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九重阙 完结+番外 (孟姜)



二皇子眼前一亮,顿时明白过来,他搓着手,一脸感激地看着宁朗。

“我就知道,这天底下,只有舅舅才是真心为我着想的。”

宁朗却摇了摇头,眼睛望向俊逸非凡的汗血马,“以后,且不可称我为舅舅,不论是私下还是公开。”

能被二皇子称为舅舅的,只有袁皇后的亲弟弟武定候一个人。他这个宁妃的堂弟,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东川候。

二皇子连连点头,神情却兴奋无比,“怪不得娘娘常常与我说,让我多与舅……候爷多亲近。说候爷腹中经天纬地,若是能得候爷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他一脸殷切地望着宁朗。

宁朗抬眼看了看他,语焉不祥:“我是娘娘的堂弟,又与你有血缘关系……”他轻轻叹了口气,没再往下说下去。

二皇子却当宁朗已经答应他了,喜不自胜。

“那您说,我下一步该怎么办?”二皇子好像认定了宁朗会帮他,语气越发的恭敬起来。

宁朗却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模样,笑着道:“陪伴父母,彩衣娱亲,这是为人子女的孝道。这世间万事,都逃不过一个孝字。二皇子应该在宫中多陪陪陛下,陛下毕竟年纪大了,心里也寂寞,若是儿孙满怀,心里定然大慰。陛下虽是君王,到底也是位父亲。他也希望看到你们兄弟和睦,患难相顾,互为羽翼。你母族不昌,六亲少靠,除了陛下,你还能依靠什么人?”

听了宁朗的话,二皇子的心绪渐渐镇定下来。

以往是他想差了,总想着事事要越过大皇子一头去。可是他却忘了,大皇子是有袁皇后撑腰,而他身后什么人都没有。

若是再不能得到永安帝的喜爱,那他还有什么?

没有强大的母族帮他,没有能同甘共苦的妻族,除了永安帝他还有什么?

宁朗的提点让他的脑子变得清明起来。

他抬起手,郑重其事地行了一礼。

“多谢候爷教我!”

宁朗后退了半步,不敢受他的礼:“二皇子切不可如此,我也未曾说什么,不过是一些人人都懂的道理罢了。”

这些道理当然人人都懂,可并不是什么人都愿意说给他听的。

二皇子觉得自己这些日子把时光耗费到赛马上,真是愚蠢之极。

“候爷,您放心好了,我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

从明天起不再与大皇子争锋,处处忍让,让父皇看到他胸怀同气之光,与兄弟声气相应。

想到这里,二皇子胸中顿生豪气。

准备唤随从们一起回宫,却被宁朗一把拉住。

宁朗满脸的不好意思,就连声音也低了许多,偷偷俯在他耳边道:“我府里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娘娘那里?”

二皇子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不就是想替那个来路不明的妇人讨个夫人诰命吗?

这有何难?

“夫人的记忆真不能恢复了吗?若是能恢复过来,可以问问她家住何方,姓甚名谁。现在这样无名无姓的,确实不太好办。”二皇子说着微皱眉头,却转瞬间展开,“正好前两年永安河决堤死了不少人,户籍那里一时半会还没有落完。若是候爷信得过我,就把这件事情交给我办。管保给您办得漂漂亮亮的,不留任何马脚。”

宁朗一听就知道二皇子的打算,这是打算把户籍落到决堤时死去的人户上。

这样一来,夫人就有了姓名,有了户籍。

二皇子以为宁朗听了这话一定会向他道谢,可是没想到宁朗却摇了摇头,郑重道:“此事,你须得禀告陛下。照实讲,不可有任何遗漏。”

二皇子有些晕。

为什么要与永安帝说?他有些搞不明白。

可是当宁朗低声再与他说了几句后,他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他冲宁朗拱了拱手,低声道谢。

眼看着二皇子的背影,宁朗微微摇头。

这个二皇子寡德少恩,心胸狭窄,且又独断专行,不听人言。

实非明君。

然而,大皇子性格懦弱,毫无主见,做事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更非明主!

只怕将来这皇位就要落在二皇子身上了。

谢谢这两天打赏的朋友!感谢。

第128章行宫

今年京城天气炎热,永安帝决定提前去避暑行宫避暑。

按照惯例,每年避暑都会令首辅解江,而后带领文武大臣与袁皇后和宁妃还有数位皇子去避暑。

可是今年却出人意料的将袁皇后留在了宫中。

永安帝的这个举动,一时引起了众人的猜测。

做为皇帝唯一的侄子,汉王世子韩辰自然也去了行宫。

而汉王与周王一个因为身体不好,一个因为沉迷于炼丹,双双留在京中。

文谦做为六科拾遗,也跟着去了。

京中的官员走了大半,一时间也安静了下来,各家各户的宴饮都停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各家夫人请戏班子过府唱戏。

这两年崭露头角的李家班一下子炙手可热起来,尤其是班里的青衣玉湖和旦角满月更是接请帖接到手软。

周夫人也趁着这股热闹劲请了李家班来唱了几出戏。

于此同时,蔡家也定下了与衍圣公府长女孔嘉言的亲事。

过不了多久,韩辰在骑马和射箭两项都得了好几次第一的消息传到了百花井巷。

听说韩辰胜了第一次后,永安帝解下了腰间的如意佩,说谁能胜过韩辰,就把玉佩赏赐给谁。

有了这个彩头,那些勋贵子弟们各个摩拳擦掌的。可是接连比赛了好几次,第一都被韩辰拿走了。

永安帝哈哈大笑,不仅赏了韩辰一座皇庄,还把当年征战时所骑骏马的后代赏赐给了他。

随着消息一同来到百花井巷的,是韩辰给风重华送来的一块玉佩,是永安帝赏他的。

风重华将如意佩托在手上,只见一朵灵芝卧于祥云间,玉质细腻温润,乃是难得的上品。

端着一碗绿豆甜汤过来的许嬷嬷看见了,在心底长长地叹了口气。

汉王世子数次见风重华,她都在旁边看着,亲耳听到韩辰的许诺。

汉王世子待姑娘是真心真意的吧?姑娘为什么不吐口呢?许嬷嬷有点想不明白。可她却知道一点,姑娘说不定是因为风家老爷才有了不想嫁人的心思。姑娘是不是怕嫁过去之后,汉王世子也像风家老爷那样无情。

可是在许嬷嬷眼里,汉王世子行事即稳重又睿智,最重要的是,他对姑娘一往情深。他几次见姑娘都是非常客气,而且都是经过了长辈的许可,没对姑娘的名声造成任何伤害。如果姑娘嫁给了汉王世子,别的不说,最起码也能在贵人圈里站直腰了。哪里像现在,只要出个门就要被人指指点点的。好不容易得了汉王妃和长公主的赏识,最终却惹来了徐飞霜那种人的嫉妒。

如果姑娘嫁给汉王世子,想必没人敢在姑娘面前大放蕨词了吧!

最起码,像徐飞霜那种人,再也不敢招惹姑娘了。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将绿豆甜汤递到风重华面前,“天气这么热,姑娘喝碗甜汤解解暑吧。”

风重华将如意佩放下,脸上有些赧然。

自从韩辰去了避暑行宫后,她也不知怎么了,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柳氏为了建房子的事情曾派何嬷嬷来了两次,她都给打发走了。

风重华问许嬷嬷:“山海舅舅可定了出发的日期?”

“定了,说是等大爷成亲后就立刻出发去通州。”眼见风重华将绿豆甜汤喝完,许嬷嬷脸上露出笑意。

“那程仪和礼物咱们都要提前准备好。”风重华道。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二姑娘,汉王府的方先生求见!夫人让我来问二姑娘,要不要让荣巡检过去做陪?”

方思义要见她?风重华很是意外,“不用劳烦山海舅舅了,请方先生在前院喝茶,我这就出去见他。”

方思义不是韩辰的谋士吗,怎么韩辰去了避暑山庄他却没有跟着?

风重华心中思忖着,由几个丫鬟服侍着换了衣服,去前院见了方思义。

一见到风重华,方思义放下手中的茶杯立刻站了起来,执礼甚恭,“世子爷走之前把我留在京中,替他办点私事。我前些天去了一趟通州,昨天才回来。”

韩辰让方思义去通州做什么?

“有件事情可能要拜托县君一下,”方思义自袖子里掏出了几张纸条和地契,“您也知道,武定候的长子袁公子与我家世子爷关系莫逆,打小就在汉王府里长大。他母亲去世前给他留下了一笔嫁妆,这些嫁妆大多在通州,这次我去通州就是替袁公子处理田产上的事情。”方思义将东西往风重华面前推了推,“这些田产和宅院因为年代过久又经了战乱,有几份被府衙按照无主的田产分给了,我费了好大一番工夫才归拢齐整。世子爷听说县君的大表哥就要去通州任职了,所以想通过县君把这些地契拿给贵府的大爷看一看,看看有没有可能替袁公子把田产要回来。这张纸条上是几个胥吏的人名,当初他们曾在袁公子的外祖胡知府手下公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