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 完结+番外 (万九儿)


  严若儒瞧了柔妃犹疑不定的脸色,心中不屑。倘若程心若真是个刚烈之人,那点子媚物根本不足以成事。且就算她害怕盲从,回家之后缓过劲来,也会设法佯装意外,投井、跳水以全名节。再不然,最次也该装病,躲着不入宫…
  可现在呢,才隔了两日,柔妃一宣召,她就装着什么也没发生,匆匆入宫来瞧形势!哼,在这个女人眼里,不止命比天大,名节跟安逸享乐的日子相比也不值一提。
  更何况,那个人是皇上,金口一开,满足这些蝼蚁小民微不足道的愿望易如反掌!如此盛宠之下,程心若最好能胆子一直这么小,由他驱策,不要生出不实的野望才好!否则…严若儒微微抽了抽眼角。
  柔妃觉出一阵寒意,看着严若儒冷峻的脸,不禁奇怪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松了捏紧的拳,严若儒不可置否,坐在榻边替她掖了被角沉声道:「心若夫人的事,娘娘还要劳些心,动作要再加快些!」
  「为何?」柔妃诧异:「莫非赵那个贱妇又出了什么昏招?」
  严若儒也不答,反倒问起,惠帝方才是去见什么贵客。
  闻言,柔妃忽然觉出端倪,惠帝如今干纲独断,专横独裁,能被他称之为「贵客」,还赶着去见的人,必然不同凡响。自己心事重重,刚才居然没有留心!
  柔妃正暗悔,严若儒已经漠然吐出答案:「是董惟元。」
  「董惟元!」柔妃不禁吃惊坐起:「是当朝大儒董惟元么?」
  严若儒笑意苦涩:「不然,天底下还有第二个董惟元?」
  怪不得惠帝会去亲迎,柔妃惊异中,带了几分少有的敬意:「当年董老先生功成名就,辞了先帝而去,说过再也不回京、不入朝的,何故,会自毁前言,还入宫来见皇上?」
  她可不认为,以惠帝的德行,可以求到这位大贤能者归朝。
  「董老先生入宫,委实意外的很。」严若儒掀起眼皮,意味深长道:「不过有人看见,董老先生是和赵锦程一同入宫的。」
  水衡都尉赵锦程!皇后赵的父亲…柔妃睁大了眼,脸色苍白。
  这就是她比赵最不及的地方!纵然岱北程家也是名门望族,颇有清誉,可吃亏也都吃亏在这个「清」字上。赵家为了捧住后位,从来都是不遗余力,而她却是独坐深宫孤立无援,陪在身边的只有一个寡姐和嫁了人的姑母。
  要说,赵家这件事做得委实漂亮!请回了大儒董惟元,赢得的好名声,比功劳本身还大。不仅把富陵赵氏的那股子铜臭气压下去了,连之前赵家犯得那些错,都显得像是无心之失。
  董惟元啊,学富五车、刚直不阿之人,半辈子辅佐先帝,成就了先帝的文治武功。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跟任何一个家族去同流合污的!
  此番,赵家能不计得失,费尽心力,请了他回来,其一片公心,简直可称得上是苍天可表。
  柔妃心下一片冰凉,倘若董惟元真肯留下,惠帝是一定要承赵家这个情的!
  「知不知道,董惟元忽然回京所为何事?」柔妃声音颤抖,带了不实的期待。
  是啊,董惟元忽然回京是为了什么呢?严若儒也正在深思。
  入朝为官自是不可能的,据说董惟元当年为了辞官,曾在先帝面前发过誓。他可以抛下颜面,去而复返,但是,违誓的事应该不会做,惠帝也不能勉强。
  那么,他若留下,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以白身在宫里做个智囊,伴驾以解帝王急困;又或者…严若儒心里一沉,但愿不要被他猜中。
  看着柔妃如毁的面色,又扫一眼那尚未隆起的小腹,严若儒把话咽了回去。
  柔妃身子弱,经不得太大的刺激。他本也不欲提这个话题,只是刚才见柔妃犹豫,仿佛对程心若动了恻隐之意,他才说出来,敲打敦促于她。
  现在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自然不能让柔妃折了锐气,一蹶不振,再伤及胎儿。
  「听说董老先生是风尘仆仆,就赶着入了宫。」严若儒缓了面色,佯作沉吟道:「或许是有什么急事,才入宫求见。娘娘莫忧心,还是以皇嗣为要,微臣再慢慢打听就是。」
  「是么。」柔妃听着也似有理,松了一口气,面色稍霁。
  严若儒又扯开话题道:「娘娘势孤,心若夫人的事,娘娘务必要抓紧。不定什么时候,咱们就要用到夫人,借夫人之言!」
第312章慕容琰的计划
  柔妃也有了紧迫感。首发)
  原本他们只打算,在那些女御入宫前,做实了惠帝和程心若这桩事就行,现在却是要想办法将程心若再逼一逼。
  只要惠帝真的对程心若动了心,以程心若的立场,帮着吹耳边风,比柔妃自己出面,要有效多了,也不易令惠帝疑心。
  打定了主意,柔妃自去张罗。严若儒也不敢松懈,又拿出不少银钱来,在宫里买通眼线。
  与此同时,永乐宫里。
  穆太后听芳清来禀说,仿似是大儒董惟元进宫了,顿时惊喜交加,径直从病榻上挣扎着坐起来,连连追问:「你不曾看错?」
  芳清笑着摇头:「真是董阁老,和赵大人一同入宫的,委实很突然,皇上还去亲迎了。」
  「赵家人?」闻言,穆太后稍稍冷静些。末了,还是欣慰的说,赵家这事办得不错。如董惟元这样的大贤能者,就算不能留下来辅佐皇上,肯入宫来和皇帝亲近,对社稷也是有帮助的。
  芳清连连称是。
  赵后一直不大省事,柔妃忽然有孕,太后是又喜又忧,这些芳清都心知肚明。此番,赵家能不用旁门左道、不用腌手段,而是选择亲近董阁老这样的忠直之臣,以求支持,穆太后心里无疑是十分安慰的。
  「芳清,去吩咐御膳房备膳,本宫要留阁老用家宴。」穆太后挣扎着起来。
  「太后您的身子…」
  「哀家无妨,你快去!」
  芳清扶了穆太后道:「太后莫急,待奴婢去前头再去打听,看皇上可有留宴,太后再预备不迟。」
  「胡闹,」穆太后正色:「等皇上留不住,哀家再去就迟了…」
  主仆二人正僵持,小宫女忽然进来禀报:「裕王来给太后请安了!」
  「阿琰。」穆太后微愣。
  正说着,慕容琰已经一脚踏入殿中。
  初夏的阳光揉碎在他明朗英武的眉宇间,头上黑漆漆的乌发拿龙眼大的东珠绾了,一身鸿羽薄缎纱罩袍、素丝靴履,携风袖月的进来。平日的高大威仪、风姿凛冽,竟都化了闲云野鹤般的闲适,隐在唇畔坚毅的微笑中。
  「皇嫂身子不适,何事这样急?」
  也不待穆太后赐座,慕容琰一撩衣襟,随意在软榻旁三尺外的圈椅上坐下。
  芳清自是识眼色之人,上了茶之后,便退守在殿门口。
  穆太后瞧着他风仪从容,心中顿觉安宁,和蔼道:「阿琰今日倒有空来看哀家,董惟元回京你可知晓?」
  慕容琰颔首点头:「琰入宫,一宗是来给皇嫂请安,另一宗就是为了董阁老。」
  「哦?」穆太后不禁听出些意思来:「莫非…阁老肯回京,是阿琰你」
  穆太后想起前些日子,隐约听说慕容琰有出京巡营,难道实则是去寻董惟元?
  慕容琰神色淡然,不可置否。
  穆太后不觉冷哼:「哀家就说呢,赵家几时能有这等见识!结果,还是阿琰你在底下周全。」
  慕容琰也不欲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诚意望了穆太后道:「赵家并没有来找臣,臣也并非是为了赵家。」
  穆太后愕然。
  听慕容琰的话,竟是没有接触过赵家的意思,那他为何将这样大的功劳拱手送给赵家?
  慕容琰不可微见一叹:「臣出京巡营,见所到之处,各地未赶上时节而荒芜的田地,竟有十之六七。如今,春耕已过,许多大户为了膏腴良田,还不愿改种,任由田地空置。今岁粮食减产已成定势,更有甚者,无田可种的佃农,有些已经开始逃荒,长此下去,琰恐流民四起。」
  「这样严重?」穆太后沉了面色。
  「秦相废寝忘食,日日殚精竭虑,就是在为此劳心。」慕容琰宽解。
  穆太后默然点头,这事,朝中也就是秦相来处理,最为可靠了。
  「其二,便是各地收归矿产的事。」慕容琰又道:「虽然矿产收归,为少府寺增收良多,国库也因此充盈不少。但是,实则各地矿场都受了影响,实际产出,要比往年少许多。」
  穆太后也点头表示理解,收归矿产短期内国库是能增收,但是经过整合后,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恢复期。那时,朝廷就不能指望这一块的收益,中间肯定会有一段青黄不接的时间。
  接着,慕容琰便面无表情道:「可皇上如今,还在大肆扩建宫殿、修筑陵寝,日前更是以万两黄金向柔然购进了十几车珍贵药材,用来驯养神驹…」
  话说到此处,穆太后就全明白了。
  今年的灾年之相,已初见端倪,暂时的歌舞升平持续不了多久了,朝廷马上将会面临青黄不接的重重困境。惠帝却没有拟定相应的国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