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琛想提前将院落腾出来给还不知在哪儿的孙子。
萧氏却不想这样。
过去她和李寿有着共同利益,所以,她暗中帮忙,给李寿提供了线索,帮他迅速的找到了证据,最终扳倒了李立德。
待李家的一切尘埃落定,偌大一个李家归到了李寿手里,萧氏又起了小心思。
为了她的小算计,萧氏不想早早被打发去西路,成为日后的旁支。
偏她的这些小心思根本无法跟人说,就在她暗自焦急的时候,李祐堂发了话,顿时让萧氏有了盼头。
噫,李祐堂很少插手家里的事,他走都要走了,却偏偏提出让他们一家留在东路,莫非——
萧氏心跳加速,开始脑补起来:定是李寿隐瞒李立德的事惹恼了李祐堂,李祐堂让她的阿赫继续留在榕院,估计是想让他跟李寿打擂台呢。
想想过去李立德的做法,萧氏以己度人,觉得李祐堂到底受李立德的影响太深,无意间就会按照李立德的风格行事!
如果李寿知道了萧氏的脑补,定会说一声:尊敬的继母,您也想多了。
李祐堂之所以让李其琛继续住在榕院,是因为李寿提出想让父亲搬到益康堂。
李祐堂却不同意,直接道:“李家有你就够了,不需要再供出一个‘老祖宗’。”
而且吧,益康堂到底是李立德的居所,李祐堂多少有些阴影。
李寿也不喜欢益康堂,他想把父亲安排在这里,更多的是想表示他对父亲的尊敬。
既然李祐堂发了话,李寿就顺势答应下来。
至于益康堂,李寿和唐宓商量了一番,准备将它封起来,用以警醒自己和后人!
一切都安排妥当,李寿夫妻开始忙碌起来。
唐宓倒没有急着搬家,她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清理李家的世仆。
李家现在的“世仆”并不是真正的世仆,而是李永年攫取了李氏后,亲自豢养、调教出来的仆役。
三四辈子下来,虽然有李祐堂、李其琛及其妻子的稀释、掺沙子,但绝多数仆役都是李立德的心腹。
这些人,不管有没有为虎作伥,都不能继续留下来。
唐宓不是狠毒之人,没有将那些人打杀或是发卖了。
除了几个参与李立德阴私事的死忠管事,被李寿直接抄了家、送到京兆府论罪外,其它仆役,唐宓全都发还身契,将他们放出去做平民。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李家大宅里便空了大半。
唐宓早有准备,前脚刚把人打发出去,后脚便命人领进来几十上百个训练有素的仆妇、小厮。
唐宓给他们分派了院落,安排了差事。
这些人在最短的时间里接手各自事务,并迅速上手。
没用几天,李家又恢复了井井有条!
萧氏冷眼瞧着,暗自心惊:李寿和唐宓竟暗自豢养了这么多人?
唐宓才不管萧氏怎么想,继续按照跟李寿商量好的章程,有条不紊的处理家务。
解决完仆役问题,接下来就是整理李氏家产。
李立德被京兆府定了罪,是李家的大罪人,所以,抛开他私自购买的那些粮食,他的所有私产都被李寿翻了出来,充入公中。
李寿活了近九十年,做了李家几十年的家主,手里的私房不是一般的多。
饶是他花大价钱买了大批粮食,剩下的私房仍是十分可观。
金银玉器、珍贵文玩足足几十口大箱子。
还有温泉庄子、东市店铺、赵郡田产……唐宓带着几个善算筹的丫鬟足足整理了三天,才将李立德的私产整理清楚。
李寿从中分出来三成,几乎是敲锣打鼓的给李其璜送了去。
听闻此事的百姓们直说李寿厚道。
就是那些世家,也要赞李寿一句心胸豁达、本性纯良。
面对众人的称赞,李寿笑而不语,被人问得多了,才会喟叹一句:“不管怎样,五叔(李其璜)都是吾之血亲啊。柳氏太夫人,对我父亲亦有抚育之恩,不可不报!”
柳氏对李其琛有恩?
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李家的那段过往,纷纷暗地里唾弃:柳氏毒妇,若不是李立德、李祐堂庇护,李其琛坟头的草早就比人都高了!
李寿这般对柳氏,绝对是以德报怨,足见其心性啊。
李寿并不在乎钱,他在意的是如何重振李家的威名。分财产给李其璜,主要是看在他“识趣”的份上,只要李其璜及其子孙继续“识趣”,李寿也不吝啬“宽厚”。
李寿不知道的事,他给李其璜分金的举动,给了一些人信心。
“阿宝,你们不要跟郑家的人回去,还是留在李家吧。”
李敬蓉急吼吼的说道。
“可阿婆和阿姨都走了,我们怎么好继续留下来。”郑宝擦去眼泪,眼底满是迷茫与惶恐。
“阿姊,怎么办,你快帮阿宝她们想想办法啊。”李敬蓉忙拉李敬芙的袖子。
李敬芙看了眼可怜兮兮的郑氏姐妹,犹豫好久,才低声道:“去求十八嫂吧——”
这可是她们姐妹的秘诀,只要讨好了十八嫂,在李家就不会受委屈!
第470章 又见奇葩
“十八娘,郑家来人了,说是要接郑家两位小娘子回去!”
阿周走了进来,低声回禀道。
“郑家?”
唐宓放下手里的笔,揉了揉有些酸疼的手腕,抬头问道,“来的是什么人?”
“一个婆子,看着不像是个有体面的。”阿周回道。
随便一个婆子?
唐宓微微蹙眉,郑家竟这般慢待郑宝、郑宛两姐妹?!
对于郑家这对双生花,唐宓的印象很不错。
两姊妹平日里都乖巧的跟在李敬菲身后,安安静静,并不是畏手畏脚。
在许多李家仆妇眼中,她们是寄人篱下,若不是李敬菲护的周全,她们定会被那些捧高踩低的世仆们慢待了。
即便这样,两姊妹也没有失了世家女的骄傲。只是她们的骄傲没有张扬开来,而是十分内敛。
她们没有刻意表现,但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极有教养的女子。
郑家姐妹为何常年住在李家,唐宓并不知道。
不过,今日郑家来人,让她隐约有了猜测:郑宝的父亲是郑家的庶子,他们一家在郑家似乎并不受重视。
“先让她在花厅等着,”
唐宓站起身,轻轻晃了晃脖子,“请郑家两位小娘子过来。”
到底要不要回郑家,还是要听两位当事人的意见。
而李家的恩怨,跟两个外孙女没关系。
“是!”
阿周答应一声,退了出去。
不多时,阿周便引着郑宝、郑宛走了进来。
“见过舅母!”郑宝郑宛规矩的行了礼。
唐宓笑着虚扶了一下,道:“阿宝和阿宛无需多礼。来,坐下说话。”
郑宝郑宛柔顺的来到唐宓下首的榻上,端正的跽坐好。
“这些日子家里忙,我一时也没有照顾到你们,”
唐宓命人上了茶水、果子、点心,一边招呼她们吃,一边柔声问道:“下人可曾慢待了你们?你们是李家的外孙女,是贵客,无需拘谨。”
“好叫舅母知道,我们很好。”
郑宝、郑宛对视一眼,然后由郑宝代为开口。
郑宝这么说,并不是当着唐宓的面儿故意说好话,而是事实。
虽然李家遭逢大变,李其璜一家匆忙搬离,上上下下更是换了个遍,但对于客居李家的郑氏姐妹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更有甚者,因为当家主事的是唐宓,新换上来的管事不是李家那些人精、老滑头管事,新管事们依着规矩行事,郑家姐妹的待遇竟是比过去还好些。
唯一让她们不安的,就是没了李敬菲的照拂,她们不知道这种生活能持续多久。
毕竟当时接她们来李家,更多的是为了陪伴李敬菲!
“那就好。”
唐宓见她们不似作伪,便放下心来,“我知道,你们素日跟阿菲在一处,如今阿菲搬出去了,你们一时很不习惯。但,你们须得记着,当日接你们来住的是李家。”
不是李其璜一家,更不是李敬菲这个人。
所以,就算是他们分家出去,也不与郑氏姐妹有太大的关系。
郑宝和郑宛眼底闪过一抹光彩,难掩惊喜的看着唐宓,“舅、舅母,您的意思是——”我们能继续留在李家?
唐宓笑了,“李家永远都是你们的外家,只要你们愿意,可以随时住在这里。”
李其璜跟李其琛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李寿将李其璜一家分出去,更多的是因为李其璜血统太过尴尬。
而李其璜的子女、乃至孙女、外孙女,李立德的血脉已经被稀释了许多,没有必要太过针对。
如果可以,李寿甚至会继续庇护、帮扶他们。
李寿和唐宓都不是凉薄、自私之人,该报的仇已经报了,恩怨彻底了结,就算李祐堂不提点,李寿也不会迁怒太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