人墨客替她吟诗作赋,可谓是活脱脱的一句“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谁人能想,这样的佳人,从良之后,竟然会心甘情愿地守着一个穷酸秀才蹉跎时光,为其洗手作羹汤,辗转忙碌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之间。
相似小说推荐
-
贵婿 (笑佳人) 晋江高积分VIP2019-5-16完结13270 28545新皇登基,贵妃之兄李贽成了御前新宠。李贽看似谦和实则自负,最不喜世...
-
玉燕钗 完结+番外 (姑苏山人) 2019-5-5完结271 2356重活一世,她不要再给他人做嫁衣。辣鸡宫斗向,男二上位。第一本渣文笔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