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蕊芙蓉,三朝宠妃不负卿 (xinmei121)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xinmei121
- 入库:04.10
皇上看着不辞辛苦的梓怡,摆摆手说:“唉,既然是午时了,便在这里一起用膳吧。况且你这御前行走的司簿司掌事,封了你可是一天没上任啊,就从今天开始,在御前服侍吧。”
“嗯?是!”
御前服侍,伴君如伴虎,尽管梓怡不太愿意,也只得忙领命称是。元禧一听这话,心中也是愣,则忙安排下人摆饭上菜。
第一次跟皇上用餐,梓怡虽然是有些紧张,但也是很新奇的。
皇上的席制与太后一样,八冷八热,盘子都不算大,还不算太奢侈。有几样水晶糯米藕、玲珑玉包口味甜软,梓怡吃的很好吃,皇上见状便把这两样菜都赏了她。
皇上久病初愈,胃口不是很好,吃了几口就不吃了,便看着梓怡吃的开开心心的,便说:“你这丫头,饭量倒是极好的,看来在冷宫真是把你饿惨了。”
梓怡见皇上毫无架子,心中也放松开来,一边吃一边说:“在冷宫,一天只一顿,一顿只有两个冷馍,而且那个冷馍还有种酸酸涩涩的味道,那还是徐婶的饭,徐婶不吃,让我跟晓思吃,晓思是双身子,都是无论如何先让她吃饱的,这三四天,一天吃不上半个冷馍一口冷粥,真是饿死我了……”说着想起为自己横死的徐婶,眼泪不由自主的要掉下来,如果没有徐婶,自己此刻已经是碧落黄泉了吧。
皇上听得这话,突然放下手中的金筷,语言严肃的,问:“酸酸涩涩?冷馍怎么会酸酸涩涩?”
第217章 司簿
冷馍怎么会酸酸涩涩?
梓怡听得皇上这话,随口说,“馊了呗”,但转念一想,突然心中一惊,是啊,当时卢晓思说馍馍酸酸涩涩,自己只想着施针治病,没往心里去,就说大约是馊了吧,如今一想,馊了只会酸,不会涩,难道这“涩”是因为,添加里药物?那么卢晓思的早产会不会是……
皇上见自己一问触动了梓怡的伤心事,知道里面大约有些隐情,便让元禧找无影去查,这是后话。
皇上一边吃着,一边又宽慰梓怡说:“那徐婶救护皇子有功,朕已经追封她为六品女官,按照六品制式安葬,也算慰她在天之灵。你也莫要再伤心了。只是这徐婶的老家在何方?宫里好像都不得知,这灵柩下葬在何处呢?”
梓怡心中一动,有些迟疑的说:“回禀皇上,徐婶,是原来丽妃娘娘从娘家带来的嬷嬷,是川南徐家的人,如今徐家已经……臣女想,不如就让徐婶葬在丽妃娘娘的冢里,继续陪着娘娘吧。”
一句丽妃,又引起了皇上的无限伤心事,皇上的目光,凄凉而有些哀怨,最终是点点头,心中却默默叹一口气,丽妃,你走了有两年多了吧。
一别经年,许是良辰美景虚度。
梓怡想起徐柔珠,心中也是难过,正想开口求皇上再查徐家之事,却听的元禧进来报:“禀告皇上,右相许昌林大人在前殿求见。”
皇上忙放下汤匙,再也不吃,站起来说,“伺候朕穿衣,去前殿。”
元禧忙上来服侍,皇上看着梓怡还在认真吃饭的样子,突然笑着说:“费女官!还不赶紧收拾,你这司簿司掌事该就位了。”
梓怡一听这话,忙一下子从位子上跳起来,一口小玉包塞在喉咙里,噎的梓怡咽不下去、吐不出来,只得猛喝水,皇上看她那憋红的小脸一阵哈哈大笑,一扫刚才的阴霾情绪。
承乾殿
许昌林跪拜,道:“臣给皇上请安。”
皇上摆摆手,说:“免礼,许大人此来所为何事?”
许昌林说:“微臣此来,主要是为了选人一事。回禀皇上,如今,随杜家权等官员或免或贬,朝廷官员不足。原来,官员提报晋升,都是由吏部提议,我跟左相一起商议。但近期左相一手遮天,吏部提报上的名单,左相大人几乎不用,倒是自己提拔了不少近亲,虽然我据理力争几次,但左相以权相压,我等无计可施,望皇上明断。”
皇上心里明白,随着国事越来越多,官员确实越来越不够用,而且随着徐家、杜家等的抄家败落,李家一脉突起,隐隐有问鼎之势,确实也需要打压,如何广选一批优秀人才,确实是当务之要。
皇上于是点头,慢慢喝茶,便问:“许爱卿有何建议?”
许昌林递上折子,说:“臣这里有一批觉得不错的官员,希望不再经过李丞相之手,由皇上直接命职。”
皇上翻了翻折子,都是一些不太起眼的小官,自己脑子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自己一时也想不出他们的特长、能力,也不敢轻易命职。于是皱着眉头,放下折子,徐徐便说:“除了直接任命,有没有更好的法子,让他们各尽所长,各得其所?”
“这……”许昌林有些犯难,“自古咱们都是举荐任命的,一时到还真没有好办法……”
皇上点点头说,“折子先放在这,容朕考虑一下”。
许昌林也无话可说,便请安走了。
皇上坐在龙椅上思考,殿里静悄悄的,元禧在边上添茶,梓怡在座下记录着刚才的对话。安静无声。
皇上一时兴起,说:“把你记得司簿拿来朕看一下。”
梓怡忙称是,一边恭谨递上。
皇上打眼一看,字迹娟秀清楚,字也清雅的很,笑嘻嘻的说:“没想到你的蝇头小楷写的这么好,倒是像有二十多年功夫底子的。”
元禧忙答话说:“皇上,可看的不对呢!梓怡姑娘今年刚十八呐!”
皇上点点头,突然意有所指的说:“十八,是倒了该指婚的年纪了。”
梓怡心中一惊,忙说:“下官还不着急……”
皇上嘻嘻一笑,戏谑的说:“朕也不着急,刚封了你当司簿司掌事,这字写得这么好,朕还得留用你一段,让朕的老四再等等吧,哈哈哈……”
梓怡被羞的满脸通红,皇上更是看着偷笑。
稍许,又问梓怡:“这选才一事,你可有什么想法?”
梓怡没想到皇上会问她这个,想到唐朝刚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举制度,虽然这个制度在明清朝后期体现了“八股”的特质,但在前期还是选拔了不少人才的,比现在的举荐制度还是有优势的,对于大面积选取文人还是值得借鉴的。
于是梓怡上前跪拜,便出言道:“下官听闻,唐朝的科举制到是有可取之处,通过统一命题,由全国文人不论出身报名登册,经过院试、乡试、殿试等等选拔环节选出一批人才,皇上亲自面试命官,能更好的度人所长,更能让天下能人志士不分出身、不论贫寒,皆为国效力。”
皇上点着头说,“科举,朕也听过,确实有可取之处。我国是从马上得到的天下,以往不够重视文人,如今看来,文武不可偏颇,确实是该选拔一批文人了。”皇上眼中放出光芒,又说“你且谈谈,这如何报名登册、乡试殿试?”
梓怡便把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原原本本的跟皇上说了一遍。
皇上虽然心中早对唐朝的科举制有所了解,但听梓怡口中说出,见梓怡见解独到、叙述清楚,心中不禁对这小丫头刮目相看。点点头说:“既然有如此好处,此事便议定,近期便采用科举制选拔一批文官”,又着梓怡草拟旨意,明天早朝公布。
元禧忙把笔令官等叫来记录,崇国二年八月初五,科举制在崇国诞生。
皇上看着梓怡忙碌的背影,心中泛起一波涟漪,暗想:“这个丫头,不简单。”
第218章 搬宫
下午,又徐徐的来了几个臣子,请安的、上奏疏的,梓怡忙着记录,转眼已是傍晚时分。
见臣子们都退了,皇上看看天色,便站起来问:“快到晚饭时候了吧?”
元禧忙答:“是啊,皇上,长春宫、玉明宫、恩宁宫都派人来请晚膳了。”
皇上点点头说:“去看看晓思和皇儿”。又看了一眼梓怡说:“你也一起来吧。”
元禧忙喊:“起驾恩宁宫。”于是几个宫女宦臣在前面带路,皇上、梓怡一行在暮色下往卢晓思的恩宁宫走去。
卢晓思经过一晚的生产,精疲力尽,到第二天的午时才悠悠转醒,见自己身在恩宁宫,小皇子安睡在一旁,便心中安稳。灵儿忙把这一天一夜的种种经过告诉了她,合宫又恭喜怜嫔喜得贵子。
卢晓思听说皇上醒了,把自己从冷宫里解救出来,还升了自己的位份,皇儿直接封了南都郡王,心中欢喜,暗庆自己和孩子度过一劫,以后定是个有福的。便要挣扎着坐起来,想着让嬷嬷坊挑两个利索的乳娘过来,却是浑身使不上劲,刚一想动,伤口却痛如火灼,痛的晓思一下子跌倒在床上。
灵儿忙扶着晓思说:“娘娘,您刚生产完,身子弱的很,千万别动啊。”
卢晓思见自己是毫无半分力气,便虚弱的说:“你去拿些银子,打赏下宫里,再让梓怡帮我挑两个乳娘过来伺候。”
灵儿忙说:“还是灵儿去吧,费女官被皇上叫到殿前当差了。”
卢晓思心中一动,灵儿便把梓怡昨夜若何帮助生产,今早如何去皇上那儿施针跟卢晓思讲了。卢晓思心想,梓怡此番大约是要有所进益了,心中也为梓怡高兴。便挥挥手让灵儿去忙,又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