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嫡女难当家 (小鹿慢跑)


  
  “哈哈哈……”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
  
  谁都没想到小欢颜现在竟然改口承认了,并且还那么委屈那么不情愿的承认,可怜的小模样简直要萌化人心了。
  
  素荷赶紧帮严氏又是揉肚子又是递茶水,就怕她笑呛着了。严氏喝了口茶,伸出食指点点周朦胧,“你看看你这做娘的,把人孩子委屈的……这么快就被威逼利诱妥协了……”
  
  正在无聊的跟戚义安下棋的戚廷岳好端端的就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还不知道被谁念叨上了。
  
  傍晚聚在一起吃饭,严氏看到戚廷岳把小欢颜抱在怀里,忍不住又逗小欢颜,指指戚廷岳问道,“兰姐儿,你爹爹到底是不是猪啊?”
  
  小欢颜颇为无奈的看看戚廷岳,委屈的小眼神儿又在人群中找到周朦胧,然后瘪瘪嘴大义灭亲的点点头,“是……爹爹是……”说完好似颇为理亏一般伸出短胳膊保住戚廷岳的脖子,在戚廷岳脸上“吧唧”亲一口犒劳一下。
  
  大家又都捧腹大笑,直说小欢颜真是机灵,这么小小的人儿,话都只会说几个字呢,却都会看人脸色了。
  
  戚廷岳除了第一时间呆滞了一下,随即也跟着笑开了,还得意的拍拍怀里小欢颜肉肉的小屁股,“真棒!都会说三个字了!”
  
  到天黑了,他们一家子才从广玉山房回去。
  
  初七,周朦胧和戚廷岳把小欢颜留在家里交给陆英和赵妈妈带,他们夫妻俩半上午又一起出门去了。所以说正月忙,忙正月。他们一起是去榆树胡同给张老大人拜年。
  
  张老大人自从七十大寿之后,慢慢的就在朝廷上淡出视线了,三天两头的称病,告假,自从上次周朦胧提醒张老大人注意年轻时的旧伤之后,张老大人确实是在张丽玲的催促下请了太医一直在调理身体,但是也不至于改变多年勤于政务的习惯,这不过是在给他致仕做铺垫罢了。
  
  戚廷岳年初给上峰拜年时,听说张家好似要举家外迁,然而他和周朦胧都是没听张家说起过,所以两人递了帖子相携上门,也是表示对张老大人的尊敬。
  
  进了张府,戚廷岳自然是跟了去外书房拜访张老大人,周朦胧则被张太太和张丽玲领着往内院去。张丽玲父亲行三,但是两个伯伯和一个叔叔却都不是随他们一起住在尚京的,而是在老家,所以榆树胡同张府里并没有别的房头的女眷在,迎来送往,外面的人并没有称唿张丽玲母亲为张三太太,而都是叫张太太。
  
  张太太是个看起来就很温婉的人,略略和周朦胧寒暄了几句,想着自己跟周朦胧并不熟,坐在一起久了反而彼此放不开,不如趁着日头好晒着暖和,就让张丽玲自己陪着周朦胧在张府里走走。
  
  张府并不似外面看起来那样朴素低调,门脸低调,进来了宅子却是挺大的,应该是把附近好几家民宅都买了来稍作改建的。周朦胧看得很新奇,走了一会儿见没有外人在,就拉着张丽玲问道,“兰姐儿她爹说,有听说你们一家都要走?有这回事吗?”
  
  “啊?外面都有人知道了?”张丽玲颇为诧异,不过也是侧面印证了周朦胧的说法了。
  
  “怎么?还真是要走啊?”周朦胧觉得很是奇怪,“就算你祖父致仕,你爹又不是做官的,又不用说跟着去哪里赴任,这尚京还待不得的么?那日后你要出嫁,难道还不从尚京出嫁了么?”
  
  张丽玲是在尚京长大的,若是离开尚京回乡下老家,日常生活很多习惯那自然是要改变的,再说,女子出嫁一辈子一回,从尚京走,那些念着张老大人旧情的,到时候还能来捧捧场,也算是添一份体面。而若是从乡下老家,那落差就大了去了,对于张丽玲确实是有些委屈了。毕竟这么些年尚京张家小姐的名头那么盛,到出嫁时却悄无声息,这……
  
  张丽玲低头咬咬唇。本来家里,包括她自己,是没打算告诉谁的,连邹婉露和余景妍,两个她最好的玩伴和姐妹,她都没打算说,但是,一大家子人要走,少不得要考虑安排人照顾空宅子,要处理一些在尚京置办的产业……反正这样嗦的事情不少,难免会有消息露出去。她想着等大家知道了再说,只是没想到周朦胧寻来问来的这么快。
  
  “祖父决定的。于我,其实也并没什么大碍。我的亲事,早在说的时候,石家就是知道祖父想致仕的了……”张丽玲微微一笑。既然周朦胧关心的来询问,她也没什么好隐瞒,就大大方方的和周朦胧说起了缘由。
  
  张老大人宦海浮沉多年,自从致仕确定下来,倒是心意坚决的很,说抽身就抽,还想尽快全家撤走。张丽玲自然是拥护祖父的决定的。
  
  “当初大伯选了外任去时,就是祖父让大伯不要靠庶吉士的。”张丽玲苦笑一下,“祖父说,大伯资质有限,中了进士已经是万幸,不考庶吉士,直接选了官去的话仕途上就没那么顺了。我们一家倒是期望大伯能考上,因为三年庶吉士一做,出来之后要么点散馆,要么外放,无论哪一样都比榜下选官要得便宜的多。”
第489章 树

  “而且,也有不少人是入翰林院后不到十年就开坊的,那时候若是再谋个外任去,起码就是堂堂巡抚了。而先做外任,伺候只能是年复一年的在地方上迁转,同样是十年,这样十年里能升到四品知府那都是万幸了。”
  
  张丽玲定定的看着河边叶子落尽了只剩光秃秃枝条的垂柳,“那时大伯是很不情愿的,我们一家都觉得不太情愿。读书人要读出头,太苦了。可是后来大伯还是听了祖父的,我们一家,也都默认了祖父说的才是对的。每每我们觉得已经放下了,祖父却能放下更多。放得下,以后方能拿得起吧。”
  
  多的是迎难而上的人,如张老头这样知难而退,到的确是很少见的了。周朦胧不语沉思,想起第一次来时,在张老头院子里看到的那三棵槐树。
  
  《周礼秋官》“朝士”条,周王的庭院又“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的说法。三棵槐树,原来是方便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上朝时找准自己的站位,即所谓的“三公位焉”。
  
  《花镜花木类考》“槐条”记载:“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
  
  心有如此深远意向之人,竟然能思己之短,庭前止步。周朦胧心里叹口气,或许这就是当朝阁老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心胸吧。
  
  问过就问过了,张丽玲小小年纪都如此放得开,周朦胧倒是不好多做挽留了。两人在园子里走走停停,张丽玲听说刘玉娘正月十八就成亲,惊讶极了。
  
  周朦胧想着她往后嫁的远,并且那石家也是百年大族,成亲后自然也是族人聚居,估计少不了摩擦龃龉,周朦胧就把刘玉娘这亲事的前后缘由细细讲给张丽玲听。说不定哪天遇上什么事,想着也能做个借鉴的。
  
  “真没想到,玉娘她看着好似有些胆小,心里却是这么有主见的。”张丽玲心里的震撼不可谓不大。尚京的贵女她见的多了,能在自己的姻缘上如此坚决,并且又是思前想后考虑周全,张丽玲觉得,怕是换作她,她也不见得能如刘玉娘那般果敢的选择。
  
  “人是没遇到事,遇到事了,那不是人厉害,是事情逼着人厉害。”周朦胧由衷的感慨。暖房里娇养的花朵,自然是见不得风吹雨打的了。
  
  “周姐姐,我和您一起去给玉娘添妆吧。”张丽玲有些激动,她印象中那个羞涩胆小的刘玉娘,突然间就鲜活娇艳了起来。“在尚京相遇一场也算得缘分了,谁知道往后各自嫁去别家,说不准一辈子再没见面的机会了。”
  
  “好。”周朦胧笑吟吟点头,初二去作客,她和刘夫人说的是十二去添妆,就把日子告诉了张丽玲。
  
  张丽玲在心里记住,还暗暗想着,回头一定要和景妍婉露也说说刘玉娘的事情,让她们俩也好长长见识见识,日后好姐妹们各自嫁了人,真是没多少机会再见面的,各人心里能多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往后遇到了什么难处,想想总能多一条路走。
  
  中午的时候,张太太在她的院子里招待周朦胧。这是周朦胧第一次踏入张太太的院子,跟整个张家宅院一样,低调,细致,幽静。不同的是,张太太的院子里种着柳树。
  
  周朦胧在张太太院子左侧看到种着一排亭亭玉立的柳树,特意四下观察了一下,不由得心里会心一笑。
  
  若是有心种柳的人,自然是知道柳树栽植是很有讲究的。
  
  有话是这样说的,“前不栽桑,后不种柳”,柳树若是要栽植,要以庭院两侧为宜。
  
  特别是以左最好:“东柳西桑,进益牛羊”喻意家庭收入昌盛。种在主母的庭院里,竟然让人觉得有种特别的属于家的味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