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瞧中了纪家的大姑娘,”虽然面对的是自己的母亲,可乐阳长公主却忌惮母亲身为太后的余威,说起话来不免有些小心翼翼,“这纪家的大姑娘两年前曾在女儿府上小住过一段时间,女儿瞧着甚为喜欢,当时就动了想为衍哥儿求取的心思,只是当时瞧着孩子们还小,怕生变数,便一直压在心里没提。”
“只是没想到,这孩子竟然也合了母亲的眼缘,竟配给了四皇子……女儿心下觉得遗憾,但还是想为着衍哥儿来试试。”乐阳长公主垂着眼道。
曹太后听着女儿乐阳的话,却是没有做声。
她这个女儿的个性她是最为清楚的,胆小怕事,一点都没有皇家公主大气的风范。
如果可能,她是最不愿意给自己惹事的人。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会主动求到了自己的跟前来,这也太让她有些意外了。
将纪雯配给四皇子,并不是曹太后的一时起意。
昭德帝的这七个皇子中,除了封为太子的二皇子是由皇后所出外,就只有三皇子和四皇子的母妃位份高。
其他皇子的生母不是更衣就是常在,根本不足为惧。
可三皇子和四皇子就不一样了。
自己将曹家的人安排到了太子妃的位置上,在保住了曹家人富贵的同时,却是牺牲了太子的利益,因为他的外家和妻族都同为一支。
而三皇子和四皇子则不一样,他们将来除了外家,还会有一份来自妻族的助力。
因此,曹太后对此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纪贵妃与那黄淑妃素来不合,将纪家的女儿配给四皇子,一定不会得到四皇子的爱重,纪家也不可能成为黄家的助力,因为纪家还有一个三皇子。
而她又给三皇子挑了北静侯府的二小姐,她可是听闻那杨二小姐曾同纪家的姑娘大打出手,两家因此而生过罅隙。
彼此牵制的安排,自然就削弱了两位皇子的助力。
黄家那边好似还没有什么反应,可纪家这边却是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莫不是纪家的人竟求到长公主府去了?
可她听闻的消息却是那王老夫人自进了宫后,还没有出宫,也就说延禧宫那边应该还没商量出什么对策来。
她就静静地打量着女儿乐阳的神色,希望从她的脸上瞧出什么端倪来。
可乐阳却总是低着头,让曹太后不免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自己怎么会怀疑乐阳,就她那个怕事的性子,又怎么可能会参活到这里面去?
怕真是如她所说,早就瞧中了纪雯那个丫头,结果却被自己截了胡。
“罢了,罢了,好在圣旨并未下,既然你有心为子衍求取纪雯,我便将那丫头赐婚给子衍吧!”想着当年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让唯一的女儿变成了这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曹太后的心中就满是愧疚。
因此,曹太后便让人重新誊抄了一份名单去给昭德帝。
昭德帝瞧着那份名单也很是意外,不由得就和来人问起缘由来。
来送名单是曹太后身边的一个老嬷嬷,自认在皇上和太后的跟前都有些脸面,也就将乐阳长公主进宫为儿子周子衍求娶纪雯的事说了。
听得嬷嬷这么一说,昭德帝倒想起之前纪雯在长公主府落水的事情来,当时他几个儿子的表现,他并不怎么满意。
而且若不是周子衍,纪雯这丫头恐怕也早已没了性命。
这就好似是冥冥中注定了的事一样,一切都早已安排好。
昭德帝也就叫来了福来顺:“让他们行人司按照这份名单重新拟旨,然后再多添一道为长公主府二公子赐婚的圣旨。”
福来顺也就毕恭毕敬地领了旨意去了。
而延禧宫里,纪蓉娘和王老夫人絮叨了一下午也没能商量出一个章程来。
眼见着就要到了落钥的时候,王老夫人只得先行出了宫。
当晚,纪雯没来翠微堂吃晚饭。
王老夫人知道她有心结,便让人将饭菜送到了二夫人的西跨院。
“外祖母,我也过去看看吧。”沈君兮跟着王老夫人从宫里出来,一路上她也没少听到外祖母的长吁短叹。
因为也不知道事情成没成,她也不敢贸然同外祖母说起自己去找过乐阳长公主的事。
王老夫人也没有什么胃口,便许了沈君兮。
因为董二夫人不在家,西跨院的正房并未点灯,只有纪雯住着的厢房里透着一点昏黄的灯光。
沈君兮便推了门进去,却瞧见纪雯急急地擦了擦眼睛,可她的一双眼早就肿得像桃核一样,让人一看便知道她哭过了。
“外祖母让我送些吃的给你。”沈君兮让人将食盒提了上来,让后又将人给打发了出去。
纪雯瞧着那一桌子都是自己平常爱吃的,可此刻的她却着实没有心情。
“我不想嫁他!”见屋里没有旁的人,纪雯就拉着沈君兮的手道,“他不是个好人!”
沈君兮就有些诧异地看向纪雯,暗道她怎么会这么说。
纪雯很是急切地说道:“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在长公主府落水的那次?就是因为他,船娘们才不敢下水救我们,这人的心肠又硬又坏,我若是嫁给他,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你怎么知道的?”这些事情,沈君兮自然是知道的,因为赵卓全都告诉了她。
可她却没有告诉纪雯。
“是周子衍告诉我的。”纪雯苦笑道,“后来我还同三皇子求证过,他当时为了这事还与四皇子争执过,你说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怎么能嫁他?”
“让我嫁一个这样的人,我宁愿剃了头发去当姑子。”纪雯就好似发愿般地说道。
瞧着纪雯一脸的坚毅,沈君兮便试探地问:“可如果是嫁给周子衍呢?你也要剃了头发去当姑子么?”
“能嫁他,自然是好,”纪雯的脸微微一红,露出了一抹小女儿的娇羞,但随即她的神色又变得悜冲,“只是这怎么可能……就连去当姑子,也只是我的一时气话,我若不嫁,便是抗旨……若是抗旨……”
若是抗旨,整个纪府也就完了。
她不能这么自私。
也许这就是命!
纪雯有些失神地趴在了炕桌之上,这个时候她好想娘,好想弟弟。
正文 第217章王氏(六更)
等待的日子,总是漫长的。
王老夫人的情绪很是低沉,再加之她之前的身体本就不好,一下子便病倒了。
为此,纪雯很是自责。
觉得都是因为自己,才让祖母倒下的,因此她衣不解带地服侍在王老夫人的身旁。
王老夫人瞧着自是心疼。
“你去歇会吧,我身边又不是没有人。”半躺在床上的王老夫人系着一块额帕,劝慰着纪雯道。
而纪雯则是低着头,小声地道:“祖母还是让我留下来吧,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王老夫人就叹了一气。
一旦成为皇子妃,便是皇家的人,自然不能似普通人家的媳妇一般。
像她的蓉娘,自从被一顶小轿抬出家门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受王老夫人的影响,整个纪府里的气氛很是低沉,下人们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
唯有住在东跨院里的齐大夫人对此并不以为然。
她觉得王老夫人就是矫情的。
能嫁给皇子,还是正妃,这是多少人家做梦都求不到的事。
想想那纪蓉娘,当年也不过只是个皇子侧妃,现在当了贵妃,纪府的身价也跟着抬了抬,而且王老夫人不管走到哪都被人敬着,不都是瞧在纪贵妃的面子上?
若是这样的好事能落到她雪姐儿的身上,自己敲锣打鼓还来不及。
怪只怪她的雪姐儿没这福气,偏偏晚生了这么多年,不然她就不信雯姐儿能选上,她的雪姐儿选不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纪雪今年已经十岁了,虽然说人家还有点早,可她也应该多留意留意京城里谁家还有合适的公子,要早早地为纪雪筹划起来。
因此蛰伏了多日的齐大夫人又开始活跃了起来,她经常地走家串户,或是约三五夫人太太组个牌局,坐在一起一边打着叶子牌,一边闲聊着别人家的家长里短。
对此,王老夫人自是有所耳闻。
对她这个大儿媳妇,她是懒得管,也不想管。
对于家中的这一切,沈君兮瞧在眼里,也是急在心里。
她并不知道那日乐阳长公主进宫后,能不能求动曹太后,为此她还特意使了人去宫里探听消息,而七皇子却只传了四个字出来“稍安勿躁”。
而王老夫人这边病倒了之后,府中前来探病的人也多了起来。
东府的李老安人,隔壁的林太夫人、林三奶奶等人自是不必说,就连沈君兮上一世的婆婆延平侯夫人王氏也赫然在列。
因为王老夫人身体不适,就由做为大儿媳的齐氏迎来送往,而纪雯和沈君兮则是随侍在王老夫人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