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越来越不像样了,折腾我这把老骨头。”
“鬼,鬼啊——”宝玉房中突然传出一声嘶吼。
贾母再次叹息,没精力再回去看哪场面,回身吩咐鸳鸯去安排人照顾着,她责由着女儿扶回屋。
“母亲我听宝玉刚才说什么鬼的,我看是这房子阴气太重了,得办点喜事儿冲一冲。”
第六十九章 红楼--贾敏
贾母一听女儿张罗黛玉的喜事,又念叨宝玉的,这不正合么。原来她女儿又和自己一样的意思,这就太好了,贾母赶紧乐呵的应承下来,叫女儿安心的去办,她什么都同意。
钱小桥没想到贾母答应的这么爽快,回身去找王熙凤,也该叫她出月子活动活动。趁着王夫人受病惊吓的功夫,速度的给探春拉人相看,对方是清平侯府大房的庶子张远,虽说他上头有个嫡长兄压着,可他这个庶子却极为争气,平日勤奋刻苦,功课一点都不输给他大哥,他和探春一样也是个不服自己出身的人。
她家大太太李氏出身正,曾是京城有名的名门闺秀,行事作风厉害了些,却不是耍手段的人,只要在她眼皮子下规规矩矩的安生过日子她从不为难。他家大老爷张峰婚前的几个通房一直都在他身边留用着,张远就是其中一名通房生的,那通房怀了孩子之后就被提携为钱姨娘,可惜前两年得寒病死了。主母李氏也意识到庶子张远会有出息,如今凡事待他都十分的宽松,和嫡子差别不大,更加没什么苛责的地方。
这家唯一的麻烦就在人口复杂了些,妯娌多,作为媳妇嫁过去,妯娌相互间相处不容易。钱小桥估摸没分家前,探春跟着张远多少会吃点苦,但不需要熬多久。老侯爷去得早,侯爷夫人也是百病缠身,等老太太一走,几房分了家,大房这边也就会松快不少。将来再凭他们夫妻二人的努力肯定会出头的,以张远的才学谋个一官半职的自立门户绝对没有问题。
钱小桥和王熙凤拿了主意,她没敢先去回报老太太,而是先找了探春说话。探春主意正,而且当初她比诗赢得的一个要求就是让姑太太给她一个将来。
探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瞧明白王夫人的作为,自知依靠不上,所以才火眼金睛的找机会去求姑太太给她自己一个出路。她听了姑太太的介绍心里稍稍有了谱,也没当即答应,回身求嬷嬷帮忙偷偷地探了探,这才知道姑太太说的十分严谨,他家传言中还比姑太太介绍的好上几分。探春晓得姑太太真心为她,感激不尽,立誓以后有出息了绝不会忘几姑太太和林家的恩情。
探春一点头,钱小桥便叫王熙凤先去告知王夫人一声,再去回老太太,嫡母肯定要先知道的。至于贾政那边,贾敏倒不觉得难,他虽然迂腐沉闷,但对于比他官大的人说话还是十分听劝的。钱小桥只教林如海去说一说清平侯的好处,贾政当即就允了,毕竟探春是庶出,嫁个凑合的人家贾政就能满意了,况且他是个连嫡出的都不怎么管的人,庶出的更不会太操心了,但凡听个“好”字他就会点头。
王夫人不大想应下这门亲事,虽然说俩家子门当户对的,但这门亲事毕竟不是她张罗的,她就本能的反感。她想阻拦,却发现没什么正经的借口可以破坏这门亲事。所幸就拿探春的岁数说事儿,毕竟黛玉还比她大一两岁的。遂拿此话推王熙凤:“姐姐没定亲哪有妹妹先定亲的,不急。”
王熙凤笑道:“太太可真把姑太太一家当成自家人了,林妹妹再和您亲,也是姓林呐,咱们管不上。我说这好亲事真要早早的定下来,那张远今年也有十四了,等探春满了岁数嫁过去,他也得十j□j的,早定了他们也说不得什么。可再拖下去,人家岁数等不了,一着急找了别人,人家找个比三丫头年纪大的,还能早早的成亲抱孙子呢,到时候咱可没处后悔去。关键是这样的人家,真真不好找的,那孩子难得有出息。”
王夫人皱眉,觉得王熙凤敢这么和他说话,肯定是后头有人支持,遂问了问老太太的意思。
“昨儿个和太太您说完,才去回的老太太,她老人家是一百个愿意的,您还不晓得,牵红线做媒办喜事什么的她老人家最欢喜。他老人家说了,可巧府里头这些日子总触霉头,用喜事冲冲也好,保不准就把宝兄弟的魔怔冲走了呢。你说这也怪了,宝兄弟好端端的睡着,怎么就见鬼了呢!”王熙凤灵巧的看一眼王夫人,偷偷抿嘴笑。
“算了,随你们安排吧。”王夫人叫丫鬟撤了靠垫,躺下来,不小心动了动胳膊,疼得要命,冷吸一口气。王熙凤赶紧扶着,叫丫鬟去请大夫。王夫人摇头,撸起袖子,露出手腕上一大片的青紫。“涂点化瘀膏就罢了。”
“哎哟,这都多少天了,还这么吓人!”王熙凤惊讶道。
“到底是年纪大不中用,你没什么事就回吧。”王夫人现在看着王熙凤就心烦,每每看到她王夫人就会觉得自己多年在荣府的心血白费了。二十几年攒下来的根基都被那个贾敏一朝毁了,想起她,真真叫人咬牙切齿。
……
钱小桥在家和林如海合计黛玉的亲事,林如海许是红线牵上瘾了,帮完迎春以后,现巴巴的想起自己姑娘也快到岁数了。十三四正是说亲的正经年纪,他今天故意少做事儿早早的回来和媳妇商量此事。
“你有什么人选?”林如海问。
钱小桥摇头,给黛玉选人家自然是要十分珍重的。虽说黛玉为人机敏聪慧,管家的事儿也不含糊了,可这并不能代表黛玉能处理好妯娌和婆媳之间的关系。小丫头也算是独生女儿,被贾敏和林如海一贯宠在手心里,她才华横溢,样貌出尘,对方一定是非常合适的人家才行。钱小桥也叫媒婆找了找第一次做任务的时候黛玉配的那家,如今却没了。看来这个世界除了书中角色还有那个幽王不变,剩下的跑龙套的随时可能木有戏份了。所以这回黛玉的亲事,她是要重新再找的。
“老爷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么?你经常在翰林院走动,可有什么适合咱们女儿的才俊没有?”
“倒有一个,我十分欣赏他,却不晓得他有没有婚约在身。”林如海提起这人,露出十分满意的神情。
“是谁家的?咱可以先探一探。”钱小桥两眼冒光了。
“你可探不着。”林如海捋着胡子笑。
“老爷小瞧我!”钱小桥不服气,歪头笑着看他。
“并非我小瞧夫人,而是他夏长清的父母不在京城。”林如海眯着眼笑眯眯道:“这孩子乃是闽浙总督夏铭传幺子,夏铭传嫡子一共两位,长子夏长澈乃是天佑三十八年的榜眼,今年三十有一,说来也巧他正接了我的官职,现在扬州城任兰台寺大夫,兼任巡盐御史。这个小儿子夏长清是他中年得子,今年才十五,乃是幽王的伴读,八岁就进宫了,如今随着幽王搬出来,现住在夏家京城的大宅。”
“幽王的伴读?”钱小桥皱眉,这次任务里,四五年前的时候幽王都已经二十了,夏长清那岁数做他的伴读未免小了点。
“嗯,这事儿有点渊源。原本夏长清被召进京是给平安王的世子做伴读的,岂料平安王世子脑子不大灵光,但凡遇见太傅的考校的他总比不上人家,所幸就不想要这么聪明的伴读了,便求她的皇后姨母,将夏长清调给了幽王。”
钱小桥这就明白了,世子的母亲平安王妃和当今的皇后亲姐妹,平安王世子求她自然好用。皇家错综复杂的关系她懒得进去分辩,钱小桥只觉得林如海说这个叫夏长清的是真不错,年纪正好长黛玉两岁不大不小。他能被选为伴读才智必然不简单,再说有世子爷那事儿作参考更加衬托他的聪明了。
夏长清的出身也非常不错,他父亲是正二品大员,大哥又是极有前途的人,夏家不需要他去撑着。他将来肯定是要科举留京的,黛玉跟着他在京城单过没什么姑婆妯娌的去烦。可能偶尔夏铭传进京述职的时候,能伺候公婆两个月,却不是什么大事儿。钱小桥相信以黛玉现在的能力肯定能拿捏得住。
这门亲事钱小桥很看好,只寄期望于夏家那头没什么问题。她催促着林如海抓紧联系夏铭传,尽量把这事儿打听清楚然后择机会定下来。
林如海直摇头:“现在不好办,只能等入秋的时候夏铭传进京述职咱们再从长计议。毕竟这婚姻大事不是儿戏,他们的幺子是宝贝,咱们的黛玉更是宝贝,面对面的说才可靠。”
钱小桥觉得他说的有理,压抑住心里的急火。并非她性子急草率,这两日她觉得贾母那边不太对,总时不时地和她提起黛玉和宝玉,似乎有撮合这俩孩子的意思。
钱小桥很想直白的回绝贾母,但那样的后果就是和荣府闹掰了,如果没任务掰了就掰了她也不心疼,关键是三百功德点还在这呢,而贾母是她完成任务的有利辅助,不能在这时候把这么重要的依靠给撤了。
第七十章 红楼--贾敏
钱小桥觉得说服贾母看不上黛玉很难,能做到尽可能的拖延是最好的,可她一时间还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