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嬷嬷……还能在别人那里受气?”周朦胧挑眉,真是难以置信。
严氏苦笑,“她不过是做嬷嬷的时候厉害些罢了。在家,儿子儿媳都是那好吃懒做的,原以为这些年她能存些体己银子养老的,后来才知道让她回去荣养,原是我做错了。儿子儿媳就盯着她的银钱,起先哄骗,后来时日长了简直就是偷就是抢了,她年岁也大了,也就对付廷岚这样儿的还有些法子,真对上那些泼妇无赖,一个老妇人怎敌得过的。那次要不是青姑姑去庄子里收租,碰着下大雪回不来,想着拐去顺路看看她的,不然我还不知道她家去了过的这样日子呢。”
严氏自己也是做父母做祖母的人,自然是比周朦胧更能体会林嬷嬷的为难之处了。倒是周朦胧没想到,这样让青黛紫苏闻之色变的嬷嬷,竟然在自家会过不下去。“我看林嬷嬷在大小姐那儿做的挺好的,换了旁人,怕是没法子让大小姐那么乖觉的。”
“那也不成。”严氏摇摇头,“我没想着让她一道去昱亲王府的。我虽叫她回来,她早就不是奴籍了。廷岚还是小孩子性子,在我眼皮子底下还能乖乖听话,嫁去昱亲王府,一时半会儿还好,时日长了,若真想不受管教,对付一个老嬷嬷……我怕廷岚背着我下手太狠……”
“其实……朦胧倒觉得,廷岍那儿,少个教养嬷嬷的。”周朦胧眼珠子一转,“廷岍出嫁,也就一年多,等她及笄了估计潘家也会来催的。白姨娘虽然是生母,到底少了些见地,还真不如让林嬷嬷去教教。我原道林嬷嬷一直是这样苦心苦面的,她在在家受苦受辱也没来求祖母一句,证明心思还是很正的,断然不会像对大小姐那样苛求廷岍妹妹,再者有林嬷嬷教导,白姨娘在一旁看着,也好过白姨娘日夜瞎操心,还耽误廷岍妹妹了。”
严氏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去处。<>白姨娘和廷岍在荆桐院,我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后来段氏又把王姨娘也塞到荆桐院去,义安也成日在那里,我都没往廷岍那头想去。”
周朦胧低头一笑,严氏是压根儿把广玉山房以外的事情都拦在外头,不然怎么会没想到呢。
因为隔一天戚廷岚还要三朝回门,周朦胧作为大嫂还得回来一趟,所以到了太阳落下,日晒不那么强烈,周朦胧又喝了碗井水镇的绿豆汤,就回去了。当然,此时外头宾客已经没剩几个,她也就无所谓走前门还是后门了,直接让人去把前门候着的马车叫到广玉山房后头的巷子里,也懒得前面去跟段氏打招呼,上车就走了。
六月二十九,周朦胧一大清早就兴致勃勃的爬起来了。在院子里哼着小调儿看丫头们扫院子挪花盆儿,来了兴致还亲自执了水壶给花盆儿浇浇水,心情美妙到不行。
因为这天是她和刘夫人合伙开的铺子开张的好日子。本来慢悠悠的准备工作,在前胡几人介入之后,以非常迅速的方式各方面齐刷刷到位。刘夫人简直欢喜的不得了,还专门挑了一日过来,给外院住着的三家送去些礼物,然后跟周朦胧商量铺子取个什么名儿的好。
刘夫人是事先做过功课的,若是在沥州,卖包子的大多叫什么什么包子铺,比如刘记包子铺。卖点心的也都叫什么点心铺,比如刘记点心铺。可是这铺子,包子点心都卖,东家还是刘周二人合伙的。并且,刘氏母女还在尚京几条大街上专门坐马车溜达过,那么卖包子的还好,跟沥州差不多,但是那些讲究点儿的点心铺,动不动就叫什么斋什么阁,听起来跟卖笔墨纸砚书画琴棋一样腔调足的很。
第305章 玉扁斋2
周朦胧还没想到这事儿,心里没什么腹稿。两人坐着喝茶打趣,索性铺子就随着玉扁胡同的名字走,叫玉扁斋。
对于周朦胧来说,叫什么都无所谓,这不过是她日后众多产业中沧海一粟。不过叫玉扁斋也行,玉扁胡同在尚京也是老胡同名儿了,有心人打听打听,大概也就能知道这铺子背后东家和玉扁胡同这宅子是什么关系。在尚京周朦胧没什么显山露水的靠山,借着这名字她觉得好歹能消消灾,起码那些小混混什么的,琢磨琢磨少来打什么歪主意就行。
刘夫人也带着些私心。这铺子,日后有一半在刘玉娘名下。到了婆家,若是婆家太过凶悍,也有那儿媳妇保不住自己陪嫁的。有这铺子跟玉扁胡同戚家的关系,到时候好歹张家能怵着点儿,吃相不要太难看。再说,来日刘玉娘做了张家妇,和尚京其他人家来往,人家若是知道刘玉娘陪嫁里有和周朦胧合伙的产业,好歹也能高看刘玉娘一分的。
于是两下一拍即合,六月二十九这天早晨,玉扁斋三个金漆大字上挂着喜庆的红布绸,宣布开业。这是大日子,周朦胧不好去凑热闹,前胡几个却是一早就去张罗去了,还带着兴致勃勃的紫苏和小茴。
刘夫人母女俩也不好去挤人堆,但是也是兴奋的起了个大早,在自己的小院儿里兀自开心着。她们娘儿俩早就买好了不少食材,荤多素少,准备今儿在小院儿里好好招待前胡他们,还有铺子里忙活的掌柜和厨子们,算是讨个喜头。
挂着大红绸布的玉扁斋,一大早就在门口放了震天响的鞭炮。铺门大开,起初人倒是不多,陆续有人进去看看,拎着点儿点心包子出来。反正不是卖的什么贵东西,总有这么些人图着新鲜好奇进去转一圈儿,闻着不错,看着挺好,反正也不贵,拎点儿带回家去尝尝呗。
眼瞧着铺子里开始有了流动的人,街上走动的人也多了起来,站在街角看着的前胡给张登前和刘爱民使个眼色,两人从后门进了铺子,从里边儿抬了一张不宽的长条桌出来,后面跟着几个小丫头模样的,端着不一样标志的蒸屉跟在后面,等长条桌一摆好,两个小丫头将蒸屉摆上,并肩站好,旁边张登前和刘爱民一人一边站铺子旁边吆喝起来。<>
“新店开张,免费尝鲜!”
“一人限尝一种,先到先尝!”
“热腾腾的包子,香喷喷的点心,走过路过,免费尝鲜!”
“免费品尝,好吃了您再买嘞!”
……
一人一句,倒是不重样儿,也没什么高深的潜意,就是让路过的人一听就懂,这个点儿还挺早,路上往来的,有那出来转悠着吃早点喝茶的,也有那一大早出来做跑腿买办的,既然说是免费,总能吸引不少人来尝的。而条桌上供人品尝的,也不是每种口味都有,而是大多数人喜欢的肉馅儿一类的,口味让人一吃就能叫好的,只要尝的满意,进了店各种口味标的都有,还怕不顺带着买几样别的么。
前胡,常山,郭大贵,周青四人离得远远的看着,试吃的长条桌上马上汇聚了不少人,里面不断有婆子往外搬试吃的包子。在他们几个的视线范围内,能看到大部分试吃过的,都能转身进铺子里去,从铺子里出来的,手上或多或少拎着玉扁斋专门包包子点心的牛皮纸包。
若是细看,能看到牛皮纸包上正中间都落着三个字,“玉扁斋”。字体并没什么出众的地方,笔力不足,比划也有些稚嫩。郭大贵却是看着一个个有着玉扁斋三个字的纸包从街角各个角落里流转出去,心里五味杂陈。那每章牛皮纸包上的玉扁斋三个字,都是小强写的。周朦胧鼓励小强每日从学堂回来,帮忙写字,小强兴奋的不得了,让他每日写三百张,他能写出五百张来,连平日里爱爬树抓蚯蚓捉蛐蛐儿什么的,都自动放弃了。
郭大贵起先并不太明白周朦胧为什么这些事这么由着孩子。说实话,小强读不读得出书来,郭大贵夫妇都没什么把握,他们都是几辈子的泥腿子出身,起初连草纸都舍不得给孩子练字用的。<>周朦胧虽然还没到生产的时候,但是有时目光扫到她隆起的腹部,郭大贵夫妇心里就无比清楚,这生出来,注定跟他们家的两个孩子是无法比拟的存在。
可是每次看到周朦胧和言细语的和小强小玲说话,那么有耐心,一点都不敷衍,言语中还多是诚心教导,郭大贵夫妇心里就充满了感激和柔软。小强起初是想在牛皮纸包上写字,又怕写坏了,眼睛里晶晶亮,却死咬着嘴唇不敢说。
周朦胧不等郭大贵夫妇出言拒绝,就拉着小强写几个试试。“这三个字你又不是不会写,没人写的话,周姐姐还要去找人帮忙写呢,还得出银子给人做润笔费呢。我看你写的挺好的,就当练字用,还省了纸了。”
小强舔舔唇,“会不会写的不好给您和刘夫人的铺子丢人啊……”
“怎么可能!”周朦胧瞪起眼睛反驳,“不过就是卖包子点心,又不是卖琴棋书画的。包上了,难免就浸了油了,人家买的是包子又不是你的字,哪里会讲究那么多。不过呢,你好好写,一是能练字了,二这不是给周姐姐我帮忙了么。你看,你平日里去学堂,你爹娘可是要做不少事呢,这铺子就多是你爹在忙活的,你这也是给你爹帮忙啊。不然他可是****要去寻人写,写了还得往铺子里送。还不如你写,你爹回家了第二天带去铺子里就是了。现在你还小,课业并不重,以后要是读的书多了没空写了,你还能教小玲写啊。”
相似小说推荐
-
凤自锦堂来 (冰泉水) 阿里文学网VIP2017.11.24结束锦堂有凤,弃麟而来; 游戏龙间,只待涅槃 …… “世上暂无云倾歌,...
-
不做皇后嫁阁老 番外完结 (陈萸) 2017.11.23完结 12.11更新番外完结宋琬活了九十多岁,两只脚都要踏进棺材了,没想到一睁眼又回到了她十四岁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