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武侠]圣母来袭 (七彩鱼)



“这事儿不用你们求我,我也上心呢,前几日就嘱咐你林姑父打听,詹士府少詹士刘春保家的长子刘杉,今年十五岁,尚未定亲。你林姑父见过他,模样俊朗,才华颇为了得,只要持之以恒的学习,他日必能中个举人进士的。就是有个缺点,他身高比同龄的矮些,许是小时候读书累得,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长。”

钱小桥往里忙外的探寻,目前合适的就这么一家。刘春保的官职不高,四五品的级别,但他是太子身边的人,将来太子顺利登机,少不得有他的前途。再有就是柳杉这人,林如海特意考校过的,挺有前途的孩子,重要是性情好,刘家又是十分讲规矩懂礼节的人家,迎春嫁过去在她家只要规矩的做媳妇肯定不会受欺负。

“矮点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家世好人品好,将来对二妹妹真心实意的。我听这家就好,不错!”王熙凤也不知道为什么,对姑太太的话深信不疑,自己就有这个毛病,她说什么自己就信什么。不过事实也证明了,信姑太太的准没错。

钱小桥笑道:“你还是问问你妹妹的意思,嫂子和小姑子说点体贴的私房话有什么的。别说我没提醒你,这身高的事儿可大可小,刘家原来要谈成一门亲的,结果就在想看的时候女方那头嫌弃他个矮。若我说男人个高个矮真不管什么的,又不能当饭吃,品行才最重要,再说那孩子才十五,将来保不准后长个的。”

“我是不介意这个!”王熙凤笑道,回头想想姑太太说的是,她还是问问迎春的意思,以那丫头的性格应该是会同意的,问问她有利于在增进她们姑嫂的情谊,将来她嫁出去也会惦记着自己。王熙凤迫不及待的离开梨香院去了王夫人院子,三春姊妹就住在这的抱厦里。王熙凤悄悄地拉着迎春问话,这孩子全程害羞的低着头不言语。

探春和惜春姐妹知道有蹊跷,调皮的扒门缝听着,左右听不见迎春答话,勿自在外头闹起来,你推我搡的闯进屋。迎春见她们姐俩偷听,连更红了,低头不知声。

探春笑话她:“二姐姐不必害臊,咱们姊妹有什么不能说的,琏二嫂子又不是外人。容我厚脸皮说说,我相信姑母的。二姐姐,你呢?”

“奇怪了,二嫂子信她,你也信她,姑母岂不是成佛了?”惜春玩笑道。

王熙凤笑着瞪她一眼,点着她的鼻梁子道:“你说对了,你姑母比佛祖还灵验呢,求佛不如求她!”

“是嘛,那以后我也要好好拜一拜姑母了。”惜春大笑。

作者有话要说:鱼大概年纪大了,虐人的时候没那么狠了。

有的亲们要求谁谁谁一定要死啦死啦的,我写的时候写着写着就觉得她也挺可怜的,罪不至死,但结局肯定不好的,求谅解吧

新的一天,快乐!(*^__^*)

第六十六章 红楼--贾敏

探春掐她胳膊,警告她别不信,姑母就是靠谱儿,甚至比荣府里所有的太太奶奶们靠谱儿。迎春心里有了答案,害羞的扯一下王熙凤的袖子,轻微的点点头,她不敢放大动作,就怕探春姊妹瞧见了有笑话她。王熙凤会意,高兴地乐着,哄着三姐妹一会儿,便心性愉悦的出门办事儿去了。

探春和惜春、迎春等闹了一会子,突然安静下来,叫着头疼的,领着侍书回屋,一个人想事情,想以后,想未来……

王夫人在屋子里念佛,听见后头姑娘们的闹腾声,心不静了,扭头问周瑞家的最近府里头有什么事儿,周瑞家的如实告知。王夫人感觉危机四伏,烦躁的放下手中的佛珠,皱眉思索。贾敏现在已经插手二丫头的婚事了,将来是不是还得插手探春、惜春的,这都不打紧,重要的是她唯一儿子宝玉,她绝不能让自己儿子的未来和荣府的未来交给小姑子去决定。王夫人焦急的在屋子里来回踱步,随即书信一封欲写给兄长王子腾,转念想他是外戚有自己的事儿忙,肯定不会来荣府住下管自己的杂事,倒不如去求自己的妹妹薛姨妈。随即改写了书信,叫周瑞家的送到薛家。

再说薛姨妈,到了京都城之后直接搬进了薛家宅子,便一心一意的忙着宝钗待选的事儿,托人请来了宫里头的嬷嬷交规矩,也花钱找了些女官管事儿的打听消息,寄希望于女儿可以顺利顺利入选公主的伴读。一朝得选,将来在公主身边好好伺候着,得了公主的好,等到公主嫁人,自然会给宝钗一个好归宿。公主身边的接触的可都是上流人物,是薛家这样的商户一辈子都巴结不上的。至于薛蟠,还和在金陵时候一样,整日的斗鸡走马不学好,可也没怎么太坏。幸亏薛姨妈一再威胁他收敛,告诉他京城不是他家的地盘,满大街的皇亲贵族,薛蟠倒比在京城的时候好很多,大概是没有荣府的那些贾家子孙带坏他的关系,呆霸王依旧呆着,还不至于更坏。

薛姨妈还算满意自己的小日子,然王夫人的一封信打破了她的平衡。王夫人在心里头清清楚楚的邀请她们一家回到荣府住,挑明了她想让宝钗当儿媳的心思,言辞恳切句句真情。薛姨妈心软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拿着信和宝钗、薛蟠商量。

薛蟠没有在荣府久住,不知道贾家子孙的风气比他更坏,一直忌讳荣府里的舅舅。他最怕舅舅管教他,所以坚持刚入京的想法,不去荣府。薛姨妈也没和宝钗说破宝玉亲事的事儿,宝钗也不支持回去,已经搬过来住的好好地,何苦再折腾回去,再说她也是不愿意在别府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毕竟在别人家不如在自己家,总要有很多孤寂。可巧这段日子她发病,病得厉害,也不愿意折腾。

薛姨妈想把事儿说破,听见宝钗咳得凶狠,赶紧上前拍后背哄着,说说话也就把信的事儿给忘了,再没去管。等想起来的时候,王夫人那些恳切的词语给她的感动劲儿都过了,她也不觉得什么,随便打发人去回王夫人,就说宝钗病着不便再折腾。荣府的可能性没了,薛姨妈就得卯足十二分力把宝钗往宫里头送,银子什么的没少用,左右她们薛家不缺这个,好容易托着一位王妃说情,让宝钗有机会被送进了最后一轮选拔。最后一轮选拨就不考察什么家世背景了,只要才学优秀,品行得当,入了皇后和众妃子们的眼,就会被挑拣进去。宝钗行事端庄大度,又有才学,最妙的是懂得知进退。皇后给女儿挑人的时候一眼就瞧中了她,问了家世是商女,更加愿意了,就把她留在身边。令挑的一位伴读,是个四品官家的,看着小气了些,却也不耽搁什么。与皇后相反,玉贵妃挑的都是家世极好地,三品官以上出身的权贵之家。后宫两位当权的女人,一个低调,一个高调,谁能走的更远不言而喻。

薛家自拒绝以后,彻底断了王夫人的念想,她便把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挽回自己的形象中去。为老太太祈福念经,在宝玉跟前努力扮演慈母形象,甚至在王熙凤跟前都常露笑脸了。贾母渐渐对她宽容了些,也不必她整日的诵经念佛了,偶尔有什么筵席活动就随她去。

适逢宁国府婆媳摆酒宴请贾母、太太姑娘们去赏花吃酒,席间秦可卿说道起她娘家的兄弟来,引起了宝玉极大地注意。钱小桥瞧这情况不妙,可巧今日她正和李纨商量着兰哥儿读书的事儿,便顺势和老太太提了提。

“先前您埋怨他学问做的不好,我瞧着不怪他,府里头有几个脑子能比过他机灵的,我想这事儿或许出在别的问题上。”钱小桥劝道。

贾母是最疼爱宝玉的,但凡有一点外在原因她都不愿意去埋怨自己的宝贝孙子。一听女儿说宝玉的学问差不赖他,顿时来的劲儿。想了想很有认同感,骂道:“必是学堂里的那些夫子们不顶用,想想也是,他们学了一辈子什么都没中才去教书的,能把孩子教中了?就算能考上,也不是它们的功劳,是孩子们自己聪慧。”

钱小桥没想到自己随便引一句,就能让贾母彻底怪罪上学堂的老师。阿弥陀佛,可不怪她!其实细细琢磨起来,学堂的老师确实不尽责,不然贾家学堂怎么会闹得那么鸡飞狗跳的。钱小桥的目的主要是兰哥儿,宝玉是顺带的,没办法谁叫贾母喜欢孙子胜过曾孙。

在贾母的极力主张下,宝玉和贾兰有了自己的西席,名叫钱陵,这位西席是中过举的,可惜没当上官。举人的官职空缺是排在进士和贡士后头的,好容易挨到他做官的时候家中老父病死,三年孝期他什么都没做,后来出了孝赶上新一批的科举,他还得等,所幸在这段时间先在世家大族讨个先生做,改善生活。

钱小桥是知道贾兰的水平的,他好学肯吃苦,有个这样的西席辅佐他,学问肯定突飞猛进。李纨见此自然高兴,她一辈子的希望全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进步就是她最大的欣慰。连带着李纨自然会感谢姑太太的建议,若非姑太太无意间一句话,也不会有贾兰的今天。

李纨特意拿着两盒自己亲手做的胭脂送过去,一盒给贾敏一盒给黛玉。

“光感谢我不行,你得明白一个道理,争。”钱小桥盯着李纨,她也是任务之一。李纨为人贤淑有内涵,相比王熙凤没什么可改变的地方。钱小桥觉得能改变李纨命运的就只有她的儿子贾兰,贾兰早早的有出息李纨就会享到福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