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接了她们,又到玉扁胡同再接周朦胧。而周朦胧一早也来了个惊喜,小茴前脚跟着马车出门没多久,门子就让人进内院传话,因为一大早张丽玲就派人送来了两块制作精美的门匾。
想想出自谁的手笔,周朦胧就按捺不住欣喜,穿戴好了也不在屋里等了,径直去大门外看下人挂匾,反正长长一条玉扁胡同,她这宅子就占了大半条的面积,让几个婆子去胡同口守着,不往里冲撞就是了。
周朦胧也就一手簪花小楷,还算有几分功底,拓在古色古香的木匾上的暗金色一个隶书的透着古朴的“戚”字,真真是不愧当朝首辅的手笔,周朦胧忍不住用视线一笔一笔去描摹,那种气韵,那种稳健,那种藏在比划下的内敛气魄,让她这个甚少对书画有触动感的人,都有一丝丝沉迷了。
刘夫人母女下马车的时候,正好看到周朦胧站在门外胡同的青石板路上,昂着头微微笑看着门头挂起的门匾。换到旁边候着的大点的马车时,周朦胧高兴的接过刘夫人递上来的包子,交到留值在家的青黛手中,“送厨房去,今晚我就吃这个了。”
“新做的门匾?”上了马车,刘夫人问道,她倒是看不出来一个字书法上有什么造诣,只是感觉得到周朦胧对那门匾好似特别满意。
“对啊。”周朦胧点点头,“一位老先生帮忙写的字,也是他家帮忙做好的一早才送过来的。<>”
周朦胧只说一位老先生,刘夫人倒是没往心里去,她当然想不到这当朝文武百官第一人会是周朦胧嘴里写块门匾的老先生了,“老人家这字好像挺不赖。”
刘夫人随意附和一句,让周朦胧嘴角抽了抽,不过她突然想起什么来,连忙抓着刘夫人衣袖道,“我倒是想起一件事儿,需要夫人帮帮忙的。”
刘夫人一听就来精神了,说起来是她们母女俩没啥值得周朦胧企图的,但是周朦胧开口,她就有了百分精神严阵以待。
周朦胧这还真不是随意敷衍刘夫人,“刚刚说起那门匾,我倒是想好生谢谢那位老先生的,就这块匾,尚京怕是想排队去做的都得排到城门外去。但是上回说起来吧,老先生对别的倒不感兴趣,之前他孙女在我那儿带了点点心回去,其中一种倒是挺符合老先生胃口的。可是夫人您也知道,点心送过去也不可能送太多,况且他老人家就点了一种口味的,到时候我送过去,能不能请夫人帮忙做点包子一道送过去的?我想让老人家尝个新鲜,说不定也喜欢的话,我这谢意也能更真诚点。”
“没问题,就做几个包子的,小事一桩。啥时候要,你头一天给我递个话儿就行。”刘夫人听了就差拍胸脯了。她还真把这写字的老先生当一个有点名气的卖字老头了。
周朦胧当然预料得到刘夫人肯定会应的,脑子却是转到了下一桩事情上去了。反正马车慢慢行驶,她就顺着思路和刘夫人说起来,“那夫人您看什么馅儿好?老先生喜欢的我家小厨房做的松子玉米饼,好像以往在沥州时您应该尝过吧?味道比较淡,一点点甜一点点咸的。”
“松子玉米饼啊,那我还真吃过。”刘夫人也认真思索起来,“比较酥脆,看来老人家牙口还不错啊。不过这口味确实清淡,是不是这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日子并不太好过啊,你年轻,你是不知道,有些老头啊,越是年纪大了,锦衣玉食了一辈子,反而心心念念着年轻穷困时吃过的味道。”
“是吗?”虽然得忍住嘴角抽搐,周朦胧也觉得这不无可能,都说十年寒窗苦读,说不定张老大人年轻时还真的过的挺苦的。<>“那若真是这样,什么样的包子馅儿会比较合他口味啊?”
“那最好不要夹杂肉馅儿的。想必现在牌匾生意做的好,家里也不缺肉吃的。”刘夫人咕哝一句道,脑子飞快的转着。
周朦胧一头冷汗,说清楚吧,好像也不妥,不说清楚,没想到刘夫人的想法这么接地气。
“酸菜的呀!”旁边一直没出声的刘玉娘忍不住插一句嘴道,“我看爹每回在外头喝酒应酬几顿,回家没胃口,不老是让娘您做酸菜豆芽的么,还有雪里蕻豆芽的。”
刘夫人一听也对,但是却不敢拍板儿,拿眼去瞅周朦胧,看她什么意思。
“酸菜豆芽?雪里蕻豆芽?”周朦胧望着母女俩茫然的眨眨眼,“刘大人吃腻了酒肉就爱这两样的么?”
刘夫人点点头,加了一句,“还有豆角儿雪里蕻的,老刘也爱的很,一顿能吃好几个。”
这几种口味刘夫人都觉得是汉子吃的,而且又全是素的,有点儿太糙了,从来没做给周朦胧吃过,所以刘夫人吃不准,周朦胧也有点摸不准。
“那行,那就这三样的。每样……”周朦胧伸出手来比划比划,比了个圆盘子大小,“做得小巧点儿,尚京人吃东西精细,讲究的很,不图一顿吃个饱。最好是用这么大的蒸屉,包子做小孩儿拳头大小,每种口味做一笼就好了,一笼做六个……噢,不,五个,五个就好,到时候那包子褶儿捏点儿花样出来……”
第262章 再相逢8
“明白明白……”刘夫人不知道要吃包子的是首辅大人,心里倒是没那么紧张,听了就直点头,“做的最好是姑娘家也能一口一个是吧?包子褶儿捏成三个不一样的花纹就行了,这个我在行的很,就是平常做包子都是自己吃,就图馅儿多皮薄,表面功夫没那么讲究。大奶奶你放心,您说的我都明白。”
周朦胧吞吞口水,要是形容首辅大人吃的包子是姑娘家也能一口一个,她感觉背后有点冷汗冒出来了。她觉得要求再多也不能多说了,不然感觉是要越来越乱了,“行行,就这个意思,不图吃饱,就图个好看精致,和口味。”
刘夫人跟没事儿人一样,点点头都记心里去了,轻松松跟女儿说起帘子外这个铺子那个店面的。周朦胧呼出一口气,也跟着看了两眼,提醒刘夫人道,“说不定不用我沥州那边的人到,夫人您这边的铺子倒是可以先做起来了。”
“哦?真的吗?”刘夫人眨巴眨巴眼睛,一下子心脏都收紧了。
“嗯。”周朦胧点点头,“我买您那宅子的时候,本是为了买个小铺子的,结果是一个东家,要一起盘出来,我就一起买了。说起来那铺子现在也不怎么赚钱,我还没腾出来手来去收拾。若是这回夫人您做的包子我送出去,那老先生那边要是反响不错的话,我倒是建议夫人开个糕点铺子的。那地段,做糕点铺子还是不错的,夫人看我们俩合伙怎么样?您出人手,您管铺子日常事务,我出个铺子,您做包子,顺带卖着我那松子玉米饼就行,若是做的好,点心方子我那儿还有几个不错的,也可一起带着卖。”
“这……这合了这老先生的口味,这铺子就能着手做起来?”刘夫人终于嗅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周朦胧勾唇一笑,挤挤眼,也开起玩笑来,“对的。您想啊,人家门匾的行情那么好,咱们只要能和他的口味,不如做个顺手人情,让他老人家吃免费的,咱们沾沾他好行情的光。”
“吃白食还是沾他光啊?”刘夫人有点转不过来弯儿,“能保证在他那儿做匾的大部分都能来买咱的包子和糕点?有这么好的事儿吗?”
周朦胧觉得自己真是嘴欠,开什么玩笑不好开这个玩笑,人家刘夫人还在做匾老头的坑里没爬起来呢。<>“反正大概就这么个意思,您不信他一个做匾老头,您得信得过我的眼光吧?我看准的生意,您觉得可不可靠?”
这么一说刘夫人心头倒是亮堂了,“哎哎哎,还不是大奶奶您一直说那做匾老头,把我这脑子都给说的不灵光了,早这么说不就得了,大奶奶您那手指头,咱沥州人可是知道那是出名的金手指,点石成金啊。别说卖包子卖糕点了,只要您看中的生意,甭管到底卖啥了,我跟着做!”
这倒不是刘夫人头脑发热,周公子的名号可是响当当的。再说,周朦胧提出来合伙,刘夫人更是心动了。没做过生意的人到底缺了点胆量和闯劲儿,总是一想到砸进去的是自己辛辛苦苦攒的点儿钱,就觉得底气不足了。
有周朦胧合伙,就算亏了,损失起码降低了一半,就算挣的钱也得两人分,但是她这样没啥生意头脑又没啥胆量的,还觉得这样挺好。赚快钱好是好,但是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啊。少赚点儿,稳当点儿,有眉目了再去想着把雪球滚大点儿。
刘玉娘在一旁虽然插话极少,心里却是兴奋的不得了。她当然知道这置办的铺子往后就是她陪嫁产业了,以往偷偷想都害怕的不得了,管铺子该从哪里管起啊,女人嫁人了大多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下和戚大奶奶拉靠在一起,她跟偷偷偷吃了个定心丸儿一样,心里是又美滋滋的,又爽利利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凤自锦堂来 (冰泉水) 阿里文学网VIP2017.11.24结束锦堂有凤,弃麟而来; 游戏龙间,只待涅槃 …… “世上暂无云倾歌,...
-
不做皇后嫁阁老 番外完结 (陈萸) 2017.11.23完结 12.11更新番外完结宋琬活了九十多岁,两只脚都要踏进棺材了,没想到一睁眼又回到了她十四岁那年...