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他还是没提。
窦清幽没多想,只以为他有话不好说,要等到了梁家再说,点点头应声。
而梁家那边,樊氏却在想窦清幽的亲事,“还是早早的定下亲事的好!而且我也舍不得她到别人家去吃苦受罪!看秀芬,过的啥日子!”
“你还想让四娘到咱们家来?”梁贵诧异的看她。
樊氏是这么想的,“大房的,二郎有点大了,比四娘大了五岁,要是成了二郎,还有得等。但要二郎一个劲儿的念书,考功名,等几年也不是啥问题。二房的五郎年龄和四娘相仿,只有些调皮,现在还看不出出息来,老二媳妇儿也不是多喜欢四娘。老三家的……虽说女大三抱金砖,可六郎年纪小,到时候四娘就得等他几年。”
第七十七章:商量
家里出了梁大郎这个已经成了亲在外的,未婚的男娃儿被她扒拉了个遍,年龄相当的不合适,合适的年龄不是大就是小。
梁贵皱着眉,“行了你!先别乱扯红线呢!三年过来,还不知道是个啥情况呢!”
樊氏白了他一眼,“我这是心里着急!”
黄氏也着急,没有睡着,推了推一旁的梁二智,“今儿个我可听大嫂说了,娘保准会把那唯一的外孙女扒拉到自家来。和她年纪相仿的可就只有咱家五郎!你倒是说个话!可别一口就答应了!”
梁二智倒没觉得有啥,“亲上加亲不是更好!娘疼四娘,到时候分家,也会多偏着咱们二房的!”
黄氏拉下脸来,“亲上加亲哪个地方好了!我可不想当她的婆婆!享不了婆婆福,还要受媳妇儿气!五郎以后可要念书呢!等农忙后,就去学堂了!咱五郎聪明,我还指望他考中功名,娶个官家小姐回来呢!”
梁二智不以为意的翻个身,“得了吧你!亲上加亲挺好的!那官家小姐不说能不能娶回来,真娶回来,你也享不了婆婆福,还得供着人家!”
见他真觉的四娘好,黄氏气了掐了他一把。
马氏也在想着这个事儿,跟梁大智提了两句,说四娘和五郎相配,和三房的六郎关系好,赵氏也喜欢四娘。
梁大智没多说,“看爹娘咋说吧!或许爹娘根本就没想亲上加亲,你别瞎说!四娘这娃儿现在够可怜了!”
马氏脸色僵了下,毕竟是自己亲外甥女,梁大智竟然也疼的!
鸡鸣声响起,山风阵阵吹着,云层逐渐散开,天快亮时,露出了清澈的半月。
村里各家炊烟升起,鸡叫猪哼哼,人声也渐渐多起来。
村头的独院窦家,也都齐齐起来。
窦传家带头烧了香,供桌上摆着龙须面,葚子酒,肉饼和昨儿个窦三郎买回来的猪头。
全家磕了头,祷告了一番。
“好!从今儿个开始,咱家没有债了!干的都是咱自家的了!以后咱家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抛开别的不讲,如今的日子真的算比以前好太多了!自己当家,以后家里赚的钱也都是自家的了!不用两个老不死的脸色,不用一个锅里吃饭。想咋过咋过!梁氏还是高兴的。
“今儿个炒肉!”梁氏摆着手。
窦清幽帮着去做饭,窦传家跟她商量,“今儿个或是明儿个,把岳父家的那十两银子也还了吧!咱家暂时也不用本钱,存的有面,等卖完这一趟,就又有银子了。”
梁氏正想去一趟,自然应声。
上午窦婶儿和连氏几个过来做龙须面,也都恭贺了一番,“不用理会那些乱嚼舌根的!以后这眼看着的好日子,过出来羡慕死她们!”
“就是!”
梁氏跟她们一边说话一边干活儿,心情倒是越来越好。
村里虽然说啥的都有,但也只能说他们家走了大运,这以后挣了银子,在村里就不一样了。
没过两天,窦三郎沐休了。
窦传家在家看着面条,梁氏娘几个去梁家沟还钱。
樊氏一看,就说不要,“家里还有些银子,这些日子挣的,加上你们还的十两,足足多呢!你们手里也不能一两本钱都不留了!”
还了这个十两,梁氏手里的确没银子了,想到还要买李子,她就还的有点不利索。虽说闺女那藏了三十两,但那个银子却是不能动的。
马氏会卖好儿,忙笑呵呵的让她先拿着,“哪还紧着你们非现在就还这个银子了,先拿着!这做着生意,手里可不能没有一点周转的本钱!”
几个人都让,梁氏想想也是,就又拿上了,“白面家里之前买好的还有,就是这快要收李子了,手里就生一两银子不到。”
马氏更让她赶紧先拿着,问她够不够,“你说一声,咱家现在也能给你凑个二三十两!”
闺女都说了,李子酒合伙干,梁氏自然不会说要,说起做李子酒的,“几个娃儿都说合伙干,这李子酒说酿也容易,那会酿酒的要学也容易,多琢磨琢磨就会了。咱们要先占住先机!所以,先把周围县镇的所有李子,都买下来!”
“所有的李子都买下来!?”马氏几个都惊了。
梁氏点头,“咱今年占了先,先挣一笔,等明年人家也学会的时候,咱已经稳住脚了!所以要把附近县镇的李子都买了!银子不够的,先借一借,李子也便宜,就是那酿酒用的白糖冰糖要费些银钱。咱两家一块使劲儿,先把今年的拿下再说!能吃多少是多少!”
马氏倒吸口气,觉的她胃口太大了,“这附近县镇的李子都买下来,这得多少?那得酿多少酒?找到买家了吗?”
“就是因为找到买家了,所以才要一口能吃多大就咬多大!”他们背靠秦雪钧,所以就算量多也不怕。
梁贵看了眼窦清幽,见她微微笑着,清冽的眸子染着笑意,也笑起来,“你娘可没那么大的心!”
窦三郎忙开口,“姥爷!是秦老板说的!我们卖樱桃酒时,他提点了我,我这才想起来,不如就干一票大的!做生意也本就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咱们既然有这个先机可占你,那就占着捞一笔!”
这倒像,他毕竟也大了。梁贵赞同的点点头,“那我们先商量下,看这个事儿咋办!”他的意思,是合到一块,还是分开各做各的,到时候再卖给那秦老板。
“合到一块吧!到时候忙不过来,可以在村里雇几个人!”窦三郎道。
马氏和黄氏都忍不住的欢喜,他们还债肯定不止龙须面卖的钱,那才能卖几个钱,这酿的李子酒,肯定有大赚头!
商量完,家里做的龙须面由马氏几个接手,梁贵爷几个开始到附近县镇打听谁家种李子,收李子。
马氏,黄氏和赵氏也都准备好,到娘家或亲戚家借银子使。
窦清幽回家,跟窦传家也说了一声,姥爷家要带着他们酿酒入一股,要帮着收李子,还要借些银子做本钱。
窦传家自然是高兴,想了想老宅知道肯定也想,不过既然是梁家做的,怕也不会让再掺和,应了声,多做些龙须面,攒本钱。
第七十八章:合伙
窦清幽把一批葚子酒送到摘星楼,跟秦雪钧提出借银子。
秦寒远听她借银子,“你跟我过来。”
窦清幽疑惑的挑眉。
“我又不打你!”秦寒远不悦道。
窦清幽看看秦雪钧,见他笑喝着葚子酒,没有阻拦,就跟秦寒远到了他的书房。
秦家虽然做着生意,但很多子弟都是读书人出身,家中也有人在外做官。
秦寒远的书房一如他的人,高贵,冷寒,除了书案和一把椅子,就是两大架子的书。
最多的就是古籍。
窦清幽看着有些眼热,窦三郎没舍得买书,她已经发现了,那些都是手抄本,种类还不多。这里光四书注解就一堆,还分哪一派哪个人注解的。
轻笑一声,秦寒远挑眉问,“想看书?”
窦清幽没应声,“你叫我来做什么?”
秦寒远见她不说,收起笑,转身从格子里拿个匣子,抽出三张银票递过来,“够不够?”
窦清幽一看,三百两,忙点头,“够了!够了!”原来是借给她银子。
“拿着。酒酿好了,先给我。”秦寒远又换上一副倨傲的模样。
窦清幽想她就是不接,再去找秦雪钧借,反倒不好,就伸手接了,“我给你打个欠条吧!”
“就三百两银子,你以为少爷我看在眼里?你以为你要是赖着不还,我没办法讨债?”秦寒远鄙弃的斜着她。
好吧!人家有钱有势,压都能压死人,根本不痛不痒。窦清幽谢过,拿着银子出来。
秦雪钧一看,让掌柜的给她换成银子,花的时候也不用再去钱庄兑换。
所以再回家时,窦清幽和窦小郎就围坐着,抱着个坛子回的家。
窦传家也没敢再买白面,直接匆匆忙忙赶回了家。三百两银子的巨款,他可从来没见过,更别说拿过。要是丢了,可真是要了命了!他们才从杜家的债务中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