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长方体,长约一尺,宽、高都不过半尺。
圣人伸手掂了掂,很沉,应该是实心的。
可阿史那鹰说里面放了胡人可汗的书信,那么也就是说,里面还有缝隙。
跪坐在近前的几位宰相,也看清了那匣子的模样,纷纷蹙起了眉头。
匣子?
不对不对,这分明就是鲁班锁。
而且是极为复杂的鲁班锁,绝非市面上流行的六柱、八柱的寻常款式。
阿史那鹰很满意看到大梁君臣脸上露出来的惊讶和为难。
没错,他们是胡人,是汉人眼中未开化的野人。
可现在,偏偏是他这个胡人给聪明的汉人出了个难题。
好吧,虽然这个鲁班锁也是汉人做的,但那个汉人如今已经在草原上生了根,算是半个胡人了。
阿史那鹰心里暗自得意着,面儿上却不显,继续说道:“这等顽童的把戏,想来也难不住贵国的高人们,约莫两三日就能给在下一个回复吧。”
得,他不但出了个难题,还给出了期限——不得超过三日!
“这个阿史那鹰,实在太狂妄了!”
大朝会散后,圣人留下几个宰相和老将去议事堂开会。
霍顺气得吹胡子瞪眼,他是个武夫,最不耐烦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要他说,什么解难题,直接跟胡人开战就好。
这些胡人,哼,就是欠教训。
直接将他们打爬下,看他们还敢不敢给大梁出难题,让大梁难堪!
宰相郑文洲淡淡的说道:“确实狂妄,不过他也有狂妄的本钱。”
撇开胡人的国力不谈,单就阿史那鹰本人而言,作为使臣,是非常合格的。
而且吧,身为大梁子民,天朝的骄傲也不允许他郑文洲跟个胡人认输。
这鲁班锁,必须解开!
否则以后他们还怎么有脸说自己是智慧的梁人?
“先把这个东西拿去将作,看看那些工匠们能否解开。”
圣人仔细研究了那个匣子一番,发现十几根木条严丝合缝,竟是连半点破绽都找不到。
明明是木条,却组成了一个牢固的整体。
唉,这个鲁班锁,恐怕不太好解啊。
赵福赶忙答应一声,捧着鲁班锁便去了将作监。
霍顺还在那儿愤愤,嚷嚷道:“解什么解,直接拿刀劈开不就成了?”
不就是一堆木条条嘛,还能敌得过刀斧之力?
郑文洲直接转过身,不愿再跟这个没脑子的武夫计较。
这个老匹夫,怎么就不明白?
他们大梁与胡人,过去是在战场上较量,而大梁赢了,胡人不得不遣使进京议和。
这一次,却是智慧上的较量,如果真如霍顺说的那般,直接拿刀斧劈开鲁班锁,那他们大梁就输了,而且输地极为不体面!
霍顺见几个宰相都不搭理他,暗自撇撇嘴,心说话,都是一群只会耍嘴皮的怂货。
什么输不输的,真正的输赢,只能在战场上决定。
拳头够大,慢说一个鲁班锁,就是胡人的可汗王帐,也照砸不误!
朝堂上发生的事,唐宓并不知道。
因为她还有更要紧的事。
赵氏和王令平回来了!
自出了孝,赵氏便带着心爱的小孙子去四处溜达。
祖孙两个一路上走走停停、吃吃喝喝,玩得不亦乐乎。
若不是唐元贞和王怀瑾一封信一封信的催促,赵氏还不想回来。
唐元贞都回京快一个月了,赵氏的马车才堪堪踏上京郊的官道。
午后,阳光炽烈,王令仪三兄妹站在城外路边的草棚下,翘首望着官道的另一边。
阳光氤氲着热气,人看过去,景象都有些扭曲了。
唐宓还是一眼便看到了缓缓驶来的一队马车,“来了!”
王令仪手搭凉棚,细细的看了一会儿,点头,“没错,是阿婆的马车。”
兄妹三个赶忙迎了上去。
马车里,赵氏靠着窗边,撩起车窗帘子看着外面的景致。
时近四月,官道两侧的麦田里,麦子已经长出了结实的麦穗。估计用不了多久,这里便是一片金黄。
赵氏望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京城城墙,微微叹了口气,京城,她又回来了。
“太夫人,大郎、二郎和三娘来接您了!”
马车前面坐着的婆子出声提醒道。
“咦?大哥、二哥和姐姐他们都来了?”
王令平正躺在马车座位上睡得迷迷糊糊,听到这话,忽的坐了起来。
他的动作有点儿猛,引得身上的胖肉肉一阵涟漪。
赵氏见小孙子这般,不禁笑了出来,伸手掐掐他的胖脸蛋,“唉,你阿娘若是看到你胖成这个样子,还不定怎么吃惊呢。”
在外旅游,再怎么讲究,也不如在家里舒服。
可阿宝这个小子,硬是像吹气球一样,短短两年的功夫,就胖成个小猪崽儿。
赵氏可以想象,向来追求完美的唐元贞看到这么一个胖儿砸,会有怎样惊诧的表情。
想想、呃,就觉得欢乐呢。
不知怎的,赵氏心底刚刚生出的那丝怅然顿时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满满的期待。
……
“姑母,看您面带忧色,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姜清进宫来探望姜皇后,刚进了两仪殿,就听到了一声叹息,不禁关切的问道。
“嗐,还不是那个什么胡使,弄来一个破匣子,将作那边研究快两天了,还没个结果。眼瞅着胡使给的期限要到了,却解不开这个难题,这次咱们大梁要丢脸了。”
面对嫡亲的侄女,姜皇后没什么隐瞒,絮絮叨叨的抱怨着。
姜清眼睛一亮,凑到姜皇后耳边,“姑母,这有何难?我给您推荐个人,如何?”
第143章 要打脸?
“她真是这么说?”
李寿盘膝坐在榻上,手里握着本书卷。
榻前躬身站着个小内侍,低着头,态度很是恭敬,“回十八郎的话,显新县君确实是这么说的。她还说,常乐乡君三岁的时候就能解开六柱鲁班锁,现在她都十三岁了,想来也能解开更难的。”
李寿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
小内侍偷眼瞧了他一记,而后继续道,“恰在这时,圣人来了,正好听到了显新县君的话。”
李寿的脸色阴沉下来,“阿舅可有说什么?”
小内侍咽了口唾沫,表情很是犹豫。
给李寿探听消息,哪怕是皇后和太子说的话,小内侍也敢传出来。
但事关圣人,小内侍就有些胆怯了。
泄露“禁中语”,这可是不小的罪过啊。
“放心,你只管说,阿舅那边不会追究的。”不过是几句闲话,无关朝堂、无关军政,说了也就说了。
李寿很清楚圣人的底线,所以并不在意。
小内侍还是有些犹豫。
李寿也干脆,直接从袖袋里掏出一个荷包,随手丢给了小内侍。
小内侍麻利的接过来,顺手捏了捏,嗯,是个银饼子。
小内侍满心欢喜,熟稔的将荷包收起来,左右看了看,方压低了声音,“圣人明明听到了,却没有追问,反而问起了显新县君的亲事。”
得,小内侍很狡猾,收了钱,依然没有泄露圣人说的话。
李寿也没有计较,又听小内侍说了一些宫中琐事,这才挥挥手将他打发出去。
“姜清,怎么哪儿哪儿都有你?”
李寿之前听了圣人的话,暂时放了姜清一马,没想到,这还没多久呢,她又跳出来折腾。
这次,他不会放过她!
……
“阿娘,阿娘,您看,这是我特意给您买的点心,甜的,可好吃了。”
王令平两只小胖爪子上捧着一碟子点心,喜滋滋的送到唐元贞面前。
唐元贞嘴角抽了抽,看到儿子胖出好几圈的体型,嘴角再次抽动。
尤其是对上儿子那天真无邪的双眸时,她更是有种看到地主家的傻胖儿子的赶脚。
唉,想她堂堂唐氏女,生出的儿女个个相貌出挑、才华横溢,怎么到了最小的儿子,整个画风就变了呢?
就算是“二”得一逼的王令齐,外表也是颇能唬人的。
前面三个儿女是出尘飘逸的世家子、世家女,老小就成了憨厚纯真的蠢萌胖儿砸。
这、这差距,唐元贞真心接受无能啊。
“嗯,阿娘尝尝,阿宝真乖,出门还不忘给阿娘带吃食回来。”
唐元贞伸出两根手指,轻轻的捏了一小块点心,咬了一小口,还行,能入口。
“扑哧~~”
唐宓不厚道的捂着嘴嗤嗤直笑,“阿娘,阿宝也就客气客气,您还真吃啊。”
没看到小胖砸肉疼的小眼神儿?
什么专门给阿娘买的点心?分明就是这只小猪崽儿买给自己吃的零食。
唐元贞拿着点心的手一顿,抬眼正好看到小儿子心疼不已的表情,她完美的笑颜顿时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